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源泉:工作

2020-10-03 每日悟語

古代人對工作的選擇是有講究的,是分等級的。最好的工作是能積陰德的,是憑良心做事的,例如老師、醫生。而我們現在選工作是以能不能賺大錢,穩不穩定作為標準,是不是有點可笑!

哲學家養活不了哲學家,這也說明了工作的實質。工作是養家餬口的工具,只有添飽了肚子才有資格談論別的。餓著肚子研究國家大事那不是扯蛋嗎?

人每天除了睡覺以外,時間佔用最多的就是工作。做什麼樣的工作,即能養家,又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就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最好的工作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符合自己天性的、通過後天的練習能達到心流體驗的,而且還能夠賺大錢。在工作中不會感到辛苦,反而感到的是享受;遇到困難不會感到困惑,反而感到是對自己的挑戰;工作不僅給自己增加了物質財富,而且給自己創造了精神財富。但這類工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成功的機會不大,命運的成分會佔很高。例如運動員、影視名星。好萊塢大部分影星都當過服務生。這種工作的天然屬性造就了極大的不平等性,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拿走了絕大部分利益和名譽,剩下的人有時連溫飽都是問題。但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兩樣?萬一實現了呢!

因為最好的工作是不太容易找到的,聰明的人就退而求其次,找份簡單的、不費多少時間和精力,而且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把業務時間放在自己最喜歡和最熱愛的事情上。西方的大部分文學創作者、發明家都是這樣做的。卡夫卡是銀行職員。愛因斯坦是郵局員工。等到業餘創作能超過工作收入了,再專心從是創作。

怎麼能找到自己與之相配的工作是許多人的困惑?首先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萬能的「某度」上搜一下,各種測試方法很多,多試幾次就找到了。其次找到同興趣點相關的所有工作。方法同上。最後通過試錯法找到適合你的工作。試錯法運用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海底尋寶。真正尋寶的行家,會根據得到信息,把要尋找的海面,人為劃定區域,然後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找。這樣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高。這裡面有兩個關建點:一是信息,等同於我們的興趣點,如何信息不對,興趣點找錯了,就會南轅北轍,錯上加錯。二是每一個區域都要徹底尋找完再去找下一個,等同於我們先期選擇的工作沒有深入了解不要輕易的放棄。如果當前區域,當前工作沒有研究透,就會走回頭路,走進了自己設定的迷宮,永遠都走不出來了。

有的朋友一定會說,你這辦法也太麻煩了吧?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有,做夢吧!你不這樣做也是在撞大運,為什麼不有目標性的撞呢!

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僅可以服務他人、造福社會、滋養自身,而且還能夠變成生活幸福的動力和源泉。

相關焦點

  • 找到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源泉
    古代人對工作的選擇是有講究的,是分等級的。最好的工作是能積陰德的,是憑良心做事的,例如老師、醫生。而我們現在選工作是以能不能賺大錢,穩不穩定作為標準,是不是有點可笑!哲學家養活不了哲學家,這也說明了工作的實質。工作是養家餬口的工具,只有添飽了肚子才有資格談論別的。餓著肚子研究國家大事那不是扯蛋嗎?
  • 善待妻子,是獲得幸福的源泉
    有人說小王和妻子一起生活不會和諧 一個正常的家庭,一對普通的夫妻,作為丈夫,善待妻子,是維護夫妻關係的基礎,是獲得家庭幸福的源泉。 善待妻子要表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日常生活中,妻子​想購買什麼東西,丈夫認為值得買,就要大力支持;認為不值得買或沒必要買,就要講清理由,委婉勸導。
  • 看得見摸得著是幸福的源泉
    看得見摸得著是幸福的源泉拈花一笑鄰居楊叔騎著電動車,去給他老母親送飯,在騎到一個路口的時候,斜對面來了一輛車,不知怎麼的突然間直直地對著他開過來了,楊叔嚇得想拐彎沒來得及,然後就摔倒了,躺在地上一時起不來了。
  • 2021的第一縷陽光 感受生命的力量和幸福的源泉
    很療愈的小房子我們可能以為要賺很多錢,才會幸福,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才算成功,要廣結天下高人,才牛氣沖天......鬱鬱蔥蔥的蓬勃生命而獲得幸福真的有那麼難麼?起飛的小鳥此時此刻,我感受著才離開了幾天就讓我感覺久違的陽光,聽著歡唱的鳥叫,看著白雲藍天和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這所有,每天都圍繞著我們的司空見慣的一切,都成為我此刻幸福的源泉,那麼簡單,那麼自然,那麼無欲無求
  • 影響之道:人性的三大動力和三大阻力
    人所有行為的發生,都取決於動力和阻力的和。影響人就是激活他的正能量,也就是增加動力;同時,還要想辦法減少他的負能量,也就是化解他的阻力。如果你能讓對方源源不斷地發自內心的產生正向力量,那麼你就是他的領袖。因此影響人的核心就是增加人的動力,化解他的阻力。
  • 有意義的聯繫是幸福的源泉
    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我感覺自己看待問題更加客觀了,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當困境發生時,我會去分析痛苦的深層次原因,去探尋我尚未發現的冰山,並把這些困境當成自己成長的契機,所以我覺得收穫頗豐。第八周的課,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繁榮部分,關係(relationship)與幸福(wellbeing)究竟誰先誰後呢?
  • 以幻為真是痛苦的根源,以幻求真才是幸福的源泉
    產生這些不良情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來自社會、家庭、婚姻、工作等等層面。但最終歸根結底是自身對於人生認識的迷茫和主觀上的太過於追求所致。以至於事與願違時,表現出懊喪和痛苦。從而不可自拔,一蹶不振。對事物認識的過程,就像霧裡看花,在現實的雲山霧罩下,自己期盼看到的沒有那麼真切,又何談嗅到花香;對於現實中追求的東西,往往又像水中撈月,伸手去抓的時候,美好的月亮卻支離破碎。
  • 夜讀 | 「苦中作樂」的源泉
    我於2017年8月入職健康管理中心,當時已年過四十,在歲月的沉澱下,生活和工作對於我來說早該是波瀾不驚。但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作為一名「老兵新人」,我滿懷期待,又不免擔心。初來乍到,看到的是一張張精神飽滿的臉,他們或埋頭做事,或步履如風,娓娓而談中傳來的一串串爽朗笑聲,像一團團火洋溢著青春的熱烈氣息,瞬間點燃了我的心房。
  • 讀書很苦,工作很累、壓力很大!我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裡?
    生命的意義和幸福的源泉是什麼 昨天,我不經意翻了翻孩子正在讀的書,突然被書中的一句話所吸引 在年輕的時候,我為了工作,為了事業,疲於奔命,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現在身體開始反抗了,頭髮漸漸少了,血壓漸漸高了,各種職業病接踵而至,我才發現,我除了工作,還需要健康;我除了事業,還需要家人!但人總是要衰老的,到了滿頭銀髮無法行走的那一天,我又怎麼去面對和接受這一切呢?當我已不再年輕,我才明白:雖然健康、事業、成就、朋友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幸福,而我的幸福又在哪裡呢?
  • 做有意義的事,有意思地做事,人性的三大動力和三大阻力
    人所有行為的發生,都取決於動力和阻力的和。影響人就是激活他的正能量,也就是增加動力;同時,還要想辦法減少他的負能量,也就是化解他的阻力。如果你能讓對方源源不斷地發自內心的產生正向力量,那麼你就是他的領袖。因此影響人的核心就是增加人的動力,化解他的阻力。
  • 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怎麼相處?
    人的脾氣秉性各異,一個人性格的好與壞並非被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相互處不來也不奇怪,那麼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怎麼相處?1、待人真誠才能很好的營造和諧友好的氛圍。2、勤快和樂於助人是優良的品質。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表現得勤快些,閒暇之餘多幫幫同事和朋友,那麼同事和朋友間的信任很快就能得到。3、同事之間和藹可親的笑臉相迎才能更有親和力。
  •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在現實生活中,國家的法律與社會的現況、我們內心所認可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標準,乃至於我們所選擇學習、效法的榜樣等等,構成了我們日常行為的準則和進行反省的依據。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總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對的,都是有道理的。雖然他們有理想、有抱負,但切莫因個人理想的追求而破壞或損害到社會公眾的安定與利益。
  • 保持快樂的心境,才是生活美好的源泉
    不管你處於哪裡,在做哪種事情,都要有一種動力來驅使,時刻擁有充沛的激情。心中散發的快樂能量,如影隨形,是物質所不能比擬的。人生軌跡的成與敗,似乎於它有極大的關聯。社會的快節奏發展,似乎我們都比較浮躁,以致於身邊即使擁有亮麗的風景,也在繁忙中,無心去欣賞。
  • 工作和生活分清楚,你的婚姻才會幸福
    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的人婚姻也很難幸福 男人都希望工作結束後回到家能夠享受到老婆給自己準備的美味佳餚,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也幸福的享受這家庭的溫暖,妻子也能夠感受到你給家裡帶來的安全感。有時你還會被上司訓斥,回到家會抱怨,一肚子怨氣,看著妻子做的一桌子美味,你變得沒有太多胃口了,甚至變得挑食,什麼鹽放多了,菜太辣了,菜冷了等,讓妻子受到了傷害和打擊,妻子對你的愛卻被你視而不見,受到了很多的委屈。不會將工作和生活分開的人很容易因為工作上的情緒而傷害家裡愛你的人。
  • 感恩:幸福快樂的源泉
    幸福和快樂,是每個人都在追尋的理想生活,其實,只要常懷感恩之心,這一願望就變得很簡單。小李幾年前進城在一個餐館打工,每月收入不到五千,給家裡寄兩千,剩下的自己交房租,吃飯,幾乎沒有什麼零花錢。但他每天都樂呵呵的,勤快的忙前忙後,和大家說笑。中午,在餐館吃個午飯,每次吃到魚啊,肉啊,就非常開心。
  • 心理學: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向內覺察,挖掘生命的源動力
    生命力是來源內在的,這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總是習慣向外求,這只會讓我們與自己相去甚遠,唯有學會向內求, 你才能找到生命內在的真正的動力。有一個哲人說過,雞蛋向外打破是壓力,雞蛋向內打破是一種生命力。正如一個孩子的出生,也是她的生命力源泉才會讓她勇敢地來到世界。有人曾說,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因為每個生命都是跑贏了一億精子才會誕生。
  • 支撐你生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看王小波的《三十而立》的這段話,突然想和人聊聊,人到中年,支撐你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我在實驗室裡踱步,忽然覺得生活很無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種酷刑:把人用溼牛皮裹起來,放在陽光下曝曬。等牛皮幹硬收縮,就把人箍的烏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緊起來。這張牛皮就是生活的規律:上班下班,吃飯排糞,連做愛也是其中的一環,一切按照時間表進行,躺在牛皮裡還有一點點的奢望:出國,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滅,就撒起癔症。真他媽的扯淡!真他媽的扯淡!」這個溼牛皮酷刑的類比,還真生動。
  • 人生Ⅱ婚姻不是終點、讓感情永久保鮮、才是幸福的源泉!
    這是維繫他對你情感和依戀的基礎,也是愛情持久保鮮和保持激情的源泉。同理,如果你愛他,你也會理所應當保持對他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夠讓你更了解他,更想去了解和親近他,然後更懂他。1維繫他對你的好奇心,讓愛情保鮮要想他對你保持持久的好奇心,你不能太乖。就像文章開頭說的那種情況,很多女人默默付出,一切親力親為,這很容易讓他的徵服欲泯滅,無法激發新的荷爾蒙和欲望。
  • 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工作失去動力,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是不是經常聽到以下言論:「XX最近的房價又漲了。」「好累啊,我不想上班了。」「我不想努力了,我想找個富婆。」動力源自於正反饋,沒有動力就是得不到積極的反饋。馬克思早就預言過了,在我們中學的課本也提過了無數次。這就是資本對勞動的異化!同時也是對人的異化!
  • 工作失去動力,我有四個方法可以自我拯救一下
    有人說,要想把一件工作給做好,你必須沉迷其中,深愛著,專注著,因為你會發現工作上做得好的人,都沒多少時間過自己的生活,工作便是生活。在大多數職場人的腦海裡,對生活的概念已經淡化,他們認為工作便是生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是嗎。這個世界有一些事情還是存在等價交換的,獲得的同時,也意味著將失去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