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頭條問答:為什麼有的夫妻沒了感情還繼續婚姻。
先排除那種雙方感情甚好的婚姻,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如果雙方都沒感情,互相討厭,那肯定維持不下去,早分了。
又討厭又分不開,那大概是條件所限,經濟上的,或小孩等等各種因素,只能先湊合,等條件成熟了再離。這種也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那麼剩下的,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沒了感情,婚姻還能夠存續的這種情況:兩個人,一方愛,另一方不愛。
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例子。例一:兩人是大學同學,男的陽光帥氣,深受女生青睞。有一個女同學特別暗戀他。畢業以後男同學去廣東打拼,女同學不惜放棄自己很好的單位,去到廣東跟他表白,並留下來陪伴。男同學被感動了。兩人結了婚。
男同學從小在家就比較嬌慣,出去闖也吃不得苦。工作換來換去,也沒什麼大的起色。生活上又是個巨嬰。家裡家外,大事小事,全靠女同學一人扛。
因為愛,為他操不完的心。既要擔心男人在外面會不會沾花惹草,又要象照顧兒子一樣,忙前跑後,事無巨細替他想。多年過去,他們倆站在一起,明明是同齡人,看起來卻像兩代人。
女同學每每訴起苦來,都悔不當初,說:真的,如果早知道是現在這個樣,我無論如何不會嫁給他啊。放棄那麼好的單位,那時還有那麼多人追我,現在哪個不混得比他強萬倍。可是畢竟這麼多年,該吃的苦也吃了,該受的罪也受了,這時候離婚也太不划算了。再說當初也是自己選擇的,只能一條道走下去了。這愛情的代價也太大了。
另一個就是典型的男追女。兩人也是同學。女的一開始也沒看上這個男同學,畢業以後很多年她也閱人無數,都沒碰到合適的。男同學鍥而不捨,從來不言放棄。女同學感念他這麼多年的等待,於是兩人結婚了。
終於抱得美人歸。不用說他對她是多麼言聽計從,呵護備至。她對他雖然談不上多愛,至少不討厭,安心享受被他圍著團團轉的小日子,除了管錢,其他一概甩手掌柜。老公負責養家,她只管貌美如花。
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是心疼的感覺。是全心全意為TA著想、心甘情願地付出。
TA生病了你希望可以替TA承受痛苦,TA失敗了你願意幫著扛。
時刻都會掛念著對方,哪怕是餓了吃飯,天冷穿衣這些小事,貼心掏肺到把自己都忘了。
無法容忍異性對TA的諂媚與殷勤,甚至稍近距離的說話都會讓你心生醋意。於是你疑神疑鬼,嚴加防範。
凡此種種,心疼、掛念、擔心、害怕、猜疑、防範,……這些折磨人的負面情緒,給外人看來,不是苦就是累,可是深陷其中的人,卻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遇到懂你的人,TA會珍惜,並能以同樣的熱情回應你。你們就是幸福的一對。而如果遇到剃頭挑子一頭熱,那麼愛情就成了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一場明知會輸,還要去賭的悲壯之旅。
『對於不愛的人來說。上面這些負面情緒就不存在。無愛一身輕,不愛就意味著不戰而勝;因為不愛,就能置身事外,有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清高淡遠。
愛與不愛,一個表面看似不對等的關係,其實又是很公平的。有一個給予的,就要有一個接受的,有一個主動的,就得有一個被動的,有一個熱的,就要有一個冷的,這樣相生互補的關係才能持久。
TA不能阻擋別人對TA的好,TA給別人付出的機會,TA讓TA的熱情找到用武之地,TA安然享受歲月靜好,只因有人替TA負重前行。
至於誰是主動、給予,火熱的一方,誰是被動、接受,冷漠的一方,這完全是天意,半點不由人。一輩子,能夠傾情地愛一次,是幸福;而能夠被愛,那是享不盡的舒服。
並非兩情相悅的婚姻,能夠維繫下來,大部分人覺得是相處久了,夫妻變成親人,愛不愛已經不重要了,婚姻實際變成一個相互利用的交易。似乎這應該被唾棄的
但是好心的人們有沒想過,偏離了愛情這個根本前提,本來脆弱的婚姻卻能夠相安無事,甚至白頭偕老,靠的是什麼?
僅僅是責任和擔當嗎?不要把人想得太崇高,人性是禁不起考驗的。不要只看到表象平靜的水面,其實底下暗潮湧動的波瀾你看不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能否接受無愛的婚姻,本質上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不是十分重視自我,習慣於獲得人云亦云的快樂。
如果你不擅於獨立思考,常常妥協於家人朋友或者伴侶,對於長期被控制的狀態也不覺得疲憊。
如果你覺得金錢物質和生活安逸給你帶來的快感更甚於精神上的追求。
如果你對自己沒什麼信心,喜歡被照顧或需要依附於別人才有安全感
這些不能稱為缺點,應該說是一個人的本質,你的性格。
如果你是如上所說性格的人,那麼,你可以接受無愛的婚姻。因為,即使中途產生懷疑,你依然能夠不斷說服自己,繼續接受現狀。
前述兩個例子中被愛的一方就是這樣的情況,在愛與不愛之間,他們找到了最愜意生存的土壤,在千萬可選的路中覓到最好走的蹊徑。
所以婚姻好壞沒有標準。適合自己就是好的。能夠存在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