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兒女的愛,總是無私的。他們不求兒女的回報,只要兒女過得好,他們就好。只是正因為父母的縱容和寵愛,也讓兒女逐漸失去了孝心和感恩。
一個沒有孝心和感恩的兒女,父母再如何付出,總歸只是一場空。他們不會領父母的情,也不會感激父母的付出,也不會在父母年邁時盡到自己贍養的義務。
父母辛苦為自己付出了一切,用自己年邁的身軀替兒子撐起了這個家。只是父母這樣的做法,卻恰恰成為了兒子家的免費保姆。而這樣的免費保姆,卻讓很多父母甘之如飴。
張大媽,在還有一年就退休時,就來到了兒子家。當時兒媳婦懷孕,兒子讓她來照顧。張大媽沒辦法,只好辦了提前退休,去到了兒子家,全心全意伺候兒媳婦。
伺候了九個多月,兒媳婦如願生下了孫子。生了孫子,兒媳婦就成了家裡的大功臣,張大媽更是小心翼翼伺候著,生怕哪裡做得不好,讓兒媳婦受委屈了。
有了張大媽張羅一切,兒媳婦輕鬆瀟灑多了。休完產假就回去上班,每天上班前張大媽做好早點,下班時又有現成的飯菜。
晚上孩子鬧夜,也是張大媽起床照顧,生怕吵到兒子兒媳睡覺,影響第二天工作。
張大媽在做這一切時,都是心甘情願的。因為孫子是自己家的,多苦多累她都能扛得過去。自從來到兒子家後,家裡的一切開銷都是張大媽出錢。
張大媽有一些老本,每月也有三千多的養老金,足夠一家人的開銷。一開始兒子還說每月給兩千生活費,可自從看到張大媽拿錢補貼家裡之後,兒媳就不讓兒子給錢了。
張大媽就這麼一個兒子,自然也不會跟兒媳斤斤計較,只好自己拿出養老金來應付開銷。這麼折騰了幾年,張大媽那點養老金,也基本都花得精光了。
雖然花光了錢,也累出了不少病痛,可看著孫子健康成長,張大媽心裡特別開心,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而且前段時間,兒子還說買了一套大房子,到時家裡更寬敞,張大媽也可以好好享受養老了。
還沒等她開始享受,兒媳就找到了張大媽說,「媽,孩子大了,你回老家養老吧,我父母要來住」。兒媳這句話,讓張大媽覺得特別堵心。
兒媳看張大媽不說話,還在辯解道,孩子已經上了小學,每天就接送就完事,張大媽辛苦了這麼多年,也該好好休息,享受下晚年生活。她父母來住,剛好就能夠接手張大媽的工作,減輕張大媽的負擔。
其實,兒媳說的,張大媽何嘗不懂。只是她很不甘心啊,自己一手帶大的孫子,出錢出力,給兒子家做了這麼多年的免費保姆,可如今兒媳說趕人就趕人,趕人之前,還把她父母接來養老。這讓張大媽情何以堪?
張大媽覺得很難受,她認為是兒媳過河拆橋。帶孩子最困難的那年,兒媳說她父母身體不好,吃不消,不肯來帶。如今孩子長大了,好帶了,兒媳又說她父母來接手,這不明擺著把張大媽當成了免費保姆來使喚?
只是兒媳都開口了,張大媽也不好死皮賴臉不走。她想讓兒子幫忙說幾句話,兒子卻勸她想開些,不帶孩子回老家養老,多舒坦,輕鬆自在沒有壓力。
聽著兒子的話,張大媽知道,自己這次不走也得走了。只是她很不甘心,覺得自己給人做了嫁衣裳。對此,大家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