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相親大會》用愛與真誠灌注,把「情感剛需」做成「追看剛需」

2021-01-10 珞思

《新相親大會》收官:用愛與真誠灌注,把「情感剛需」做成「追看剛需」

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

「又一季結束了,不可以!」

「希望每周都有,好想每周都有,強烈要求變成每周播的節目!」

比起昨日大家對「假期最後一天」的戀戀不捨,10月6日晚,在十一長假尾聲迎來第二季節目收官的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更早一刻讓觀眾萌發「餘額不足」的慨嘆。

勇奪上半年新節目收視冠軍、周日同時段收視冠軍、婚戀情感類節目收視冠軍「三冠王」,《新相親大會》第一季的到來,被視為是江蘇衛視繼《非誠勿擾》之後,又一次在素人婚戀品類領域的驚豔發聲。至第二季最後一期節目播後,觀眾爭相求「加更」,要求節目由「季播」變「周播」,已然養成穩健「綜N代」口碑的《新相親大會》,接過《非誠》的交接棒,成長為荔枝情感矩陣中的一張閃亮廠牌。

婚戀類節目被稱為綜藝界的「常青款」,長年擁有一席之地。中國現有的2億適齡未婚人群,更是滋養其「發育」的沃土。只是,從現實情感剛需走到觀眾追看剛需,這中間有無數道需要跨越的門檻。《新相親大會》向所有人敞開一扇觀察新窗口——將婚戀過程中的兩性相吸,擴展到家庭與家庭的融合對話,流淌在兩代人之間、多個家庭之間的濃情交互,散發出讓觀眾欲罷不能的內容芬芳。

不願結婚的年輕人

在節目裡滿足了對愛情的期待和需求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 ‰,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值。今年2月份,智聯招聘聯合珍愛網調研並發布了《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職場人中,近七成處於單身狀態,一半多職場人單身時間超過三年。有意思的是,新浪微博今年8月公布的「2019年度影響力綜藝」榜單中,《新相親大會》躋身排行榜前十。帶父母一起相親的代際模式,除了徵服廣大爸媽粉,更受到大批年輕觀眾的追捧。

這種收割全齡人群的認可,透過節目的收視表現與討論熱度可見一斑。承接第一季「三冠王」的高起點,第二季節目開播破1,實時最高收視達1.486%,單期最高收視為1.33%,同時10期節目拿下全國網收視第一;截至節目收官,《新相親大會》登微博熱搜榜共計20次,覆蓋內容維度多元,以主持人孟非、張純燁為代表的明星類話題、以節目延伸探討為主題的情感類話題、以素人男女為焦點的嘉賓類話題等多點開花,吸引大眾打CALL不停。

現在的年輕人一邊高喊「單身萬歲」,一邊樂此不疲地看著別人相親、戀愛,應驗著「真香」定律。對於這一「反差」,《新相親大會》節目製片人張紅巖此前在接受捕娛記(ID:ibuyuji)採訪時曾談及該現象,在她看來,年輕人結婚意願的降低,不能將其簡單對號於「對愛沒有期待和需求」。相反,導演組在與素人嘉賓的接觸中更能明顯感受到,這些單身男女對「擇一人而終老」的渴望和期盼。

換句話來說,出現在節目中的素人嘉賓,某種意義上就是現實單身青年們的縮影:即將迎來三十歲卻孑然一身的大學女老師李煜璟,坦承自己會有一定程度上的焦慮,對未來生活無所適從;敢怒敢言的率直大女人王依桐,因性格上的稜角飽受熱議,但她堅持做自己等待懂她的人到來;各方麵條件優異的牙科醫生劉光元,年逾三十卻戀愛經驗卻為零,優秀熟男也讓部分女孩望而卻步。

站上《新相親大會》舞臺的這些素人男女,有著各種我們能在現實生活裡「對到答案」的雷同,「我也和她(他)一樣」的心有戚戚,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感。尤其是期待轉角遇到愛的年輕人們,更能感同深受素人嘉賓的相親過程,感受到男女之間情愫萌芽時的悸動,進而產生代入感,仿佛自己在經歷一般。

高熱度被評「上頭節目」

著眼節目話題探討+原創互動營業「鎖粉」

「上頭節目」,是觀眾對這一季《新相親大會》的評價,形容節目會讓人看了以後過度興奮,容易上頭。節目自7月14日開播以來,一共有33對男女嘉賓牽手成功,甜蜜粉紅的撒糖告白、心有靈犀的緣分巧合、肉麻反差的土味情話、意外跌出的高能反轉等相親名場面,成就了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的內容抓力。播出時追看素人嘉賓的相親過程,播出後跟進牽手情侶的發展進度條,明明是素不相識的素人相親,卻迸發出讓人停不下來的「上頭」慣性。

收官一期,節目組就集中放出前11期節目裡部分牽手嘉賓的「買家秀」,李若吾&王依桐、謝超傑&彭湘琳、劉光元&康鑫、王宜鯤&朱迪、王鳴宇&朱清清、李仁俊&倪佳靖等6對牽手嘉賓分享愛情進展發糖,令眾多觀眾感慨「又是變身檸檬精的一天」。難得的是,節目並不止於呈現心動相遇時分的甜蜜動人,還有水到渠成背後的百轉千回,一起帶動大家為每一份不易的相遇相知而激動、歡呼、感動及欣慰。

比如,被5位男嘉賓「婉拒」的李煜璟和被媽媽土味情話「拖累」的劉子昂,兩人克服年齡和地域差距,以及半路殺出「程咬金」截胡的危機,最終牽手走到一起,堅定不移的決心感染到熒幕前的無數人:「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既然決定接受他,就不會因為別的狀況而臨時改變。」同樣是作為唯一一名留燈嘉賓上臺的馬麗莎,面對男嘉賓陳寧離異有一個女兒的現狀,她的回答真誠且真實,「我不能做到把她視如己出,但是我能儘量地去對她好」。

著眼於節目本身的劇情看點之外,讓觀眾感受到素人相親「魔力」的還有平臺基於衍生內容展開的「原創營業」。比如,李煜璟提到自己接近而立之年,擔心是不是會就此觸到戀愛的天花板,從中引申出「三十歲女生的戀愛焦慮」;女嘉賓程露露登場後,原本「弱弱的」「想找一個人照顧自己」的男生一下就變了,由此引發節目外關於「會因為喜歡一個人改變原則嗎」的激烈爭論。

除此之外,節目還在抖音、微博等不同陣地開展「原創內容」營業,「孟非七夕脫單許願」小視頻拿到抖音熱搜第二,耿直爸爸抖音短視頻點讚量超34.6萬,節目官方抖音粉絲相比開播前增長達2倍多。對於「周邊」開發的重視,無疑在節目本身過硬的內容魅力基礎上,為節目的話題和熱度輻射增加一重互動保障。

讓孟非獻出「螢屏第一哭」

以「愛」與「真誠」為前提,時刻都在以小見大

「本季收官,雖然最後一個不能大團圓結局,但是希望孟爺爺能說醒一部分人,別再以貌取人。另外也敬重孟老師一個中年男人的堅持和倔強。」《新相親大會》收官之際,製片人在微博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諫言」,源於節目最後一位女嘉賓程露露,因為上臺後男生的反應和表現與她在後臺等待時看到的有較大差異,因此她在滅燈環節滅掉了包括爆燈家庭在內的所有亮燈。這一結果,於一檔相親節目而言,自然無法稱其圓滿,但在節目外引發了大眾對時下年輕男性普遍不太成熟的熱議——通過舞臺上的一隅,去展現與拆解現實社會婚戀存在的問題。

正如孟非在一期節目裡提及的「為什麼單身的男女性當中,女性呈現出越來越優秀,男性呈現出越來越普通」,在他看來,這一現象反映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擇偶時的一大傳統——女性再優秀,她找另一半都要找一個比自己還要優秀的;而男人再普通,也要找個比自己還普通的。

以「愛」與「真誠」為交流前提,從相親嘉賓與相親家庭以小見大。《新相親大會》所呈現的思考,不僅僅立足單一形式的男女相親。從第一季開始主張「父母在、更有愛」,節目所構建的「相親場」不單是兩性之間的交流,更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對話。所以,這個舞臺上,除了個性飛揚的年輕人,很多時候,作為子女擇偶參照的父母,也是輸出良好、正能量婚姻觀與價值觀的重要窗口。

這一季,孟非在一期節目中恣情流淚,哭到淚眼婆娑的一幕,相信是很多觀眾無法忘懷的一大記憶點。女嘉賓卜天依的父母離婚16年,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破例坐到了一起,更為動人的是,年過半百的卜爸爸,在無數雙眼睛的見證下,懺悔自己對家庭擔當的不夠,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職責,如今,他希望天依媽媽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彌補以往的錯失,祈求破鏡重圓。

就如孟非所說的,無論是卜天依的爸爸媽媽,還是劉凱綸、王富貴的父母,這個舞臺上,父母是一個家庭家風的生動寫照,也是為孩子樹立榜樣的直接投射。節目用這些看似個體的「小家庭」,引發社會集體的「大討論」,生動詮釋了「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

相關焦點

  • 解碼情感「剛需」,《新相親大會》用創新對婚戀話題精準「把脈」
    兩組數據都共同指向同一個核心——「婚姻情感剛需」。無論是選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還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又或者是氣定神閒、自在一人,當代年輕人對待婚姻情感的態度都變得更為謹慎、理性。學歷、性格、顏值、收入、家庭觀念均成為衡量另一半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江蘇衛視大型素人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就將相親這一模式從現實投射到了熒幕之上,在為單身男女提供更為健康、開放的交流平臺的同時,也對婚姻、情感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構,為觀眾提供參考範本。
  • 復盤《新相親大會》第四季:看經典綜N代如何實現再破再立
    節目主話題#新相親大會#微博閱讀量達19.3億,新增閱讀量5.1億,討論總量71.9萬,新增討論量20.4萬,相關子話題閱讀量4.7億,討論量8.9萬,官微閱讀量近9000萬,#新相親大會#、#新相親大會 孟禹私#、#新相親大會第四季收官#等話題上榜微博熱搜7次。
  • 2019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要做代際交友節目「超級版」
    近日,江蘇衛視宣布再接再厲,2019年開年將繼續在代際溝通領域內展開耕耘,結合大眾的婚戀情感剛需,聚焦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觀點碰撞:以子女帶父母一起相親為節目模式,大型原創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將於明年1月初登陸江蘇衛視;相較近兩年集中亮相的代際相親節目,因打造婚戀常青王牌《非誠勿擾》的江蘇衛視,這次要帶來的是代際相親節目「超級版」。
  • 孟非再主持《新相親大會》常規綜藝憑什麼保持吸引力?
    策劃:徐暉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新相親大會》給「準親家」提供觀點碰撞空間在《非誠勿擾》《新相親時代》後,江蘇衛視推出《新相親大會》。談到跟其他相親類節目的不同,《新相親大會》製片人張紅巖透露,節目會有「親家對壘」的設計。
  • 找到屬於你的,正確的剛需,不看說了什麼,要看做了什麼
    也許,是當時的自己能力不足,家人的不舍,外在的條件影響了你,若你一定要想做成一件事,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拼盡全力地去做,而不會只是想想而已。正確的剛需是什麼?我們都學過英語,我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有了英語課,一直到大學,現在,依然不會開口說,那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說」。你只有先去說,才能反饋到理論中,兩者相結合才能學好它,若你的生活中用不到它,那你學習了又有什麼用?你沒有語言環境。
  • 《新相親大會》第三季完美收官,趣約會App聯合江蘇衛視為愛持續發電
    上周日晚,陪伴了觀眾三個多月時間的江蘇衛視大型原創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第三季圓滿收官。 這是趣約會app成為江蘇衛視戰略合作夥伴後,又一力作,作為一檔服務類的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第三季總共牽手33對男女嘉賓,成功率高達91.6%。
  • 郎牌特曲牽手新一季《新相親大會》來襲:繼續為真愛乾杯
    4月19日,由郎牌特曲特約贊助的原創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第三季完美收官後,4月26日,第四季《新相親大會》開啟,郎牌特曲將繼續攜手孟非為真愛乾杯!4月26日晚上,《新相親大會》第四季無縫開播,開場新增的短視頻環節打破了節目體量的限制,為更多優秀青年提供了展現自己、交互婚戀信息的機會,引發了網友和業內熱議。
  • 《新相親大會》第二季甜蜜收官!珍愛網聯手江蘇衛視再創佳績
    其中,由珍愛網選送的優質男女嘉賓無疑成為最大看點,多位嘉賓登上熱搜,圍繞嘉賓們展開的話題也在網絡上引發了億量級討論,珍愛網繼上半年助力《新相親大會》第一季拿下收視冠軍後,第二季的節目開播破1,實時最高收視達1.486%,單期最高收視為1.33%,同時10期節目拿下全國網收視第一的好成績,可謂用硬核成績坐穩2019年素人相親節目的「領頭熱度」。
  • 從「陪伴式情感」到「陪看式服務」,《新相親大會》第四季創新釋放...
    文|話無缺(珞思影視研究組) 「父母在,更有愛」。過去的半年裡,無數觀眾習慣了每周日晚有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陪伴的日子。 既「成人之美」,又「成風化人」,是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不懈追求的目標。值得稱道的是,第四季在延續內容高品質的基礎上,圍繞節目IP的服務性提升和價值鏈延展,創新啟動了一系列融合實踐,湧現出「雲招募」「雲探班」「陪看式綜藝」等豐富多彩的直播樣態,進而從「陪伴式情感」中擴容出「陪看式服務」,在擴大節目影響力的同時,大大釋放了IP潛能。
  • 剛需絕不認輸!手把手教你如何用100萬在江寧「上車」……
    編者按:錯綜複雜的南京樓市究竟哪裡才是剛需客的棲身之所?預算在100萬左右在南京能買到怎樣的房子?作為在南京工作不到一年的買房君A,最近面臨著在寧買房的人生十字路口。手上資金有限,可供選擇自然寥寥。秉承著「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買房君將從最為普通的剛需視角切入,用最基礎的預算,搜尋最心儀的房子。
  • 副業是一種剛需嗎?
    看到最近流行詞「副業剛需」,不禁有些嗤之以鼻,什麼東西都能成為剛需,連額外的工作都能成為剛需,真可笑。但是後來突然發現其實身邊很多人閒餘時間都在做副業,對「副業剛需」一開始的嘲諷變成了思考,或許我們的生活確實需要副業。
  • 沐言戀愛學:婚戀修復挽回是你的剛需嗎?
    沐言戀愛學:婚戀修復挽回是你的剛需嗎?真正愛過的人,多看一眼都想要重新擁有。今天主要談一下,婚戀修復挽回是你的剛需嗎?說句人話:你是否真的需要挽回對方?很大一部分朋友感情出現問題後只會下意識的去找對方的過錯,淺顯的說自己的錯。
  • 播到第四季的《新相親大會》,我們究竟在「看」什麼?
    《新相親大會》上周日播出後再傳捷報:59城收視率1.17%,#新相親大會#、#二次元中科院研究員來相親#持續霸屏微博熱搜。已經播到第四季的《新相親大會》收視、口碑越發堅挺,成為周日晚間的「常勝將軍」,無論中老年還是年輕觀眾都看的津津有味。關於《新相親大會》,我們究竟在「看」些什麼?
  • 溫度與熱度共振,甜蜜與成長並行,《新相親大會》第四季更具質感
    有人認為,「只要愛對了人,天天都是『520』」;也有人認為,「這個日子不能錯過。」關於婚戀的話題總是經久不衰,更何況這命題中覆蓋了代際溝通和男女婚戀兩大關鍵詞,這或許就是行至第四季的《新相親大會》仍能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的重要原因。節目開播以來,不管是收視率還是熱議度都不斷攀升,第四季首播收視破1,最高收視達到1.2%,四期節目5次熱搜,每每節目播出都會引發觀眾熱議。
  • 愛,為什麼是你的剛需?
    你為什麼如此的渴望被愛,當曲終人散,當夜深人靜,當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時,你愈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如此需要愛,渴望愛。這要從你的神經症說起。是的,這不是一篇風花雪月的小文,這是一篇心理科普小文。即使與他人有很多的互動和接觸,即使婚姻美滿幸福,但是在情感上我們很可能仍然是孤獨的。正是因為這種神經症性的孤獨,我們就有了一種強烈的、代償性的需要——愛。
  • 第四季高熱收官《新相親大會》緣何成為相親綜藝裡的「頂流」?
    上周日,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第四季圓滿收官。由於第三季和第四季是無縫銜接,這檔被譽為相親綜藝「頂流」的節目,已經連續霸屏了半年時間。每周日晚21:10,打開電視,鎖定江蘇衛視,收看《新相親大會》,也成為了不少觀眾習以為常的「慣例」。
  • 上半年新節目收視冠軍,《新相親大會》第二季要給大家看什麼?
    作為上半年新節目收視冠軍,《新相親大會》第二季要給大家看什麼?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如果要說哪種類型節目永遠有市場,婚戀,應該是沒什麼懸念的答案。從公眾心理來說,不論是約會時的悸動心跳,或者對童話愛情的心馳神往,還是年輕男女彼此狩獵帶來的奇趣,都是婚戀類節目吸引人追逐的理由。
  • 《新相親大會》逆風增長成寵兒
    變化之下,江蘇衛視原創代際相親節目《趣頭條·新相親大會》卻呈「逆風增長」。時隔僅四個月,《新相親大會》第二季於7月14日開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季節目成功服務9位軟性廣告主的基礎上,第二季軟性贊助客戶高達12家。在行業普遍喊「冷」、一些節目面臨「裸奔」上檔的情況下,《新相親大會》第二季創造了今年以來省級衛視綜藝節目軟性贊助數量的最高記錄。「帶著父母來相親」有多燃?
  • 當婚姻不再是女性的「剛需」,是否意味著我們對愛情敬而遠之?
    當婚姻不再是女性的「剛需」,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對愛情敬而遠之? 而同時,越來越多的女性則認為婚姻不再是剛需,甚至對女人來說是累贅。她們會說:「我在外能工作賺錢,在家能做飯做家務,空閒時間能開車購物兜風,即便遇到搬家修馬桶這種自己搞不定的事,我也能花錢請人做,幹嘛要結婚?」
  • 《新相親大會》第二期攜溫暖來襲 用愛指路 讓愛發光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故事,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在今晚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第三季第二期節目中,有著不同故事的女嘉賓將用她們的方式尋找愛情,一路向前。她鍾意的男生 做人謙遜有理 做事不卑不亢來自江蘇的沈安琪,端莊典雅,略帶點混血兒的感覺,今年26歲的她是一位國際漢語教師,一登場就表示自己喜歡做人謙遜有理,做事不卑不亢的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