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世間一切皆有因果。所以你今天所做的事情,會影響你以後的人生。而人,許多時候只顧當下,不會向更遠的地方看,只知現在滿足,卻不知將來要為現在買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生活的不易,讓許多人的性格,脾氣漸漲,因為需要自己付出的地方太多,時間、精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事物的進步,遲鈍就會被淘汰,繼而之前布的局也無用武之地。
平凡的人,在面對生活更多的是計較金錢的得與失,而很少考慮過人格和尊嚴,對於誠信也是在有些人面前有,在有些人面前無,形成了一種名為「雙重性格」的人格。
多年前的一部電影《失戀三十三天》有句臺詞:人有A面,也有B面,有的人還有C面。剛開始看的時候不懂,後來看懂了,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上有些人是在欺騙你,而有些人又是對你如此的誠實!
那些欺騙你的人,實質上也沒拿你當什麼朋友,只不過是點頭之交。哪怕你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借過錢給他,他也不會記得你的恩情,只會覺得你好騙,張口就借錢給他了。或者說:在他的眼裡你錢多,騙的就是你。至於將來會不會還,鬼曉得。
那些對你真誠的人,也許是真的吃過虧上過當,因為他們怕失去一個能幫他的朋友;也許是因為人單純,覺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更或者也許他親身經歷了一些事情,有了深入靈魂的教訓,知道說謊話害處大,害自己,害大家。
經歷了許多事情後,人會漸漸的成熟,也會漸漸的長大,並且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另外還有愛情觀。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觀,基本也就是世界觀,人生觀,愛情觀。
人在判定是非善惡的時候,取決於三觀,一個人三觀是否正,決定著他對事,對人的態度。而今天所講的『靈魂』不是人死後的氣息,而是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看法,通過三觀來決定的內在思維模式。
現實社會上,為人處事不談好壞。大多數人對好壞的判定是對自己有利還是無利。有時候損人但是利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好事。善惡觀念也來源於對自我利益的認知和感知。我們常說某人真壞,是的他只顧著自己。但放眼看世間的所有人,好多人也許連自己都顧不上,他沒有能力顧及別人,所以你覺得他自私,壞。
大人物才會有完整的世界觀,因為大人物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已經不需要為了衣食住行操心,當一個人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住的問題,生活的問題,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創造更大的價值;反之,市井小民天天計較的就是自己是否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不是,基本上不會投入時間和激情去做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一個人真的要有所作為,第一點還是要樹立完善的人格,因為你吸引別人的最大優點就是人格魅力,如果連人格魅力都沒有了,世間沒有會和你合作做事情的人。人格魅力的塑造關鍵還是誠信,人如果不講誠信,漸漸的圈子內沒朋友,圈子外也會沒朋友。
人在這個世上存活不只是單純的活著,有人有理想,有人有執念,還有人有夢想。有人惦念親人,有人喜歡自己,有人感恩朋友,還有人對至愛不離不棄,這中間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歷程,你不是對方,無法感同身受。
而一個人,唯有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在素質才能更好的掌控人生。靈魂的高度,就是你藏在內心的戲碼,你嘴上說甲不好,乙不好,你內心深處如何想,不問自知。你嘴上說誰好,非常好,你內心是否罵過他,內心也自知。
我們騙過誰,內心深處自知。誰騙過我們?表面上根本不可能判斷,因為有許多人本身賴以生存的技能就是『騙人』。騙天,騙地,騙空氣,騙人。你涉世不深,不知道人生的詭異,當你經歷了你一生中都不想經歷的事情時,你會突然發現有些人真的一輩子不要認識,那該多好。
人只有涅槃過後,洗淨鉛華,保持住最初的初心,才是最不易。而一個人的人格塑造和個人魅力,往往是經歷了最虐心的事情,煉獄般的掙扎,慢慢的鍛鍊出來的。最後隨著性格的轉變,人才會變得果敢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