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曹文軒曾說:「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苦難。」
李白詩中也有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是的,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樣樣順心,即便傷過,哭過,日子還是得過下去,難的就是如何堅持走下去。
而清代著名思想家湯斌有言: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變故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意思就是,遇飛來橫禍而不憤怒,遇發生變故的事情而不受驚嚇,被不對的謠言所誹謗而不辯解。
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想想這三句話,會讓你豁然開朗。
釋義:遭遇突發不順心的事時,不輕易發怒或埋怨。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當面對突發的壞事時,如何控制、如何管理它,更是影響著每個人的一生。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在上班路上,車不小心被陌生人刮蹭了一下,就破口大罵;到了單位還是滿懷怨氣,工作也不順利,被領導訓斥;好不容易回到家,又對著家人出氣,鬧得全家人都不愉快。更可怕的是,第二天又把這種不愉快帶到了工作單位,如此循環往復……
就因為一時的怒氣,不斷試圖通過各種途徑來發洩自己的情緒,甚至喪失理智,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事後才追悔莫及。
哲學家康德也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當遇到突發不順心的事時,不妨學學成語典故《塞翁失馬》中豁達的老人,少一些情緒化,多一點寬容。
無論如何,都不要讓「憤怒」失控,生活才會在按部就班中越過越好。
釋義:遭遇到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不驚慌失措。
北宋蘇洵的《心術》中有這樣一句話流傳至今: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說的是,如果人遇事表現得鎮靜從容,在危機面前都冷靜對待,不盲目,不逃避,就能趨利避害,克服一切困難。
當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剛開始鄯善王對他們的態度還十分友好,但沒想到一直虎視眈眈的匈奴也派了使者前來,情況十分危急。
也正是這時,班超冷靜地分析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只有消滅匈奴使者,我們才有出路。」
於是,他帶領36名部下前往匈奴使者營地,尋機殺死了匈奴使者,不僅讓隊伍轉危為安,還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對西域的統治。
由此可見,處變不驚,正是為人處世最不可或缺的品質。
所以,當你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勇敢面對,事情自然會向好的方向轉變。
釋義:受到他人無理的指責或誹謗時,不爭辯或反駁對方。
嶽飛,大家都知道。
南宋抗金名將,一生忠肝義膽,為國為民,卻遭奸人誣陷,鋃鐺入獄,最後更是被秘密害死死於獄中。
當時見使者要來抓自己時,嶽飛只是很坦然的笑笑說:
「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果然,後來秦檜一夥絞盡腦汁都找不到他的一絲罪證,捏造事實才找了個「莫須有」的罪名,釀下了這起千古奇冤。
可如今,秦檜等奸臣的跪像就在西湖嶽飛墓前,永遠遭受後人唾罵,而當初問心無愧不願辯駁的嶽飛已經成為了世人敬仰的大英雄。
是的,《淮南子·主術訓》也有云:
「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當面對質疑、否定和誤解的時候,無需去費力辯駁,做好你應該做的,走自己要走的路,時間和結果會替你澄清所有。
不爭,不理,不解釋。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要知道,這世上從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活下去,生活自然會豁然開朗。
謹記以上三句話,你接下來的人生路,會越走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