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別活得太較真。
《三國演義》裡有一個情節。
官渡之戰,曹操大獲全勝。
隨即,曹操將繳獲的金寶緞匹賞給軍士。
在整理其他物品時,從圖書裡翻到一束信札,打開一看才發現,都是軍中的一些人,早已與袁紹暗中書信勾結,出賣曹軍軍情。
身邊的人一時大為惱怒,希望將這些叛徒逐一點對姓名,然後殺掉一解怒氣。
但曹操卻一反常態地說:「當初,袁紹兵力強過我們,我自己亦不能自保,更何況是這些人呢?」
最後,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讓部下將這些信件全部燒掉,對此事也不再過問追究。
在遭遇背叛時,能做到如此大度的人,其實並不多。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退一步。
退一步,有退一步的從容;忍一時,有忍一時的豁達。
《菜根譚》裡也說過: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
做事留三分餘地,做人才不會斤斤計較。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苦不堪言,不過是因為對人對事太過較真。
做人,若太過較真,容易把自己逼進內心的困境裡,走不出來,越掙扎,只會陷得越深。
就像張艾嘉說的:
如果你對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非要去找到一個答案的話,等於是給自己的人生上了一個枷鎖。
人生苦短,與其把精力用在計較上,讓彼此都不舒服,還不如學會釋懷,讓自己的心靈鬆綁,輕裝上陣,欣賞生命途中的美景。
遇事不較真,才能活到自在,過得舒心。
羅曼·羅蘭曾說:「人們煩惱迷惑,實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看不開,想不通,放不下。
人活一世,總有太多的紛紛擾擾,會困住我們的內心。
不能及時跳脫出來的話,生活便會越過越糟心,越過越複雜。
其實,人生到最後,活得不過是一個心情。
心,簡單一點,幸福才會多一點。
正如有句話說的:
「歲月如梭人易老,何苦天天尋煩惱。活在世上一分鐘,就要開心六十秒。」
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做一個簡單而通透的人。
一一節選自《一抹拾光》文/林覺夏
題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