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可以合法化嗎

2021-01-15 雜物屋


不同於普通的犯罪或者侵權違約,在性別問題上,法律呈現出了一種獨特的思潮性、文化性。例如,婚姻是否一定是兩種不同性別的結合,歷史縱向上和地理橫向上都給出了不同的解答。


因為這類問題不再是經典的平等正義問題,或者說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又一次開始質疑和反思所謂「經典」。質疑和反思的結果是一國的制度設計、國民的文化傾向、一些偶然事件影響等等所有因素的耦合,以給出一個相對大眾化的解答。



自古以來,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同性戀現象作為一種特有的亞文化,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並且,同性戀並不鮮有,根據2004年中國衛生部發布「中國同性戀白皮書」,中國處於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約佔全部性活躍期男性的 2%至 4%,約為 1000 萬人,由此可見,同性戀群體是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1]


同性戀現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同性戀群體對其權利的法律保護提出了要求,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所引發的權利需求,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通過立法承認了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既丹麥之後,先後近三十個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律,例如加拿大、美國、挪威、我國臺灣地區等。



目前來看,世界上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兩條路徑可循,一是民選的議會投票,例如澳大利亞、臺灣;二是最高院判決,例如美國。


前者議會的路徑,或者立法的路徑,更可能反映的是社會的意識、民眾的觀念和文化的變遷,這是一個大眾化的路徑。而與之相對,最高院判決則是法官的決策,即司法的路徑,是一群相對精英和理智的群體代替了這個社會整體的做出選擇。


可是即便是這樣,公投也未必是真實民意的直接反應,整個制度設計、政治文化、選票設計、選區劃分等等都會影響到一個國家、地區的公投結果,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參加了公投,公投還被不同利益團體的動員能力所左右。另一方面,判決則容易引起社會的反彈,因為判決是由幾個精英法官代替整個社會決策,並不一定符合社會認知,順應民意。


所以,無論是公投還是判決,在決定全民意志這件事上,都存在權利的瑕疵。換句話說,憑什麼他人有權利決定自己能不能結婚,和誰結婚。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追溯回歸到最初的社會契約論,我們自願的讓渡出一部分權利,以實現整個社會人的和平共處,這其中就包括讓渡出了認定婚姻效力的權利。可是這個理論也不是完美的,因為這樣的社會契約是我的祖先們籤訂的,我其實並沒有予以授權。


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裡程碑式判決是發生在2015年的奧貝格菲爾案,該案中美國最高院以5:4這樣微弱的優勢賦予同性伴侶平等權利的保護,確定了同性擁有締結婚姻的權利。


事實上,這個案子是非常典型的按照意識形態做出的判決,即四位保守派法官投票給了否定,四位自由派法官投票給了支持,最後由騎牆派甘迺迪大法官做出了決定性的一票。可是如果案件放在五年後的今天,當法官人員變動後,未必就會得出相同的結果。


所以把一個之於社會如此重要的決定,要交給這麼一個如此精英、又如此個人化表達意識形態的組合來做,這種正當性的理由是法律司法權該在這個社會中發揮什麼作用的問題。這個應當交由法律制度構建來解答。


平等,即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某一特定身份受到歧視。而當同性戀者因為自己的性別取向而被剝奪了結婚的權利,進而不能享受婚姻帶來的一系列權利,其實就是一種歧視和不平等。「婚姻是屬於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是刻板的性別觀念,完全可以摒棄而擁抱新世界。


一個女性不能和女性結婚,只能和男性結婚,這就像當初規定黑人只能和黑人結婚,和白人結婚就是違法。這些都是不平等,一個是性別上的不平等,一個是種族間的不平等,本質上都與歧視無異。


不過,在法律上有一種策略叫做Judicial Minimalism,也就是在修改法律政策的時候要最小程度的驚動社會。其實早在1999年,美國馬賽諸塞州就開始了保護同性婚姻的實踐,同保護異性婚姻一樣保護同性婚姻,但是並沒有直接把同性伴侶的關係認定為婚姻關係,因為這樣既可以實現兩種婚姻的平等對待,又可以最小程度的驚動社會。這一點類似運用一紙合夥協議即可用以約束和規範同性婚姻關係。


雖然如此,筆者以為類似於合夥協議的解決方法應當只是一種處於轉型階段的妥協,最終還是會由立法或最高院判決做出公開性的決定。不平等還是終究應當以一種確定性的方式被消除,正如平權法案讓白人和黑人之間的通婚被法律和社會認可。


如果規定婚姻由一男一女組成,這其實是對婚姻權利的限制,即只能和異性結婚。在人享有的權利中,有大多數權利是天然的受到限制的,但是人的基本權利,例如生命權、健康權是受到絕對保護的。婚姻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那麼政府在進行限制乃至剝奪的時候,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合法的流程的,需要說明適當的理由。


例如政府在剝奪罪犯人身自由權的時候,理由是罪犯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合法程序是刑事訴訟程序。與此相類似的,剝奪婚姻權也應當有這樣的流程。


但是事實是,沒有什麼合適的理由反對同性婚姻,和同性結婚並沒有任何外溢的、對第三方的損害。如果說同性婚姻會傳播愛滋病,那麼反對的理由會是異性性行為傳播的更多;如果說同性婚姻不利於小孩成長,那麼反對的理由可以是父母親缺位的同性婚姻是不是也要被禁止。


所以說目前沒有特別確鑿的證據表明同性婚姻有害處,也就是沒有理由反對同性婚姻。這是美國大法官甘迺迪做出贊同判決的理由之一。


但是筆者認為這還不夠,既然沒有理由反對同性婚姻,那為什麼要推翻長達幾千年的習慣和傳統,這是要說明原因的。我國憲法規定了婚姻受國家保護,婚姻作為人的一項根本權利,確實很重要。那傳統意義上法律所定義的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為什麼這個性別元素在這個時代就不重要了,或者說婚姻中到底有哪個元素很重要,重要到要放棄一男一女這個元素,來賦予同性伴侶締結婚姻的權利。 


寫到這裡還沒有結婚的筆者實在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了,婚姻中什么元素如此重要。這個問題也超脫出了法學的範疇,不過可以解釋的是,每個人在婚姻中體驗不同,所形成的價值觀也不同,自然對於同性婚姻的價值形態也千差萬別了。(爛尾


參考文獻:

[1]於麗婷. 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探究[D].吉林大學,2019.

[2] 知乎等網上資料,筆者懶得整理了,晚安

相關焦點

  • 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裁決並不立即促成義大利立法承認同性伴侶,但也受到關注。裁決指出,歐洲委員會47個成員國已有24個法律承認同性配偶。截至2015年6月,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四大洲得到合法化。保護同性戀權益於現今歐美多國被視為如同反對歧視少數族裔一樣的絕對的「政治正確」。
  • 看法| 你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看法 | 你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嗎?有意見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隨後我們在澎友圈開展了意見徵集投票2019年8月北京市辦理了全國第一起同性戀監護人協議當時的兩位男性可以像夫妻一樣住院時擔當彼此的監護人用遺囑分割共同財產你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嗎你怎樣看待身邊的同性戀群體
  •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社會的理性選擇嗎?
    我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並不是社會的理性選擇,最起碼現在不是,但這並不表示我不希望,只是還沒有到那個超前的時代,在當前情況下,我只希望能夠理解同志的人群越來越多,縱觀國內,這種趨勢的確在徐徐漸進,但也不要覬覦整個社會會理性選擇同性婚姻合法化,反正我覺得就算再過10年也不大可能。
  • 對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探討
    在同性婚姻的支持者中,其也被稱為婚姻平等或平等婚姻權。同性婚姻是對傳統婚姻模式的一種創新,體現了現代婚姻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滿足了同性戀人士的結婚需求,具有重要的歷史進步意義。截至2020年,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範圍內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達到30個。但是中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與我國大眾的普遍價值認知不相符。
  • 泰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中國離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多遠?
    不負眾望,泰國於7月8日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草案。雖然只是草案,但這也是亞洲首個官方表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其實,泰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合法化的國家,也不是過於令人驚訝,因為眾所周知的是,泰國盛產人妖,而泰國官方更是定義了18種性別的合理存在,相對來說,泰國在這方面的包容性更強。
  • 淺析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而當中爭辯得最激烈的便是——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全球,同性婚姻已經得到若干國家的法律認可,但同時也遭到許多國家乃至幾大宗教勢力的竭力反對。在中國,有關同性戀者權利的保護尚未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但是,同性戀問題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已經開始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也已在國內引起了熱烈的爭論。
  • 澳大利亞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
    海外網12月7日電 據美聯社消息,12月7日,澳大利亞聯邦眾議院正式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據估計,最早在2018年1月8日,同性伴侶就可以在澳洲合法註冊結婚。此前,經過2個月的郵政投票,澳大利亞同性婚姻是否合法化的民意調查結果於11月15日出爐。結果顯示,61.6%人同意,38.4%人反對。據海外網了解,此次投票從9月12日開始,到11月7日截止,共有1272萬人參加,投票率79.5%。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當天表示,將儘早在今年聖誕節前推動同性婚姻立法在議會通過,使澳大利亞真正實現婚姻平等。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 同性婚姻或將成為主流
    泰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昨日,泰國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同性伴侶結婚,並通過修訂相關法律,以確保其權益。年齡在17歲以上的同性伴侶均可以進行婚姻登記,但其中必須有一人或二人均是泰國人。未成年人也可登記註冊成為同性配偶,但必須事先徵得其父母、監護人或法院的同意。當完成登記後,未成年同性配偶將同樣被視為成年配偶。
  •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怎麼回事 同性婚姻合法化或入立法規劃
    其中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共收到198891位社會公眾網上提出的237057條意見和5635封群眾來信。  意見主要集中在完善近親屬的範圍、修改可撤銷婚姻的撤銷機關、進一步完善夫妻共同債務、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方面。
  • 希望中國早日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民調91%德國 2017年6月30日德國聯邦議院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通過了在該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今後,德國的同性伴侶將可以登記結婚,並擁有領養子女的權利。民調83%法國 2000年1月同性伴侶可登記結婚,享有繼承權,社會保險以及福利。
  • 日《外交學者》:中國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2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會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嗎?(或許不會)》的文章稱,因印度最高法院最近恢復同性戀禁令的做法而感到失望的一些人或許已決定編寫自己的正面故事了。中國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貼出並轉貼了據稱來自中央電視臺報導的視頻截圖。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2020-07-09 09:0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曼谷7月8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內閣8日批准了一項法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
  • 澳大利亞正式成為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據澳洲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同性婚姻法案於12月7日在聯邦眾議院獲得多數票正式通過,這意味著澳洲成為全球第26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此舉也兌現了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去年大選前的競選承諾。據估計,同性伴侶最早在2018年1月9日就可以在澳洲合法註冊結婚。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
    臺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婚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之中認為異性婚姻才是正常的,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已經有很多國家地區都已經承認了同性婚姻被受到法律保護。最近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得到法律保障,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方,臺灣領導人蔡英文也是在第一時間發表臉書支持同性婚姻,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吧。臺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兩個月的等待之後,臺灣「司法院」大法官24日下午4時宣布「釋憲」結果,認定「未保障同性婚姻為違憲」,意味著同性婚姻應該受到法律保障,讓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
  • 澳眾議院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同性婚姻在澳合法化
    新華社坎培拉12月7日電(記者 趙博)澳大利亞眾議院7日正式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同性婚姻在澳大利亞正式合法化。 此前,澳參議院於11月29日以43票贊成、1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
  • 同性婚姻在中國大陸無法合法化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有些國家已經直接或間接承認並保護同性婚姻。  由於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國情,在對同性婚姻法律規制的方式上也採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荷蘭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代表性國家,1998年生效的登記伴侶關係法案直接規定通過登記註冊的同性伴侶,與異性戀婚姻享有的權利相同。
  • 世界爭議同性婚姻合法化
    在近兩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9名大法官就《婚姻保護法》對同性婚姻諸多權利的限制是否違憲展開討論,裁決的結果將正式決定美國同性婚姻是否在聯邦層次全面合法化。掌握關鍵話語權的中間派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表示,目前法庭像是處於「大航海時代」,進入了一片「未知的水域」。
  • 德國同性婚姻實現合法化
    德國聯邦議會在暑期休會到來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打開綠燈。德國之聲6月30日報導,德國聯邦議會當天以393對226票,4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同性伴侶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德國總理默克爾投了反對票。會議結束後她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婚姻的問題,我的基本信念源於憲法第六條對保護家庭的規定,其內涵包括了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共同生活。"
  • 我為什麼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
    同性伴侶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能得到什麼?如果同性婚姻合法,一對同性伴侶辦理了結婚登記之後,相比登記之前會帶來什麼好處呢?關於這個問題,不如看一下當前,一對同居的異性戀伴侶在辦理結婚登記之後相比之前有何變化?
  • 同性婚姻合法化你會同意嗎?看看進行了性取向測試的同學怎麼說!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話題,最近又被炒作了一番,雖然只是一項提議,還未獲得相關部門表決通過,但是仍然引起非常高的關注度。據說,同性婚姻合法化投票的連結公開後,參與投票並贊同同性婚姻合法化。只是,如果同性婚姻寫入中國法典,會不會帶來什麼負面社會影響呢?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得到。畢竟,中國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儒家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想挑戰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改變男女在家庭中的社會角色,肯定是有倫理方面的障礙的。而且,婚姻作為人們娶妻生子、傳宗接代的契約化產物,是神聖而高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