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對待人生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2020-10-26 桑者閒閒

都說成年人的崩潰是一瞬間的事,沒有人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高考落榜、中年失業、老年得病等等,面對人生低谷時,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在遭遇命運的惡待時,依然能夠保持初心、樂觀的態度。

譬如明朝聖賢「心學」創立者王守仁,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個名字王陽明。

《明朝那些事兒》記載了關於王陽明的一段話: 「矢志不移,追尋聖賢,錯了嗎?仗義執言,挺身而出,錯了嗎?沒有錯,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那上天為何要奪走我的榮華,羞辱我的尊嚴,使我至此山窮水盡之地步?」


王陽明飽讀詩書,卻三次落第,考了十年才中了狀元。因為仗義執言,被廷杖四十、受到打壓、深陷牢獄,最後被貶謫到條件極度困苦、民風野蠻的貴州龍場。這些幾乎把王陽明逼到了絕境,他甚至為自己打了一座石棺,每天端坐在石棺中等死。

這段日子用王陽明自己的話回憶:「往年區區嫡官貴州,橫逆之事天天都有,被貶貴州三年,百難全都嘗遍。」不難想像,王陽明嘗盡了人間疾苦。當他埋葬了來自京師途徑龍場的吏目小官主僕三人時,內心感嘆:人生短暫,難道自己的一生時光都要蹉跎在這裡嗎?

王陽明在艱難困厄之中選擇生存下來,他沒有向厄運低頭。

從此王陽明安於讀書、靜心思過,領悟了許多道理。耕地、種菜、伐木建屋、喝酒交友,王陽明過上了怡然自得的生活,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西園詩》:

放鋤息重陰,舊書漫坡閱;

倦枕竹下世,醒望松間月;

起來步閒謠,晚酌簷下設;

盡醉即草鋪,忘與臨翁別。

拿著鋤頭去耕地,累了就坐在山坡上翻書閱讀,困了就在鬱鬱蔥蔥的竹林枕著石頭酣然入夢,一覺睡醒,才發現月亮早已爬上了樹梢,於是起來唱著歌謠向自己的「陽明小洞天」走去,誰知走回去才想起來,竟忘了與老翁告別。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正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王陽明讀書、靜思,開始了他真正的悟道之路,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他悟出了歷史上著名的「致良知」、「心即是理,心外無物」和「知行合一」的著名心學思想。

「奪走你的一切,只因為我要給你的更多,給你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只為讓你知曉世間百態。使你困窘潦倒,身處絕境,只為讓你洞明人生冷暖。只有奪走你所擁有的一切,你才能擺脫人世間之一切浮躁與誘惑,經受千錘百鍊,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看完《王陽明傳》,王陽明的前半生跌入谷底,至「龍場悟道」之後才官運亨通。幸得他不忘初心,一心追求聖賢才有如此成果。

人生總有高峰和低谷,在順境中,不失自我,不忘初心;在逆境時,經得起考驗,敢於挑戰夢想。冬天再長,春天也會到來,人生低谷時,不必難過,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要相信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相關焦點

  • 王陽明:面對苦難的態度,將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現在,你越選擇逃避它,你就越必須為將來付出更多的代價。痛苦成為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時,面對痛苦所採取的態度和行動,就會決定一個人一生中能夠達到的高度。在遭遇痛苦時,許多人都怨天尤人,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平。而那些所謂厲害的人,則能坦然接受,積極應對,永不放棄,將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變成自己一生的財富。磨難是一種財富,大磨難必有大大道,小磨難必有小道路。
  • 面對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低谷最考驗人能夠考驗人生的有兩種狀態:第一個是人生處於低谷,能否涅槃重生的能力,第二個是身處於高峰,能否懸崖勒馬,在繁華之中依然使自身保持冷靜的狀態。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容易被世間紛雜衝昏頭腦,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
  • 哲思 | 面對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容易被世間紛雜衝昏頭腦,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菜根譚》中說:長袖善舞,多錢能賈,漫炫附魂之伎倆;孤槎濟川,只騎解圍,才是出格之奇偉。
  • 努力奔跑 or 雨中漫步,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奔跑不單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態度。如果你碰到一個雨天,很大的雨,最要命的是你沒有傘,你會怎麼樣?是努力奔跑的路人甲?還是漫步雨中的路人乙?這兩個人的做法無所謂誰對誰錯,只不過是人生的態度不同,但是他們所造就的人生也大不相同。
  • 英國112歲長壽老人告訴你:對待憂慮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因此,態度決定人生高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雞湯。它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來源於背後的邏輯。讓我們簡單剖析一下邏輯閉環和適用條件,幫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它。態度決定人生高度的邏輯原因是: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人的行為作用於物質世界,接受到反饋後產生態度,態度反過來影響行為,進而把影響傳遞給物質世界,周而復始。無論把其中哪個因素作為起點,理論上都可以扭轉你的人生格局。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遇到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翻身有望
    在面對人生的谷底,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體會。王陽明一生的成就大多數都是在人生低谷中成就的。所以在人生低谷的時候,牢記王陽明的2句話,早晚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1.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忍耐做去。王陽明心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處世理念——耐心等待。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值得一看)
    對人生低谷,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這是因為他一生中的許多成就,都是在谷底中成就的,如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銘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遲早飛黃騰達。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耐心等待,這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世理念。
  • 王陽明智慧:人生低谷時,不要垂頭喪氣,堅持這兩點會慢慢好起來
    王陽明智慧:人生低谷時,不要垂頭喪氣,堅持這兩點會慢慢好起來有人說,人生是一趟旅程,會有攀登高峰之時,也會有陷入低谷的境遇。人生低谷並不可怕,反而是蛻變重生的大好機會。比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對於如何面對人生低谷,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也很有心得。
  • 你面對壓力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一個人面對壓力的態度決定了他整個人生的高度。過去人們常說,「人無壓力輕飄飄」、「有壓力才能有動力」,由此可見,壓力是把雙刃劍,它不完全是負面的東西。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處處可見,面對父母的催婚、工作中的人事調動、房貸、車貸、子女的教育問題等等。
  • 王陽明:人生低谷時,做好兩點,是走好運的開始,說明好事將近
    有人說,人生是一趟旅程,會有攀登高峰之時,也會有陷入低谷的境遇,人生低谷並不可怕,反而是蛻變重生的大好機會,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對於如何面對人生低谷,一代
  • 格局,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而高度之差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差異。一個人的心胸與眼界,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想要走得長遠,企業想要基業長青,格局很重要。,任何低谷的後續都是重新走向高峰。,那麼路上的小波折你也能坦然接受和理智面對,因為你志向遠高於此。
  •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格局不單單是做人的格局,更是你的眼光,當你的格局大了,你的視野也就大了。做人不要小氣,更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你的小氣就影響著你的格局,可能你的思維模式都跟一般人差不多。 我覺得格局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含著很多含義,我覺得格局也代表著你看問題的想法。當你遇到一些問題,你是如何處理問題,我覺得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因為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格局大的,也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單單思考著自己。
  • 工作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談到工作,首先就是態度問題,只有發自肺腑的熱愛你的工作,發揮你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行動意識,才能獲得工作的快樂,也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獎賞。工作質量的好壞,決定了生活質量。如果你的工作不順心,那麼你生活中也未必能夠得到內心的安寧。工作態度隨意鬆散的人,無論在任何領域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而僅僅把工作當作謀生的這種工具,更加不能獲得工作給自己的快樂。要相信,金錢固然很重要,但工作中獲取的經驗和訓練、人生品格的提升更加重要。
  • 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初來乍到的你,最應該想的問題是你是否能夠勝任公司安排的每一件事情。只有你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頭該做的事,經過歲月的沉澱,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就算不是一個你喜歡的職業,你走上這個崗位的時候,你也要對這個崗位負責任。」
  • 王陽明:人生五度,你有幾度?
    學做人做事,首先要守好五個「度」,方能把握好人生大方向,這就是:胸懷有寬度,辦事有力度,讀書有厚度,眼界有高度,說話要適度。王陽明自己飽讀詩書,卻不滿足於紙上談兵,一有機會就實踐自己的兵法功夫。他曾以欽差的身份,奉旨督造一項工程。王陽明以兵法統御之方,對工程隊實行軍事化管理。他組織民工演練「八陣圖」,讓民工勞逸結合,按時作息。對待手下的管理人員,也以兵法約束和指揮。在他的領導下,工程隊的效率遠勝平常。
  • 每日一讀 | 對待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結局
    格局如同容器,它的大小由自己決定。不給自己設限,相信生活中的無數可能性。自我價值就是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由自己的選擇決定。窮人的思維是「我能做什麼」,富人的思維是「我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本書是中國臺灣的「拿破崙」、被譽為*貼近人性的心靈作家何權峰,通過48個舉重若輕的小故事,告訴你提高人生格局、認清人生方向的方法。為你打破習慣思維中「不可跨越」的自我局限,釋放生命的「無限可能」,讓當下的你成就未來的你。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早日成人上人
    當我們遇到人生低谷時,不要害怕,記住王陽明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早晚飛黃騰達。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這句話主要就是向我們傳達一個詞:忍耐。這也是王陽明一個非常重要的處事原則。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忍耐必不可少,就像是想要燉一鍋好湯,必須要等待時間的加成。
  • 王陽明:36歲時,我堅持做到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王陽明波折的一生,給我們後代留下來了珍貴的精神食糧!許多 成功者,例如曾國藩,稻盛和夫,梁啓超等人,全部都是藉助王陽明的心學思維不斷地激勵自己,最終逾越了客觀上的艱難條件,達到了生命的自我逾越,漸漸地強大起來。愈是艱難處,愈是修心時龍場相對於王陽明而言,人生早已到了低谷,但這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
  • 夜讀丨王陽明:人生五度,你有幾度?
    學為人處事,要把握好五個「度」,方能掌握人生大方向,那就是:胸懷有寬度,辦事有力度,讀書有厚度,眼界有高度,說話要適度。王陽明講,做人應當「胸次悠然」。王陽明是個性情中人,平生主張盡性而為。在他看來,一切本該順其自然。太過糾結在意,反倒成了內心的障礙。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過去事放不下,未來事想不通。胸次漸窄,人也就走進了死胡同,是謂「著相」。
  • 王陽明:心態決定你投入生活的狀態
    ;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並不存在於外在的因素,而是以我們對外界的態度為轉移。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向上心理產生的。佛曰:「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