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校園時有這樣的舍友,談戀愛的時候和我們一起出去逛街,她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買給男朋友的東西多過買給自己的。
我常常沒好氣地看著她:「你能不能跟女性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先把男朋友都丟一邊,多給自己買點東西差不多得了,怎麼到哪都事事記掛著男朋友啊?」
戀愛中的女人都特麼煩人的膩歪,就算戀人不在身邊,臉上的笑、言談舉止間也都掩飾不了那種不經意間就秀出的恩愛。
她說:「他出去逛的時候心裡也會想著我呀,況且我們一起出去玩的時候,他總是什麼都搶著買單,所以我如果在街上有看到適合他的衣服或者想要送給他的小心意,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這種不如不問的問題除了虐呆單身狗外,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一個反例,偶然認識的另一位朋友。
她是一個特別獨立好強的女生,交朋友一直奉行決不欠人情的原則。就算是和男朋友相處的時候,不管約飯,逛街還是看電影,各種約會也都要搶著買單。
一開始男生驚訝於女生的做法,頭幾次還會讓步。可是接下來男生的面子也掛不住,自己事先去買單完,沒想到女生回家後AA又把錢打給他,男生瞬間就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女生這種總覺得不想欠人情的做法,兩人為這事還吵過不少架。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舍友的做法更為妥當。兩個人在一起談戀愛,不是說不應該事事分攤開來擺明,而是當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的時候,還要樣樣小事來精細計算,未免也實在太見外。
中國人的客套禮儀應用在哪些人身上,往往最多就是在陌生人之間。就算是再怎麼舉案齊眉的夫妻,在自己家裡把房門一關,難道還要先互相鞠躬作揖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嗎?
陌生人之間才需要冷淡而友好的行為模式來製造出適當的安全距離,而越親密的人之間,往往越能更加隨意的就說出自己心中所想所要,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見外的客套。
我並不認為男生在戀愛約會時就一定得是主動買單的一方,但其實這樣主動的男生也並不少。
口口聲聲的說愛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愛你,就要看他的行動啊,看他到底有沒有把你的說過的話記在心上啊。愛你的行動呢,其實大部分就體現在他到底願意為你花多少錢。
也有過這樣的男同學,跟女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女朋友聊到最近很想入的包包,他一轉身立馬就屁顛屁顛的來跟我們「取經」,那個包包是怎麼樣的什麼價位的牌子,能不能幫忙買?
男生的經濟條件並不算好,可是當他知道那個包包是近萬元的牌子後,省吃儉用了好幾個月,爭取平常打點閒工做兼職掙外快,終於趕在女朋友生日的時候買到她面前,女生感動得淚眼汪汪,同時也拿出一套男生心儀已久的西裝送給他。
很戲劇卻又溫馨的一幕,原來我在為你努力奮鬥的時候,你也在為我認真打算。
我記得那時的男生笑嘻嘻的說:「她跟我在一起,從來沒送過什麼像樣的禮物,既然她難得有那麼想要的包包,當然要送啦。我就是想讓她能大大方方的花我的錢。」
我也記得那時的女生淚眼汪汪的說:「我跟他在一起,並不在意他到底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我不介意跟他一起慢慢奮鬥,我只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心愛我,可是當他拿出那個上萬的包的時候,我就崩潰了,你知道嗎?有錢又帥的人大把,可是這樣愛我的人我覺得這輩子就他一個了,還有誰願意為我不經意說的一句想要一個包,轉身就去做功課,在一個月只有近兩千的生活費的時候,為我做這麼多?」
月薪上萬的男人,可能連幾百塊一條的口紅看到你買各種不同色號都要皺眉,怎麼這個女人這麼敗家,不行娶了守不住財;
月薪幾千的男人,可能口袋就揣著幾千卻願意花大半大把的在你身上,買你想要的禮物、帶你去旅遊住五星酒店,只想要你負責貌美如花,花錢在你身上的時候,連眼皮都不眨一下。
你知道嗎?就是有這樣一種心甘情願,理直氣壯的讓你花錢,驕傲地向全世界宣告,你就是我愛的人啊,我賺的錢不給你花給誰花。
並不是花誰的錢都會心安理得,對沒有好感的追求者,買瓶飲料的錢都要立馬回頭髮個紅包還回去。
分得一清二楚的不叫談戀愛,叫正當的男女交際。愛你,才會想讓你花我的錢啊。
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斤斤計較的討價還價,分毫不離的事事精細與對方算清,買賣關係才會如此。
可是談戀愛不是做買賣,異性之間來往過分客氣,反而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
過家家的小孩子都清楚怎樣的規則會讓這個家更溫馨,更何況長大成人必須知曉人情世故的你呢。
你來我往的愛情,才是一段沒有隔閡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