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親,還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夫妻更親?
這一直是很多人爭論的話題,而且好像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關係更親呢?
我想,肯定是有兄弟姐妹而且結了婚的「過來人」更有發言權。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幾位「過來人」就這件事的看法,他們的答案真的是很一致。

第一位:劉女士,33歲,2個弟弟,結婚8年,育有1子
劉女士今天33歲,從25歲結婚到現在已經8年的時間了。
她跟丈夫是經人介紹結婚的,所以剛開始感情並沒有那麼深,一直想著跟丈夫只是搭夥過日子而已。
剛結婚那會,她會經常給弟弟買這買那,而且弟弟結婚的時候還給出了不少錢,因為那時候她覺得,跟弟弟要比跟老公親多了。
但是,從她有了兒子以後,她發現這些都變了,她做什麼都會先考慮自己的小家,考慮自己的孩子,相應的,自己的兩個弟弟也變得越來越疏遠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孩子和小家佔據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其他人也只能往後放了。
現在的劉女士可以明確的告訴我們,夫妻比兄弟姐妹親多了,夫妻才是相濡以沫的人,而兄弟姐妹最後只能成為親戚。

第二位:李女士,45歲,1個哥哥1個妹妹,結婚19年,育有1女
李女士今年45歲,家裡有1個哥哥1個妹妹,從26歲結婚到現在,已經19年,1個女兒17歲。
李女士跟老公是戀愛結婚,一直比較恩愛,而且從一開始她就堅定的認為,夫妻要比兄弟姐妹更親,特別是經歷了一場病以後,她對這個就更認同了。
那是在她33歲那年,結婚7年的李女士得了甲狀腺腫瘤,當時家庭不富裕的他們看這個病的壓力還比較大。
當時她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了自己的哥哥,想借一點錢,沒想到哥哥支支吾吾半天,也只拿出來很少,還說什麼錢不在自己身上云云。
弟弟那裡情況也差不多,甚至都沒回來看看她。
她老公知道以後,直接跟單位請了2個月的假在家裡照顧她,還東拼西湊的借夠了錢給她看病(當然,這些她當時都不知道)。
老公一直在醫院伺候她到出院,期間感動的她不得了,從那以後,她更加堅信,夫妻要比兄弟姐妹親多了。

第三位:張女士,65歲,3個兄弟姐妹,結婚32年,2個孩子
張女士算是一位真正的過來人了,她已經退休快10年的時間了。
她說,以她的人生經歷來看,夫妻之間一定要比兄弟姐妹更親,而且這種關係更有利於家庭的和諧。
經歷了這麼多事情,那些凡是把夫妻關係看得更重的,家庭都比較和諧幸福,而那些把兄弟姐妹看得更重的,很有可能導致「大家」和「小家」都不幸福。
所以,現在的她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想家庭過的幸福,你跟妻子(老公)的關係絕對要放在第一位,否則得不償失!

你們是怎麼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