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喜歡的人,很多人都會選擇投其所好。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部分人的做法其實有待改進。
要明白,追求喜歡的人這件事,不是純粹地去討對方的歡心,而不斷地陪笑臉,送禮物,做跟班。
它更該是一個人努力展現自己,讓對方發現自己身上的優缺點,在相處中發現默契,在循序漸進地交流和了解中,漸漸地收穫對方喜歡的過程。
這種喜歡,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自然的吸引,或者是優點,也或者是缺點。投其所好,只能算是一個人在追求的過程中,向對方表達的一種誠意。
而且,在投其所好這件事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幾個分寸。
不要總是在「討好」
在喜歡的人面前,將自己的姿態放得過低,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討好這個行為,偶爾用來做感情的「敲門磚」即可。倘若在兩人之後的相處中,仍以這種模式繼續下去,不僅會給對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錯覺,也會弱化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印象。
而且,人大多有這樣的特質,即對於過於主動向自己示好的人,內心其實並不太待見。因為,這樣的人總會給人一種不夠真實,看不清楚的感覺。
反倒是那些能自然流露情緒,不總是因為喜歡而討好,不總是用笑容將自己偽裝的人,會更容易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當然,也更會讓人生出靠近,進一步了解的欲望。
成本要有所控制
與此同時,追求一個人所付出的成本,也需要有所控制。不能因為對方的喜歡,而盲目地投其所好。
至少,需要調控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即使借債,也要滿足對方的所有要求,這樣的做法,明顯是有欠妥當的。
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用自己的能力,去追求喜歡的人時,對方若嫌棄他的寒酸,埋怨他不夠大方,那多半這個人也並不是他的良配。
因為,兩個人相愛,講究的是心的契合,觀念的一致。一個會因為對方不願意「下血本」追求,而輕視這份感情的人,或許也並不值得再追求下去。
懂得「討好」後的目的
前面提到了,投其所好這個行為,事實上只能作為一段感情的敲門磚。當通過一些言行,兩個人牽上線以後,就需要「言歸正傳」了。
這時候,在兩個人的相處中,要儘快找到一些契合點,以此真正地讓對方打開心扉。
或許,適當地袒露真實的自己,作為「誘餌」,會更好地幫助對方有更進一步的情感表達。
然後,再嘗試通過多方面的交流,增進雙方間的了解,讓自己在對方心裡,成為一個立體且有溫度的人。
當這些「輸入」完成之後,最後能否引起對方的情感反應,便由不得自己控制,只能坐等結果了。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不論是男追女,還是女追男,這個行為的本質應該是,讓對方因為對自己的了解,而產生喜歡的情感。而不是過於「投其所好」,將對方哄高興了,就能收穫愛情。
追求這件事,是爭取在對方面前展現自己的機會,是希望隨著對方對自己的熟識和了解,能夠被自己吸引,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契合。
盲目地投其所好,甚至可能會毀掉彼此間感情發展的最後一絲可能,讓原本尚存的希望,消散於兩個人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冷的關係之中。
因為,追求喜歡的人,不是簡單地「討歡心」,更不是純粹按照對方的喜好,將自己偽裝改造。而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讓對方喜歡上最真實的自己。
-END-
喜歡請在下方點讚、分享、收藏和評論。#不一般的情感#
編輯: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