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相親大會》上周日播出後再傳捷報:59城收視率1.17%,#新相親大會#、#二次元中科院研究員來相親#持續霸屏微博熱搜。已經播到第四季的《新相親大會》收視、口碑越發堅挺,成為周日晚間的「常勝將軍」,無論中老年還是年輕觀眾都看的津津有味。關於《新相親大會》,我們究竟在「看」些什麼?
看花式追愛大冒險
要說舞臺之上的追愛行動,那就不得不提第四季第一期的「名場面」。法學博士黃章令專門為孟禹私而來,締造了節目開播迄今最浪漫的一場表白。
信誓旦旦自己是文科生的黃章令,看起來真的對「浪漫」這件事頗有研究。他會把拼圖的一塊藏在事先準備好的甜品裡;也善用諧音梗,讓「孟禹私」秒變「夢與詩」;還會翻遍女生的微博,把她的所有喜好都默默記在心裡。
所以,舞臺之上,我們看到了如夢如幻的極光,也見證了獨一無二的流星雨。這場為孟禹私獨家定製的告白,一方面把《新相親大會》服務單身青年的節目屬性發揮到了極致,另一方面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相信愛情,嚮往愛情,並勇敢追愛。
看愛情自帶成長屬性
有電視評論人曾稱《新相親大會》自帶流量體質,期期有話題,之所以能實現社交平臺的霸屏,來源於節目中嘉賓對戀愛、婚姻觀點的探討。如果說愛情是門必修課,那麼在《新相親大會》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的是學生的角色,從自己或別人的故事中,找到未來生活的參照。
比如上周節目的男嘉賓蔡子傑,各方面「硬體」條件都不錯的他,卻接連遭遇滅燈,原因是他有過婚史且與前妻育有一子。女嘉賓易靜的母親立刻表態,「二婚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與此同時,女嘉賓許林的姐姐,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二婚沒有什麼了不起,帶著孩子也可以有平等追求愛情的權利。
在《新相親大會》這個舞臺上,孰是孰非也許並不重要,因為愛情本身從來都只關乎個人感受,絕大多數時候並沒有明確的對與錯的界限。但許林姐姐的話,多多少少會給觀眾一些觸動。
有過經歷,才會有成長,生活如是,愛情亦如是。賴譽尹在那段曾經迷失自我的愛情中,懂得了付出與回報的平衡,也懂得了「愛不是生活的全部」的道理。
湯楠從那段不堪回首的愛情中,學會了如何去更好地保護自己。家暴只有0和1的區別,原則性的問題,應該要堅守底線。
如此種種,是男女嘉賓的人生感悟,也是對電視機前年輕觀眾的某種「警醒」。四季節目以來,《新相親大會》一直試圖呈現正能量的戀愛、婚姻觀點,讓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收穫成長與感悟。
看父母與子女的和解
「父母在,更有愛」,這是《新相親大會》與過往婚戀節目最大的不同。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兩代人觀念的激烈交鋒,也更多地感受到了父母與子女的和解。
上周的節目中,女嘉賓劉思晨對男嘉賓李順磊一見傾心。但在最後的表白環節,劉思晨的媽媽卻主動站出來,讓女兒放棄。放棄的理由也很「神奇」,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想把機會讓給別人。
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的時候,劉思晨卻對媽媽的表態瞭然於心。原來,劉媽媽的「放棄」一說,與男嘉賓無關,而是僅僅不想讓女兒出國深造。
劉思晨說,自己不想做媽寶女,也不是媽寶女。出國讀書是自己的選擇,因為「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鏡頭再拉回到劉思晨剛上場的時候,她曾說自己的男朋友,一定要媽媽滿意,媽媽的態度佔了80%,另外20%要看小姨。但當真的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劉思晨還是把100%的決定權牢牢握在了自己手裡。
劉思晨的勇敢,以及主持人孟非適時地開導,也讓劉媽媽幡然醒悟。一句「我改正」,或許將是她和女兒來到《新相親大會》最大的收穫。
節目中,諸如此類的「和解」,比比皆是。女嘉賓池夢雨,對爸爸的感情從討厭到依賴,從沒有交流到無話不談,她身上滿滿都是父親打下的烙印。
男嘉賓鄭權,第一次創業年輕氣盛,與父親有過不少爭執。但在創業失敗,背井離鄉的時候,他也更多地感受到了父愛的不動聲色。舞臺上的一句「謝謝」,讓人格外動容。
人的一生中,會扮演很多角色,我們是子女也是父母,是兒媳也會是婆婆,是女婿也會是老丈人,如何與自己相處,也親人相處,其實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而《新相親大會》,顯然能讓我們學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