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閱讀的是《數說》專欄的第12篇文章。
每隔段時間總有一些網絡流行語出現在人們的日常聊天生活中,而如今「打工人」又成為了網絡熱詞。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就是人上人!」今日,快老師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看,在「打工人」大火的今天,藏在打工背後的數據小洞察。
熱度趨勢
以相關點擊量為熱度評價標準,我們得到以上熱度趨勢圖。
可以看到,近三個月以來,打工熱度呈現周期性持續高漲,且整體呈增加趨勢。尤其在近些天,隨著「打工人」大火,打工一詞的熱度實現了新高,不知你周圍的「打工人」們有沒有相互問候一句「早安,打工人」呢?
用戶焦點
關於打工大家都關注些什麼?一張圖給你答案。
農村和農民、回家和外出,這些關鍵詞交代了很多打工人的來源和最關心的事情。而深圳一詞,是所有城市中出現頻次最高的,看來是眾多打工人的打工去處呢!
行業焦點
總體來看,大家對於打工,最聚焦於國內領域。
在國內領域中,大家的關注之處多在於三農方面,也確實由於打工一詞和農村、農業和農民關係十分緊密,三農問題確實能夠反映在打工問題之中。
在其他領域中,大家最關心的依次為社會、娛樂、故事和國際。可以見得打工作為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能夠反映出各個領域的問題,而非屬於單一的某領域範疇。
地域焦點
相對於全國來看,打工的關注者更多處於華東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華東地區容納了無數打工人的軀體,也匯聚了他們的夢想。在這裡,我們能夠感受到,「打工之魂熊熊燃燒!」
用戶畫像
在年齡上,越是年輕人對於打工就越是關注,其中19歲及以下的群體關注度尤其突出。 確實,「打工人」的梗在年輕人中更廣為流傳,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現狀的關注,才是導致這個梗流行的重要原因。
而在性別上,男性群體對於打工的關注要顯著高於女性,這也與當前社會的整體工作狀況相關,男性打工人群體的基數還是要高於女性打工人群體。
任何一個可以爆紅的梗,一定是可以觸碰到廣泛群眾心底的認可,大家雖然幹著不一樣的工作,但是面對的困境也差不多,面臨的壓力也大同小異,「打工人」這個稱呼很容易就引發了人們的共鳴,這種委婉而不失搞笑的自我調侃,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年輕人們的壓力,也反映出很多網友們樂觀的心態,生活很苦,但是唯有勇往直前,才能夠開創新的天地。
這裡是快數據,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