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小貼士:『下班了,別把壞情緒帶回家』,情緒是會感染的

2020-10-09 一書長情

科學界中有過研究,情緒是會傳染的,不管是喜、怒、哀、樂,全部的感情都會傳遞給周圍的人。

我們當然希望天天幸福快樂,但是生活中總會碰到些難事,這樣,我們的心情也就會不太好。在單位受到老闆的訓斥,在課堂上受到老師的批評,在戀愛中遭遇挫折,這些都有可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得糟糕。

但是,可以的話,我想,當我們回家時,我們應該壓下心中的負擔,抖擻精神,向家人傳遞開心、幸福的感情。我們在外面可以難受,可以低沉,因為是自己一個人,但我們回家時,等待我們的是家人,我們最後的溫暖港灣。

在極短的時間內,情緒就能完成傳遞

有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將參加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請他們觀看的是歡樂的圖片,另一組請他們觀看的是憤怒、悲傷的圖片,然後再讓他們一起看情緒中性的圖片。

結果表明:之前看過歡樂性圖片的志願者表現出來的神態也是歡樂的,之前看過悲傷性圖片的志願者表現出來的神態也是悲傷的。這樣就可以充足地看出圖片中表情可以刺激到志願者腦中的神經元,讓志願者也表現出相應的情緒。

情緒感染的間隔時間極短,甚至一眨眼的時間都不要就能傳遞給下一個人。在一個團體中,如果一個人心情不好,表情沮喪,那麼這整個團體就有可能受其影響,氛圍低沉。

社會上的浮躁風,帶給我們焦慮、煩惱

快節奏的社會,遍布了浮躁,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有時候我們走進公司,或者進入辦公場所,周圍的壓抑的氛圍就會傳染到我們,更有的時候,發生爭吵、喧鬧,不可避免地將他們那些消極的情緒感染到我們。即使我們沒有出門,但是通過網絡的信息傳播,我們也能了解到生活的不少訊息,在我們還沒有發覺的時候,我們就帶著情緒繼續瀏覽著。

家庭是我們溫暖的港灣,是我們最親的人與我們相處的地方,所以我想,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我希望家庭氛圍能夠是開心的、溫暖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我要先將自己的壞情緒掃盡,我要精神抖擻地回到家裡。

將『壞情緒』趕出家,將『好情緒』迎回家

不要帶著壞脾氣回家,甚至將家人作為發洩的對象,這樣只會使家庭關係出現裂痕,等到回過頭時,已經難以挽回,壞情緒是破壞家庭關係的一大因素。

將好情緒帶回家,給家人帶來快樂,帶來溫馨,才是建設美好家庭的一大重要關鍵。

就拿我自己來說,家對我來說真的是塊溫馨的地方。每當我回到家中,我就會感到心安,因為我對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或者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情感。家是特殊的地方,是重要的地方,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句俗語,還真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文|一書長情

原創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一種感情,一篇文章。

每天更新至少一篇小文章,這裡是「一書」,歡迎觀看。

相關焦點

  • 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人生
    5分鐘心理學丨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人生  有這麼一個故事,老闆把小王罵了一頓,小王又委屈又生氣,回家便和妻子大吵一架,妻子很窩火,這時剛好兒子回家晚了,「啪」給了他一耳光。兒子捂住臉,無處發洩便狠狠踢了一腳自己家的貓,貓受驚衝到街上,正遇上一輛車開來,司機為了避讓貓,卻不小心把旁邊的孩子撞了。
  • 別把煩惱帶回家
    孩子可以使父母的辛勞變甜,也會使他們的不幸更苦。孩子增加了父母的生活負擔,也減輕了他們對死亡的憂慮。」家是溫暖的港灣,愛的寄泊地,一個充滿溫暖、和睦氣氛的家庭會使每個家庭成員生活在一種精神快樂的狀態之中。反之,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順眼,動輒就對家人打罵的行為,對哪一個家人的心理上的影響都是陰暗的。培根告訴我們,一定要珍重家庭,因為家庭是一個人幸福的港灣,要保護好這個「港灣」。
  • 別栽在自己的壞情緒中
    昭昭/文誰都無比避免壞情緒。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話,遇到需要跟人掰扯的事情,兩三句足矣,再多說也是重複的話,就該急眼了。尤其在公眾場合,是否能做情緒的主人,就看自己了。前些天,有一條柳州當地的新聞報導讓我感慨良多。一位摩託車司機和醉酒把車開到非機動車道的司機有了摩擦。只見視頻裡,機動車司機對摩託車司機罵罵咧咧,幾次三番推搡,最後還用腳踹飛了摩託車座。而摩託車司機從始至終沒還手,只是一直重複同一句話,「機動車不能在非機動車道行駛。」
  • 別讓壞情緒主宰你!學會這幾點,讓你做情緒的主人
    有時候發生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事情發生的那一刻,爆發出的負面情緒是最可怕的。壞情緒不單單讓自己一直處於一個低迷的狀態,也會給別人帶來一種情緒的蔓延,帶給他人不好的影響。久而久之,不但自己深受其害,也會讓他人對你處於一個戒備的狀態。別讓壞情緒主宰你!學會這幾點,讓你做情緒的主人!
  • 不把壞情緒帶回家的男人真的是愛家嗎?|婚姻家庭
    他說他怕我擔心,不想把工作的壞情緒帶回家。但他自己又很難熬,壓力太大隻好尋求方式解決。所以會出現第一次下載了一些小電影。我真的是挺震驚的!想起以前遇到挫折的時候,他也是習慣性地自閉,不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呆著過幾天就好了。這讓我突然想起前不久接待的一個客戶。
  • 不要讓壞情緒影響到你
    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 孩子出現壞情緒,比起發火責罵,家長教孩子做好情緒管理更有效
    「因為早上你說我,一生氣我就帶了你「不聽話的暘暘」去上學,「聽話的暘暘」今天留在了家裡,所以今天在幼兒園很淘氣,被老師說了好幾次,還沒得到獎勵貼貼。」我立馬意識到了早上錯誤的引導方式,然後蹲下看著他說了「對不起。」「沒關係,媽媽,明天我會帶「聽話的暘暘」去上學。
  • 不好的情緒是會傳染的
    一個人只需要20分鐘就能感染別人的低落情緒。一個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強,越容易感染不好的情緒。這種感染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每天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情緒。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
  • 別讓情緒變成病毒,有能力控制情緒的人,才有能力掌控人生
    一連串聲色俱厲的指責讓清潔工的心情立即壞了起來,但是,她卻沒有人可以罵,她只好憋著一肚子悶氣。下班回到家後,清潔工看到了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兒子正坐在沙發裡看電視,客廳裡面滿是他亂丟的衣服、書包與零食,當下,抓住機會,將兒子狠狠地教育了一通。兒子氣得連心愛的動畫片也不看了,憤憤不平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裡,看到家裡的那隻大懶貓正盤踞在自己的書桌底下。
  • 如何做到不把工作情緒帶回家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容易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不但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更影響到家庭的和睦。很簡單,比如在工作中受氣了,甚至有一些委屈,回到家裡不是抱怨連篇就是對著自己的另一半,甚至自己的孩子發脾氣,其實這並不是釋放情緒的方法,反而影響家庭的和睦,同時自己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糟糕,我曾經遇到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張先生每天到公司來都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其實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因為和愛人關係不好,所以他總是帶著情緒工作,同時又把情緒帶回家,久而久之家庭關係,同事關係越來越差,最終睡眠完全依賴安眠藥物
  • 圖書《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讀後感
    工作中壓力巨大,生活中也將最壞的情緒傳遞給了家人。內心希望找個出口,對我而言,雖然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但情緒管理是一門很難克服的障礙。我開始從書本中找答案,於是偶然當中找到了一本書《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作者是日本的和田秀樹。
  • 安放壞情緒
    所有傳遞給他人的壞情緒,到頭來,都要由自己來買單。01 一條蛇不小心被鋸子割傷了,它十分惱怒,心裡越想越氣,轉身就反咬了鋸子一口。然而,鋸子安然無恙,蛇卻把自己的嘴割破了。 這一下,蛇徹底惱了,它認為是鋸子在攻擊自己。於是用整個身體纏住鋸子,想用盡全身力氣和鋸子搏鬥,但結果可想而知。
  • 好心情與壞情緒
    如同天氣,人和天氣一樣,有時候陽光明媚,有時候陰雲密布,更有時候電閃雷鳴,或者風雨交加,各種不一樣的描述,對應不一樣的心情,還有隨時而變的情緒。情緒是一個怪物,有時候因為一件大的驚喜而只是微微開心一下,有時候因為一件小的不愉快,沉迷在自己的心結中。一個玩笑,於自己是玩笑,於別人可能是傻笑,一些矛盾,由此衍生出來。尺度,於不同人,總可以丈量,以及試探。
  • 如何將壞情緒瞬間釋放?
    你是一個很在意自己的地位的人,如果你的地位仍處於上風,就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可是人生難免會有起伏,有時你難免會受到壞情緒的影響,但你會理智地分析孰輕孰重。你一般不會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沒必要的煩惱中,那實在太浪費時間了。B. 你是一個細膩的人,別人的一兩句無心之詞,你聽後也許會惹起你的萬千聯想。
  • 壞情緒總是讓你的工作不順心?不妨試試這樣做
    所謂情緒效應是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可以影響到對某一個人今後的評價。尤其是在第一印象形成過程中,主體的情緒狀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交往雙方可以產生「情緒傳染」的心理效果。主體情緒不正常,也可以引起對方不良態度的反應,影響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在你與陌生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的情緒不正常,就可能引起對方的情緒不正常;而當對方情緒糟糕時,他就會毫無根據地覺得你是一個無理討厭的傢伙,無法對你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多心理學家曾經通過實驗驗證情緒效應的影響。
  • 別讓壞情緒趕走你的好運氣
    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同樣發生在你的身上,趴在你身上吸血的,不是蝙蝠,而是你的負面情緒。糟糕的情緒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激烈的情緒衝突,使矛盾尖銳化,每一個人的反應都是對矛盾的強化,互相之間只會得到更多的反感、誤會、拒絕,甚至是厭惡。
  • 壞情緒造成的影響
    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一個能控制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強大。  藏在內心的不良情緒在生活中時時湧現:   從前,在一個水池裡,住著一隻壞脾氣的烏龜,他和來這裡喝水的兩隻大雁成了好朋友。
  • 夜讀:好心腸壞情緒,好事也會變壞事
    但這種屬於你的特別風格會讓懂你、愛護你、珍惜你的人特別的辛苦。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你的初衷是如何正義與善良,一旦被壞情緒裹挾著衝向你身邊的人的時候,一樣都是一種傷害。就像雨水一般,綿綿細雨滋潤萬物,而傾盆暴雨帶來的總是破壞。而對於這些心若暖春,情緒霹靂的人們來說,苦惱也是一大堆。
  • 對於孩子的壞情緒,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比打罵有效多了!
    引導寶貝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寶貝,我們的人的心分為兩半,一半是理性的人,一半是放桀驁不馴的斑馬。我們在教育寶貝的時候,理性的去教育寶貝,寶貝也會受到影響,也會非常的理性。但是如果我們像個桀驁不馴的斑馬一樣,對著寶貝亂發脾氣,寶貝也會受到影響,被我們的情緒所帶動,變得焦躁、害怕甚至會生氣。這只會讓惡性循環,對於讓寶貝變得更好,沒有任何的作用。
  • 「出來賺錢,別帶太多情緒」
    來源 | 末那大叔(ID:zhenghedao)「出來賺錢,別帶太多情緒減少情緒上的碰撞,直接商量「下一步該怎麼辦」;會有效提升溝通效率,降低彼此的消耗。不管是於工作還是人際交往中,都特別實用。因為情緒耽誤的工作,他也會怪罪在堵車上,不肯釋懷。不到兩周,HR就宣布他沒有通過試用期。記得他走的時候,同辦公區域的好幾個人都鬆了口氣。於個人而言,有個性、發脾氣真的很爽;但偏偏工作中,最害怕你有太多主觀情緒。因為生活並不會因為誰脾氣大,而遷就誰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