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錢,你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拒絕?

2020-08-27 小諾深夜情感

朋友之間最忌諱的事情是什麼?你若問十個人,他們一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朋友之間因為借錢鬧矛盾甚至絕交的大有人在。

猶太人是最擅長財富管理的民族,他們就流傳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錢借給朋友,借一次就少一個朋友。借錢的時候有商有量,還錢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撕破臉皮了。

借錢也要分情況,有的情況確實是需要救命救急的可以借,有的情況對方拿去買房買車高消費,或者投資賺錢的,這就不能借。

小張聽說現在買房是個好時機,家裡房子也嫌小,他就想著買一套大的房子,一方面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保值。但是他不夠錢,就想著找好朋友小李去借幾萬。

小張:「兄弟,我急需用錢,借我點!」小李一聽慌了,問到:「借多少?」小張:「不多,就5萬,這點錢對你來說小意思吧。」小李說:「我其實手上現金也不多,也是以備不時之需的,借你一萬吧,利息就不要了。」小張:「不是吧,你那麼有錢,身邊才這麼點錢嗎,一萬不太夠啊,我要再買一套房子。」小李:「我也才只有一套房子啊,我也想存點錢買套房,只能借你這麼多!」

小張拿了一萬走,心裡忿忿不平:平日裡這麼好的兄弟,到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居然這麼不給面子,難道我們的友情就只值一萬塊錢?小李錢借出去了,但是吃力不討好,內心也是非常的憂傷。

借錢也是一門學問,不要只關注借錢的數額,而是要關注借錢的用途。

正所謂「救急不救窮」更不能劫自己的貧去濟他人的富。朋友借錢,你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拒絕。

一:並非救急的用途,原則上是不借的。

親戚朋友借錢,我們別上來就問他要借多少。

不合情理的用途,一分都不能借,救人或者救急的用途,那才是真正的幫他。

比如他天天遊手好閒,家裡窮得沒米下鍋了,找你借錢吃飯,這樣的錢借給他就是害了他,讓他天天不幹活,各種東西買買買,毫無節制。還有的人借你的錢去搞風險投資,想賺更多的錢,萬一他賺了就能還給你,萬一他賠了你就啥都不剩。這樣的錢,最好還是不借,不管他許諾你多少好處都不能借。

比如一個朋友做生意急需用錢周轉,你知道他是做正當生意的,周轉過來馬上就能還你,這是可以借的。再比如你的一位親戚生病急需用錢,生命最大,能幫的話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一把。

借的事情,不要優先考慮數量的問題,而是考量對方借錢的動機問題。

二:借錢要綜合考量對方的信用度,你最多能承擔多少損失。

每個找你借錢的人,跟你的關係親疏是不一樣的,還有他在你心裡的信用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你能借多少錢給他。

有的人是點頭之交,他找你借幾百塊錢急用,那借就借吧,就算他從此消失不還錢給你,也就算了。你們的交情可能就只值這幾百塊錢。

有的好朋友借了幾萬塊錢,他也知道你們的感情不是這點錢能衡量的,他一定會想方設法還給你。退一萬步來說,假如他就賴帳不還,那麼用這些錢看清一個人虛偽的面孔,就算是為往日的感情買單了,不要也罷,只是從此少了一個朋友。

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給對方借錢,做最壞的打算,看看自己能不能輸得起,輸得起就借,輸不起就不借。

三:學會委婉拒絕,不要怕傷感情。

拒絕他人不合理的借錢請求也是有學問的,因為我們評估了不合理,所以不能借,該拒絕的時候就要拒絕,不要怕傷感情。

借錢給你是情分,不借給你是本分,如果你非要因為不借錢給你而選擇絕交的話,那不是我的錯。

但是拒絕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讓對方明白你不想撕破臉皮。

假如對方想要借錢買第二套房子,你就說:其實我也一直在存錢付個首付,現在也還缺一點。他也能明白了,現在誰不缺錢呢?各人有自己的難處,誰有錢不知道投資,會放在那裡讓它閒著。

當一個交情並不深的人找你借個幾千塊錢出去瀟灑揮霍,你可以說:家裡的錢都是老婆管著,借錢她一定要知道是誰,拿去幹什麼。這樣他自然也就識趣不找你要了。

結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金錢雖是身外之物,但是卻跟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有錢會駕馭它能讓生活變得更好,有錢駕馭不了,只會毀了你的生活。借錢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處理妥當了,能幫你贏得好的名聲,處理不好,可能處處遭人嫌棄。

一句話,堅持自己的原則,有的時候不要放不下面子,對方會因為借錢跟你翻臉,該翻臉時就翻臉,這感情不要也罷。

相關焦點

  • 朋友借錢,你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拒絕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朋友之間最忌諱的事情是什麼?你若問十個人,他們一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
  • 別人找你借錢,你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說
    一位多年的同事問他:「李強,借點錢給我吧,急用!」李強自己手上也不算寬裕,省吃儉用存了2萬塊錢也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他開口就問:「你借多少?」同事說:「我買房還差5萬,能不能借我2萬?」李強心裡一驚,自己剛好有2萬,但是又不能全借給他,最後勉強答應借了一萬給他。
  • 別人找你借錢,你急著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說
    一位多年的同事問他:「李強,借點錢給我吧,急用!」李強自己手上也不算寬裕,省吃儉用存了2萬塊錢也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他開口就問:「你借多少?」同事說:「我買房還差5萬,能不能借我2萬?」李強心裡一驚,自己剛好有2萬,但是又不能全借給他,最後勉強答應借了一萬給他。
  • 朋友找你借錢,先不要著急問「借多少」,聰明人都這樣做
    說到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朋友,有的是生死之交,有的是莫逆之交,有的是青梅竹馬,當然也不乏有很多的酒肉朋友。其實,朋友不在於多少,而是在於能幫你的、願意幫你的有多少,哪怕只有一二,也足夠了。 朋友找你借錢,先不要著急問「借多少」,聰明人都這樣做
  • 生活中有朋友找你借錢,別急著問「借多少」,這樣做的才是聰明人
    生活中有朋友找你借錢,別急著問「借多少」,這樣做的才是聰明人生活中,開口跟別人借錢很難,但反過來,不想借又不想傷感情,照樣也不容易。這裡面的分寸,掌握好了,朋友還有得做,掌握不好,你倆很可能就掰了。劉偉和馬強,多年朋友的交情。有一次,劉偉對馬強開口了。
  • 朋友向你借錢,不要一上來就問「借多少」,高情商的人這樣拒絕
    朋友之間最忌諱的是什麼?你若隨便問一個人,那麼他肯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提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現在好的人因為借錢而鬧太多的矛盾,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借錢而失去這個朋友。當然,借錢也是要分情況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借的,如果朋友向你借錢,你一上來就問「借多少」,很明顯你就輸了,要變被動為主動,才能讓彼此都不尷尬,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1.救急不救窮親戚朋友借錢,你別一上來就問借多少,不合情理的用途,一分也不能借,所謂「救急不救窮」,只有當別人真正困難的時候,借錢給別人才是幫助。
  • 朋友向你借錢,先不要著急問「借多少」,聰明人都這樣做
    生活中,開口跟別人借錢很難,但反過來,不想借又不想傷感情,照樣也不容易。這裡面的分寸,掌握好了,朋友還有得做,掌握不好,你倆很可能就掰了。劉偉和馬強,多年朋友的交情。有一次,劉偉對馬強開口了。「最近手頭有點緊,能不能借我點錢?」「借多少?」
  • 別人找你借錢,你反問「需要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說
    張揚想都沒想就問同事需要多少。同事說他其實差五萬塊錢,想讓張揚借他兩萬應急,剩下的他再去想辦法。張揚怎麼也沒想到他會開口借這麼多錢,前幾個月他才湊齊兩萬塊錢,準備湊個整數去銀行存起來,他不好拒絕,只好說手上只有一萬,多的沒有了。
  • 朋友找你借錢,你開口就問「想借多少」,那你就是個憨憨
    在生活裡,向別人借錢是一件挺難的事情,但令人滑稽的是,不借錢給別人的同時又不傷和氣更難。這裡的一個度,把握好了,你們之間還是朋友,把握不好,他可能就成了在背後嚼舌頭的人。趙繼偉和劉同是很多年的朋友了,有一天,趙繼偉向老友劉同開口說道:「最近情況有點糟糕,能借我點錢嗎?」「想要借多少?」劉同有點尷尬,不由自主地問道。「能不能先借3萬?」
  • 朋友問你借錢,先不要急著問「借多少」,真正聰明的人這樣做
    因為借錢朋友絕交,兄弟反目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但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內心不想借,但礙於情分又不得不借,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技巧來巧妙拒絕,維護自己的利益。:你要借多少錢?這會在無形中讓對方對你抱有期待,給人一種「你借多少我都有」的錯覺。
  • 朋友借錢,先別急著拒絕,也別問「借多少」,學習這些高情商套路
    當你的朋友找你借錢,你不借情面上掛不住,借的話又怕對方不還,打了水漂。借錢這種事還是看關係,關係的遠還是疏,決定了你能不能借到錢,能借多少。朋友借錢,先別急著拒絕,也別問「借多少」,學習這些高情商套路。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你有難處,別人也有難處。
  • 「朋友」借錢就翻臉,不要借,但這4種人開口借錢,不要拒絕
    但是生活中卻有一些人瞄準了這點錢,想要借過去,供自己吃喝玩樂。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不該借的錢堅決不外借。很多經驗告訴我們,好心借錢給朋友不會讓你們的關係變得更親近,反而有可能讓你們從朋友變成仇人。
  • 朋友向你借錢,聰明人不問「借多少」,而提2個問題
    網上有個熱門帖子,問:「朋友之間到底該不該借錢?」下面回答很多,有人贊同,認為把你當朋友才開口,是朋友當然要鼎力相助。更多的人是反對,認為很多感情始於信任,終於借錢。前幾天,我好久不聯繫的朋友也發來消息:「在嗎?」
  • 朋友向你借錢,而你又不想借,滿分答案來了,聰明人都這樣做
    生活中,開口跟別人借錢很難,但反過來,不想借又不想傷感情,照樣也不容易。這裡面的分寸,掌握好了,朋友還有得做,掌握不好,你倆很可能就掰了。楊武和蘇文,多年朋友的交情。有一次,楊武對蘇文開口了。「最近手頭有點緊,能不能借我點錢?」「借多少?」蘇文有些為難,下意識地問。
  • 朋友問你借錢,不要急著問「借多少」,真正聰明的人選擇這樣做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錢,借出去是感情,要回來是仇人。多數借錢的人就等於在花錢買仇人,因此最好不要借錢給別人,要是實在覺得他可憐,那就送給他。尤其是很多時候其實我們都不想借,但礙於情面又不得不借,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巧妙的技巧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當別人來借錢的時候千萬別直接問:你要借多少。
  • 多年沒有聯繫的朋友,突然開口向你借錢,千萬拒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相信很多人都遇過這種情況:多年沒有聯繫的好友,突然開口向你借錢。這類人大多是qq或微信列表裡的好友,面對這種情況必須拒絕。幾年的空窗期,連簡單的節假日祝福都沒有,突然就開口借錢,有什麼不好意思拒絕的呢?
  • 朋友借錢,別張口就問借多少,來看看關於借錢的忠告!
    下面小編就帶你去看看,關於借錢該怎麼處理,洛克菲勒給出了三條建議:一、如非緊急情況,原則上不借。自小,我們就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借三不借二,救一救窮。這個句子主要是指對方確實有急事,如紅白之事或病重之人,只要條件允許,我們也可以慷慨相助。考慮對方在你這裡的信譽,評估一下自己能承受的後果。
  • 洛克菲勒:朋友來借錢,別開口就問借多少,這三招教你輕鬆巧拒
    因為錢,我們也能認清身邊的人,借錢時見人心,還錢時見人品。有時候,不借錢朋友沒了;借了錢,朋友和錢都沒了。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書信中,就關於借錢的話題,如何聰明地拒絕借錢,他向兒子支了這3點招。
  • 款姐:有人找你借錢,別張口問「借多少」,照款姐這樣做,穩了
    如果你想失去一個朋友,就借錢給他;如果你想得罪一個朋友,那就要他還錢。借錢還錢,是考驗友誼、親情最有效的試驗品,有人甚至會因為借錢而引發矛盾,最後還傷害彼此的情誼,從親人、友人成了陌路人。拎得清的人,對方一開口就對對方的來意瞭然於胸,而且會想好方法應對。
  • 朋友向你借錢,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借多少這裡面大有學問。
    當年我的一個同事說她家要裝修房子,沒有錢就問我借錢,我當時也是剛參加工作,手裡頭也沒有多少錢,我把我攢下的5000塊錢全部借給了她,讓她裝修房子。這些錢過了三年以後,還是我說我家要買房子需要用錢的時候,她這才還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