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
漆黑之夜,盲人打著燈籠,摸索前行。
旁人笑問:
_
「你又看不見,為何打燈籠?」
盲人淡然回答:
_
「我是看不見,但別人看的見我呀。」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但是,幫助別人也要講分寸。
再善良,這三種忙也別幫。
小品《有事您說話》中,郭冬臨飾演的郭子為了面子,明明能力不大,卻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
街坊大爺讓他搬500斤白菜,他讓嶽父打扮成民工,硬是扛上了6樓;
同事讓他買火車票,他抱著被子排了一夜隊才買到票,挨了凍,還倒貼了兩百塊錢;
科長讓他到鐵路上弄幾塊鐵皮,他明知道自己做不到,還硬著頭皮答應,;
最後不僅自己受了累,還帶著家人遭了罪。
三毛說:
_
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
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
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在意料中。
幫忙要懂得量力而行。
古人云: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做不到的事,別承諾;幫不了的忙,別答應。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你無需為了取悅別人,逼自己逞強;也不必為了討好周遭,讓自己委屈。
打腫臉充胖子,愉悅的是別人,難受的是自己。
看過一句話:
_
我給你一顆糖,你很高興。
當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
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
有的人很精明,總是拼命想讓你付出,卻永遠看不到你的付出,還有更多的要求等著你去滿足。
你做好了,是你的本分;你做不好,是你的責任。
你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他們卻根本不懂得感激,對你的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需要時才想起你,不需要時當你不存在。
三毛說:
_
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的捷徑。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理所應當的感情。舉手之勞是一種謙辭,不是用來道德綁架的說辭。
人心不足蛇吞象,善意給錯自損傷。
不被感激的忙,別幫。別用滿腔熱情,去餵一顆不知足的心。
網上有句話:
_
站著求借錢,跪著求還錢。
人和人之間,少不了利益往來關係,如非必要,別讓感情和金錢扯上關係。
《浮生六記》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沈復的姐夫向他借十兩銀子,沈複錢不夠,一家人想盡辦法,湊夠了錢,幫沈復度過難關。
後來,沈復和家人日子窘迫,萬般無奈時,前去向姐夫求助。
姐夫卻百般推脫,只給了他一兩銀子。
老話說得好:
_
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
人品差的人,不值得鼎力相助;不求上進的人,沒必要傾其所有。
幫忙,是以己之力,度人之難;而非成全他人,自我犧牲。
別輕易去借錢,也別輕易借錢給別人,這不是小氣吝嗇,只是在脆弱的感情關係裡,減少金錢試探。
人生在世,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幫忙最大的智慧,在於尺寸的把握。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別幫了不該幫的忙,別為了他人傷了自己。
願你善良不缺鋒芒,溫柔不失底線。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拒絕時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