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在水中央》出版:生活是文學的源泉

2021-01-14 新華網客戶端

  日前,由博集天卷、言幾又書店聯合主辦的「世界上所有的道路——孫頻《鮫在水中央》新書首發式」在京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張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作家梁鴻就小說《鮫在水中央》與作者孫頻一同展開討論。

 

孫頻《鮫在水中央》新書發布會現場

  《鮫在水中央》是「80後」作家孫頻的新作。作者孫頻談及創作心得時說,這是她多年來一直想寫的一部作品。雖說是虛構類作品,但是所有創作素材都來源於自己生活過的家鄉,是這個世界上真正與自己有血肉相連的東西。小說無論是無人的深山老林還是那座廢棄的工廠,都源於她兒時的記憶,那座工廠的變遷凝聚了很多人世間的滄海桑田,是她一直以來渴望表達的東西。書中的人物被時代裹挾,他們是見證者,也是旁觀者,更是探尋者。他們在尋求生存的同時,又不斷尋求精神救贖,保持精神上的潔淨。「生活是文學的根本源泉,這不是一句過時的話。我更希望《鮫在水中央》這本書的底蘊鋪著一層希望之光,如穿透水面而來的光。」

  看完《鮫在水中央》之後,梁鴻覺得《鮫在水中央》與孫頻之前的作品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孫頻不再以一貫的女性視角創作,而是嘗試通過男性的第一視角講述故事,將現實生活與那些充滿詩意的廢墟交錯在一起,人物內心深處的荒涼感和孤寂感消解在詩性的山林、廢棄的工廠,人物又在孤寂與荒涼中執意為自己點著一盞心燈照路,這些要素構成了《鮫在水中央》最鮮明的色彩。正是這種對「現實感」精準而詩意的把控,才沒有讓人最本真的那些東西被湮沒,這是孫頻在文學創作中最可貴的地方。書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都異常紮實,似乎能讓人觸摸到最真實的生活肌理,紮實的細節築起了整部小說,正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使小說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卻是那麼的觸目驚心。

  張莉表示,一個作家必須得有現代性,有許多人說孫頻和張愛玲相似,她們作為女性作家,都能具備直面現實社會冷酷、決絕的勇氣,深入到人性的黑暗中去,但是張愛玲有張愛玲的現代性,孫頻也有著她自己的現代性。她認為,寫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作為當代作家,怎麼來處理那些不能觸及的東西。這種處理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你把靜寂、空白卻充滿力量的東西通過什麼樣的聲音傳達出來。這特別考驗作家,作家可能都要面臨這個考驗,但有的時候它也可能形成新的藝術的聲音、藝術的特質。

  在張莉看來,孫頻的小說有許多地方和賈樟柯導演的電影有相通之處,可能因為孫頻和賈樟柯的家鄉都是山西呂梁的小縣城,作品元素多取材於當地的廠礦、廢墟,作品中的那些小人物都是廢墟之中的堅守者。這是一種現實感,而《鮫在水中央》就是這樣一部深具現實感的作品。更難得的是,孫頻將現實感與藝術感平衡把控,書寫出了人們平時難以言說的幽微情感。

  談及這次作品視角改變的時候,孫頻說,當你一直用單一角度創作就會慢慢產生一種「厭倦感」,想要有所改變,所以我在《鮫在水中央》中嘗試換一種視角來創作,我不想把自己一直困在某種局部裡,想拓寬自己的視野,而不是單單只用女性視角來看待世界,想嘗試一種去性別化的寫作。梁鴻表示,當代社會對於女性意識的態度的確是非常複雜的,女性作家也漸漸地意識到寫作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缺陷和迷障,但是女性意識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必去迴避女性精神。而女作家們經過一個思考和成長的過程後,或許可以打開女性文學審美的另一扇窗,給讀者開闢出另一種閱讀體驗。

  張莉認為,現在的女性意識寫作的確進入了一個低徊時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的終結。相反,在這個環境下能夠繼續深具女性意識的創作,其實是上天的饋贈。女性意識現在是女作家們要刻意迴避的東西,在文學史的寬闊洪流中,它也是微茫而且很不起眼的,但不可否認,女性意識仍然是是文學寫作中最四通八達的一種力量,如果誰能意識到自己深具女性意識的力量,她的寫作就可能會有顛覆性。

  大家都認為,《鮫在水中央》這本書中有一種深沉而強大的力量能夠擊中人心,書中這三部小說的美是飽含深情、波瀾壯闊的,同時也是靜水流深、層層遞進的。(杜羽)

相關焦點

  • 難忘2020|出版界那麼多外國經典重譯,這是文學的需要嗎
    公版書的重複出版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北京市新華書店的網上購書查詢系統中有1411種《格林童話》、某省八家出版社近十年來共出版了186種《格林童話》。在果麥和讀客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中,不少經典作品的譯者來自於一些新譯者和新作者。今年8月,「麥芒」譯《莎士比亞悲劇集》被指抄襲「朱生豪」經典譯作,而且「麥芒」譯著多達數十部,翻譯領域涵蓋了小說、戲劇、散文、心理學、哲學等諸多領域。
  • 李紫嫣 :情人宛在水中央(散文三題)
    情人宛在水中央   跌跌撞撞一路漂泊風一程水一程山水迢遙,指尖的溫度仍不夠留住一個人的海闊天空,在光陰厚重的肩膀上,我仍舊在打量塵世間究竟有誰的眼神可以灼痛另一個人冰涼的靈魂你是宛在水中央生長出來的「詩經」……
  • 江蘇鳳凰出版進軍影視業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擁有豐厚的文藝作品資源,出版的《孽債》、《來來往往》、《山楂樹之戀》、《讓子彈飛》等十餘部文學、小說作品,先後被全國各地的影視機構改編成熱播的電視劇、電影,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因此,集團不再局限於銷售圖書影視改編權,而是積極利用內容資源,以多種模式進軍日益繁榮的影視市場。
  • 紀實文學《周恩來與北影》在周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活動上首發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2021年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為緬懷周恩來總理的豐功偉績,牢記初心和使命,今天,由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上海市作家協會、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周恩來紀念館共同主辦的《周恩來逝世45周年紀念封》暨紀實文學《周恩來與北影》首發式,在江蘇淮安市周恩來紀念館舉行。
  • 中國青年報:船在水中央
    王治郅就像那水中央悠悠蕩蕩的一隻小船。  上個賽季在達拉斯小牛隊的時候,王治郅在55場比賽中平均上場10.9分鐘,中投命中率44%,3分球命中率達41.4%,平均每場拿下5.6分和兩個籃板。這樣的成績自然不夠理想,又因為同中國籃協弄僵了關係,王治郅改投快船,希望自己可以在NBA中有一個穩定的落腳點。
  • 《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9月將於杭州劇院公演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2019年7月世人翹首期盼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2020年8月20日14:30,《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新聞發布會在良渚博物館召開。導演楊小青、編劇周國清等主創團隊成員及主演鮑晨、白雲等演員出席。
  • 展望2021|華語文學有哪些好作品值得期待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1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這本書由「《雲中記》的記」「讀書記」「出行記」「鑑賞記」「懷人記」「川酒頌」「演說記」七個部分組成,是阿來第一次在作品中展現他的多元才華、學識、情感世界及日常生活,讓讀者走近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充滿生活氣息的文學藝術家阿來。該書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 林譯本《失樂園》 更重文學審美
    林譯本《失樂園》 更重文學審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1.05 星期日 新書譯者、我國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和《失樂園》作者渡邊淳一的三個女兒一同現身,與讀者暢談渡邊淳一的文學創作和新出版的《失樂園》,並為讀者籤售新書。林少華表示,「林譯本」更重視文學性,「在文學審美情趣方面更強更微妙」。最好的年紀翻譯《失樂園》    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創作於上世紀90年代,是日本當代文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出版人工智慧: 概念內涵、價值指向與實踐路徑
    2019年3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1]  從提供知識信息到引導輔助決策,人工智慧正在作為一種通用技術向人類日常生活的所有領域滲透。因此,我們討論任何社會問題,都不能脫離這樣一個宏觀背景,出版問題更不能例外。一方面,縱觀通信技術與出版產業的發展歷程,歷次通信技術的革新都會顛覆出版產業現存模式,帶來流程再造和革新生態體系。
  • 破除光環,拿自己「開涮」 莫言散文作品結集出版
    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近期,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散文全編,該系列《莫言散文全編》共含三冊:《會唱歌的牆》《月光如水,馬身如漆》《感謝那條秋田狗》,全面收入莫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以來的散文創作近200篇,這也是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大規模結集編選。
  • 專欄丨胡代松:伊人宛在水中央,蒹葭自是生詩性
    伊人宛在水中央,蒹葭自是生詩性。胡代松,湖南澧縣人,現服役於湖南省軍區。筆名,岱松。近年來,其詩詞散見於《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湖南日報》《國防教育周刊》等報紙雜誌。創作方向不局囿於自我精神的愉悅和表達,猶喜對原生態生活的體驗和對經驗知識的吸納,其作品多是對國家、軍隊歷史和現實的理解感悟。【來源:紅網邵陽站】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源泉:工作
    西方的大部分文學創作者、發明家都是這樣做的。卡夫卡是銀行職員。愛因斯坦是郵局員工。等到業餘創作能超過工作收入了,再專心從是創作。怎麼能找到自己與之相配的工作是許多人的困惑?首先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僅可以服務他人、造福社會、滋養自身,而且還能夠變成生活幸福的動力和源泉。
  • 找到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源泉
    西方的大部分文學創作者、發明家都是這樣做的。卡夫卡是銀行職員。愛因斯坦是郵局員工。等到業餘創作能超過工作收入了,再專心從是創作。怎麼能找到自己與之相配的工作是許多人的困惑?首先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僅可以服務他人、造福社會、滋養自身,而且還能夠變成生活幸福的動力和源泉。
  • 路遙|文學是一種艱苦的勞動
    ——路遙我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勞動歷史並不長,這裡所談的只是一些膚淺而零碎的認識。一個人想搞創作,一開就想接觸一些創作方面的理論和技巧,這是必要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學創作這種勞動。搞文學,具備這方面的天資當然是重要的,但就我來說,並不重視這個東西。
  • 「兒時空地」搖身一變「潮中央」 杭州大廈中央商城迎來開業
    項目總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致力打造成融合潮流文化、創意生活、玩味跨界的潮流中心,為「更加潮流、更加年輕」的杭州大廈業態作補充。   同時,這座「潮中央」也是杭州大廈2018年——新一輪三年期規劃元年中布局的最重磅的商業作品。
  • 湖北民警懷念兒時母親河 創作出版《那條叫清江的河》
    徐曉華創作出版的《那條叫清江的河》 姚舜 攝中新網恩施9月3日電 (蘭豔 姚舜 劉璐)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徐曉華創作的《那條叫清江的河》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獲2017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 中國十大青春文學作家,你喜歡哪一個?
    中國十大青春文學作家,你喜歡哪一個?青春文學十分受年輕人的喜愛,近些年來,隨著電影改編青春文學越來越多,青春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你最喜歡哪個作家呢?郭敬明青春文學的領軍人物郭敬明,中國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等雜誌主編。早年憑藉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而進軍青春文學。憑藉傷感青春文學《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以及玄幻《幻城》等一系列小說迅速走紅。憑藉《小時代》等小說銷量多次榮登作家富豪榜。如今跨界當導演,開始翻拍自己作品已經製作電視劇等,人氣依舊很高。
  • 生態文學 • 四川行(10)丨水月溼地潤眉山
    若是此處商住樓挺立,前可觀賞清清岷江水,後有文化底蘊深厚的東坡公園作映襯,豈不正是現代人垂涎的高品位樓盤?各路開發商都眼熱,紛紛登門市政府,想要買下這片河灘地。當時的眉山,建市不久,家底薄,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若是能收入這筆款,對於眉山的城市建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很快,高達40億的賣地款,收進了市財政。
  • 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100種優秀好書
    新華社銀川6月1日電(記者璩靜、趙倩)時逢「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新聞出版總署在第22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期間第九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此次共有85家出版社的圖書入圍100種好書,包括外文出版社的《你了解中國共產黨嗎?》
  • 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人出版《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一生創作了多部文學作品,主要有《枯枝敗葉》、《百年孤獨》、《族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迷宮中的將軍》、《苦妓追憶錄》等。《百年孤獨》是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影響最為巨大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此著作的巨大影響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獲得了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