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優先有助於性別平等嗎?
這個其實是我的辯論隊一對一我要打的一個辯題,因為最近還有另一場辯論賽,這個公眾號也好久沒有更新了,就先在這裡寫下一些想法,也算是偷個小懶吧。
但其實女權問題也是我一直想寫想聊聊的內容,我們從婦女能頂半邊天到現在的狀態,我們經歷了些什麼?為什麼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不是小半邊?
不如我們先從這麼一個口號聊起。我對於這個口號可以說是充滿讚美,它沒有說婦女應該受尊重,沒有說婦女應該受保護,而是換了一個角度,婦女能頂什麼?婦女能頂半邊天。這裡包含著什麼意思?剩下半邊誰頂了?男性。那麼也就意味著婦女與男性的能力是一樣的,那麼婦女既然也做了同樣多的工作,男性又有什麼資格和權利去不尊重女性呢?哪個有良知的男性還會說不尊重女性這樣的事情呢?
發現了嗎,我們想推動性別平等,首先要強調的不是她們什麼不行,而是她們有多行,人們對弱者的尊重並不會發自內心,而是會來自於各種其他的原因。只有當我們發現了婦女的強處,才能真正地促成性別的平等。
但是我們後來經歷了什麼導致性別平等這個話題又被熱議了呢?
因為咪蒙們開始強調女性犧牲了多少了,開始強調女性多脆弱了。他們開始說女性的青春多麼短暫,開始說女性每個月的生理期有多麼痛苦,強調女性生育的時候多麼不容易。我不否定這些女性的脆弱之處,但是這能爭取到女性的平等嗎?
恰恰相反,這只會讓別人對女性的評價下降,想想在學校裡,離開老師的庇護,誰是最受人尊重的?最能打的和學習成績最好的。誰是最受欺負的?最脆弱的和學習成績最差且不能打的。放在社會裡我想也是差不多的,掌握最多社會資源的人是最受尊重的,依靠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的人也是受尊重的;沒有社會資源的人是最不受尊重的,依附於別人而生活的人是最尊重的。
我們建國之初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口號就是在把女性聯繫到自食其力上去,而咪蒙們所提出的女權的內容都是在把女性和依靠、脆弱綁定在一起。這能帶來平權嗎?
同樣,女士優先強調什麼?強調女性相較其他群體更需要別人的保護和謙讓,那麼這無疑是在把女性放在一個弱者的地位上去看待,就像是公交車上的老弱病殘孕座位,如果往其中加一個女性,或者把孕改成女,對於性別平等有怎樣的塑造作用?我想是只會起到反作用的。
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鐵達尼號上為什么女士優先了
?那時候是女士和老人小孩優先坐救生船,因為他們的體質更難在那樣的災難環境下生存下去,所以給他們資源上的傾斜來幫助他們保護自己的生命。
也可能有人覺得女士優先不就是舉手之勞嘛,平時做一做也沒關係,但是舉手之勞雖然可以做,但是無助於平權,甚至有反作用,那還要不要做呢?
或者有人說女士優先是一種意識,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去尊重女性。但是我們為什麼不真正讓性別平等,從而不用這樣的提醒呢?而且如果一直在提醒強調這樣的事情的話,那不就代表著女性是不如男性的嗎?
綜上所述,女士優先無助於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