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

2021-02-22 普洱世家


■ 文|小普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我有一朋友,自從喝上了茶,總是感慨:茶這麼好,為何不早點知道。

沒想到,話剛剛出口就被別人懟了:如果有人天天在你面前講,茶有多好多好,你未必會覺得茶好,極可能覺得對方很煩。因為緣分未到。

 

是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

李健在上節目的時候,也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只喜歡咖啡,人到中年了,才喜歡上茶。這種喜歡,是水到渠成的喜歡,很自然。

 

白巖松在《趣品人生》的序言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如果單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選擇。急不得惱不得,讓情急口渴的人早已棄它而去,三大杯可樂下肚,馬上去忙別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給自己時間。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心和人生的滋味。

 

在我們年少時,總覺得喝茶是件索然無味的事。只有年紀大的人,無聊的人才會喝茶。

人到中年,才明白,茶是人生百味。

 

所以,年輕的時候,不懂茶,真的不怪你。

 

我們不必站在後來的高度,去評判當年的自己。也不必站在50歲的年齡,悔恨18歲的生活。

 

你這麼好,我為何不早點知道?當時肯定不是眼瞎了,但,有可能是豬油蒙了心。

 

人生遇見的每個人,每件事,出場順序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再好,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茶也一樣。

 

沒有誰會一直在等你,除了你的家人,還有你倉庫裡面的茶。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感慨: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人生,就是一杯茶。從剛開始的「年少無知」、「張狂」,到成熟穩重,歷盡千帆,才有了「醇厚」和厚積薄發的茶氣。

 

人到中年,喜歡上茶,只不過是在茶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喝茶,早已不是簡單的解渴淨心,而是靈魂之間的對話。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自己喝茶能坐一天。

▲商務合作|投稿郵箱:2738731968@qq.com    

或加個人微信號:puersjbb        

淘寶店鋪名:普洱世家店

https://shop380676058.taobao.com (長按三秒複製)

▼ 點「閱讀原文」進店訂購普洱世家好茶

相關焦點

  • 白巖松: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
    沒想到,話剛剛出口就被別人懟了:如果有人天天在你面前講,茶有多好多好,你未必會覺得茶好,極可能覺得對方很煩。因為緣分未到。 是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李健在上節目的時候,也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只喜歡咖啡,人到中年了,才喜歡上茶。這種喜歡,是水到渠成的喜歡,很自然。
  • 白巖松:中年就像一杯下午茶?沒那麼浪漫!人生幸福指數中年最低
    記得,白巖松在《白說》這樣寫道:「中年是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董橋可以詩意地地說,『中年是一杯下午茶』,其實沒有那麼浪漫。我們也還記得,颱風天試圖想用雙手,撐住狂風中搖搖欲倒的小貨車,卻釀成悲劇的中年男人;我們也曾聽說過,一男子為了陪客戶滿身酒氣醉躺在地鐵上,後來與妻子抱頭痛哭:「對不起,我沒有用……」我們也曾試過,因加班到深夜,本來心情就處在崩潰邊緣,卻又剛好錯過末班車,流淚滿臉……中年真的不像一杯下午茶那麼浪漫,它有些沉重,有時候壓得讓人難以喘氣
  • 白巖松致敬80後:人到中年的80後,才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就像白巖松所說:非常同情80後,這一代過得非常擰巴和掙扎。從步入社會開始,才是真正地離開了父母的羽翼,他們帶著對未來的嚮往,四處奔走只為尋找自己滿意的工作,但發現很多比自己更優秀的人都和自己在應聘著同一個職位,結果也是毫無懸念的失敗了。
  • 中年夫妻分居的好處
    很多的中年夫妻,到了四十多歲就開始分居了,其實還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只是不在一張床上睡覺了,「白天是夫妻,晚上是鄰居」,大多數人認為這嚴重的影響了夫妻的感情,是離婚的前奏曲,但是作為一個分居的妻子,我卻覺得夫妻分局的好處也是很多的。
  • 白巖松的孝行感天動地
    當母親老去,孤獨地在兩個兒子家漂泊時,白巖松給予媽媽一個安穩的家……01 白巖松1968年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父親白建啟是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白巖松上面還有個哥哥。白巖松的姥姥、爺爺和姑姑也跟隨他們一起生活。白母賢惠勤勞,以愛和隱忍將這個大家庭的成員粘合在一起。
  • 人到中年,是一盞淺醉的茶…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人到中年童年是夢,少年是歌,青年是詩,那麼中年就是一部小說…看著鏡中的容顏,留戀著內心的太多不舍,驀然回首,人已中年,心中盈滿了太多的溫柔思戀...
  •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長期被失眠折磨的白巖松,生活在他眼裡已經沒有意義了。有一天,他對妻子說:「我才理解梵谷和海明威為什麼要自殺!」妻子驚出一身冷汗,意識到了丈夫失眠的嚴重性。立馬尋找抑鬱症的相關資料,妻子明白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家人的陪伴與支持非常重要。
  • 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茶館主人當著他們的面,吹噓自己在鄉下承包了幾畝茶地,種出的山地茶皆是極品,世所罕見。看破不說破,懂得給別人留面子,才是高情商的表現。做賊的人,也是遇到了難處,才出此下策的。」巧的是,這話正好被小偷聽到了,他羞愧難當,又大為感動。
  • 白巖松推薦好書:閱讀這些書,更有機會改變人生
    作者:八分作為中國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一向以卓越的見識,受到很多人的讚賞。很多人都很好奇,白巖松平時會閱讀什麼書籍。因為白巖松本人就經常公開向很多人推薦書籍。在白巖松推薦的書籍中,有一類是被他經常提起的。這類書便是名著經典。跟一般市面的流行小說相比,名著經典對於很多人來說,實際並不友好。
  • 王朔:白巖松除了"為名請命"這些社會共識,沒有什麼特別的觀點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就是"白巖松"式的人生,運用具體的數字,語言真誠,字字珠璣。作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白巖松的言論追捧者眾多,但偏偏有這麼一個人,直言不諱地表示了自己對白巖松言論的否定。
  • 茶的味道,品過才知道!
    宋徽宗《大觀茶論》說:「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 有太多的東西會影響茶的口感:茶本身的原料,茶的製作工序,茶的存放時間及存儲方式、泡茶的水等等……茶的味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
  • 白巖松直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情商不會低
    白巖松認為,相對於智商高情商高更為重要。很多孩子雖然智商非常高考試成績非常出色從不讓父母擔心,但是雖然考試成績雖好但是人際交往關係卻非常差,說話很直得罪人而不自知,李女士的兒子就是這樣,成績非常好但人際關係卻非常差。
  • 人到中年,半生已過,該學會沉默
    文/談情說李曾經讀過白巖松的這段話,非常喜歡:「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翻天覆地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那些人生至暗時刻,唯有沉默,才可以解救自己。生命,是一個人的旅途。人到中年,半生已過,該學會沉默。
  • 白巖松:現如今指望"養兒防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經常就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犀利言論,在養老問題上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一次演講中白巖松曾經說道:"現如今指望養兒防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老了就應該待在家裡。那麼除了社區養老,還有什麼其他的養老方式?
  • 丈夫凡事都向著親媽,寒了妻子心,到中年才知餘生很痛苦
    導語:丈夫凡事都向著親媽,寒了妻子心,到中年才知餘生很痛苦1婆媳關係大抵上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人際關係吧。婆媳之間的矛盾,大都來源於身邊的日常小事,每一個相爭的時刻,都可能會成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婆媳矛盾的每一次爆發,都可能像一座活火山,淹沒原本幸福的婚姻。
  • 白巖松談信仰
    白巖松引用了楊肅明老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要解決三個順序,這三個順序不能錯的。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關係」。白巖松說:「這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人和工作等等。
  • 撩一個中年女人,這樣做才是「上策」
    可是對於中年的女人來講,要的就不只是心動那麼簡單了。中年女人的眼光已經從如花美眷,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洗禮。一個知暖知熱的人陪在身邊,比瞬間的心動更令人心安。想要撩一個中年女人,就要讀懂她的心,知道她最需要的心是什麼。只有懂得了她心中最期盼的東西,才能稱之為上策,這樣才能獲得她的心。
  • 讓中年女人動心的最佳步驟:「識、知、懂」
    ,認為中年女人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也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但是比起年輕的姑娘們,中年女人確實要難追一點,畢竟她們曾經受過感情的傷,甚至她們有的還不相信愛情,所以想要追求中年女人,你就得下足了功夫。正是因為每個階段的女性都有對愛情的憧憬,所以當你掌握了方法和套路之後,追求中年女人也是很容易的。
  • 白巖松:格局小的人,都有著明顯的共同點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格局是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古人認為一個人如果眼界狹隘,氣度狹小,終其一生,都會被自己的小格局困於鐵獄銅籠中,沒有什麼遠大的前途。而一個有遠見的人,有大格局的人,一定會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次機會,他們的前途不會受壽命的長短所影響。
  • 白巖松書單:這4本書,影響我人生4個10年,值得每個人去閱讀
    央視名嘴白巖松分享了自己人生中關於書的理解。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不同年齡段讀物對自己人生的影響,白巖松總結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本書,也是影響了他4個十年的書。這份書單,送給每一個人,希望在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40年,都能通過好的書籍,找到人生的方向,讀懂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