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想成大器,過程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定要經歷一些磨難和風雨,甚至會跌入谷底。在面對人生的谷底,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體會。王陽明一生的成就大多數都是在人生低谷中成就的。所以在人生低谷的時候,牢記王陽明的2句話,早晚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
1.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忍耐做去。
王陽明心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處世理念——耐心等待。古往今來,在各個領域上取得成就的男人,他們之所以可以成功,幾乎都是依靠自身的不懈奮鬥和耐心等待的過程。尤其是在人生低谷中,耐心等待尤其重要。
歷史上有多少的文人賢者,在面對昏君和姦佞小人的時候,要麼因為鋒芒逼人被打壓得死死的,要麼低眉順眼,受制於人。但是,當王陽明面對慘遭奸佞小人陷害,跌入谷底的時候,沒有強勢出頭,而是耐心等待時機。與其沆瀣一氣,用理智的堅持和忍耐為自己贏得了生機。
王陽明之所以能成大器,離不開他隱忍的性格,那些忍耐的經歷和時光,都成為他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2.毀譽榮辱之來,非獨不以動其心,故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男人想要成就一番大業,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和人。當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無法避免其他人的嘲諷和毀謗。有的人聽到就會十分生氣,這樣的人,是無法成就大事的,獲得生命的快樂。而那些面對輕視泰然處之的人才能擺脫低谷之苦,保持屹立不倒的姿態。
王陽明曾就歷經人生低谷,在面對官場上的功名利祿時,懂得了一個人生態度,面對榮譽時,不要太過驕傲;處在人生低谷的時候,面對別人的謠言,要保持理性,不生氣。
正如王陽明所說:「眾人囂囂,我獨默默,中心融融,自有真樂」。面對人生中的榮辱毀譽的時候,只有坦然才能得一世安樂泰然。
縱觀古今,真正成大器者,都是有著廣闊的胸襟和高超的智慧,他們對於榮辱保持坦然從容,每件事在抉擇的時候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文學事業。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創作的心學體系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曾國藩、張居正、梁啓超、康有為等人,皆是心學的追隨者。《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系統性地整合了王陽明的心學,涵蓋了生活、職場、工作、事業、創業等方面的內容,能幫助我們涵養福報,答疑解惑。
如果你是為人父母,建議讀一讀;如果你是職場人,建議看一看,當然也可以買來送給兒女,或者送人,也很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