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美好的親密關係?來自心理學的幾個小技巧

2020-11-08 易甜說心理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煩惱:懊惱自己找錯人?

抱怨對方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對於關係中存在的不滿不敢真實的表達?

確實,戀愛期的我們甜蜜的,但步入婚姻後我們的關係總是存在各種問題。

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美好的親密關係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找到了周梵的《先學會愛自己,才能遇見對的你》,從裡面找到了幸福親密關係的密碼。

作者周梵是關係教練也是幸福心理學專家。

她將自己十四年愛情、婚姻經歷,再加上上千個來訪者真實諮詢案例,打造了這本親密關係修煉指南。

在書中她指出99%的親密關係問題其實是出現在自己身上,所以修煉幸福親密關係的密碼需要在自己身上尋找。

舉世知名的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亞在《如果你愛我》中寫道:「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你若不愛你自己,你便無法來愛我。」

的確,處在親密關係中的我們,如果不能好好愛自己,又如何來愛對方呢?

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愛,又如何給對方愛呢?

在熱播的電視劇《親愛的自己》中,張芝芝在對方什麼也沒有的情況下嫁給現在的老公。

她為女兒去爭取最好的教育資源和人脈,費盡心思去討好別人;

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連一個保溫杯也捨不得買;

她默默忍受家婆的無賴耍潑;面對老公的指責,寧願自己受委屈也不敢吭聲。

最後她老公也出軌了,才悔不當初。

其實,張芝芝為這個家庭不停的付出,愛女兒、愛老公,卻唯獨不愛自己。

要想獲得美好的親密關係,需要我們好好愛自己,只有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對方。

那麼如何做才算好好地愛自己呢?

首先愛自己就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不滿。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在與對方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不好的情緒。

對於這些情緒,很多人選擇壓抑和埋藏心裡,害怕造成衝突而委屈自己不敢表達出來。

其實隨著時間日積月累,這種不好的情緒會越來越多。

當有天你終於壓抑不住爆發的時候,給關係帶來的傷害也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所以當發現自己出現不滿的情緒時,你要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當面和對方交流溝通,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訴對方的哪些地方給你造成了這樣的情緒。

你的真實表達不僅僅告訴對方你不舒服,也是在提醒他在往後的相處過程中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情況。

其次愛自己就是懂得表明自己的界限。

在大多數親密關係中,總是存在這樣的情況。

關係中的一方不停的付出,而關係中的一方不停的索取。

如果付出的一方不是發自內心甘願付出而是隱忍和壓抑的話,那麼總有一天會來到一個臨界點爆發,開始指責和爭吵。

所以在關係中,我們不要讓自己成為過度的付出者,而是要懂得和對方溝通,明確自己的邊界。

周梵認為愛自己就是給自己空間也給對方空間,不讓自己在關係裡透支,會溫柔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界限。

在關係中懂得表明自己的界限的人,才不會委屈和壓抑自己,才能在關係中活得通透明白。

最後愛自己就是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納。

經常聽到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伴侶:「為什麼我為他付出這麼多,他卻不願意為我付出?」

「為什麼我那麼愛他,他愛我卻這麼少?」

事實上這跟對方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真正的愛應該是來自自身,而不是向外尋找。

在你向外尋找的過程中,你就已經失去了自我。

當一個人對自己都沒有愛時,自然就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

可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會愛的人又怎麼可能給別人愛呢?

所以愛自己就是自我肯定自我接納。

只有你做到了接納自己,你內心也就充滿了力量,你才能更好的去愛對方。

在學會愛自己之後,要想獲得親密關係的密碼還需要我們學會自己掌握幸福的選擇權。

莎士比亞曾說:「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遇到問題,怎麼做選擇,如何掌控親密關係,全在於我們自己而不在於他人。

經常見到在親密關係裡,男方出軌了請求原諒。

女方害怕離婚傷害到孩子,又或者因為自己沒有工作收入,在經濟上依然要依靠男方,又或者是其他的種種原因,覺得自己不得已而選擇原諒對方。

其實這種不得已而做出的選擇就是受制於人的選擇。

它不是出自於自己的內心,沒有把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

那怎麼做才是把幸福的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呢?

首先面對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要敢於做決定。

有一個朋友說她和他老公一直因為小事爭吵,長時間冷戰,就算談話也談不到一起去。

她一直不知如何做選擇,長時間膠著在「分開」或「在一起」之間自我消耗。

把自己長時間陷入進退兩難、左右搖擺的狀態,把大好的生命浪費在自己各種分裂的人格鬥爭中。

如果你總是在處在自我消耗的狀態,猶豫徘徊,不敢做出決定。

不但關係沒法繼續維持,你也會一直感到痛苦,直到精疲力竭。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無論我們決定去面對、去溝通、去道歉、去原諒。

還是拿出力量帶著祝福和感激去結束一段親密關係,勇敢地去面對未來,都是很好的。

因為一旦你敢於做出決定,你都會感到輕鬆和豁然,幫助你從這種消耗的狀態中走出來。

其次需要找回信任自己的力量。

在熱播的電視劇中也好,電影中也好,我們經常會看見女主角問男主角這樣的問題:在我之前,你有過幾段感情?你還愛那個人嗎?你愛我嗎?會一直一直愛我嗎?

其實無論對方的答案是什麼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問這些問題背後傳遞出來的信息。

它傳遞出來的是對對方是否愛自己的懷疑,是對對方的不信任。

周梵認為所有對他人的不信任就是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不信任,本質上是對自己的不信任。

內心強大的人面對什麼都感覺是安全的,而內心無力的人,面對什麼都覺得危險,需要處處提防。

所以處在親密關係的雙方,如果對對方產生懷疑不信任時,最重要的不是去問這個人值不值得信任,而是問自己有沒有力量去信任。

小鳥能夠在樹枝上安心閉目休息,並不是因為相信樹枝,而是相信自己的翅膀。

所以你並不需要滿世界去尋找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你只需要找回信任自己的力量。

卓文君說:「願得一人心。」然而,「一人心」能不能得到,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只有好好的修煉自己的這顆心,我們才能得到另外的「一人心」。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如何維護?三個方面淺析構建親密關係的技巧
    《親密關係》是「社會心理學精品譯叢」中的一種,自出版以來就深受讀者的喜愛。這本書揭示了人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並且給出了如何才能建立和維繫親密關係的方法。作者有兩位,一位是羅蘭·米勒,另一位作者是丹尼爾·珀爾曼。羅蘭·米勒是休斯頓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在2008年獲得了人際關係研究國際學會卓越教學獎。
  • 異性之間常說這三句話,遲早會建立「親密關係」,男人別不懂
    最近一段時間,我看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比較多,於是就發現人際交往中,很多現象都可以用心理學術語來概括,比如「親密關係」,是指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也可以用在伴侶之間,一般都是用來討論情侶關係,那麼,如何才能和心儀的人,建立好的「親密關係」?
  • 《幸福實驗室》解析建立親密關係第一步
    國內首檔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茶媽媽小青柑《幸福實驗室》自8月26日在優酷播出以來,以對親密關係的深入剖析、獨到見解贏得無數觀眾的追捧熱議。節目以真人實驗的形式,與都市中追求幸福的男男女女共同探討如何用「積極心理學」的科學方法,緩解焦慮,獲得幸福感。
  • 怎樣建立親密關係?
    建立親密關係的條件是什麼?當我們看到彼此的初戀之光時。愛情,是在婚後的瑣碎中,是在爭吵中,依然對彼此充滿了愛。事實上,建立密切關係有六個條件。每一段親密的關係都可以創造和維持,因為關係的雙方都能滿足這些生理或心理「條件」。另一方面,事實上,這種親密關係的本質是什麼?
  • 4個聊天小技巧,幫你和女生快速建立好感
    對於這個問題,網上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但很多兄弟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如何使用,所以今天老師會告訴你如何用聊天技巧來增加女生對你的好感。首先,有一種聊天模式,這種聊天模式是基於女孩情感的需求來制定的,最終目標是通過聊天把女生約出來,確定關係。接下來老師分享4個聊天的技巧。
  • 心理學:如何從戀愛走進婚姻,感情升溫的4個小技巧,你知道幾個
    那麼如何將彼此戀人的身份轉化成為可以相伴一生的愛人呢?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以下4個方法或許對你有效01.身體接觸心理學中的實驗證實,在親密關係建立的過程中,比起一些資源的供給,柔軟舒適的肢體接觸,是建立親密關係更有效的方式。當兩個人的肢體接觸變少了,往往兩個人的親密關係質量也會下降,情感的連接與身體上的接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時不時的抱抱自己愛的人、親親Ta,才能夠在這個虛幻情感世界裡,找到彼此間一種相互連接的確定感。
  • 建立親密關係的條件是什麼?
    一段親密關係得以建立的條件又是什麼呢? 愛情,是最初見到彼此時,眼睛裡的一束光。 愛情,是在婚後瑣碎的柴米油鹽中,是在爭吵過後,依舊對對方滿含愛意。 其實一段親密關係得以建立,需要6個條件。這六個條件分別是——抱持、依戀、激情、被理解、共鳴、和提供抱持。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即情侶、夫妻)能量最大、張力最強,所以本文我將重點從親密關係的建立、對生活的影響、維持,以及發生破裂時如何應對,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親密關係的建立男女之間成為情侶、夫妻,是因為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由此關係轉化為親密關係,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承諾。
  • 親密關係: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7個要素
    有很多人渴望更多地了解人際關係的本質,以及與他人建立牢固而親密關係的基礎。那些已經有了自己的戀愛關係的人總是在尋找不斷接近伴侶的方法;加強聯繫,鞏固彼此關係的基礎。而這篇文章將試圖闡明一個非常具體,但也非常重要的分支——親密關係。
  • 黃菡講座:建設親密關係的心態與技巧
    11月11日晚,《非誠勿擾》嘉賓黃菡老師作客國科大教育基金會公益講座,用社會心理學理論分析人際溝通協調中的實踐問題,尤其關注戀愛情感關係的發展和維護,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建設親密關係的心態與技巧》的報告。
  • 冷暴力分手如何重新建立親密關係?
    3.不跟你進行正面溝通,無論你說什麼總是擺出一副不關心/無所謂的態度4.喜歡用沉默表明自己的態度,拒絕深層次的交流 相比於每天無休止的爭吵來說,冷暴力對感情的破壞程度,可以說是最大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冷暴力可以說是一種精神虐待。
  • 冷暴力分手如何重新建立親密關係?
    /無所謂的態度 4.喜歡用沉默表明自己的態度,拒絕深層次的交流 相比於每天無休止的爭吵來說,冷暴力對感情的破壞程度,可以說是最大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冷暴力可以說是一種精神虐待。
  • 心理學:親密關係的旅程,是不斷遇見自己的過程
    或許是這個親密關係比較安全;他在尋找被看見,被回應,被安撫。但對於一個事業小成的男人,可不是因為性情剛烈,才事業小成的。不是靠性情剛烈才事業小成。相信他在職場是會情緒管理的。可他為什麼在親密關係裡性格剛烈呢?是因為在職場過於柔綿麼?過於壓抑麼?然後在親密關係裡釋放,把親密關係當情緒垃圾桶?
  • 用1個方法建立工作中的親密關係
    在陳海賢老師的《親密關係30講》中提到:判斷兩個人有多親密,是由在多大程度上,他們能夠分享彼此的脆弱來決定的。對標到管理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團隊與自己是同心同德的,如果能跨越工作關係上升到生活中也是親密的夥伴那是更好。
  • 在親密關係中,你為什麼會有失落感?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如果你想要了解心理學,如果你想走進心理學的世界,那麼,這幾本書籍你絕對不容錯過。分享文章給你的朋友並添加關注(3個即可),在後臺回複數字」3「,即可獲得全本書籍(高清pdf)。《親密:廣受歡迎的人氣心理學》下面是我的一段親身經歷,深切表達了我對現實中的友誼的失落感。
  • 《心理學與親密關係》:關於親密關係,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真相
    隋巖教授在《心理學與親密關係》這本書裡寫道:「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一定要在成年之後獨立起來,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過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麼疼愛自己的兒女,也要認清一個事實:他們終究有一天要離開你,過自己的生活。」《心理學與親密關係》一書以家庭系統排列的方式解讀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從家族系統、原生家庭、新生家庭等方面討論錯綜複雜的親密關係。
  • 如何正確吵架才能使婚姻關係越來越牢固?婚戀專家教你六個技巧
    ,探索衝突的深層原因、打破思維的局限、用新的方式和伴侶一起成長,建立深切而牢固的親密關係,走上持續幸福的道路,同時成為更好的自己。另外,與其強求對方如何做,還不如換個視角看問題,既理解伴侶的想法,也要勇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能讓雙方關係更加融洽。
  • 心理學:親密關係中,假性親密,如何讓彼此漸行漸遠?
    因為真正的親密關係,並不是形式上的親密無間。而是與對方有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彼此之間相互接納和理解,可以坦誠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和對方。對此的相反情形,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假性親密關係」。因此對方就會逐漸放棄努力,那麼兩人隨之就會進入假性親密關係。心理學認為,在假的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處於一種「情感禁閉」狀態,即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長此以往,兩人要麼徹底分開要麼心照不宣地保持一種虛假和平的狀態。
  • 女人情感挽回的幾個小技巧
    每每談到女人應該如何挽回愛情,就會有人說要會撒嬌,要表現出自己柔弱的一面等等。其實並不是這樣,挽回感情的意思是雙方願意重新接納彼此,願意重新開始,給自己也給對方一個機會。而不是靠女人的幾次投懷送抱,幾次哭鬧,換來的男人的同情或「招架不住」。
  • 《與人親密》:親密關係的5個真相,決定我們的關係是否能長久
    當代心靈導師蓋伊·芬利的書《與人親密》中談到兩人最好的關係,是雙方一起在關係中成長,我們發現真相的能力,決定了我們的關係是否能長久。我們學到親密關係如何相處的第一課來自於父母,父母如何對待對方,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成了我們對愛的基礎的理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討厭自己的父母,但是卻很可能被與父母同樣性格的人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