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給別人送東西,有時送的並不單單是東西,更是一份心意。有一句話說「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說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我們在收到別人送的禮物時,要懂得感恩,那是別人的一份心意,要禮尚往來。對於外人送的禮物,我們一般都會懂得感謝,但對於自己家人送的禮物,往往就會覺得理所當然。
其實,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家人之間也要珍惜彼此的好意。在婆媳之間更是要如此,兒媳不是婆婆生的,婆媳之間的感情是需要培養的,彼此要珍惜婆媳情義。
我和閨蜜在茶館喝茶
前段時間我約閨蜜出去逛街,看到一件非常適合閨蜜母親穿的衣服,閨蜜就一下子買了兩件。我問她幹嘛要買兩件一模一樣的?她說一件送給她母親,另一件送給婆婆,她婆婆和她母親身高、體重都差不多。
後來周末時,我約閨蜜去喝茶,她說沒空,得要去鄉下。她估計她肯定是去鄉下給婆婆送衣服了,她跟婆婆的關係一向很好,她婆婆我也見過,是個很慈祥的老太太。
上周末,閨蜜主動約我見面了,我們倆便在茶館裡一起喝茶。喝茶時,她跟我聊起去給婆婆送衣服的事,我聽了後覺得她婆婆真是個明事理的老人,難怪他們婆媳關係一直很好。
閨蜜送給她婆婆一件衣服
閨蜜說:我那天回到鄉下時,大姑姐正好也在,她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大姑姐的老公這兩年做生意發了點財,她就回娘家來總是趾高氣昂的。我雖然不要看她那副德性,但她是大姑姐,我還是跟她維持著友好。
我把給婆婆買的衣服從電動車上拿下來後,就遞給婆婆,婆婆嘴裡說著:「你還給我買什麼東西啊!我一個老太婆了,不需要穿什麼好衣服的。」她臉上卻早已樂開花了。
婆婆把衣服拿出來後,我讓她把外套脫了,穿上這新衣服試試。大姑姐瞥了一眼後,輕蔑地說:「弟妹,這衣服多少錢啊?」
我說300多,對我來一個普通的打工者來說,300多已經不錯了,我一個月才4000塊錢工資,總不能都用來給婆婆買衣服吧!婆婆一邊脫外套,一邊說:「你買這麼貴的衣服幹什麼,我自己買衣服都是買幾十塊的。」
大姑姐嫌衣服太便宜
大姑姐馬上陰陽怪氣地說:「才300多,這也送得出手,當我媽是撿破爛的啊!兒媳給婆婆買衣服,總也得買有檔次一些的吧!」
我心裡不高興了,我和老公要還房貸,要養孩子、養車子,我們可買不起貴重的衣服。再說,我經常要給婆婆買東西的,如果每次都買特別貴的,錢哪來啊?
婆婆也馬上不高興了,她衝大姑姐瞪著眼睛說:「我就喜歡這衣服,這是兒媳的一份心意。你倒是買得起有檔次的衣服,可我怎麼沒見你給我買一些啊?你再嘰嘰歪歪胡說八道,給我滾回你自己家去,別在娘家惹是生非。」
大姑姐聽了很生氣,但又不敢吭聲了,後來她找了個理由就走了。婆婆說大姑姐發了點小財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她叫我不要去理會她,我心裡挺感動的。
結語:
聽完閨蜜的話,我真覺得她婆婆是個很不錯的人,所以她們婆媳關係會一直很好。
一個家庭要和睦團結,必須要每個家庭成員都努力的,一家人互相體諒和尊重。婆媳之間想要建立和睦融洽的關係,婆婆和媳婦要共同維護婆媳關係,彼此都真正把對方當成自己人。
有些婆婆只顧自己的女兒,把兒媳當成外人,那婆媳關係就不可能融洽了。兒媳給婆婆買東西,不管東西是否貴重,這都是兒媳的一番心意,婆婆理應要珍惜。
大姑姐嫁出去了,娘家的事就少管,尤其是娘家的婆媳關係。那些勢利眼的姑子,回娘家指手畫腳,嫌弟媳或嫂子這不好那不好的,最後反而自己會被娘家人討厭的。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