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要惜福、培福!

2021-01-19 明月天心

每個人這一生能享多大福,要受多大罪,其實是有定數的,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要知道,這世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如佛家所講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都是因緣使然。常有人說那句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有人會說這是消極的宿命論,其實非也。所謂命運,其實是前世因今生果,自己修來的。

佛門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學佛的人都明白,佛家最注重「因果」,講「因果通三世」,前世種下的「因」決定今生的「果」。前世即多少德,今生享多大福;前世造多少孽,今生遭多少苦。當然,這個前世今生是相對而言的。個人因果有個人的因緣,因緣不同,受報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喜歡算命,其實這是不提倡的,因為好命不是算出來的,而是修來的。那只是一種指引,路還是要靠自己走,算命再準,不去做,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再者,人的命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會轉變的。佛家講: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人的念頭轉了,「因」轉了,就會產生不同的因緣果報。所以,知命不如改命,求福不如修福。

佛家講: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什麼意思呢?今生的福禍是前世因果的顯現。常見善人得善果,今生福報多;常見惡人遭惡果,今生惡報多。這世上的人有窮有富、有貴有賤,不是命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自己的因果。明白因果的人,會知道,其實這世間沒有什麼委屈和可憐,都是自己的果報。

看不到他人的苦難,是因為慈悲不夠;看不到事情背後的因果,是智慧不夠。看到別人福報大,不要嫉妒,那是人家自己修來的,誰也搶不走;看到有人窮困潦倒,須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前世積德不夠,這一生就要用苦來償還。人生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福報,有句話叫「有福不在忙,無福跑斷腸」,有福氣的人往往過得風生水起,沒有福氣的人家徒四壁。

越是窮人越是喜歡燒香,祈求福報。其實福報不是求來的,學佛是讓我們有智慧、有慈悲,要懂得布施行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耕耘才會有收穫。要想有福報,你得去積累福報資糧。有句話叫「貧窮從慳貪中來,富貴從布施中來」,許多貧窮是因為自私刻薄,而許多富貴也往往是因為施捨得多。佛不是成佛了才去渡眾生,而是渡的眾生多了,成佛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問:沒錢怎麼布施?布施不只是指捐錢捐物,也包括精神和靈魂上的滋養,比如說我們給予他人一句溫暖的話、一個善意的微笑,幫助他人擺脫精神上的恐懼煩惱等等,這都是行善,都是布施,都是在修功德。「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越是福報不夠,越要從當下起多修善業、積攢福德。覺悟的當下,就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除了要培福,也要懂得惜福,再多福報也經不住人肆意揮霍浪費。佛家講: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我們當下所擁有的東西,是自己修來的福報,要懂得珍惜和感恩,不知恩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如果我們去過寺院吃過齋飯就會知道,出家僧人對於糧食有多麼地珍視,因為他們明白因果,懂得惜福。

世間的錢財也是如此,十分財,七分是福,三分是勤,如果福報不夠,再怎麼拼命努力,不是你的終究不會來。師父常常勸誡我,該吃苦的年紀不要安逸享樂,早早把福報耗完,老來會更苦。人的福報是守衡的,年輕享福,未來受苦,該努力的年紀就要拼搏,不要等到年紀大了、幹不動了,福氣也沒了,那才是真苦。正所謂「吃苦了苦,享福消福」,明白這一點,就參透了人生苦樂禪機。

別貪心,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有;別灰心,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得失無常也有常,一切皆在自己。希望大家修福修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要懂得惜福
    無須盲目羨慕他人,也不必自輕自賤、貶低自己,每個人這一生都有他的晴空萬裡,也有他的陰雲密布,福禍相依、此起彼伏。生命是充滿無常的,萬事皆沒有永恆。這世間,本來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所以,過好自己的生活,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佛說,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要浪費!
    我的出家師父在我剛入佛門的時候就曾經為我開示:她說人這一生啊,能享多大福、要吃多少苦,都是有定數的,是逃不了的,都是自身業力的牽引,人要能享福、能受罪,兩不耽誤。我們看看自己身邊的人,有天生命就好的,也有天生殘疾命苦的,這就是娑婆世界的眾生相,「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 他人請客,吃的是你的定數,一定要看
    殊不知,看似不必花自己的錢,其實消耗的卻是自己的福報。我們一輩子吃的糧食,用的水都是有定數的。不管是別人請客,仍是吃用公家,我們都要懂得珍惜。有緣再會!別人請客,花的是別人的錢,消耗的是自己的福報。你有福報,別人才會請你。所以吃穿用度,都要珍惜。有福而不知珍惜,豪華浪費,就像銀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就會把福報消耗完,最終只剩下受苦了。
  • 別人請客,吃的是你的定數,耗的是你的福報,一定要看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是一粒米也好,一杯水也好,都是我們命中的福報,不可隨意浪費。很多人以為讓別人請客,或者吃用公家的,就不值得珍惜,其實,你浪費的是自己的福報。殊不知,看似不用花自己的錢,其實消耗的卻是自己的福報。我們一輩子吃的糧食,用的水都是有定數的。不管是別人請客,還是吃用公家,我們都要懂得珍惜。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佛說:懂得生活的甘苦,才會惜福惜緣,因此更容易收穫好運和福報
    01開篇語在我們生命裡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一切都會過去,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可唯有懂得惜福惜緣的人,才更容易收穫福報,獲得無量福德。02惜福惜緣,無量福德這一日,李當心禪師和黑衣禪師結伴前往嵩山龍虎寺。兩人走啊走,在半路休息的時候,李當心禪師脫下了自己的鞋子,看見可憐的鞋子又被磨破了兩個洞,於是說道:「老朋友,你要挺住啊,咱們還要再走一個月才能到達嵩山龍虎寺呢!」
  • 你的飯碗裡,藏著一生的福報
    可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凡事都有限度。「十分福氣只享三分」,糊塗的人會把自己的福報吃掉,而懂得的人,則可以吃出福報。對菩薩,對人、對萬事萬物都要生起恭敬心來,有情無情,你都要恭敬。每一個修道的人,都要對此加深警覺。不要說挑剔,就是生一個不滿意的心,福報也會減去了一截。2莫把吃喝當小事我剛出家的時候,有幾個沙彌跟我師父修道。有一天,不知是誰,有個兩三粒米,掉到洗碗池子裡邊,被師父發現了。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一個人的善良裡藏著他的運氣,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所積攢的福報,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之喜。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 惜緣為幸,惜福得福
    國語中有「惜福」一詞,就是從愛惜糧食這個意思上來的。勤就不缺乏財物,儉就知道節餘;勞就能進益,節就能知足,這是古代人惜福的方法。在勤、儉、勞、節中,儉是首要的。做人要能吃虧,人生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反而會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許更多。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乎表面上的吃虧,他們看重的是實質性的,因為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
  • 佛說,命好福報大的「女人」,身上有這2個特徵,是你嗎?
    之前小編還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可在小編漸漸長大之後,見到了許多生活艱難的人,其中就包括許多一生困苦的女人。她們從出生開始就註定要歷經磨難,小編見到許多命不好的女人,出生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裡,歷盡坎坷,自己組建家庭之後,遇到的卻是個對她不好的丈夫。她們一生都在與命運作鬥爭,卻最終耗儘自己的心力,整日以淚洗面。每當見到這樣的人是,小編內心都是非常為她們感到惋惜的。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我們可以不足夠慈悲,但要心懷良善,莫存邪念惡意。常言說得好: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別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  良善積德之人,最大的福報莫過於活得心安自在,不僅利益自己,更惠及子子孫孫。「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人在做、天在看,他人不知、因果知。
  • 佛說: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佛說: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事都是按照規律發展的,不能強迫它按照我們的想法運行。有的人習慣於將生活中的衝突理智化,過分壓抑和控制自己。他們常常覺得事情做得不夠好,所以往往屢次重複某項工作,以達到自已的要求,有很強烈的不完美感。
  • 佛說:愛情有輪迴
    日出日落,陰晴圓缺,黑白交替,春夏秋冬,都有定數,自有輪迴。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執念美好,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註定,愛情自有循環。真心相愛的人,是緣分的使然,前世的糾纏,今生的相逢,來世的輪迴,都是三生河畔,三生石上永久鐫刻的情緣。三生三世的因果輪迴中,不管遇到誰,請善待,因為愛情有輪迴。
  • 有這五種品質的人,福報一定會越來越好,你有幾個?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沒有誰能夠逃脫善惡報應的因果定律,只不過時間的長短而已,作惡多端,殺人放火會有現世報,我們所有不明原因的意外厄運,都是往昔所造惡業的報應,只要造下了惡因,總有一天要去償還業債,接受自己的因果。
  •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質,看看你有沒有?
    人生如果缺少福報,往往會過得不順心,人苦福薄。有福報,不用怎麼忙碌,想要的自然靠近。沒有福報,拼命強求,也往往求不得。人生不順,多是因為業障重、福報不夠,要想改變當下困厄的局面,需要做到懺悔修善。人的福報不是求來的,不是我們多在佛前燒香磕頭,佛菩薩就賜福了,這是迷信思想,是痴心妄想。佛家最注重一個「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沒有舍,就沒有得。
  • 世事輪迴,因緣際會,一切皆有定數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此生的擦肩而過。」人這一輩子,其實所有的一切,歸結起來不過都是命中注定。人生百態,世事輪迴,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是因緣際會罷了。要知道,人世間一切都有所定數,所有的事情,不過都如同曾經經歷的熟悉的感覺一樣。然而,所有的事情,卻終究不再是從前的一般。
  •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佛說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即「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無論是夫妻兒女,親戚朋友,總是這四種關係。緣的淺深不同,緣結得深的,就變成一家人;緣淺一點的,就是親戚朋友;如果沒有緣,那就是陌生人。
  • 有損福報的8個習慣,發現一個,也要注意了!
    人的福報和運氣,不是求來的,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感召而來的。所以我們生活之中,一定要注意惜福,還要多加培福,福報才能越來越大。下面這8種習慣,有損福報,如果發現一個,也要注意,趕緊改掉吧!一、奢侈浪費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吃的米粒是有數的,穿的衣服也是有數的,能喝的酒也是有數的。」
  • 佛說:做這件事最損福報,切記!
    佛說: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壞的,佛門裡講,「一切唯心造」,心若不正,則諸事不順,坎坷叢生。這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因果。父母有恩於我們,若我們不懂得回報,甚至厭棄、責難,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存心有天知」,你的因果就在你的所作所為裡。佛說: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