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隔一陣兒,網絡上就會出現「成年人當眾哭泣」的相關新聞。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心裡是高興的,因為,那個「成年人」終於可以將負面情緒傾瀉而出,像小時候那樣放聲大哭,而在當眾哭泣之前,TA一定忍了千次、萬次。
圖源:日劇《半澤直樹》
為什麼TA要忍這麼久呢?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哭泣是可恥的、脆弱的。
小時候,我們對「成年」充滿了嚮往。「成年」意味著獨立和自由,不用再被父母、老師束縛。
而當我們真正擁有「成年人的名頭」,才發現,擁有獨立和自由,代價是,不能再依賴父母,不能再用哭泣逃避問題;
成年人是有人設的,作為成年人,我們必須精明能幹、獨立堅強、成熟理性。
越來越多大人被困在這樣的人設裡,他們不敢失敗、不敢軟弱、不敢任性,漸漸地變成一座孤島。
我來自一座南方小城,在上海念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上海。家鄉的同齡人大多結婚生子,我很羨慕他們,他們也羨慕我。在他們眼裡,我是可以在上海立住腳跟的精英白領。實際上,我只是一個漂泊在上海的「打工者」。有很多次,我想離開上海回家鄉,但是,我害怕回去之後,被同學嘲笑是個失敗者。
我在一家大公司擔任編導,是一顆小螺絲釘。公司競爭很激烈,前兩年帶的實習生很快就跟我平級了。我害怕被「後浪」超越,更害怕淘汰,所以,在工作中,我總是任勞任怨。
上個月,和客戶談業務。客戶喜歡喝酒,為了討客戶歡心,酒量一般的我,一杯接著一杯地喝酒。期間,我跑了很多趟廁所,吐完又接著喝。
圖源:日劇《從宮本到你》
第二天,我生病了,頭腦昏脹,四肢無力。我只請了半天假,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做。剛到辦公室,領導對著我一頓臭罵,原來,儘管昨晚「捨命陪君子」,我還是沒能和客戶達成合作。我想跟領導辯解,可是,話到嘴邊,我又咽了回去。我只能不斷地點頭。
挨罵後,我躲在廁所裡抽了一根煙,委屈和宿醉感交融,猛烈地衝擊我的腸胃,我又吐了。看著馬桶裡的嘔吐物,我有些慶幸,至少,這副狼狽的模樣,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別人眼裡,我還是那個「有出息的大人」。
我們一家人全靠這個小小的粉館養活。10年前,老公做生意虧了不少錢,自此一蹶不振。我們借了點兒錢,開了一家粉館。我手藝不錯,粉館生意紅火,兒子的學費、生活費,都是靠我們一碗粉一碗粉賣出來的。老公自從生意虧本後,迷上了打牌,經常放下店裡的生意不管。我又得顧店,又得照顧兒子,還得看著老公,這些年下來,真的很辛苦。
兒子畢業後在長沙工作,他還算有出息。前些天,兒子跟我說,想和女朋友在長沙買一套房結婚,希望我資助他一部分。我確實存了一些錢給兒子買房,但是,糟糕的事兒好像商量好了一樣,一齊降臨。老公瞞著我,打牌輸了幾萬塊,爸爸高血壓突發住院,哪兒都是一團糟,哪兒都需要錢。
人到中年,小的要接濟,老的要照顧,伴侶要操心,我身心疲累。我其實沒那麼堅強,我想哭,但我害怕讓家人看到我的脆弱,如果我倒了,這個家可怎麼辦。
圖源:《天水圍的日與夜》
深夜是我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我終於可以躲起來,一個人哭一哭,喝點兒酒。只是,第二天,我又得變成了兒子眼中的超人媽媽,老公眼裡的強勢女人,爸媽眼裡的女強人……我真的很想被照顧一次……
因為幼稚,相戀4年的女友和我分手了。「你能不能有點兒成年人的樣子?」這是她對我說的最多的話。
剛畢業的時候,我找了半年工作,我對工作挺挑剔,所以面試了許多家都不滿意。我跟她抱怨,她說:「你能不能有點兒成年人的樣子?是你找工作,不是工作找你。幼稚。」
我喜歡收集手辦,有些手辦價格也比較昂貴,她常常說我「玩物喪志」。
我喜歡吐槽,常跟她說公司裡的糟心事,她不愛聽,說:「你能不能有點兒成年人的樣子?遇到事情,就只會抱怨。」
久而久之,我越來越自卑,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做一個成年人。我試著變成熟一點兒,我戒掉了手辦,不再跟她抱怨……我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但是,結果不如人意,在她眼裡,我還是沒點兒成年人的樣子。
圖源:《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諷刺的是,分手那一天,我終於有點兒成年人的樣子,我忍住沒哭,理性地和她分手。其實,我想大哭一場,我想死纏亂打地挽留她。我知道,如果這樣,也只會換來她一句「你能不能有點兒成年人的樣子」。
成年人的人設來源於社會賦予的壓力,成年人就應該以一己之力扛起一片天地,藏好身上的傷口,把安全感給愛的人。但是,人們漸漸忘卻了一件事——成年人只不過是長大了的孩子。
動畫片《哆啦A夢》裡,有一集叫《爸爸也會撒嬌》。大雄的爸爸因為工作應酬,喝得酩酊大醉,在家裡發酒瘋。家裡人拿他沒辦法,哆啦A夢便帶著大雄的爸爸穿越到過去,讓大雄的奶奶教訓他。
然而,看著醉酒的兒子,奶奶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詢問兒子最近過得好不好,叮囑他不要把任何擔子都壓在自己身上。
圖源:《哆啦A夢》
聽到母親的話,大雄爸爸立馬哭了,隱忍許久的委屈,被母親一語捅破。他像小孩一樣,撲進母親懷裡,一邊叫媽媽,一邊哭訴自己被部長欺負的事。
奶奶輕輕地撫摸他的後背:「乖,好好哭吧,你辛苦了。」
圖源:《哆啦A夢》
在溫柔的奶奶面前,大雄爸爸終於卸下了成年人人設,他不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大人」,而是一個大號的孩子,原來大人也需要依靠的啊。
圖源:《哆啦A夢》
有一次,出完差回家,發現租房變了個模樣。房間打掃得很乾淨,衣物整理得井井有條,冰箱裡堆滿各種新鮮食材。仔細一瞧,冰箱側門上有一張便利貼,是媽媽留下的:「你看你,根本就照顧不好自己嘛。裝什麼大人嘛。別太累,有事儘管跟爸媽說。」當時,我眼淚「唰地」就流下來了。我總是跟父母說,我過得很好。其實,我過得很糟糕,我一直在苦苦支撐,維持我作為一個「成年人」的體面。很慶幸,父母始終把我當成一個孩子,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圖源:《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我們從孩童成長為大人,力量變大了,頭腦變聰明了,生存技能變強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感知痛苦的能力變弱了,成年人也會悲傷、脆弱、敏感。
成年人不是到了成功年紀的人,而是成長為可以接受失敗的年紀的人。
生活就像是一場籃球比賽,成年人是隊伍裡明星球員,可是一個人再強,大概率也沒辦法贏下比賽,成年人需要學會分享情緒,需要學會接受他人的幫助。
卸下成年人的人設,雖然不會讓生活變得容易,至少可以讓成年人活得更快樂、更健康。下次,想哭的時候,成年人不必忍著,也不必找一個角落,想哭就哭吧。
願你不再是一座孤島。
撰稿|朱門 設計|維尼
讓成年人活得更快樂、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