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所謂的倒黴只不過是上天賜予的一種積累「福報」的方式方法。不過還是主要看自己對待這種方法的態度和行為。
如果你能接受,並且把這種「倒黴」的形式當作使自己沉澱、靜心、磨礪的一個過程,那麼恭喜你「中獎」了!人生的大獎很難得!
可是大部分人如果遇到這種方式要不就是沉淪不起,隨波逐流;要不就是怨天尤人,抱怨人生不公,那麼你就會在歲月的川流中沉沒,「爛泥」一般潛於河底。
《孟子》中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天讓你「倒黴」打擊你,只是簡單的讓你受窮、受苦、受累,這只是一種磨礪你的手法。
而孟子說的「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才是目的。這是蒼天摔打、錘鍊、重新塑造一個新自我的目的,不然呢!你還是一個「凡夫」。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觸底反彈,伏久高飛,苦盡甜來,樂極生悲,吃苦在前,享福在後,這不都印證了此理嗎?先是越倒黴的人,是後就越是行好運,過上好日子。有幾多嶺上就有幾多嶺下。人不要先怕倒黴吃苦,不經一事,怎可有一得?
世間事總是一分為二,又對立存在的,禍福總是相倚相伏,物極必反,否去泰來,是不二之理,有敗才會有成,有失才會有得,有苦才有甜。
這其中有個主次先後的關係卻是要注意的。先得會後失,先主會後次,先失會後得,先次會後主。黴運好運亦然,先是越黴,後便是越好,先是越好,後便越黴。事物總是跳躍波浪式發展的,時間無限,空間無限,人生有限,人生去截去時空一段,你想如何下手?先苦後甜,先黴後好,還是先甜後苦,先好後黴?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必選其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自始到終都好是不可能的。但人無常黴,總有觸底反彈時,伏久了也凝聚力量,終能飛得更高,做得更好。只要理智,遇事沉著冷靜,咬緊牙關,渡難歷險之後便是坦途。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雨過後,就見彩虹。
《論語·裡仁》裡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忍,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意思是說,財富與地位尊貴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如果不是用正當方式得到的,君子不能接受。而貧窮與低賤是每個人是每個人都厭惡的,如果不是通過正當方式脫離它,君子也不願意擺脫。
君子是不屑用不仁德的方式來成名的,哪怕一頓飯的時間,君子也不會違背仁道;在倉促匆忙的時候也要與仁德同在,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要與仁道同在。
有了這種態度就要在「倒黴」的時候,與仁德同在,守住道德底線,順其自然,同時要不斷堅強自身修養,這才是倒黴後走運的條件所在。
圖片來源:網絡 封面圖片:網絡
編 輯: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