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慾成大器,其過程絕不可能一帆順風,必定會歷經一番坎坷,也難免身陷谷底。對人生低谷,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這是因為他一生中的許多成就,都是在谷底中成就的,如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銘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遲早飛黃騰達。
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
耐心等待,這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世理念。男人慾成大器,其過程正如同做飯煲湯的過程,唯有火候到了,做出的食物才會味道鮮美。而放眼在各個領域取得成功的男人,他們往往能夠成功,基本上都經歷過一個堅持不懈與耐心等待的過程,尤其是在在人生低谷中,更是會耐心等待。
歷史上有多少賢者,在應對無道昏君和姦佞小人時,他們要不選擇迎風而立傲然面對,要麼選擇退避三舍委曲求全,這樣的人,要麼因為鋒芒畢露被傷害得體無完膚,要麼畏畏縮縮,再也無法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殊不知,當王陽明應對奸佞小人、慘遭誣陷,身陷人生低谷時,他並沒有輕率做出行動,則是選擇了耐心等待。他並沒有選擇向奸臣屈服,和他沆瀣一氣,也沒選擇只求速死來換取一片丹心這般剛烈的忠誠,反而是用加理智的堅持和忍耐給自己贏得了生機。
王陽明進入官場後,一心為國,殊不知,那時的朝廷,奸臣當道。毋庸置疑,他成了眾矢之的,各式各樣的攻擊和汙辱絡繹不絕。從王陽明的一些詩句中,都能夠看出他那時內心的焦慮和悲愁,如「何玄夜之漫漫兮,悄予懷之獨結。嚴霜下而增寒兮,嗷明月之在隙。風呶呶以憎木兮,鳥驚呼而未息。魂營營以惝恍兮,目窗其焉極!懍寒飈之中人兮,杳不知其所自。」「夜輾轉而九起兮,沾予襟之如泗。」
然而,王陽明也正是憑著「何天高之冥冥兮,熟察予之忠」這般沉得住氣的等待和堅持,既不鋒芒畢露,也沒委曲求全,反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良知和道義,靜靜地等待著。最終,就在這般在孤寂決絕的等待中,王陽明幡然省悟,領悟到聖人之道,他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之所以能成大器,毫無疑問,與他本身能容能忍,經得住等待是分不開的,這些忍耐的時光和經歷,顯然是他人生最為重要的財富。
第2句話:毀譽榮辱之來,非獨不以動其心,縣域資之以為切磋砥礪之地。故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正以其無入而非學也。
男人慾成大器,離不開周邊的環境與人群,身處谷底時,免不了遭受旁人的輕視和毀謗。有人聞謗而怒,這樣的人,終究無法獲得生命體驗的輕鬆與愉悅,而唯有那一些直面輕視和毀謗皆泰然的人,方能掙脫低谷之苦,在低谷中毅然做到屹立的姿態。
王陽明經歷人生低谷,在直面人生的功名利祿、榮辱毀譽時,領悟到了一種最佳的人生態度——「淵默」。所謂「淵默」,淵者,深遠廣博,心胸開闊,默者,不事浮誇,謙和有度,簡言之,便是不可雜亂心目,直面榮譽時,不可氣輕意滿,反而要更加「含蓄醞釀」之,至於身處低谷,直面旁人的侮辱毀謗時,則要達到不生氣動怒,而要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懷。正如同王陽明所言:「眾人囂囂,我獨默默,中心融融,自有真樂」。這就是提醒我們,唯有從容應對生活中的榮辱毀譽,方能得一世安樂泰然。
人生正如同一條路,但它並非一條平坦的大道,在路途中,我們總是遇到荊棘和坎坷,或多或少面臨人生低谷。如果我們因面臨人生低谷便難以釋懷、生氣動怒,甚至去處心積慮打擊報復,那只是會讓自己的心浸染世間的萬般苦難。反之,選擇泰然直面,卻讓能讓男人在低谷中做到淡定從容。
古往今來,那一些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必然有著寬闊的胸襟和高超的智慧。他們從不被榮辱所左右,其行為也不會失常失態,萬事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因為他們知道,榮辱不僅是暫時的,也是相對的。若是一味好榮厭辱,將之完全對立起來,人的心緒馬上會進入一種混亂狀態,如此就無法冷靜處世,即便 最初將會出現的轉機或 原本會降臨的好運也將會會因此而出現偏差。
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他曾寫詩道:"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句話用來形容如今的人,再合適不過了。
王陽明被後世的人譽為千古第一聖人,他的「心學」被人們奉為修心養性的真理。
所以當代人真應該好好看看王陽明,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理解對人生、對生命更好的感悟,找到屬於你自己內心的那個「定盤針」。
人生早一些讀王陽明,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王陽明之所以能從落魄中逆襲,靠的就是修心,修心能讓你的內心變得強大並且樂觀。
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順利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我國,如今卻很少有人還記得王陽明,小編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8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