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和尚分粥的故事,如何分配均勻?不同方案結果迥然不同

2020-09-16 舊時光碎片

小故事,大道理。以前我們總是聽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可你又是否聽說過和尚分粥的故事呢?七個和尚想將粥分配均勻,過程異常艱難,而結果卻給了我們意外的收穫

從前,有一座寺廟,住著7個和尚,每天他們都要分一桶粥。然而每天粥的分配都是不夠的,分得不夠的人自然會叫出來,表達不滿。於是7個人商量如何分粥

剛開始,他們選擇用抓鬮的方式來決定誰分粥,每天輪一個人。然而這樣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吃的飽的,就是自己當責分粥的那一天,給自己分得異常多。

於是他們決定推選出一個公認為最公正的人出來分粥,可沒想到的是人確實選出來了,可大家在討好,賄賂這個人身上的時間比分粥還多。最後連粥也分不下去了。

緊接著他們決定成立3人分粥,4人監督的團隊進行分粥。然而監督與被監督之間往往存在著對立關係,於是爭吵矛盾不斷,粥沒成功分勻,關係倒是鬧得僵化了。

最後其中一個和尚建議:輪流分粥,但是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選完了之後拿最後一碗。每個分粥的人,為了不讓自己最後沒粥吃,都會很謹慎,儘量分配均勻。倘若不均勻,最後自己沒粥喝就得自己認。沒想到這個辦法倒是適用,從此7個和尚快樂分粥,相處融洽。

回顧一下這個和尚分粥的故事,不變是自始至終都是這7個和尚,而變化的是分粥的方法,分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會迥然不同。

於是有人說,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風氣發生,首先應該審視的是管理制度,流程機制是不是出了問題,而不是員工本身。

也有人說,一個孩子成績一直提不高,首先應該排查學習習慣和方法是否科學合理,而不是學生的智力問題。

不同的人,理解不盡相同。但是共通之處便是:很多時候,方法很重要,方法有往往決定著結果的走向。

畢,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分粥原則:利己並不妨礙公平
    分粥原則是政治哲學家羅爾斯提出的,它揭示了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羅爾斯把社會財富比作一鍋粥,這鍋粥並不是敞開的「大鍋飯」,因此羅爾斯假設了七個小矮人共同分粥——這七個小矮人,實際上代表的就是政治經濟學體制下的廣大人民,而每一個小矮人作為分粥人的不同表現,代表的自然就是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
  • 如何花最少的時間洞察本質?
    我們遇到問題,解決的方法看似有1000個,但是最有效的那一個,一定是動用洞察力,看透本質,改變模型。用劉潤的話來說,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優秀的改變模型。洞察力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能力,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也叫「系統動力學」。
  • 分粥理論:制度的好壞,決定著每個人是做天使還是魔鬼?
    大家都聽說過管理學中的「分粥理論」 ,這個理論對於做管理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前些天看書,在書中作者又對「分粥理論」 做了系統化的闡述和解讀,讓我獲益匪淺、享用終生! 關於「分粥理論」的故事是這樣的:有7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 關於職場正能量的幾則精短小故事
    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職場正能量精短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職場正能量精短小故事篇1:智者的眼睛電臺請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個題考考大家吧。」「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是你,會怎麼辦?」有人說「繞道走」,也有人說「遊過去」。
  • 管理學——和尚的故事
    題記:手上準備了大概120+的小故事,都和管理學有關,先用和尚的故事開個頭(禪宗講究悟道),也引出管理學的四大核心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學——組織(撞鐘的和尚)組織裡的人才培養世界著名的福特汽車公司有個顯著特點:非常器重人才.一次,公司的一臺馬達發生故障,怎麼也修不好,只好請一個名叫斯坦曼的人來修.這個人繞著馬達看了一會,指著電機的某處說:"這兒的線圈多了16圈.」果然,把16圈線去掉後,電機馬上運轉正常。福特見此,便邀請斯坦曼到自己的公司來。
  • 豆瓣8.7《三個和尚》:最深刻的哲理,往往藏在簡單有趣的故事裡
    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就把故事情節描述的非常完整,所以對於這個故事,我至今也是記憶猶新。《三個和尚》的故事深入人心,從一個和尚自己挑水吃,兩個和尚只能一起抬水,可是到了三個和尚的時候,就沒有水吃了。
  • 七歲兒童必讀感恩故事「小和尚和小狐狸」感恩一定要學會!
    我希望明天是晴天,希望堅持的事情總能換來結果,希望在我準備好的時候一切如期而至。本文是每日精品分享原創文章,也是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講的故事之一。大家好,我是每日精品分享的小編,小編很愛看故事,讀故事,也愛給大家分享我所喜歡的故事,溫暖或感人,或是會讓讀者和孩子們感到快樂,有的故事跌宕起伏,有的故事不急不緩,但無一例外都是小編希望家長們能看到,並讀給孩子們聽的故事。希望看完這個故事您可以有所感悟,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您能點開每日精品分享,每天都有一個溫暖的兒童睡前故事哦。
  • 他是不丹的「活佛和尚」,跟香港女演員生下兒子,結果怎麼樣?
    導語:說起和尚,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西遊記》。《西遊記》當中就有一個長生不老的和尚,妖怪都說吃了他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他就是唐僧。那麼說起和尚,人們應該還會想到和尚是沒有七情六慾的,需要戒色戒欲的。而且和尚大多都是吃素的不能夠吃肉。並且和尚都是已經出家了的人,不能夠在步入紅塵。
  • 臺城地區2020年秋季七年級招生方案(內附學區劃分示意圖)
    臺山市臺城地區2020年秋季七年級招生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免試入學、就近入讀、劃片分配」的原則,結合臺城地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 適合七夕觀看的電影推薦 七部來自不同國家的愛情故事
    《煙花》講述了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雖然有瑕疵,但總體感覺還不錯。整部看完,可能會感嘆這是中學生典道的一個夢,一個關於心事的夢。他跟我們所有人一樣,曾懦弱、膽小,但會因為某個喜歡的人而發生改變。  這些能夠打動我們的青春電影,並非因為畫面多麼精美,構圖多麼漂亮,攝影技法如何純熟,就像《初戀那件小事》只是因為引起了內心的共鳴。
  • 三個和尚告訴你
    那麼我們來聽聽三個和尚是怎麼看待婚姻的。01老和尚 60歲 出家25年婚姻是什麼?老和尚回答,佛曰:一切皆為虛幻,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02中年和尚 35歲 出家2年婚姻是什麼?和尚回答,佛曰: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
  • 他是家財萬貫的富二代,剃頭當和尚被富婆追求,兩人後來如何?
    而說到這種拋棄凡塵俗世,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和尚。在寺廟裡面的和尚,他們斬斷了七情六慾,遠離紅塵俗世,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有很多人都想要去體驗一把當和尚的感覺,但是一個真正的和尚,佛法就是他們的心之所向,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去體會的。而在現如今的社會上,我們也看到過不少脫離凡塵俗世,選擇到寺廟中出家做和尚的。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人。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六:統合綜效任何問題都能找到滿意方案
    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的不同世界。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益處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穫。
  • 「強推」男主是和尚的小說:那和尚,你睜開眼睛看看我呀?
    誰知道會找個和尚做男主,還是個史上最強的和尚。這個和尚,唉,他IQ200,血統高貴,俊逸脫俗,他「性率達,不礪小檢,修行者頗非之」,可是,無論如何他還是個和尚,至死都是。而我,堂堂名牌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本來穿越是為驗證歷史,卻把自己徹底投了進去。他的命運有我也一樣運行,而我呢,我的命運有了他,又發生了什麼改變?莊生夢蝶,不知莊生是蝶,還是蝶是莊生?
  • 書評:從王守仁的故事,探究普通人如何讓心智更加成熟
    今天,咱們加點王守仁的故事,來漫談一下如何更好的思考,更好的加強心理建設,如何讓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人的好奇心吧,記得在小時候,我最迷戀的科目就是自然,其實當時自然並不是考試科目,但是我對裡面的各種科學現象十分的好奇,還親自動手做了很多實驗,雖然我沒研究出來個一二三,但是這段經歷其實在潛移默化中,讓我更加的喜歡學習,遇到事情總想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