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時候,常聽大人們說女孩子是「菜籽命」,這一輩子嫁到什麼樣的人家就過什麼樣的日子。
可能因為自己是女孩,也可能是害怕自己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在那懵懵懂懂的年紀,心裡就特別關注這樣的問題,女人為什麼要嫁人呢?要嫁什麼樣的人呢?女人真的是「菜籽命」嗎?
如果真的是「菜籽命」,嫁的不好,怎麼才能改變?如果真的是「菜籽命」,為何有些看上去嫁的好的,結果日子又過的不好呢?
難道嫁的好和嫁的幸福不是一回事?難道婚姻不是有愛就行了嗎?
可是在大人們的口中總是說,等你們以後長大就明白了,愛不能當飯吃。
記得當年同宿舍的有一個女生,就持有這樣的觀點。她說她就是別人口中常說的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車上笑的人。
所以當別的女孩子都在享受青春的專利,順其自然地跟追求者交往之時。她卻很明確的表示,堅決不和條件不好的人交往,說同學之間看不清家世,一定要到工作後再談戀愛。
只是當有兩個比較優秀的男生追她,她也會忍不住寂寞和別人搞曖昧。男孩付出很多心力,以為他已是她的男朋友時,她就把別人甩了,我總會忍不住問她因為什麼分手,她總是回答沒什麼呀,我又沒和他談戀愛,或者是他太摳了,太蔫了。
本來我以為她只是愛表現,隨便說說。後來我才知道她的人生信條真的是,一定要嫁得好,嫁得不好,寧可不嫁。
她總是說「現在談戀愛萬一談出了真感情,到時嫁的不好,斷起來太傷神。」
原來在她眼裡的嫁得好,僅僅是物質條件上的好。
後來好多年都沒有她的消息,也不知道她結婚與否,我想她是個理智派的物質女,想必不等到金龜婿是不會嫁的吧!
有一次同學聚會有朋友說她要結婚了,應該是嫁的不錯,我想她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她發的照片,理想中的她一下子就幻滅了。她的打扮、她的娃、她的背景,不但樸實且觀不到任何她當年理想中的氣息。我突然對她有些心疼,她活得那麼用力,不知道她現在是嫁給了愛情還是嫁給了物質呢?
選擇無關乎對錯
在這裡我並沒有把她當作反面教材的意思,誰不想自己的人生過的富饒而多彩呢?追求什麼是個人的權利,人人都想白富美、高富帥,這是人之常情。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咱也不能提倡女孩都烏託邦,生活是由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組成的,畢竟也不能忽視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囧境。
可是,我想說嫁得好和嫁得幸福真的不是同一回事,嫁得好也許可以努力一下,爭取一下,那之後呢?
為何好多人嫁入豪門依然過的不幸福呢?
說明想嫁的好又過的好,還得取決於女人自己。
這讓我想到了《簡.愛》裡的女家庭教師簡愛。
她從小就有公平意識,無論是在舅媽家裡因為遭受欺負而產生的反抗,還是與男主羅切斯特的戀愛,而捨棄自己的原則,她的心時時刻刻都在追求平等。
文中簡愛說了這樣一段話——
在戀愛和婚姻中,雙方一定要平等,才能走的長遠,這個平等不但是對待自己和雙方的態度,更是以雙方自身條件為基礎的。
可見簡愛深知這一點,靠高攀得到的婚姻不會有好的結果,無論是外在條件還是內在修養,必須要匹配得上。
誰也不願在婚姻中做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彼此自重才能彼此相愛。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有一種女人無論嫁給誰,她都會過得很好,我想這樣的女人就是自強自重的女人吧!
所以女人怎麼樣才能嫁的幸福呢?無論貧窮與富貴只要你是自重自強的女人,貧窮的生活,會過的富裕,富裕的生活,會過的精彩。
因為你是一個有靈魂的人,有靈魂的人是不堪忍受自己找一個沒有靈魂的人過日子的。
如果雙方都是有靈魂之人,生活又怎會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