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

2021-01-12 靜夜思學

今天說的這本書,名字叫做《極簡主義》,作者是兩個人: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瑞安·尼科迪默斯 。

提起極簡主義,可能很多人會想起賈伯斯,進而想起蘋果手機,想起那種異常簡約的設計方式,但本書的內容並非針對工業設計,而是針對生活方式。極簡主義者的目標在於追尋人生的意義。

作者稱他們曾經月薪超過六位數(美元),以為自己會快樂,但並沒有,擁有香車、豪宅、大量玩物,以為自己會很滿意,然而也沒有,終於有一天,他們放棄了外人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生活,邁入了極簡主義。他們倆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曝光自己的生活,結果這種生活方式迅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極簡主義很快風靡美國、歐洲乃至全球。

喬舒亞和瑞安最初的問題是這樣的:金錢無法給人快樂、工作無法使人滿足、婚姻無法給人幸福,那麼人怎樣才能快樂?人生到底在期待些什麼?他們列了一個清單,把人生中需要的所有東西都寫在上面,包括物質上的如房子、衣服、食物、車等,精神上的人際關係等,然後他們去思考這些東西到底值不值得花費精力。結果出人意料,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東西都可以扔了,因為它們並沒有給人帶來任何價值。

極簡主義者進一步發現,對於他們,最值得關注的五個方面乃是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和奉獻,他們分五章討論了這五個方面,每章有同樣的開頭,如下:

想像一下,如果你彩票中獎了,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還清了債務,搬進了理想的房子(當然是在海邊),而且從此以後再也不用工作了。

接著再想像一下,如果你被通知只能再活一個月或者沒有人能分享你的快樂或者你發現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或者你已經無法成長或者你不能將你的快樂奉獻給別人,那你還想要這樣的生活嗎?如果不想,那麼一個人必須關注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奉獻,那是顯然的了。

極簡主義者不一定需求的東西少,但他們只關注那些值得關注的東西,根據上述五個方面,我們看看他們到底關注什麼:

1. 健康:極簡主義者所謂健康,完全在於自己的感受,他們不管社會上如何定義健康,他們只專注自己內心的感覺,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活力四射,那不管是胖或瘦,都無所謂。健康生活需要飲食配合鍛鍊,飲食方面,避免食用加工食品、糖、麩質食物、水以外的一切飲料、奶類、肉類,多攝入水、新鮮蔬果汁、蔬菜、豆類、水果、魚類。極簡主義者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素食主義者,他們稱,自從吃的肉少了,反而覺得精力更充沛了。關於鍛鍊,他們認為是一種值得享受的事情,他們一旦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計劃就絕不拖延,他們的口號是把「應該做」變為「必須做」,不要說沒時間鍛鍊,而應該說鍛鍊給了人更多的時間。

2. 人際關係:把認識到的所有人列個單子出來,檢查這個單子,算算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上,跟不必要的人際關係說拜拜。關於人際關係,他們有幾本書,我沒看,但光看名字也能大概猜出寫的什麼:《再見了,假朋友》、《放手人際關係》、《準備好離開》。本書的作者之一喬舒亞斷掉了自己的網絡,他以為會很難,但卻發現從網絡裡解脫出來真是一大幸事。喬舒亞發現沒有網絡以後,時間多了,可以做更多自己願意做的事,接著他又斷了家裡的電視,喬舒亞並不對電視節目抱有反感,只是他覺得應該把花在看電視的時間花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

3. 熱情:極簡主義者需要金錢,但極簡主義者不是那麼需要金錢。他們認為強調事業是危險的,甚至是令人反感的,他們只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能賺多少錢不重要,滿足溫飽即可,最重要的是能否在工作中找到熱情。身份、地位、確定性和金錢都是熱情的枷鎖,而極簡主義者對它們不屑一顧。極簡主義者認為為了熱情,人需要拋棄一些東西。

極簡主義所指的並不是剝奪——我們不希望任何人以極簡主義之名過著一無所有的生活——但有時候,在我們試圖讓生活走上更好的方向時,剝奪那些一時的滿足是有意義的。

4、5. 成長和奉獻:很多極簡主義者認為成長和奉獻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奉獻,更是人生意義的來源,人在成長中奉獻自己,奉獻又幫助人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奉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這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極簡主義者通過「苦行僧」似的生活,好不容易省下來大把時間和金錢,就這麼奉獻了?這個問題對於極簡主義者有點好笑,因為一來他們不覺得極簡主義苦,反而樂在其中,二來他們認為奉獻才是人生意義所在,如果不能奉獻,人還活著幹嘛?他們到社區做義工,去邊遠地區建學校、修井、贊助孤兒院等等,他們認為做奉獻得到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

極簡主義者的生活態度,大致如此,你覺得如何?嚮往之?鄙視之?或與我無關?最後,以一個瑞安關於奉獻的例子結尾:

當瑞安在雜貨店的收銀臺前排隊時,有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夫妻帶著一個嬰兒站在他前面。他看到他們把一些已經放在收銀臺上的東西拿了回來,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錢。一股強烈的想要貢獻的念頭——同樣,想幫忙的渴望深植於我們每個人心中——衝擊著瑞安,他明白自己想幫助這對夫妻。於是他將那對小夫妻買不起的東西買下來,送給了他們。

相關焦點

  • 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但他過得並沒有大家想像的幸福,像很多人一樣,物質上的富足,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幸福感,直到母親的離世讓他重新思考物質對自己的意義,從而走向極簡主義,然後引領了極簡主義運動的浪潮。 此片信息密度並不大,但是片中講述的時代背景以及人們遇到的問題卻與我們如此相似。
  •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
    現在的起生以為我這個擔任段點中學校長的人生是一路順風的吧!其哪能呢。我們這一代如知識分子,尤其是當而師的,在那極「左」的代,曾被視作「臭老」,作為改造的對象,山,下鄉,運動,勞,人人都經受過。我一人包教過一個班、人辦過一所中學。文時我還曾被當作批對象,上臺示眾,甚剪打傷了腰,打聾了一耳朵。儘管如此,我還是不後悔,不怨恨。
  • 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與經歷,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與奉獻(勵志)
    我敬佩樹的無私與堅韌,剛毅與奉獻。它把一生的翠綠與芬芳獻給了世人與大地;它把一生的絢爛與奪目獻給了季節與人間;待到它綻放遲暮,年華殆盡,生命枯朽,它又燃盡了畢生餘熱,把溫暖留在了塵世,溫潤了人心!它一生都是個踐行者,也是個奉獻者,它不遺餘力地向我們詮釋了人生的壯美,也向我們展示了奉獻的可貴!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扁鵲周遊列國解除人間疾苦,屈原為尋求救國真理上下而求索……如果有人認為當今不再需要奉獻的話,那麼想想血染黨旗的左權、怕死不當共產黨員的劉胡蘭、人民好衛士任長霞......是的,我們怎能否認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奉獻?怎能不由衷讚美這奉獻精神?在人生價值的天平上,奉獻是永遠不變的砝碼,閃光是生命頂點的坐標!
  • 鄭業成: 極簡主義
    而這些角色也確實在不經意間橫衝直撞地走進觀眾的心房,讓大家片刻失神,然後久久回望……極簡主義這次拍攝借「極簡」為題,嘗試表達鄭業成內心的純淨與真實。鏡頭前和鏡頭後,鄭業成的真實都是顯而易見。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你能真切感受到這些言行舉止是他神經系統支配發出的第一反應,沒有小心的迴避也沒有刻意的延遲。
  • 極簡主義是如何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的
    從工作的角度來看,極簡主義可以幫助提高生產力、專注力但這並不代表著倡導大家成為真正的極簡主義者,書和藝術品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是當選擇了更加簡約的工作風格後,你會開始意識到極簡主義帶來的一些好處。
  • 2021最新紀錄片推薦——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這是我們的第 1163 篇文章2021年1月1日,Netflix 上映了紀錄片——極簡主義:時機已到。大家可能沒想到,在美國把極簡主義推廣做得淋漓盡致的是兩個大男人。Joshua和Ryan是中學時候的好朋友,上學一起吃午飯時他們曾經一起構想著未來的生活。
  • 人生的意義,在於為他人做貢獻
    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在一百年前就有論述,我們要選擇「被他人認同的意義」,這就是「立志」的過程。一個確立志向的孩子,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自己解決,所以思考人生意義,絕不是浪費時間的發呆,而是重要的人生探索。
  •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發表時間:2014-05-30   來源:經濟日報 追尋他的人生軌跡,不難發現,他始終秉持時代變遷中永遠不變的核心價值觀,大愛不變、奉獻無悔,千方百計為人民服務。甚至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也沒有悲觀消沉,反而將更多精力拿來善待每一位病人,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天也不敢懈怠,能為患者多工作一天,就是我人生的意義」!  無私奉獻,永不過時。
  • 人生價值在於奉獻
    「選擇了護士這一職業,就等於選擇了奉獻。」宋陶玲剛進界首市人民醫院時,醫院領導就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小宋呀,你可要有思想準備,護士工作又苦又累,隨時要為患者做出無私的奉獻!」
  • 取捨有道的「極簡生活」
    眼下,中國的一些年輕人正在挑戰這種現象,他們倡導和踐行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希望生活能夠貼近需求本身。   首先,清理你的物品  在豆瓣「極簡生活」小組,聚集著3萬多名成員。對於極簡主義的實踐,HELEN歸結道。她還將自己閒置已久的發豆芽機送給了有需要的朋友,這令她感到非常快樂。  有人歸納了極簡生活中購物的標準,也就是購物前提給自己的4個問題:我真的需要嗎?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代替?如果使用頻率不高,是否可以租借?確定要購買的話,是我能承受的最好的嗎?結果是,如果確定購買,那就反覆使用,使物品最大化其價值。
  • 《怦然心動的人際關係清理術》:如何成為人際關係的極簡主義者?
    許多人從前有一個誤區,在於許多事情我們原以為許多人際往來工作我們應該去做或者不得不做,但是,現在莎拉·奈特告訴你不是這樣的,在人際關係上大膽的進行斷舍離也可以獲得的成功。在莎拉·奈特看來,你周圍絕大多數人的意見和看法都是毫無意義的,不需要在無關緊要的人和事上浪費你的時間,是時候開始學著不在乎了。
  • ...名優教師」徐高峰:人生的目標在於不斷追求,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勤於學習,求實創新,勇於奉獻,熱愛學生,團結教師。先後獲得桐廬縣教壇新秀、杭州市教壇新秀、桐廬縣優秀教師、學校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桐廬縣先進體育工作者。在工作、學習中積累經驗,學以致用,提升業務能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理念人生的目標在於不斷追求,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 人民日報再推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文章不長,價值非凡!
    所謂極簡併不是指吃飯只吃一個菜,捨不得花錢等,而是放棄無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樂和幸福。下面是人民日報推薦給大家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收藏起來照著做吧。01 欲望極簡了解自己的真實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不盲從,不跟風。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確的、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養生、照顧家庭、關心朋友、追求美食等。02 精神極簡了解、選擇、專注於1-3項自己真正想從事的精神活動,比如畫畫、書法、釣魚、跳舞等。
  • 卿語|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追尋人生的意義
    今天來聊一聊關於「人生的意義」這一話題。雖是第一次討論這個話題,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次。在微信讀書App上,我有一個書籍分組,組名叫作「找尋人生的意義」。乍一看,「人生的意義」就像一把雨傘、一隻球被我們弄丟在屋子的某一處,要自己翻箱倒櫃地找回來。然而,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人生的意義。可在這世上,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活下去的意義?
  • 二十年後母校再聚,退休17年老師寄語: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
    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平凡人,一個從教了40年後退休了17年的普通老師,人生沒有什麼驚人之舉,大家沒有忘記我,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和我的團隊成功地培育了蒸北中學八十四班。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一大傑作。我為擁有八十四班、為擁有和我通力合作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而驕傲和自豪。是你們的精彩人生給了我——你們曾經的班主任一個今日想談的話題:人生。
  • 極簡主義者:買的東西少了,為什麼反而覺得更幸福了?
    很多人不了解極簡生活是什麼,也有很多人覺得極簡主義生活是一種苦行者式的日子。極簡主義生活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極簡生活只是一種為了獲得幸福的生活方式。極簡生活跟一般正常生活比,不一樣的一個點在於——極簡主義者擁有的外物數量會遠低於普通家庭。這裡的外物指的就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
  • 奉獻精神彰顯生命意義
    「石油報國英模」孫波同志,正是以這種精神為支撐,用生命為祖國爭氣、為民族加油,書寫了中國石油海外事業發展的傳奇,奏響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壯麗樂章,彰顯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其實,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他完全可以留在國內,享受安逸的生活。
  • 人生的意義在於有所追求
    因為有所追求才能忘記傷痛,創造意義,彌補曾經蹉跎的歲月。哲學家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有所追求。一時的失利不過是沒有搞懂人生道理。忘記人生是一場永無休止的追求。我曾以為只要進了大學,奮鬥就到此結束。結果玩了四年,參加工作才知道荒廢了寶貴時光。別人學得踏踏實實,我卻學得松松垮垮。在工作中與人迅速拉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