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學生情侶有戀愛暴力 專家:確立正確戀愛觀
2008年12月23日 14:11 來源:津報網-城市快報
發表評論
愛我,一切都要聽我的!戀愛中的情侶出現吵架、推打等舉動,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天津市婦聯專家一項「預防、消除戀愛暴力和家庭暴力」的研究顯示,戀愛暴力很可能是日後出現家庭暴力的徵兆,大約一半家庭暴力現象在婚前戀愛階段就已初露端倪。
抽樣調查 1/3學生情侶「經常動手」
人們常說,「打是親、罵是愛」,然而暴力升級卻使原本甜蜜的愛情變得令人窒息。日前,天津師範大學性別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王向賢博士對天津市1035名大學生抽樣調查發現,暴力比例高且持續發生。超過半數大學生在戀愛一年間曾發生心理暴力,近1/3會發生肢體暴力。嚴重暴力的發生率超過10%,有近10%的大學生會在戀愛暴力中身體受傷,性強迫也達到3%以上。
分析結果 暴力越嚴重發生頻率越高
在遭受戀愛暴力的人群中,大概半數左右每年發生暴力行為(包括施暴或受暴)1-4次。在一年的戀愛時間內,有近1/3的人發生了戀愛肢體暴力,且平均頻次高達12次,而且嚴重暴力的發生均值高於「輕微暴力與嚴重暴力」的發生率。專家指出,一旦出現戀愛暴力,婚後這種暴力行為消失的可能性極小,因此戀愛暴力很可能就是夫妻暴力的預演。
記者調查 愛和暴力怎能同時存在?
「我憤怒、無奈,但還愛他,又恨自己還愛他。」這是遭受戀愛暴力的人常說的話。專家指出,在有暴力行為的情侶間,愛和暴力是相互依存的,即便是特別具有暴力性的戀人,他們內心依舊或多或少還有對彼此的愛。愛,所具有的理想性、不確定性、排他性等特徵,甚至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幫兇。
現象1 我要知道你的一切
小靜與小輝是大學同學,是大家公認「天造地設」的一對。然而小輝的「嚴防死守」卻讓小靜受不了。只要她一有簡訊,小輝就一把搶過手機先要查看。小靜的朋友中,他看誰不順眼就不許小靜和那個朋友繼續聯繫,特別反對小靜上QQ聊天,還說:「我是為你好,好多女孩都是這樣被網友騙了。」小靜說:「口口聲聲說為我好,可處處限制我和別人接觸,難道這就是為我好?」
現象2 和我分手我就自殺
小安又一次被男友打傷躺在了病床上,可男友跪在地上哀求她說:「別離開我,沒有你我沒法活!」她又一次原諒了他。面對好友憤怒的規勸:「還不快和那個爛人分手!」她卻面無表情。後來,她告訴記者,朋友們根本不理解她,她再也不想跟誰說她的事了,「我……我不願和他分手。」
專家觀點 正確「戀愛觀」 嫉妒不是愛
「首先應建立正確的戀愛觀。」王博士指出,要區分愛與控制,「嫉妒表面上似乎是因為愛得過深,實質上嫉妒和愛沒有太大關係。過度嫉妒者很少是心中有愛的人。嫉妒者常因極度害怕失去某個人的感情、某種地位或利益而產生焦慮,是嫉妒者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建議學校和社會儘量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選擇伴侶時儘量多了解對方的人品、性格,如發現對方有不適合的地方,要說服引導,不能蠻橫幹涉,免得適得其反。必要的時候不要怕「家醜外揚」,一定要求助家人或朋友,或進行專業心理諮詢。(胡春豔)
【編輯: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