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談起婚姻,大家常把雙方的經濟、學歷、家庭背景、工作單位等納入考量的範圍。
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物質上的門當戶對,他們更在意的是靈魂的契合、精神的匹配,簡稱三觀一致。
近年來,三觀不一致逐漸成為了大家擺脫婚姻的理由,可我們恰恰忘了,不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是最流氓的邏輯關係。
01 「三觀不合」的矛盾根源
微博上曾有這樣一個熱門:一個女生和男友在一起大半年,男友各方面都很好,但卻有女生無法接受的缺點——摳門。
每次兩個人之間一涉及到金錢,男友的態度就會讓她很不開心。
比如約會、吃飯、逛街,男友總是覺得這個貴,那個沒必要。搞得她過節想吃頓好的,都會有罪惡感。
平日裡,男友還會經常以「吃不起」、「你真有錢」、「好奢侈」這樣的話來諷刺她。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女生無奈地說: 「和你不一樣就是有問題?我覺得我們倆真是三觀不同!」
的確,和三觀不同的人相處真的很累,你和他說你花480元看了場話劇,他卻回答你這些錢可以看10場電影。
但其實,「三觀不合」的矛盾根源,是雙方在「思想不統一」的情況下,一方用自己的想法去綁架別人,強迫另一方接受他的思想。
02 要選擇三觀正的人,並非三觀一致
人之所以會與其他人的三觀不同,是因為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著不同的教育,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相同的三觀,只有相對一致的三觀,不論朋友、同事、親人都是如此。
既然沒有完全一致的三觀,為什麼有人會離婚,有的人能磕磕絆過完一生呢?
因為有太多人無法接受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他們總喜歡把自己的三觀凌駕於他人的三觀之上,只要你的想法和他的三觀不同,他就覺得你有問題,會不停的貶低你。
長期以往,結果就是兩個人的關係出現裂痕、倦怠、分手或離婚。
但實際上我們不接受別人的不同,不允許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是我們的個人問題,而非三觀問題。
如果我們理想中的婚姻狀態是非要兩個在一起的人嚴絲合縫地「適合」,那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因為這世上沒有與你三觀完全一致的人。
03 三觀一致不重要,三觀正才重要
如果你以三觀合作為擇偶標準去找另外一半,那就是大錯特錯。
因為仔細思考後你就會發現,幸福的婚姻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更沒有什麼參照係數。
所以,不論兩人多麼的合拍,在相處中也一定會有分歧,這個才是絕大多數婚姻的真相。
怎樣能在這種不同中去相處,又不傷害彼此的感情,去接受這種不同呢?
那就是,允許對方與自己不一致,尊重彼此間的「不同」。
學會尊重,是夫妻之間必不可少的必修課之一。
婚姻的好壞無關「三觀不合」,很多情況下是彼此沒了最初的耐心和態度。
一定要學會理解對方,即便是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也要給予對方一定程度的尊重和接納。
因為爭對錯很容易,但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