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結婚?有人說是因為愛情,有人說是想有個穩定的家,還有人說結婚是為了老來有個伴,也有人說結婚是為了養兒防老……
但其實人生第二階段的幸福,跟是否結婚關係不是很大。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壽命的延長,如果把人生分為兩個階段的話,50歲前是人生的第一個階段,50歲後是人生的第二階段。
為什麼說「50歲以後幸不幸福,跟結不結婚關係不大」?
50歲後,很多夫妻基本分床睡了,即使還在一起,「睡覺」也只是一個名詞而已。
因為多年的相伴早就處成了家人,戰友,再加上身體的自然衰老,自身欲望的消退,彼此對夫妻生活早就失去了幻想,或者早已提不起興致。
50歲後,無論是單身還是有伴,在「夫妻生活」這件事上,都是一樣的淡漠。
50歲後,孩子已經二十多歲,他們一步一步從我們身邊離開,上大學,大學畢業,去闖自己的事業。
孩子越是有出息,離我們越遠,相聚的時間越少,在大城市奔忙,出國留學,談戀愛結婚……
這個時候,孩子忙到根本顧不上自己的父母,要想他們經常回家陪陪你,慰解一下自己的孤獨,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隨著孩子出生率的降低,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兩個孩子就得照看四位老人,他們根本照顧不來。再加上新一代孩子,一般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他們可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能靠他們照顧老人呢?
所以50歲後,無論單身,還是已婚有孩子,都得獨自面對慢慢老去的孤獨。
如果和你結婚的人很靠譜,那麼你們的老年生活還是有很大機率幸福的。
但如果你嫁錯了人娶錯了人,對方年輕的時候都沒對你好過,你能期望對方老了會轉性?不太可能。
其實如果老了不幸生了大病,像身體不能自己做主,每時每刻都需要別人照顧那種,有沒有伴都一樣痛苦。自己病了,麻煩別人,被別人嫌棄很痛苦。伴侶病了,需要自己長期照料,勞心勞力也勞錢,終究也痛苦。
倒是自己一個人,到我們這一代老了的時候,也許安樂死也被允許了。如果真不幸得了大病,一了百了或許也算個不錯的結局。
50歲以後,有子女的,子女可能長期不在你身邊。有伴侶的,伴侶也可能先你而去。
孤獨,是人生第二階段必須要面對的課題。而人生第二階段的幸福,與婚姻也沒有關係,與工作也沒有關係。因為50歲以後,我們會慢慢退休,徹底告別職場以及職場上的所有人際關係。
50歲後,我們終於徹底回歸自我了。人生不用再也為家庭拼命地奔跑,也不用再為孩子負責,但也很容易陷入無所事事、無聊、孤獨以及厭倦。
所以要想老了活得幸福,中年以後我們就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找一些喜歡的事情做,看書也好,畫畫也罷,玩樂器也行……只要能讓自己沉迷其中,陷入心流,就能擺脫孤獨,活得有滋有味。
另外,永遠不要完全依賴別人,你得成為自己的依靠,有健全而穩定的人格,有你自己堅信的外界難以動搖的個人價值感,再加上歲月賜以我們的智慧,人生的第二階段,或許也可以活成一個人見人愛的可愛老頭子/老太太,未必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