老兩口為啥不願「就伴兒」了

2020-11-30 光明網

李志平 繪

同住一個屋簷下 老夫妻更像「合租」

今年的國慶長假,慧妍原本想帶老爸老媽去南方轉轉。可因為單位臨時有緊要工作需要處理,慧妍只好改變計劃,給二老報了個去薊州的短途旅行團。慧妍把這個消息告訴爸媽時,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媽竟有些漫不經心:「國慶人多車多的,花那冤枉錢幹嘛呀!」「媽,今年因為疫情,您和我爸在家窩了大半年,也該出去走走了。您看人家隔壁那老兩口兒,年年都去旅遊的。您就聽我的,跟我爸好好出去玩幾天。」老媽拗不過閨女,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前幾年,已經退休的老媽整天幫慧妍帶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兒園,老爸也退休了,慧妍就想讓老兩口兒好好過過二人世界。哪曾料想,退休後的老爸很快加入了騎行團,與一幫志同道合的老哥們兒騎著單車到處閒逛;老媽呢,除了愛上了廣場舞,還與幾個老閨蜜結伴上老年大學,學唱起了京劇。有天下午,慧妍逛街,想給老爸買雙旅遊鞋,不知他喜不喜歡深藍色,趕緊往家打電話。電話是老媽接的,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老媽居然不知道老爸是否在家,說他經常悄無聲息地就約上伴兒出去騎行,得去他的房間看看才能確認他在不在家。

同在一個屋簷下,老爸老媽的關係越來越像租房的房客,我行我素,互不打擾。慧妍搞不懂他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私下裡,慧妍問老媽,老媽說:「我從年輕時就事事遷就你爸,總覺得自己特別委屈。現在我老了,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真不想再憋屈自己了……我倆像現在這樣各住各的、各玩各的,挺好!」老媽話是這麼說,但當閨女的卻總想把爹媽往一塊兒攏。一想到老兩口兒可以結伴出行,慧妍滿心高興。

難得一起短途遊 卻「走一路打一路」

那天一大早,慧妍開車送老爸老媽去集合點乘車。老媽拉著一個小箱子,老爸卻只背了個小包。「飽帶乾糧熱帶衣,我讓你爸多拿幾件衣服,他偏不,總說自己身體好,扛得住。」老媽一邊跟慧妍抱怨,一邊上了車。老爸嘴也不拾閒兒:「一共去三天,你媽恨不得把家搬著,至於嗎?」慧妍惦記著工作,隨便敷衍了幾句。安頓好爸媽,趕緊去單位了。

白天,慧妍在單位忙得昏天黑地,晚上九時多才回家。她想問問爸媽玩得怎麼樣。又一轉念,他們累了一天,說不定已經睡下了。慧妍沒敢打電話,翻翻朋友圈,也沒發覺二老的動向。

轉天上午,慧妍正在單位加班,老爸忽然打來電話:「小慧,你說說你媽,她死活不肯去爬山。」慧妍趕緊讓老爸把電話遞給老媽,老媽說啥都不肯接。沒辦法,慧妍把電話又專門打給了老媽:「媽,好不容易出去一趟,您好好玩玩。」「玩嘛玩,你爸起夜好幾回,呼嚕打得山響,我一宿沒睡實,困得要命。我想在農家院補覺。」「門票錢都花了,人家又不退,你這不是錢燒的嗎?」老爸在一旁也不出好氣。捧著手機,慧妍如同捧著一塊燙手的山芋,不知如何是好。聽筒那頭,老爸老媽誰也不服誰。「今兒我就不爬山,我樂意浪費那門票,你別管我!」「你來這不就是為了爬山嗎?孩子交了那麼多錢,你在農家院睡覺算怎麼回事?」老兩口兒你一言我一語矯情起來了。慧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猛然間,她想起了跟團的女導遊,趕緊打電話,讓人家幫著去勸架。好心好意給爸媽安排一次旅行,哪想到會是這樣,慧妍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到晚年夫妻「脫鉤」 「各玩各的」挺常見

三天的旅行,老爸老媽各自帶著一肚子氣回了家。聽導遊說,老媽那天最終沒去爬山,而且當晚要求自己住單間,可人家農家院客滿。最後,老媽是去導遊屋裡住的。而且,打那以後,這老兩口兒,誰也不再理誰,吃飯都不在一個桌上。

慧妍勸了老爸勸老媽,可怎麼也說不到二老心裡去。老媽說:「年輕時,我遷就他,老了,我怎麼開心怎麼來。」老爸也說:「我看我倆各玩各的,比啥都強,互不幹涉,相安無事。以後,我絕不跟她出門了。」

慧妍在單位說起這事,好幾個同事深有感觸:「我公公婆婆,連吃飯都吃不到一塊兒。包頓餃子,牙口兒好的,吃鍋貼。牙口兒不好的,吃煮的。」「我爸媽晚上去遛彎兒,倒是同時出發,但出了小區門,一個往左,一個往右,根本沒交集。」「我們對門那老兩口兒,出門旅行,都不去同一個地兒,各找各的伴兒,人家說這樣玩得開心……」同事的一番話,讓慧妍有點明白了:看來,老爸老媽的狀況並非個例,現如今老年人也都崇尚活出自我,都不想為對方活了。

從那以後,慧妍沒有再說服爸媽一定要「出雙入對」,爸媽呢,依舊各玩各的,反倒真的相安無事,慢慢的,慧妍也釋然了,只要二老高興、舒坦,還是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吧。

來源: 今晚報

相關焦點

  • 單身女孩寫給長輩:我寧可單身,也不願「將就」的找個伴兒
    說起「伴兒」這個字,她還特意查了,指的是「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夥伴、伴侶。」明確表明,「伴兒」是能互助的,並不是互相指出對方的缺點,毫無底線的傷害對方。我們都渴望伴侶,渴望有人陪伴,但這種渴望並不是代表「將就」!
  • 為啥女人更願意找有房的男人,男人卻不願娶婚前有房的女人?
    為啥女人更願意找有房的男人,男人卻不願娶婚前有房的女人?小玲就是這樣的,小玲自身的工資是比較高的,而且家裡條件也很好,所以小玲的家裡就打算婚前為小玲買套房,給她承擔首付,這樣讓小玲也更加有保證。 雖然老兩口自然是希望兩人能夠一直生活下去,但是如果不行的話,到時候自己年紀大了,小玲就完全沒有退路了,雖然這樣算的很傷人,但是老兩口也是不想看著自己的女兒到時候陷入困境,而男方的行為則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他確實也是在算的
  • 半路相遇的老來伴兒,是這世上最尷尬的情感
    世上有很多無法言說的情感,要說哪種最尷尬,我覺得一定要數那些老來相識一起走進夕陽紅的半路牽手的老來伴兒。為啥?因為八十多歲的老公公的後老伴兒病了。劉姐說,婆婆是六十多歲沒的,後來公公經人介紹認識了後來這個伴兒,比老爺子小十來歲,當時為著老人家老來有伴兒,兒女們也沒反對,不過兩個老人也並沒有領證,就一起相伴著生活在一起了。
  • 年過60的老兩口,怎麼樣改變一潭死水的生活局面
    俗話說,老伴兒老伴兒,老來為伴兒。老來有伴相陪,無疑是人生一大幸事,互相之間你情我愛,兩人之間有個陪伴,有個照顧,感覺人生不是那麼寂寞孤獨。60歲這時的你,退休在家,兒女們也各自成家了,家裡只剩你老兩口,這兩老口的二人世界應該是浪漫溫馨的吧?
  • 對於老年人來說,有個伴兒真好
    難道老年人都不需要伴兒嗎?難道老年人就不應該有自己的情情感生活嗎?有些人說人老了沒有伴會很孤單,很孤獨很寂寞,身邊有個伴兒呢,可以說說話解解悶兒,做個飯,甚至會是一種心靈上的寄託。其實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其實有個伴兒就是有個喊的人,有個幫忙的人,有個說話的人而已。
  • 68歲老人感言:搭伴兒過日子10年,兒女的稱呼從叔變成「爸」
    老人們搭伴兒生活同樣如此,通過日常的交往,兩個人之間以及與孩子們之間,才能互相了解和認可。68歲老鄰居郭大叔,每說到與老伴兒一起度過的10年就激動不已。郭大叔實際沒太在意,不就是搭個伴兒嘛,只要孩子們不反對找,哪裡的無所謂。不久,果然一個乾淨利索的城裡大媽進了他的門。
  • 獨身老人該不該找伴兒?找了伴兒該不該領證?這兩位老人給你答案
    老年人的幸福到底是找個伴兒互相慰藉還是領了證後的互相照顧?不同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做法。看看兩位爺爺的遭遇。隨著年齡的增長,三爺爺似乎覺得一個人的日子過的太冷清了,決定找個伴兒。不久就有人介紹了一個老太太,身體不太好,但是洗衣做飯都能做。就這樣兩人搭伴兒生活到一起了。
  • 少來夫妻老來伴兒
    少來夫妻老來伴兒 | 呂長青 前幾天,我逛到了公園深處的那片玫瑰花園, 少來夫妻老來伴兒,這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話,但是,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其中滋味兒。 我感覺我自己,直到花甲的年紀了,才真的對什麼是夫妻和伴兒有了些理解。年輕的時候,只知道忙著加班加點工作,回到家裡,伸手有衣服穿,拿筷子有飯菜吃,晚上還有人在大床另一邊不棄不離地陪著,覺得這一切很自然,根本沒有想到老婆就是陪伴終身的伴兒。 歲月穿梭,年華消磨,漸漸的,那種年輕時候熱烈的愛,變成了一種親情,這時候,才真正有了一種對老伴兒的依戀感覺。
  • 找不到「愛情」就別矯情,乾脆找一個能過日子的「伴兒」
    」那些找「伴兒」的人是他們不需要愛情嗎?相反他們走了幾十年的路,經歷了風風雨雨,看慣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他們會比我們更懂得什麼是「感情」,因為他們對「感情」看得明白了,看得透徹了,所以他們有頓悟,在一個「激情」乾涸的年齡裡,他們尋求的是一個「伴兒」。這個「伴兒」是天亮時一起看窗簾透過來的陽光,早上你出門時有人在你身後幫你理平衣角,在你晚上回家時能端上一盆洗腳水。
  • 老兩口是先走的享福還是後走的享福,聽聽這三對夫妻真情的告白
    丙夫妻這是一對90多歲的老夫妻,老兩口歲數加起來將近200歲了,在一起生活了近七十年,這是多麼深厚的感情呀老兩口90多了,都有了重孫子了,老兩口一輩子生活在一起,老了也沒和兒女住在一起,就兩口子相依相守在一起。這90多的老兩口非常有情趣,還好開個玩笑,情緒來了,你罵我一句,我還你一聲,脾氣上來還要互打上兩下,非常有意思。
  • 四十八歲女人不想結婚,找個伴兒過下半生行不行?
    女人四十八,青春雖不再,風韻卻猶存,找伴兒不成問題,關鍵是不結婚的話靠不靠得住。如果不想結婚的話,找伴兒要更加慎重,人過中年,尤其是女人,試錯的機會越來越少,成本也越來越大。我認為,中年選伴兒,人品是第一要素,沒有人品什麼都是白扯。其次是思想契合度,兩個人思想南轅北轍怎麼能過到一起去?最後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女人四十八還想從頭奮鬥嗎?
  • 「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了」老兩口一席話道出了真相,令人唏噓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老兩口因為只有一個女兒因此對孩子格外的寵愛,凡事都是依著孩子的要求和習慣來做。老兩口想著給女兒安排好一切,於是給女兒買好了房子安家,希望女兒成家之後家庭地位也會更好一些。可就是這件買房的事情讓老兩口直呼後悔,後悔不該給女兒買房安家。
  • 父母請不要一廂情願地給孩子生個伴兒
    年齡相差幾歲,對孩子來說,那是伴兒,是手足,年齡相差20歲,那對孩子來說是拖累!有多少人願意嫁家裡有個嗷嗷待哺的小叔子或姑子的?有多少人願意娶家裡有個嗷嗷待哺的小舅子或小姨子的?生二胎之前,先問問老大,不要一廂情願得給ta生個伴兒,這個伴兒,ta未必需要!
  • 驚天動地的愛情之後,其實就是老了有個伴兒,有個人攜手相伴一生
    年老的時候,一定要有個伴兒。年輕的時候我們不懂愛情,我們認為愛情要驚天動地,要狂風驟雨。我們義無反顧地投入愛情,享受著愛情的甜蜜,充分享受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體驗。其實這都是多巴胺的作用。當我們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時候,就會傳遞興奮開心。它會讓我們心跳不止、緊張興奮。當然,我們人體是無法承受多巴胺長期處於一種很高的水平的。
  • 老兩口三個女兒養老卻犯了難。看老人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現在看看老兩口把三個女兒都忙乎大了。剩下二老彼此為伴兒,看上去日子過得也還不錯。畢竟不用那麼辛苦,年紀也大了夠吃夠用就行了。但天有不測風雲,沒過多久老頭中風癱瘓了。這讓老太太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忙的夠嗆,家裡家外多了很多事兒,特別是老頭連翻個身都要靠她。偏偏這個時候村裡又說要拆遷,她家大概能補60多萬。老太太犯難了。老頭癱瘓在床,這家要是再沒了,她們怎麼辦?總不能再去找地兒買房子吧。
  • 老兩口兒的分居生活:還兒女的債遙遙無期
    01二胎時代來了,打破了獨居的老兩口清淨的生活。60多歲的趙姨老兩口有三個女兒,老大在天津,老二在石家莊,老三留在本地。三個女兒年齡相仿,頭幾年前前後後的都嫁了。不久就有了孩子,老大老二都生了一個閨女,老三生了一個小子。那時候沒放開二胎,老兩口身體還結實,輪流照看,嘰裡咕嚕地孩子們就都離手了,老兩口也算鬆了一口氣。哪知二胎政策一放開,老大老二跟風似的非惦記著生兒子,最後都如願以償。
  • 「我退休金7000,你為啥不願嫁我」54歲女人說了真實的原因
    李大爺不想放棄,因為他真的覺得周阿姨為人很好,他便無奈地問她:「我有房子,而且退休金7000,你為啥不願嫁我?」 周阿姨實在是沒辦法了,便說了真實的原因。 她說:「我只是一個離過婚的普通女人,你則是退休的幹部,經濟條件又好。我如果真的和你結婚了,別人一定會說我看上你的錢。
  • 老兩口七千退休金都花光,引發子女不滿,老人給出合理的理由反擊
    話雖如此,看起來是挺有道理的,但是,有的時候老兩口把退休金給花完了,會引來子女們的不滿,因為子女們也在惦記著老人的存款和工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張大爺和劉大媽今年都已經75歲了,他們老兩口就是把每個月的退休金給花完了,為此他們的子女很是反對老兩口,看老兩口是如何反擊的。
  • 老兩口10000退休金,為何不給子女花?老人3條理由引人深思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些老人,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面,就會變得讓人有點匪夷所思,甚至於有點看不懂的意思,就比如說我們有的老兩口,他們每個月有上萬塊錢的退休金,卻一分都不給子女花,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人說:「老兩口是不是守財奴啊」?還有的人說:「他們的子女應該不是親生的吧」?甚至於有些人還說:「老兩口的退休金是不是被別人騙了」等等,反正就是說什麼的都有,可是誰也不好意思當面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