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有哪些當代其戀愛特點有哪些

2021-01-13 伊秀女性網

戀愛觀是異性之間生理、心理和周圍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植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大學生戀愛是大學生心理、生理上相對成熟的表現,心理學家林更茂和梅萍在其《析弗洛伊德的性理論對大學生x.a觀的影響》書中,對上海十三所高校的1862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代大學生受西方觀念思想的影響,在「性開放」中模糊回答的佔34.3%;只要有愛存在,一切都沒有問題的肯定回答佔29.2%。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社會外界的影響、家庭因素的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了「新型」的戀愛觀念。

(一)當代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愛情,是人類開發心靈潛能的學校。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是小學生,懂得對方想要什麼的人,是中學生,能使雙方無遺憾的是大學生,再使雙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同層次的人,表明了人的心靈差異。」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思維、行為成長的階段,能使雙方無遺憾嗎?多數大學生的戀愛是苦澀的、失敗的。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表現出極不穩定的態度,由於社會閱歷、生活經驗的缺乏,加之思想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完善。則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現狀特點表現出簡單化、片面化、理想化、浪漫化。

1、戀愛過程簡單化。當代大學生的戀愛是簡單的、快速的。社會在快節奏的生活,大學生的戀愛也開始簡單化,從思想上沒有了以前固有的「審時度勢」,戀愛觀簡單了起來。男生們已經不喜歡欲言又止,欲進又退的戀愛花招,他們想愛就愛、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說,行為卻很直接,遇到心儀的女孩,他們就會很快表示自己的愛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飛鴿傳書」到現在的電話、簡訊、網絡。女孩子們也沒有了以前的「矜持」,當感覺還可以,不怎麼討厭的時候,便開始了戀情。

2、戀愛中片面化。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時,往往考慮的問題都比較片面,只考慮兩個人在一起時的事情,如何讓彼此的感情得到升華,而沒有考慮到家庭、社會、周圍事物的影響。往往在乎愛情的過程而不考慮結果,把愛情與婚姻相脫離。在一時的衝動下,不顧及後果和影響。有的同學則認為學習不緊張、空閒時間多,找個伴玩玩;有的大學生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有屬於自己的愛情則羨慕不已,自己也要尋求一份愛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現出當代大學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計較後果的心態。

3、戀愛中浪漫化。當代大學生戀愛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悅,追求現實的快樂感,在兩個人交往期間,往往把每個節日排成了時刻表,互相送禮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園裡,經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邊,紅色的鮮花數量及求愛的方式讓人觸目驚心,在情人節及戀人生日的時候則是勞師動眾的大擺宴席、精心準備讓對方感覺到驚喜。但在浪漫的同時,戀人對愛情的成功卻並不看重,甚至認為戀愛和結婚是兩碼事。

4、戀愛中理想化。當代大學生在其心理總有一種理想的戀愛模式,在思想上表現出理想化,在戀愛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尋找對象,在交往的過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進行交往,如果有一點與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戀愛就即將失敗,但往往在交往和尋求對象的過程中,有許多實際的因素,但由於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不成熟,過於理想化,則忽視了實際的現實情況。最終導致不符合實際的戀愛。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心理分析

大學生正處在思想和意識形態趨於成熟的階段,歌德詩云:「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正直青春後期的青少年們,在性思慕期和x.a慕期的趨使下,對異性產生了好感。但在性心理上,卻體現出不成熟的表徵。

戀愛觀的排他性。戀愛觀的排他性表現在對戀人的控制和佔有上,兩個人在相處的日子裡,在思想上、意識上排斥一切與對象相接觸的事物,尤其是接觸戀人的異性,不允許自己的戀人與異性單獨的接觸和交往。恩格斯曾指出:「性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戀愛觀的排他性經常表現在熱戀時期及感情不穩定時期。擁有這樣戀愛觀的大學生希望通過排他性來捍衛自己的愛情,維持自己的愛情,戀愛觀排他性充分表現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對自己的不自信。

戀愛觀的衝動性。戀愛觀的衝動性表現在兩個人交往之間「性」問題和感情出現問題時的心理衝動。恩格斯指出:「如果不能結合或彼此分離,對對方來說即使不是一個最大的不幸也是一個不幸;僅僅為了彼此分離,對方甘冒很大危險,甚至拿生命來孤注一擲」使戀人為了愛而衝破一切枷鎖和幹涉,為愛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在情慾高漲和x.a激發時,戀愛觀又會衝破一切。衝動的發生越軌行為,而不考慮後果。

戀愛觀波動性。戀愛觀的波動性表現在交往兩個人思想上的波動,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思想上比較孤傲和脆弱,遇到問題時,不願意與別人分擔,表現出極端和消極。衝動性較大,戀愛觀的波動性使當代大學生在戀愛中,表現出極其不穩定的狀態。熱戀中的男女,感情波動大。熱時可達白熱化,冷時可驟然降到零點;高興時喜笑顏開、手舞足蹈;懊惱時垂頭喪氣,對方的一言一行都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變化,有時會對身心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們,容易出現自殺、他殺等傷亡的後果。2007年4月16日就讀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韓國人趙承熙,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哈珀樓為女友的分手進行槍擊事件,打死32人後自斃。

戀愛觀幻想性。從15,16歲之後,青少年則進入了異性嚮往期。在對異性產生好感的同時,形成了一個或幾個的異性「理想模式」,逐漸由對群體異性的好感轉向對個別異性的依賴和愛慕,產生了戀情。按照人類心理社會發展的自然進程,一個正常人從初中開始就需要學會建立異性友誼。因此,在初中、高中階段的青年們,在老師、家長和學業的壓力束縛下,抵不住對異性的好奇,萌生了愛情。所以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的青年們開始了戀愛,這與中國改革開放前的戀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呈現出了低齡化。年輕人的心理永遠都有美麗的幻想,想像著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當他們確立關係後,便常常獨自一人或兩個人在一起幻想著未來,憧憬美好的明天,編織他們理想的夢,甚至開始了性幻想。但有時卻與實際脫離,當幻想醒來的時候,發現和幻想中的不同,發現原來在對方的身上還有那麼多的缺點,這時感情出現問題,兩個人的感情逐漸淡化,慢慢走到盡頭。

當代大學生的性生理髮育雖然基本成熟,但他們的心理髮育相對滯後,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夠穩定,學業基礎還不夠牢固,社會閱歷還相對缺乏,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大學生已到達戀愛的時期,但未必能很好的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則引發出許多爭議問題,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戀愛觀形成的時期是在性心理和性生理成熟的基礎上,加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熟的同時,形成的戀愛觀念。青少年在青春後期即二十歲左右即進入了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漸成熟時期。這個時期也正是青少年在大學生求知的階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在逐漸的成熟,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戀愛是大學生性心理和性生理發展的產物,戀愛是追求愛情的行為,但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一個人對愛情的追求,只有當性生理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會有的。但戀愛觀則是性心理的具體表現,因此大學生戀愛觀形成的時期即性心理開始的的時期,即青春期開始的時期。

相關焦點

  • 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
    隨著自由戀愛的流行,大學生戀愛已經變得十分普遍。在愛情面前我們都會有著自己的想法,而現當代的大學生又是如何看待愛情的呢?傳統愛情觀:受中國傳統儒家「禮俗」的影響,這部分大學生認為愛情就等同於婚姻,對待愛情要忠貞且從一而終。在抒發感情上,他們不自由不自主,男女授受不親。
  • 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有哪些?
    今天我們來看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有哪些?因為心理學經過學派紛爭以後,逐步的開始走向整合,慢慢地現在門派之爭已經很少很少了,更多的做心理學的都是綜合的,什麼學派都學一些,然後用的時候呢,一般是哪個好用就用哪個,是這樣的一個狀況。那麼當代呢我們格外要注意的是人本主義就夠了。
  • 大學開設《戀愛課》,近九成大學生支持,透析高校戀愛課趨熱背後
    ,在高校大學生中因為戀愛受挫的比例竟然達到46.9%,有2.4%的大學生會選擇報復對方,1.6%的大學生有悲觀厭世情緒,戀愛失敗後5.47%的大學生會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感覺頹廢。從這5項調查內容來看,說明當代大學生戀愛觀或愛情觀還沒有成熟,甚至還有一半以上沒有清晰的觀念。這也為高校開設《戀愛課》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因為在大學時代如果有機會能讓大學生們戀愛成功,非常有助於他們畢業後走向社會集中精力去選擇就業,而無需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戀愛。
  • 大學生戀愛:特點、歸因、未來,以及如何更好經營婚姻
    大學生們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對自己心儀的對象產生喜歡、愛慕的情感。在大學,戀愛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麼,當代大學生在戀愛時都有哪些特點呢?第一,當代大學生在談戀愛時,有些抱著只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想法。
  • 當代都市情感劇的都有哪些文化內涵,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隨著媒介重心的轉移和視覺文化的強勢崛起,中國電視劇逐漸擺脫了對小說等文學作品的依附,獲得了強勢話語權和獨立主體的地位,成為當今最廣泛和重要的敘事藝術之一,其社會文化地位已是今非昔比,日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成為時下最具影響力,負載社會文化意義最多的藝術樣態。
  • 當代女生擇偶有哪些要求?大多女生看重的不是錢,反而是這些!
    當代大齡男青年比比皆是,不少男生也開始不解,不知道當代女生都喜歡什麼樣的男生,又會和什麼樣的男生結成伴侶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也採訪了不少當代適齡女生,然而大多數女生的回應並不在金錢上,反而是下面這幾點!
  • 當代愛情有什麼特點?
    當代「愛情」這詞有點象「男女朋友」一樣隨便普及泛濫,有點說著順口,又似光明正大。只是對外交往裝修掩飾的藉口,早已失去70年代之前嚴肅保守傳統的尊嚴。這個世界太開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了。這也是手機網絡普及的必然結果,大大推進了人們的各種便利交往和聯絡活動。這是享受現代高度科技物質文明成果,這是享受太平盛世紅利,我們也要與時俱進!
  • 伊對:《脫口秀大會》楊笠金句刷屏 反映出當代單身青年的戀愛觀
    她在戀愛、女權等熱門話題上金句頻出,例如吐槽一些直男「他明明那麼普通,但卻可以那麼自信。」等在網絡媒體上持續刷屏,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在決賽舞臺上,楊笠大談起了愛情觀,更是一度衝上熱搜。伊對表示,楊笠金句刷屏的背後,反映出的是當代單身青年的戀愛觀。在此,伊對為大家盤點一下楊笠那些出圈的戀愛「金句」吧。
  • 當代大學生和父母的「聊天記錄」,就看這態度,是親生的準沒錯
    當代大學生和父母的聊天記錄之「跟誰泡腳呢?」一名大學生在和爸爸聊天過程中,爸爸給自己打了一張照片,並質問「和誰泡腳呢?」原來是這名大學生將自己和室友一起泡腳的照顧發到朋友圈被爸爸發現。不過爸爸知道是女兒的室友之後,卻又表示「我是在關心你」,不得不說這位爸爸是大多數家長的代表,也是非常搞笑了。
  • 專家:當代青年思想獨立、有責任感,但生活上仍有依賴性
    如,受訪青年自我評價結果表明,其婚戀觀功利意味較淡;而非青年群體受訪者中超六成認為青年擇偶時較功利。又如,受訪青年普遍認為大多數青年工作中有上進心且踏實肯幹,而非青年受訪者認為不少青年習慣「混日子」。兩群體之間有著較高程度共識的,是「自主意識」和「獨立性」。     如何理解和看待兩群體評價中的差異和共識?
  • 當代年輕人的戀愛觀,一切隨緣
    當代年輕人的戀愛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佛性,也更加的隨緣。懶得愛,習慣一個人。愛情,為一個人心動,也臉紅心跳,那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種十分美好的感覺。對於那樣的感情,很多年輕人不是不嚮往,只是雖然心中有著渴望,但是太多人在行動上,卻常常是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行動,懶得去認識誰,懶得去思念誰,懶得去哄著誰。
  • 要避免哪些不成熟的戀愛觀?
    我們都希望兩個相愛的人都能夠相守到老,但是有一些人老是以分手離別。往往不成熟的戀愛觀是一段不幸感情的開始,戀愛時,我們要避免哪些不成熟的戀愛觀?
  • 1/3大學生情侶有戀愛暴力 專家:確立正確戀愛觀
    1/3大學生情侶有戀愛暴力 專家:確立正確戀愛觀 2008年12月23日 14:11 來源:津報網-城市快報 日前,天津師範大學性別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王向賢博士對天津市1035名大學生抽樣調查發現,暴力比例高且持續發生。超過半數大學生在戀愛一年間曾發生心理暴力,近1/3會發生肢體暴力。嚴重暴力的發生率超過10%,有近10%的大學生會在戀愛暴力中身體受傷,性強迫也達到3%以上。
  • 尋找快樂校園 當代大學生搞笑事集錦(組圖)
    身處象牙塔內的當代大學生又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呢?  1、與電腦形影不離  很多男生都和電腦形影不離,每天躲在宿舍裡與電腦為伍,除非考試,否則不怕點名不怕曠課。上課也恨不得帶著筆記本去,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暗自操作。只有大學裡才會有這麼自由的天空!  對象牙塔外的人來說,大學生活可能充滿著無限吸引力。身處象牙塔內的當代大學生又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呢?
  • 青春期的騷動,大學生校園戀愛獨有的五大特點
    學生時代是一個人最美好的階段,校園戀愛也一直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為什麼校園戀愛可以讓人刻骨銘心,是因為校園戀愛除了具有一般的戀愛特徵外,其實還具備五個不一樣的特點。3,學生們的情感需求比較強烈經過十幾年寒窗苦,奮鬥拼搏,才有機會進入大學的青年男女,一方面,在中學時由於升學的沉重壓力和父母、老師的嚴格監控而不得不壓抑自己豐富的情感需要,進入高校後,心理壓力減輕了,周圍環境的約束力減小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情感需求渴望得到滿足了。另一方面,大學生在校園裡共同學習、生活和交流,思想觀念的相似。
  • 戀愛真的是太難了,近九成大學生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你怎麼看?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如果比高數還要難的問題,那就是找對象,如果有比程序BUG還要難的問題,那便是如何才能找到對象,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沒有什麼事他們做不到的,當然,除了找對象,這也難怪,近九成的大學生都在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
  • 當代新型男女關係,也太不正常了吧?
    當代新型男女關係,也太不正常了吧?你付出真心,對方卻在鑽研「糊弄學」;你以為邂逅高富帥,沒想到對方是從培訓班的流水線出來的;你955,他996,夫妻成室友並非只是傳說;……今天我們來討論看看有哪些令人咋舌的「新型男女關係」:———
  • 老實的人都有哪些特點,看看有哪些不一樣
    一個人都性格都是天生的,想要改變其實很困難,生活都隨著環境而變化,做為一個老實的人,都習慣孤獨的生活,很少有知心朋友,知道現實生活很殘酷,朋友和你在一起也是有利益,生活水平相當,才能聚在一起,沒有經濟做基礎朋友也就會離你而去。
  • 【青分享】當代大學生放假回家前後對比圖,有你嗎?
    結束了考試周遠離繁重的課業和可愛的舍友小夥伴終於放假了當代大學生們開始享受漫長的寒假那麼現在就來一起看看大家回家前後都是怎樣的晚睡「不醒」型在學校,大學生們還是會從床上爬起來奔向教室,可是,回到家我們就變得無所事事,晝夜概念完全顛倒。
  • 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大學生戀愛的特點戀愛比例大,自主性強調查顯示,大學生戀愛現象在當今校園中普遍存在。由於生理和心理的逐漸成熟,一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愛情充滿了嚮往。進入大學後,愛情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受大四學生的影響,大學生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如果大學生活不完整,他們就不會墜入愛河。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大多數學生充滿了激情,投入到了愛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