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2021-01-07 騰訊網

文/老K

抑鬱症早已不是普通人才會遭遇的災難,很多明星也都經歷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我們熟知的一位主持人走出抑鬱的故事,他就是白巖松。他在自己的書中這樣描述抑鬱時的經歷:

一天,白巖松凌晨去廁所,結果一開燈客廳站著一個人把他嚇一跳,「誰?」「是我。」妻子囁嚅道。「你不睡覺幹什麼呢?」「我看你睡著沒有。」白巖松笑著把她推回房間:「你不用管我,自己趕緊睡吧,睡覺多舒服啊!

長期被失眠折磨的白巖松,生活在他眼裡已經沒有意義了。有一天,他對妻子說:「我才理解梵谷和海明威為什麼要自殺!」妻子驚出一身冷汗,意識到了丈夫失眠的嚴重性。立馬尋找抑鬱症的相關資料,妻子明白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家人的陪伴與支持非常重要。

「200多萬條自殺新聞」、「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與疾病搏鬥5年」……

這些也許在別人看來只是傳言,而且全是針對白巖松的,然而就在沉寂了多年後,白巖松首次正面回應了「抑鬱」之事。

在年度的演講《對白》中,白巖松被一位95後女大學生這樣提問:「您抑鬱過嗎?是通過讀書的方法解決的嗎?」

白巖松很自然的回答:「我經歷過」

其實家裡人早就知道他的經歷,只是不想讓他擔心,所以表現的不是很緊張。尤其他的妻子,據說白巖松最抑鬱的時候,連話都不想說,自己只希望通過小紙條的方式與妻子溝通。

他的體重從當時的80公斤降到了55公斤,可能正是因為抑鬱的影響,白巖松幾度想過自殺。

他的妻子便決定陪他一起看心理醫生,經過數次治療,白巖松找到了開解自己的方法,也是幫助他走出抑鬱症的最好的良藥——讀書

白巖松說:「年輕時會以為什麼都要最好,自己什麼都應該得到,有了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如果迎著那個心態活下去,便永遠都覺得世事不圓滿,一定要再盛再火才行。」

對他影響尤其大的書籍就是《曾國藩全集》,書中有句話叫「花未全開月未圓」讓他突然醒悟。

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完美主義,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中列舉了很多不合理認知,其中「絕對化、以偏概全等」都和完美主義有關。抑鬱症患者總覺得做事情不完美就是一種錯誤,帶著這樣的認知,他們活得非常痛苦。

曾國藩認為,花在沒有全開時才是最好的,月亮沒有達到最圓時也是最好的。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物極必反,抑鬱症患者要拋棄自己的完美主義,這個世界並不存在絕對完美的東西,如果不能接受世間的殘缺,這個人就會永遠處於焦慮狀態中,自然會痛苦不已。

精神病學家大衛·伯恩斯(David Burns)在研究中表示,完美主義並非成功的竅門,它更像是一個「挫敗自我的腳本」。

完美主義,磨掉了熱情和耐心,往往會讓人做事拖延,毫無進展。

完美主義,並不等於是追求卓越。心理學家託馬斯·格林斯龐(Thomas Greenspon)的研究表明,許多人會陷入一個完美主義的誤區,將完美主義偽裝成對卓越的追求。

白巖松曾在一次演講中說:「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追求完美和極致。」

後來白巖松採訪了無數人,他發現每個人其實都沒辦法完完全全追求圓滿,這些人存在於各行各業,上至財富大鱷,下至平民百姓,每個人都無法完全畫上幸福的等號。

因此曾國藩的話點醒了他,白巖松學會了放下,這又何曾不是一種圓滿呢?

其實曾國藩的一生同樣不是完美的,他從普通老百姓變成晚清四大名臣之首,這其中經歷的苦澀與磨難是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倘若這個過程中,曾國藩也事事追求完美,那麼他同樣無法獲得成就,也許早就鬱鬱而終了。

玻璃大王曹德旺也將曾國藩的十二字箴言掛在辦公室,一掛就是50年,秉持這12字箴言,曹德旺逢戰必勝。這十二個字是「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心理學家阿瑟·帕克特說:「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連續統一體上只存在兩極,他們無法意識到還有一個中間地帶。」

最後希望所有抑鬱症患者,要記得摒棄自己的完美主義,因為過度追求完美就是在追求完蛋一般。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在我對生活焦慮難過的時候,是曾國藩的16字藥方點醒了我
    白巖松曾經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自己每天都會花上2、3個小時看書,而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就是《曾國藩》。在曾國藩身上,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有令人尊敬的,也有令人生氣的。其中對自己幫助最大的,是一句話,16個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 白巖松抑鬱5年,被曾國藩一句話治癒:人生最好的境界莫非如此
    可惜,伴隨著高強度工作的同時,卻是抑鬱症的不請自來。名和利有了,可身體,卻出了問題。一開始,他只是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愛對家人挑刺找茬,漸漸地,朱宏鈞便嗅出了不對勁的味道。而後,白巖松告訴妻子,壓力太大,失眠嚴重,並主動提出為了不影響妻子的睡眠,他睡到書房。
  • 白巖松的孝行感天動地
    一家人悲痛欲絕,盡最大努力拯救父親,但白父還是在家人的淚眼中悲情離世。8歲喪父,是白巖松人生中最大的不幸。當時母親才30出頭,正是一個女人如花的美好年齡。為了兩個兒子,為了家裡的老老小小,她選擇了堅守,沒有再婚成家。一個女人獨自挑起一個家,該有多少辛酸和艱辛!小時候白巖松很少看見媽媽正常睡覺,她總是坐在燈下縫縫補補。
  • 白巖松的親身經歷:別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人生也要學會放下
    我為什麼出發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因為自己的欲望,不斷地追求完美,導致經常地失眠,到最後的重度抑鬱。白巖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92年是我人生最艱難的一年,那一年我常常失眠,沒怎麼睡過一個好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常地迷茫。
  • 白巖松演講:人生書單四本書最重要
    「0-10歲,對我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新華字典》;10-2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朦朧詩選》;20-3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曾國藩》;30-4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道德經》」,白巖松說,是什麼塑造了我,一步一步把我推到今天?書讀久了,就開始塑造你。
  • 曾國藩年少無名,結婚當天新娘悔婚不嫁,媒人內疚: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的父親寒窗苦讀幾十年,參加科舉十六次,方成了個秀才。他一生未功成名就,因此對長子曾國藩寄予了莫大的期望。曾國藩並非天資聰穎,但未敢有所鬆懈。由于謙遜有禮,勤學好問,曾國藩很受歐陽凝祉喜愛,曾國藩也有了幾分名氣。歐陽凝祉親自為曾國藩張羅婚事的想法。歐陽凝祉為曾國藩尋得了一位王姓女子,該女子是衡山縣一戶大戶人的千金。
  • 跟曾國藩學自我管理
    「千古第一完人」,是出身平庸但成功逆襲的典範,是一個自我管理的超級大師,還是一個充滿智慧與行動力的偉人。曾國藩不是天才,但憑藉自己的後天努力,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國藩有很多缺點,好色、貪玩、浮躁、虛偽,卻因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養成了「誠、敬、靜、謹、恆」等習慣並堅持了一生;其修身、處世、治家、做人等原則,穿越百年,依然具有不可撼動的借鑑意義。學習曾國藩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 白巖松書單: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4本書,幫我提升4個層次
    白巖松是中央電視臺著名的節目主持人、評論員,是我國眾多大事件直播的見證者,書寫了中國電視史上有濃重墨彩的一筆。在一次演講中,他講述了自己讀書的故事,故事很短,講述了影響他人生的4本書,也是讓他提升了4個層次的4本書。現在分享給大家:第一本書:《新華字典》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新華字典》;沒有《新華字典》我不會認識那麼多字,看那麼多書。
  • 朱宏鈞:和白巖松戀愛7年,婚後搬6次家,卻訓練丈夫成名嘴
    婚後的白巖松和朱宏鈞,也面臨著很多的考驗。白巖松的單身宿舍,面積不大,兩個人住在一起,非常的擁擠。要是別的女孩肯定就抱怨,沒房子沒車,家庭條件還不好。但朱宏鈞很了解白巖松的家,從八歲開始就失去父親,完全靠婆婆一個人支撐起整個家庭,非常困難。
  • "國家級段子手"白巖松的人生書單 成長感謝四本書
    原標題:「國家級段子手」 白巖松成長感謝四本書 白巖松又來廈門了,這位央視名嘴近年時常來廈,除了這裡有同學和老友,還因為這座城市有熱情的讀者。昨日下午,他受廈門市圖書館之邀在市工人文化宮帶來一場名為「在閱讀中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講座。
  • 年讀書單:這幾本書,讓你輕鬆入門不同領域,白巖松親自打call
    讀書讀書重要嗎?白巖松而一個人的人生書架,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目錄,今天來推薦十本書,這十本書涵蓋了不同的領域,其中也有白巖松在《對白》裡推薦過的對自己也影響最大的書籍,如果新的一年你也想成為那10%,不妨先從這幾本書開始吧~
  • 抑鬱症:「自我攻擊」的影響以及心理上的應對
    如果你能對別人好,那麼你也應該對自己好抑鬱症的諸多負面情緒和認知思維中,如果總結起來描述,「自我攻擊」或者自我厭惡、仇恨是許多負面情緒的起源。自我攻擊意為對自己刻薄、貶低、侮辱和羞辱。人們常常認為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患有抑鬱症的人通常會進行自我攻擊,但不患有抑鬱症的人也有可能進行自我攻擊或自我厭惡。
  • 一位抑鬱症患者自述:我是怎樣戰勝抑鬱症的—《活下去的理由》
    沒人能看出,他的內心就像經歷過宇宙大爆炸一樣,自我意識化成了碎片,散落在無邊的黑暗宇宙裡。「我會努力的,爸爸,我會努力。」 他只能挑著爸爸想聽的話說給他聽。日子一天天都要熬過去。對於馬特海格而言,每一天都是一座山,每一周都好像在徒步越野。看似平靜的日子實則是激烈的搏鬥,「充斥著成千上萬次微小的戰役」。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找到病源。馬特開始追溯自己的童年。
  • 白巖松:對於我來說 第一本重要的書是新華字典
    前天下午,為了慶祝十八周年店慶,南京先鋒書店特邀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先鋒書店五臺山店舉辦「無用之樂—白巖松讀者會」活動,和讀者聊一聊讀書,聊一聊人生中那些「無用」的樂趣。  下午1點多,記者來到書店門口,只見等待入場的讀者排成的長龍已從慢車道延伸到五臺山體育館北門口,好不容易衝破「封鎖」擠進書店,一看店門內還有一長隊購書的人流在等待付款。
  • 白巖松經典語錄,值得深思
    白巖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近幾年出版的書有《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一個人與這個時代》及《白說》。此人筆法犀利,將社會問題剖析得清晰透亮,筆尖針針見血,實實在在的反映了現代年輕人身上的一些問題。
  • 白巖松書單:這4本書,影響我人生4個10年,值得每個人去閱讀
    白巖松說:「當我讀到了這兩句詩,以及書裡那麼多詩之後,才真正從草原上來的年輕人變成了北京人,從中學生變成了大學生,我突然我意識到,在別人心目當中是如此朦朧的詩,可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是那麼輕易就可以讀懂,因為它反映的是我們的心聲,從此讓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語言表達,而不會再去跟著爺爺奶奶或者父輩們去延續他們已經熟悉的那套話語,我變成了開始思考中國各種問題的、有責任感的、並且開始擁有自己獨立思維方式的中國人
  • 曾國藩經典語錄:這三件事,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格局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最看重的就是格局。有個人買了一件衣服,回頭跟朋友炫耀,發現自己多花了10塊錢,於是耿耿於懷,過不了心裡的這道坎,那麼這人的格局就只值20元錢了。努力曾國藩曾說過,天下的庸人,之所以會失敗,全都是因為一個「惰」字,曾國藩的成功,離不開他持之以恆的努力。曾國藩年輕時堅持每天都是,就算遇到在外行軍打仗的時候 ,他也會抽出時間來看書。天才靠的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不是因為他的天賦有多高,而是因為他付出了常人看不見的努力。
  • 這幾句話經典語錄,支撐我走完抑鬱症艱難的一年
    今天給大家列舉一些曾經對我真的有幫助的一些語錄,希望與你共勉!1、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糕。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莫泊桑的確,在抑鬱的時候,你被它折磨的遍體鱗傷,可是要記住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 為什麼讀過曾國藩的人,不僅情商高,還更有格局?
    白巖松說:他暴露了中國人複雜的人性。馬雲則認為:讀懂了他,何愁不成功?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達理,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當你學會了他的生活之道,許多困擾你的難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也難怪,他參加了6次科舉考試,6次都是失敗。連老天也不眷顧他:曾國藩30歲患耳鳴,35歲得皮膚病,36歲患眼疾,晚年幾近失明,連年受病痛、失眠折磨。
  • 抑鬱症患者自我傷害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
    在抑鬱症患者當中,有自殘行為的絕不是個例。在未患抑鬱症的人眼裡這是一件駭人的行為,但作為經常接觸抑鬱症患者的人來說,這種行為並不罕見。作為抑鬱症患者,首先要明白自殘是一件非常不好且需要極力避免的事情,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決心去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