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2020-11-30 第一財經

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可以預期,新退休方案將展現出與現行強制退休政策不同的面貌。

雖然距公布最終方案還需一些時日,但官方已經通過一些渠道透露出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基本原則,即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堅持統一規定同自願選擇相結合。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項重大社會經濟政策,是對國家、企業和家庭養老責任的再調整。這項改革的影響面有多大?為什么女性應該先行一步?什麼是彈性退休?出臺延遲退休只是為了應對「養老金危機」嗎?第一財經整理了延遲退休改革十個問題,並請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做了解讀。

第一問:

為什麼延遲退休要堅持小步慢走?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下稱《學習輔導百問》)提到,延遲退休將會堅持小幅逐步調整,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

因為延遲退休會改變人們的就業和退休行為,影響人們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採取逐步提高的方式,能夠將它對人們生活行為方式的影響降到最低。

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孫永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需儘快出臺,不能一拖再拖,但還是應採取小步慢走的方式,以防範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劇烈衝擊。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改革,關係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早行動,慢慢走,留一個較長的過渡期,去化解各種矛盾。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漸進式改革的方向不會變,但由於這項改革此前因各種原因耽延太久,在退休高峰即將到來之時,小步慢走來不及了,建議採取漸進式的「分步快走」。

第二問:

延遲女性的退休年齡為什麼成為共識?

由於女職工退休年齡過早(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在延遲退休上,女性先走一步或是比男性步伐更快一些,也是一種符合現實的政策選擇。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高齡女性老年人口佔比不斷提升,是老齡化的一大趨勢。與老年男性相比,老年女性的存活優勢明顯,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 2019》數據表明,在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中,老年女性的比例超過六成,超高齡老年群體中該比例則超過七成。

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高於男性,而長期以來,我國退休制度中,女性的退休年齡比男性低了 5~10 歲,年齡差居世界第一位。

基於此,專家普遍認為延遲退休應該從女性做起,但至於是否男女同步則尚未達成共識。《中國發展報告2020》認為應將女性職工退休年齡逐步提升至55歲,用5~10年時間將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逐步提升至65歲。楊燕綏和孫永勇則認為可以男女同時調整,但女性調整的頻率可以更快一些。

第三問:

男女是否一定要實現同齡退休?

從國際的情況來看,男女同齡退休的國家佔多數。聯合國2002年對16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4.74%的國家和地區實行了男女同齡退休制度,2015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到66%。

據第一財經了解,實現男女同齡退休是業內比較主流的建議,理由是現在的工作條件已經比以往有很大的改善,重體力等不適合女性的崗位大幅減少,同時老年女性預期壽命和生存質量也高於男性。

此外也存在不同的意見,孫永勇認為,考慮到女性和男性的差異,不一定要追求男女同齡退休。

第四問:

延遲退休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嗎?

延遲退休對就業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影響,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認識。長期以來,由於擔憂延遲退休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相關部門在這項改革上慎之又慎,延遲退休方案的亮相時間也一再耽延。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魯全認為,西方延長退休年齡的實踐和實際效果都並沒有證明其對就業市場會產生顯著影響,因為就業崗位不是通過一個人退出就業市場而產生的,而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

楊燕綏也認為,就業市場內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崗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崗位,相互交叉很少,所以延遲退休擠佔年輕人崗位的情況並不突出。

不過從現實中來看,延遲退休對體制內崗位還是有明顯影響的,因為體制內單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要通過老一代退休才能給新一代騰出崗位。

第五問:

為什麼應該區分「提高退休年齡」和「領取養老金年齡」?

第一財經在採訪中了解到,下一步延遲退休的改革中很有可能像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制定一個標準的法定退休年齡來作為領取養老金的年齡,至於人們是否退休,則要尊重個人意願。

孫永勇表示,退休指的是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進入休養狀態,它本質上是指退出勞動力隊伍,而領取養老金只是為退休者提供經濟支持的一種手段。退休與領取養老金並非總是一致的,突出表現就是很多人一邊領取退休金,一邊幹著另一份工作。

楊燕綏表示,計劃經濟時代退休了就去領養老金, 所以人們就把退休年齡等同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但國際上沒有法定退休年齡這個概念,只是規定標準的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由人們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按照標準時間領,還是提前領,或是延後領。

第六問:

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後,提前退休會吃虧嗎?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強制退休制度,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必須強制退休,僱主有權利終止勞動者的工作。強制退休制度雖然便於統計和管理,但因為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不利於個體能力的發揮。

因此,尊重個人意願實行因人而異的彈性退休制度在這次改革中贏得了更多的共識,比如實行領取養老金「早減晚增」計劃,越延遲退休獲取的養老金越多,從而給老年人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

《學習輔導百問》中也提出了彈性實施,強化激勵。孫永勇認為,彈性退休就是允許提前或是延後退休。為了減少制度推行的阻力,可以儘量少做減法,多做加法。比如,一個女職工現在55歲可以退休的話,如果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0歲,她的養老金應該提高;但如果她還是選擇55歲退休,養老金也不減少。

第七問:

這項改革的影響面有多大?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改革不僅會影響到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職工,也會影響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居民。

現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男女同齡「退休」,即在年滿60歲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進行調整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八問:

延遲退休對於勞動者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提高法定退休政策涉及到國家、企業和家庭養老責任調整,該政策在很多國家推行時都曾出現反對的聲音。

有研究顯示,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影響正在工作的人群,特別是臨近退休的工作人員利益。對個人來講,提高法定退休年齡1年,少領一年養老金,還得多繳1年社會保險費,綜合損失較大。如果晚退休1年裡失業了,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個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還會受到影響。在受此影響的人看來,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是將養老責任由國家轉移到家庭。

然而,在老齡化的衝擊之下,養老保險基金面臨著「增收減支」的巨大壓力。提高費率和增加國家財政補貼最終都是將負擔轉移到企業和個人的身上,相對而言,延遲退休年齡是老齡化背景下的最優選擇,因此,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成為國際上應對老齡化的通行做法。

第九問:

出臺延遲退休是為了養老金的收支平衡嗎?

魯全表示,延長退休年齡的原因並非是「養老金危機」,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當年德國延長退休年齡的時候,養老金是有大量結餘的。事實上,延長退休年齡是為了平衡代際關係,現在我國勞動力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變晚了,人們的預期壽命也延長了,這才是導致養老金收支壓力的主要原因。

孫永勇也認為,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上,不能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確實有助於改進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財務狀況,但這只是應對挑戰的各種手段中的一個,僅僅依靠它不足以徹底扭轉局勢。

第十問:

延遲退休會促進哪些行業的發展嗎?比如家政、保姆、託幼等。

由於我國對三歲及以下兒童與老年人護理方面的公共服務基本上是空白的或是不足的,當前退休人員中很大一部分人要承擔這方面的責任。延遲退休之後,家庭在這方面的需求能否社會化並帶來這些行業的大發展也是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

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表示,這種需求確實存在,但能不能轉化為有效需求並向社會購買服務,還是由人們的收入水平決定的。從目前我國的收入水平來看,這種需求轉化的程度不高。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未至,
    可以說,人這一輩子,大多數時間都是被「束縛」的狀態。因此,很多人都非常期待退休之後的生活。畢竟那個時候,子女已經能獨立生活了,自己也不算太老,最關鍵的是不用上班也有錢,可以真正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於很多職工來說,延遲退休意味著要多工作幾年,多繳納幾年的社保,且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也要推遲幾年,這明顯損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因此,很多職工對延遲退休有很強的牴觸心理。其實長期以來,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擔憂,即辛辛苦苦繳納了十幾年的社保,結果退休後沒領幾年錢就去世了,實在「太虧」。
  • 別讓拒絕延遲退休,成為了一場「掩耳盜鈴」式的笑話
    但我依然想嘗試去說服各位,說服各位去接受遲早會到來的延遲退休。筆者這裡例舉的理由,不會顯得過於「高大上」,而是從很個人的角度出發,來談談為什麼延遲退休是一件值得我們嘗試並且接受的事情。如果現在突然實行延遲退休,勢必會引起還未退休的人不滿。但我也知道你們的困惑是什麼?延遲退休對我們個人來說,到底有什麼好處?如果我說,延遲退休正是為了保障每個退休人員後的待遇,你又會怎麼想?你可能會認為我在「危言聳聽」,但事實可能就是這樣。為什麼延遲退休是為了保障每個退休人員的待遇呢?說到這裡,就有必要科普一下養老金的組成方式了。
  • 從延遲退休想到的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延遲退休就該從女人開始,從50延遲到55。我想說的是女人的辛苦,每一個結過婚的女人都知道,當女人很累,有多少人敢說當女人不累的?可能中國的傳統就這樣,家裡的種種都是給女人準備的,要收拾房子,要做飯,要生孩子,等孩子大點要給孩子輔導作業,要贍養老人。有的時候想想,不結婚,不要孩子,優雅一輩子,是不是也挺好?是不是女人再延遲退休後,會不會有更多的不婚主義,丁克主義出現?
  •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會面臨著幾個時間節點,長大成人、大學畢業、開始工作、退休。這好像成為了大多數人成長的生活軌跡。前面的幾件事都是我們可以去主動選擇的,只有退休是我們需要根據國家規定到達一定的年紀才能做的。
  • 從單身狗到延遲退休,社會的荒誕幽默與人生的悲歡離合
    朋友是江西人,他說江西一些地方高彩禮現象特別嚴重。總之,他是他父母這一輩子最大的人生負債。可惜人生不能像公司一樣違約。朋友發過牢騷,本來也就算了,我也沒往心裡去。畢竟一樣的打工人有著一樣的苦逼。正巧,前幾天我正好看到數據。江西是我國90後人口性別比最失衡的省份!男女比例達到120.8∶100。
  •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延遲退休?除了領取養老金,另一點很重要
    延遲退休,無疑是當下一個熱議的話題,這也是一個民生問題。之後,有關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彈性退休」,簡單來說就是自行選擇退休年齡,但是這並沒有得到很大的回應。延遲退休,也就意味著延遲領取養老金。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老人主要經濟來源:積蓄、子女贍養、養老金。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一旦延遲領取養老金,生活質量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也是很多人反對延遲退休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找工作難。
  • 延遲退休真要來了, 護士們有這些意見!
    然而,這對於醫院「打工人」護士來說,恐怕不太適合…… 眾所周知,護士是一種特殊身份,且職業特點突出。很多人對護士行業的現狀並不了解, 護士們在年輕的時候身體消耗非常大,年紀大些的護士,很多都有職業病。一般來說,女性50歲左右進入更年期,到55歲身體機能、健康狀況明顯下降,如果延遲到60歲、甚至65歲退休,在工作上可能就會力不從心。護士的職業依賴經驗,也依賴身體條件。就像一位已經工作了24年的護士所說,「隨著年齡增長,眼睛都開始有些花了,站的時間長了手都有些抖了,就怕到時候身體承受不了。」醫院的編制和崗位都是有限的,老護士不退休,年輕護士就沒辦法補充。
  • 海闊天空任鳥飛的日子又遠了——關於延遲退休
    那麼這一次是徹底擊碎了幻想,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延遲退休對個人和家庭帶來的深刻變化。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工作不過是個人謀求生存的手段,無論工作中要承受多大的困難、忍受多大的委屈、承擔多大的壓力,每個人總得咬著牙、擦乾淚、挺起胸一路堅持工作,默默地走下去。而這所有的堅持就為了等到退休,可以陪伴年邁的父母,可以有餘力為已步入壯年的孩子添一把力,自己也能過一段時間雖然不長,但海闊天空任鳥飛的自由生活。現在這種渴望的生活不得不再繼續等待。到時候,亙古不變的大海還是那麼壯美,天空依然那麼湛藍,只是不知道鳥兒還能飛多高。
  • 聲入人心男團踢館《歌手》後,真心話十問十答,你想問的都揭秘了
    相信上一期的《歌手》比賽大家一定都看過了吧,作為國內少有的大型音樂舞臺,《歌手》一直以來都備受好評,每一期從開播之初就是人們熱議的焦點,也被網友們稱為近幾年最良心的音樂節目。而隨著比賽的結束聲入人心男團在參賽前的採訪視頻也隨之流出,其中最讓人們關注的還要當屬真心話十問十答了,節目組官微表示粉絲們想問的問題都在這裡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問這次來參加《歌手》和參加《聲入人心》的心態有什麼不同?阿雲嘎:壓力很大,因為是淘汰制。
  • 真正厲害的人,原來都懂得「延遲滿足」
    ,很容易陷入即時滿足的狀態,卻從來都不懂得「延遲滿足」,殊不知,延遲滿足在我們的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有多重要。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懂得「延遲滿足」的人。那什麼是「延遲滿足」呢?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
  • 為什麼很多退休的人,還要出門打工?四位老人說了實話
    在大家眼裡,退休後的生活就應該那過上那種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幸福生活。然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非常大。近幾年,筆者在身邊有很多退休的老同志,並沒有選擇在家養老,而是和年輕人一樣出門打工。趙大爺,65歲我和老伴都是國企的退休工人,兩個人的退休金加起來也才五千多塊錢。去年兒子結婚了,我們為了給他婚房付首付、出彩禮錢、辦婚禮一下子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兒子和兒媳的工資都不高,每個月還要還房貸,生活壓力挺大的。
  • 婚前十問:看看你男(女)朋友是不是可以結婚的對象
    後來又有專業人士,根據中國婚戀現狀,將十五問縮減成了「婚前十問」。希望這十問,對準備結婚的你有所幫助。第一問: 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能夠保證小家庭的建立,能維持以後的婚姻生活?很多人喜歡把婚姻當成交易,各自有各自的算計,那這個婚還是暫時不結為好。真正打算在一起,彩禮這些都只是一個形式,也就不會把它看得太重要。第三問:我們對彼此的家庭是否足夠了解?彼此家庭對我們的婚姻是否會進行幹涉?
  • 異地工作的老婆說:退休年齡延長了,我要你幹啥?一起殯葬嗎?
    專家建議,女性退休年齡先延至60歲,再延至65歲。然後就真的成真了。延遲退休,專家不研究了,直接被發布承認了。其實對於年輕的我來說,並沒有感覺出來對我有什麼影響,但是我的一個同事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歪著腦袋說:延遲退休,延遲退休,以後會不會直接幹到死,像日本人一樣終身不退休啊。說著,同事突然暴起,大吼了一聲:那我要老公幹毛啊,只為以後留著一起殯葬嗎?
  • 《都市愛情十問》第四期 一起來回答愛情十問吧
    第三問:你是覺得找一個共同點越多的人越容易相愛嗎?第四問:假如你可以有時空穿越技術你會回去告訴自己應該去愛哪個人嗎?第十問:愛情在什麼時候消失的?下面介紹下「拍手」咖啡️laura一直都有一個想開家咖啡館的夢想,但我想還是先從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開始吧。思來想去因此我決定從開始出品掛耳咖啡包做為咖啡館夢想的起點。
  • 「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還要出門打工?」三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退休的人,日子應該過得很滋潤,畢竟有退休金,又不用上班,日子怎麼會不滋潤呢?其實不然,確實有一些人的退休生活過得很滋潤,可也有很多人的退休生活依然過得很辛苦。退休不代表沒有事情要忙,有退休金不代表不需要掙錢。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老人的心裡話,看看他們為什麼退休後,還要出門打工。
  • 有一種情商,叫延遲滿足
    對於像新玩具、好吃的食物等大部分孩子都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剛剛買回來的新玩具,因為舊玩具被亂七八糟地丟棄在桌子上,大人要求先把舊的玩具收拾好才能玩新的;但孩子卻忍受不了這漫長的等待,需要立即打開新玩具,往往會表現出哭鬧情緒,其實成人都知道,把哭鬧的時間用來收拾玩具,能讓他更早地獲得新玩具。在孩子的世界卻沒有這種意識,他們只希望立刻玩新的,對於延遲滿足,也只能持續幾分鐘。
  • 60歲剛退休,子女就讓出去打工,我該不該去?
    多數60歲辦了退休的中老年人,都開始準備退休生活。在家溜溜鳥,出去旅旅遊,只是想想就覺得相當愜意。可是真當你走到公園,廣場上時,卻很少能看到沒事遛彎的人。那退休後的人都去哪了呢?在家賦閒幾個月後,最近因為退休後,要不要出去打工,和小蔣鬧的很僵!小蔣上班也有幾年了,是家裡獨子,去年結婚的時候搞的非常體面,大家都覺得小蔣的家庭環境應該挺不錯!
  • 徵服男人的最佳方法:延遲滿足
    不過在戀愛這件事上,琪琪卻顯得異常高冷,不管追求她的男生有多富有,多捨得為她花錢,琪琪都不在乎,從來都不和他們有任何過分的接觸,更不會平白無故接受對方禮物。其實琪琪對大強的好感也在他之下,比較他人長得帥,人又踏實肯上進。
  • 2021年達到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要明白這三點,要提前準備好
    有很多人到了退休的年齡之後,就不會再去上班了,可是養老金等各種福利,要是不明白正常的辦理手續,也是很難能夠拿到手的;大家要想在退休時,在第一時間拿到應得的退休金,就需要提前一段時間準備好各種材料和手續,辦理的時候也可以提前辦理;通過在相關部門的了解,當老人到了退休的法定年齡之後,就可以在生日的第二天去當地的參保部門辦理
  • 人與人想法太不一樣,有人退休還焦慮
    今天看篇文章,一個人說她剛剛退休幾天,心情煩躁,無所適從啥事都焦慮,曾為工作焦慮,為掙錢焦慮,為孩子教育焦慮。這些任務都完成了,退休了,無官一身輕了,在家躺著,都掙錢,你還焦慮個啥。說:退休以後就脫離社會了,沒有自身價值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退休生活更接地氣了,不用你變臉生活了。只是人的社會價值轉換成家庭價值了(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