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父母離去,才知親情可貴

2020-11-12 猛隼小飛


對於一個人這漫長的一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金錢、權力、事業、愛情、友情……

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可能很多人在這些答案中徘徊不已,分不清孰輕孰重。

然而,董先生到了中年之後,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答案。

他認為親情才是自己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

而他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與自己父母的去世有著莫大的關係。

01.

在早些年的時候,董先生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喜歡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他有一群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也有一群一起奮鬥事業的同事,也有過幾段激情四射的濃烈愛情。

他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他認為每一段感情都需要去維繫,他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最大努力去珍惜自己身邊的人,並竭盡所能的讓自己身邊的人過得更好。然而在那時候,他卻從來沒有意識到親情的重要性。

可能越是默默地陪在我們身邊的,越容易被遺忘和忽視。所以,無論是對於自己的父母,還是兄弟姐妹們,他都沒有付出太多的關注。

當然,那時候他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所以親情有時候反而是一種牽絆。

然而在中年之後,他的父母在兩年之內接連去世。他這才發現,父母走後他便沒有了心靈的故鄉。

02

以前的時候,他風風火火的在外面闖蕩,每次感到沮喪的時候、失望的時候、難過的時候,他便提上包裹坐上車,一溜煙去了父母家。

吃頓餃子或麵條,便又滿血復活,然後又開始急急忙忙的趕路。

然而,在父母離去之後,他才意識到,親人並不是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他們可能隨時會離開自己。

所以從那以後。他便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自己的親人身上。

逢年過節的時候,會給親人準備一些溫馨的小禮物;親人們有困難的時候,他也是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這也讓他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踏實。曾經的狐朋狗友早已相忘於江湖,而只有自己的親人們還陪伴在自己身邊。

03

今年年初的時候,董先生生了一場大病,醫院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書。因為董先生生病,所以他的生意周轉出現了困難。

躺在病床上,他還在不斷地被債主們催款。

而當他終於有力氣拿起電話的時候,一個一個地撥通了那些昔日好友的電話,然而他們有的拒接,有的裝作自己很忙,還有的婉言拒絕。

只有他的兄弟姐妹們在這時候站了出來,幾個人湊錢幫他還上了款,並且輪流在醫院照顧他。他的大哥說,錢的事都是小事,人的事才是大事。

所以只要他好起來,其他的都不要多想。而在這時候,一向奉行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董先生流下了眼淚。

在人生繁華錦簇的時候。很容易讓你看不清這個真實的世界。而只有你跌入泥潭的時候,才能看清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忙碌和奔波,我們希望能夠結交一些對自己人生有益的朋友,我們希望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希望能夠有幸福美滿又殷實的生活。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卻往往忘記了那些陪伴自己一路走來的親人。他們是最不計得失的人,他們是最無欲無求的人。

因為他們身上與我們留著相似的血液,他們便與我們同氣連枝。

在我們飛黃騰達的時候,他們保持著與我們的幾分疏離,只在心裡默默地祝福我們。

而在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們才會擁抱我們、安慰我們,竭盡所能的為我們提供幫助。

所以早一點意識到親情對我們的重要性,就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少留一點遺憾。

-END-

相關焦點

  • 活到中年,親情深不深借一次錢便知
    活到中年,親情開始逐漸變淡,漸行漸遠。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的德謨克裡特曾經說過:「一切親人並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益關係的才是朋友。」活到中年,經歷了人情冷暖,總有些人我們只能目送著他們的背影離開。親人之間,有錢不借,傷感情。你在外混得風生水起,再遠的親戚都會登門造訪,奉承你幾句。當關係要用金錢來衡量的時候,親情也就不再那麼純粹了,而是成了心裡的重擔。總有那麼一些親戚,認為你成功了,就有義務去幫助他們。
  • 人生過半,方知「淡」的可貴
    越是吃遍珍饈佳餚,越是明白,淡才是最為深刻的滋味。從一開始,被主考官歐陽修極為賞識,一下子才名傾城,春風得意。誰料「烏臺詩案」之後,一貶再貶,或是被迫牽連,或是政見不合,一路貶到了海南。如果說人生初開場時,是甜味。那麼之後的仕途挫折,可謂是酸苦辣鹹齊全。
  • 一個大齡剩女的懺悔:人到中年,父母老去,方知悔悟!
    女人年輕的時候要學會珍惜,別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後悔。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總是在應該努力的時候不去努力,失敗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時光。也總是有很多的人在該珍惜的時候不去珍惜,等到失去了就後悔莫及。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你曾經做過的事情,你庸庸碌碌隨便過的那些日子,最後都會用其他的形式回饋給你。一個大齡剩女的懺悔:人到中年,父母老去,方知悔悟!
  • 白巖松: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
    李健在上節目的時候,也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只喜歡咖啡,人到中年了,才喜歡上茶。這種喜歡,是水到渠成的喜歡,很自然。 白巖松在《趣品人生》的序言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如果單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選擇。急不得惱不得,讓情急口渴的人早已棄它而去,三大杯可樂下肚,馬上去忙別的。
  • 50歲以後,才知道天命不可違(深度好文)
    都說50知天命,50歲以後,人到中年才知道天命不可違。
  • 丈夫凡事都向著親媽,寒了妻子心,到中年才知餘生很痛苦
    導語:丈夫凡事都向著親媽,寒了妻子心,到中年才知餘生很痛苦1婆媳關係大抵上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人際關係吧。婆媳之間的矛盾,大都來源於身邊的日常小事,每一個相爭的時刻,都可能會成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婆媳矛盾的每一次爆發,都可能像一座活火山,淹沒原本幸福的婚姻。
  • 白巖松: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
    李健在上節目的時候,也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只喜歡咖啡,人到中年了,才喜歡上茶。這種喜歡,是水到渠成的喜歡,很自然。 白巖松在《趣品人生》的序言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如果單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選擇。急不得惱不得,讓情急口渴的人早已棄它而去,三大杯可樂下肚,馬上去忙別的。
  • 莫因手機障目,而不見親情可貴
    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理解手機到底有什麼樂趣,但他們永遠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有聲有笑其樂融融,才是幸福本來的樣子。可即便如此,讓人們徹底告別手機卻不大可能,也不現實。但我們完全可以掌控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場合。當我們在手機裡關注遠方的訊息,操心他人的境遇時,可否將視線暫時從屏幕移開,看一看身邊的親人。如果從他們的眼睛裡讀出想你的渴望,那麼不妨停一停,享受這一段天倫之樂的時光。
  • 感覺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麼就已經人到中年了
    感覺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剛剛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剛剛懂得了如何處理一些原來自己不擅長的社交禮儀,剛剛懂得了親情、愛情、友情的可貴,不知不覺,一眨眼的時間,驀然回首,就已經人到中年了。而在當下,在我們腳下站立著的這塊中年的土地上,我們則滿腦子都是漸已年邁的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孩子……人到中年,歲月告訴我們的,除了額頭的皺紋變得越來越多,除了曾經厚厚的一頭青絲變得越來越薄,越來白髮越多黑髮越少之外的感慨之外
  • 中年以後,才明白,句句心酸
    人到了中年以後,才明白一些道理,並不是所有陪伴在你身邊的人都是真心待你好,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身邊又有多少人真心幫助你呢?中年以後,才慢慢明白,真心並不能換來真心,有時候你掏心掏肺地待別人好,可是到最後,別人依舊沒有把你的真心放在心上。
  • 小時背過:讀懂才知是人生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年少懵懂,只知詩美,不解其意,囫圇吞棗,一通亂背。然而,當歲月輪轉,青絲成白髮,才恍然驚覺——年少時那些耳熟能詳的詩詞,竟有著催人淚下的力量。小時候學過的詩詞,長大後才讀懂是人生。
  • 「患病以後,我戒掉了愛情」:生死,才是中年女人最大的欲望
    只有經歷過這樣一段生活,中年女人也許才最能夠看清誰是最愛且默默陪伴自己的人。吳蕭今年48歲,是我以前的同事,前些日子她給我留言留言說:「患病以後,我戒掉了愛情。」人到中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像當初認識的時候一樣,彼此交心,那麼的深情和浪漫。可是我們要知道是,中年時候的愛情更多的是基於親情的基礎上,而戀愛時的愛情是基於新鮮感和激情的基礎上。青年時的愛情熱烈奔放,中年時的愛情是深沉和安靜的。
  • 中年女人離了婚以後,還會需要男人嗎
    現今社會,在泱泱離婚大軍中,中年女人佔了一定分量。八零後居多,七零後也不少,還有少部分六零後。相對於七零後、六零後來說,八零後還是年輕人。八零後的女人離婚了以後,大多都會再婚。畢竟年紀尚輕,不管是生理上還是生活上,她們很難就此一個人走完以後的幾十年光陰。也就是說,她們是需要男人的。
  • 人到中年,有一種愛叫做:親情
    往往,我們人到中年之後,我們認為自己的生活裡沒有了愛情,只剩下了一份親情的相守。沒有愛情,何來親情?人到中年,有一種愛叫做:親情!當她感到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只能用別的方式來化解……人到中年,有一種愛叫做「親情」!
  • 人到中年,不管本事大不大,都要和這幾個人打好關係,可安度晚年
    當我們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是到了中年,在這個年紀的人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很多「茫然」。我們已經到了「知天命」的時候了,能夠看透人世間的本質,能夠懂得如何去更好的去生活,更好的去做人做事。中年處在一個中間位置,我們既要總結人生的經驗,又要為自己的晚年做準備,讓自己的萬奶奶能夠過的更好。五十歲是一個坎,如果過好了,我們就可以迎接幸福的生活,如果過不好,接下來的生活會越過越糟心。
  • 「妻子在,家才在」男人40歲以後,一定要明白的道理
    就拿40歲以後的男人來說吧,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到了中年時期,家庭跟事業都趨向於穩定。有的男人事業有成,擁有了不錯的資本,於是他們開始幻想,幻想與年輕貌美的女子相守,幻想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常有人說男人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專一的動物,因為他們永遠只喜歡20歲的女孩,如果這真的是男人的內心世界,那就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幸福的真諦,更不懂得家庭的可貴。真正聰明的男人都應該明白,年過40以後妻子在家就在。
  • 生命是可貴的,越到老,越應該珍惜
    少年多夢幻,中年多追功名,老年多回顧自己經歷,對,與錯,又何妨?當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能讀明白自己的人生,就是贏家!聯想到自己老了,牙齒脫落了,吃東西就是這種狀況,父母公婆他們就是,十年之前和如今,差距甚遠。那時候百吃不厭的食物,如今聽他們頻頻說不知道餓,這也吃不動了,那也吃不動了,甚至有時候都不知道餓。
  • 從今以後,我父母雙亡!
    我從此成為父母雙亡的人了!幾十年曰月旋轉,陰晴圓缺,而今自己已是知天命之年,半世人生恍如一場夢,不知在忙些什麼,不知在追求些什麼,母親在我年輕時帶著一身病痛,帶著對我們的萬般不舍離去,心頭的痛無以復加,今曰,父親又帶著對塵世無限眷戀,帶著對我們的牽念,無奈地離去……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又失去了一道保護的屏障,又失去了一份自然的關懷,以前,我們雖然說頭頂藍天,腳撐大地,卻終究有人為我們遮擋寒氣與酷暑,遮擋風雪與霜露
  • 父母分百萬家產,給女兒十萬,她分文不拿,提個要求笑著離去
    父母分百萬家產,給女兒十萬,她分文不拿,提個要求笑著離去有好處從來想不起我,義務與職責方面倒是說得頭頭是道,這樣的原生家庭、這樣的父母,對於我來說,在心裡只能跟陌生人差不多。可是陌生人不會要求你得承擔起贍養他們的職責,而父母卻不同,他們說這是我身為兒女的責任,而我無法反駁的那種。原因就在於,他們沒給我太多的關懷與愛,可是卻也養育我到成年了。
  • 活了半輩子才知道:親情只不過是"有血緣的陌生人",別看太重
    那麼,這些老人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認定親情靠不住呢?•父母區別對待王先生的父母一共生育了兩個男孩,王先生是長兄,在他之下還有一個弟弟。年紀上的劣勢讓王先生常常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而弟弟則是在一家人的疼愛與關懷之中成長的,這份心理落差讓王先生越發堅定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