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要彩禮、隨禮往來一二百,江蘇宿遷倡議「人情減負」引熱議

2021-01-11 瀟湘晨報

快過年了,

又是人情往來的高峰期。

1月10日,

宿遷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

其中,「嫁娶不要彩禮」、

「隨禮往來一二百」等引發熱議。

《人情新風「宿9條」》共列舉了9條城鄉居民在日常人情來往中應當遵行或倡導的主要事項。具體內容為:

據了解,2019年12月31日,宿遷在網絡發起''減人情負擔,揚文明新風''意見徵集活動,吸引了56.75萬人次參與討論,徵集了5.31萬條意見建議。在廣泛徵集意見建議、深入調研走訪、專題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宿遷制定了《人情新風''宿9條''》。

宿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陳夫生:

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在人情消費方面,也還存在名目多,金額大,繁文縟節多,人情風成了人情債,給大家正常的工作生活,帶來一定負擔,群眾有期盼,我們就要有回應。

發布會上對9條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Q: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

A:

這一條是對廣大市民辦事範圍的總體界定。我們在意見徵集和調研過程中,人情來往名目多、事項多、繁文縟節多是大家吐槽的焦點。比如有網友反映,結婚請客是正常來往,但孩子滿月請客、一周歲請客、「剪毛頭」請客、10周歲還要請客等等,讓大家不勝其擾。我們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作為首條,旨在倡導大家除了婚事和喪事以外,其它事項可以不辦,這樣既給自己減少麻煩,也為他人減輕負擔

Q:

隨禮往來一二百, 不把「人情」變成債

A:

在前期徵集意見和調研過程中,有市民反映當前有的地方人情來往隨禮金額越來越大、花費也越來越高,給大家帶來一定負擔,「人情味」變成了「人情債」。大家普遍認為,從我們宿遷市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現狀來看,每次隨禮禮金一二百元比較適宜。我們提出這一條,也是順應民意,旨在倡導在人情交往方面隨禮不搞攀比,避免正常的人情消費成為一種負擔,在面上形成重情義、輕禮金的文明共識,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禮輕情意重」。

Q:

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

A:

這一條主要是對大家認為可操辦的事項作出倡導,呼籲大家在操辦人情往來事項的過程中,不要擺闊氣、講排場、上高檔菸酒,任意擴大請客範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負擔,同時也是一種浪費。

Q:

嫁娶不要彩禮

A:

現在全國一些地區還存在天價彩禮現象,在我市有的地方也有「娶不起」的煩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不能因為高價彩禮影響一樁美好姻緣,從而影響家庭團結和社會和諧。我們在此發出「不要彩禮」的倡議,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新時代文明嫁娶觀,不讓純潔的愛情因彩禮而變味、美好的生活因金錢而失色。最近我市沭陽縣桑墟鎮就興起了一股文明新風,那裡的「小大姐」率先承諾「結婚靠愛情、不要彩禮錢」,「老丈娘」也表態「只要孩子好、彩禮無所謂」,一時傳為佳話,網友們對此紛紛點讚。

Q:

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紙人紙馬

A:

在前期徵集意見和調研過程中,不少群眾反映當前喪葬事項存在名目多、浪費大等陋習,不僅給自身和親友增加負擔,給別人帶來煩惱,甚至影響市容環境。就拿請吹鼓手來講,一套流程包括吹喇叭、搭臺唱戲等,花費也在3000—4000元左右,而且存在噪音擾民問題,群眾對此有意見。我們在綜合市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列出喪事操辦過程大家最為關注的5個方面,力求通過宣傳倡導、村民自治,逐步革除陳規陋習、淨化社會風氣、減輕人情負擔。在此,我們也向全社會發出倡議,請大家發揚「孝在當下、厚養薄葬」的傳統美德,對在世老人多關心、多盡孝,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為逝者從儉辦喪,也是對逝者的尊重。

Q:

「孩子滿月、升學,祝壽、過生日只擺家宴」

「買房、買車、開業不請客不收禮」

A:

這兩條實際上是呼應首條「小事不辦」的總體要求,倡導大家在孩子滿月、升學,老人過壽、過生日等類似情況下不要請客收禮,慶賀還是要以家庭成員內部聚會、表達情意為宜,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人情負擔。

Q:

「壓歲錢」不變味,不慣孩子

A:

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傳統習俗,體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祝福,這也是很多人對童年的美好記憶。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門檻也逐漸水漲船高,由幾塊錢、十幾塊錢漲到了幾百元、上千元甚至更多,本為對孩子的美好祝願也變成了人們炫富的手段,一方面,「壓歲錢」成了成年人的「壓力錢」,另一方面,也給孩子帶來了攀比炫耀的不良影響。我們在面上倡導「壓歲錢」不變味,不慣孩子,就是要讓壓歲錢回歸本真。

Q:

黨員、幹部做表率,模範、鄉賢帶好頭

A:

老百姓常講,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弘揚人情新風,廣大黨員幹部理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這裡也請各類先進典型、模範人物、各位鄉賢也要帶好頭。我們把此條作為「宿9條」的收尾,旨在推動廣大黨員、幹部、模範、鄉賢,要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人情減負的先行者,也歡迎廣大群眾對全市黨員、幹部、模範、鄉賢進行監督。

宿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陳夫生:

把不必要的人情負擔減下來,讓老百姓在這個過程當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建設一個更加全面的小康社會。

網友熱議

「宿9條」引來不少網友的點讚

尤其是「嫁娶不要彩禮」展開了激烈爭論

隨禮送多少紅包才「不丟份」,

嫁娶彩禮收多少才能讓雙方滿意?

類似的問題時常困擾著很多人。

如今宿遷出了「宿9條」,

能否真的給人情「減負」呢?

【來源:環球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江蘇宿遷倡議「人情減負」:嫁娶不要彩禮,不把人情變成債
    宿遷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有「項羽故裡」之稱的江蘇北部城市宿遷,日前正式出臺並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倡議市民「減少人情負擔」,輕禮重情,建設文明鄉風。「宿遷某些地方依然存在人情來往名目繁多,導致人情消費負擔過重的現象。城鄉居民在收入增長的同時,個別地方的人情消費支出也在上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些群眾在奔小康途中的幸福感,更有礙部分群眾的脫貧之路。」
  • 減負一年,宿遷人的「人情帳單」縮水了
    一年血汗錢,一半人情帳……」這段順口溜曾是宿遷人情風盛行的真實寫照。  然而,過去一年,宿遷人用文明新風蓋起了一座「人情減負大樓」 。  2020年1月10日,宿遷發布了人情新風「宿9條」,全市上下按照「全要素動員、全社會參與、全領域推進」的思路進行全面推行。
  • 經濟日報刊文談人情往來:「窮講究」不能變成「講究窮」
    過多過重的人情往來,加重了生活負擔,更敗壞了社會風氣名目繁多的宴席、五花八門的禮金、節節攀升的彩禮……一段時間來,部分農村地區因「窮講究」,導致隨禮返貧、因婚致貧屢見不鮮。
  • 山東沂水提倡彩禮不超1萬引熱議,官方回應:因地制宜,並非強制執行
    而在沂水縣卻出現了這麼一個事情,引發廣大網友爭論,沂水縣推出了一個婚俗改革書,見面控制了彩禮的多少,婚車的數量,還只能邀請直系親屬,不能超過幾桌,隨禮也不要超過二百塊錢。倡議書發出以後有很多人高興可以拿錢少,也有很多人表示不了解,不明白為什麼要限制這些東西,他們這樣破壞了辦喜事的自由,而且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最後不要下達強制命令
  • 「隨禮」是越來越多了,「人情」卻越來越淡了
    但與之相隨的,是打著互相溝通,聯絡感情幌子的送禮名目也越來越多,當然,隨禮的禮金也是越來越高。很多人不禁感慨道,自己掙的那點錢,快要隨不起禮了,真有點吃不消啊!小李憂心忡忡的說道,我也不知道啊,我結婚時他隨禮了三百,這兩年物價上漲了這麼多,我怎麼著也得回個五百吧?你準備隨多少?我有點尷尬的回答道,我也不知道隨多少,畢竟之前和他沒有人情往來,但人家給我發了邀請函,不去又不行,哎,好糾結。旁邊的李姐就插話道,小蔣,那你得和我們統一戰線啊,別一個三百一個五百的,那別人看起來會不舒服的,照我的意思,大家統一上五百得了,你們覺得呢?我和小李相視一笑,得,統一戰線。
  • 銳評丨人情往來切莫重利忘「情」
    2018-02-12 07:39 | 人民網面對即將來臨的年關,既讓人欣喜也讓人添堵,喜的是家人團聚,堵的是越來越多的隨禮。雖然社會在發展,收入在增加,但過多過濫甚至變味的人情往來,既與勤儉節約的社會要求格格不入,又給家庭、個人帶來不小的負擔。
  • 「彩禮不超1萬,隨禮不超2百」,婚俗倡議為何引爭議?
    山東沂水縣針對天價彩禮實行了婚俗改革方案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大家眾說紛紜觀點不一,婚俗改革當中明確規定了彩禮費用不得超過1萬,並且結婚使用的車輛也不能多於6輛,所宴請的對象是直系親屬即可,婚宴不得超過10桌,隨禮的費用也不能大於200元,這一系列的規定出臺讓大部分當地人覺得不可接受,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非常滿意,但在這裡可以大致的判斷出那些雙手贊成這一份倡議書的都是男生。
  • 生活在農村,太多的人情往來讓我們很無奈,但卻又身不由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年前就收到了3個同學的婚禮請柬」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劉無奈地說,過年的喜酒有些來不及喝,自己剛入職,月收入也只有3000多元,而這三個同學自己每人要分別隨禮800元,總共需2400元。
  • 「天價彩禮」再上熱搜,彩禮到底該不該給、給多少?大家吵翻了
    關於彩禮,很久都沒有出現在大眾熱議的視野了。其實,山東沂水此次出臺的針對婚俗改革倡導方案中,彩禮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其中還包括了對婚車、宴席排場等的倡議。而關於天價彩禮,從「一號文件」到地方性倡議,都在試圖從多方面入手,遏制這股愈演愈烈的不良風氣。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彩禮屬於「家事」,給不給彩禮、給多少,都是婚禮雙方家庭的事,怎麼近年來就上升到了全社會關注、政府頻頻出臺相關政策了呢?
  • 人之間-論人情往來
    人情往來也是如何平衡取與予的關係問題:多予少取是好人,先予後取是高人,只予不取是聖人;多取少予是壞人,先取後予是俗人,只取不予是小人。人是一種貪婪的名利動物,每個人都在求取自身名利的最大化,人人都想從別人那裡獲得更多的好處,總想著如何在人情往來中佔別人的便宜。同時,人也是唯一要「面子」的動物,為了「臉面」總想給人留下「多予少取」的形象。這就是多數人在人情往來中的心理。
  • 職場人情往來,同事隨份子把握4個原則,避免吃虧,還不得罪人
    職場人情往來,同事隨份子把握4個原則,避免吃虧,還不得罪人!1、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在真實的工作場所中,有些人只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無論他們是否熟悉,只要有人發出邀請函,他們都會去參加婚禮。不管友誼有多深,他們都會迫於要面子給別人隨禮。如果你趕上假期並結婚,那麼你一個月的薪水將不足以用來隨禮。
  • 彩禮只能1萬內,你能接受嗎?
    而近日,山東沂水婚俗改革倡議「彩禮不要或者少要,彩禮費控制在1萬以內;婚車不超過6輛;婚宴僅邀直系親屬即可,規模不超過10桌,提倡隨禮不要超過200元」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1萬元彩禮」上,許多人認為彩禮必須給,1萬元有點少了,政府的規定有些強人所難,對女方沒有保障,更有人提出讓男方上門她來出1萬出房子。
  • 生活中的人情往來
    人情往來原創是個中國人,就免不了人情往來。從婚喪嫁娶到孩子上學、喬遷新居、生病住院等等,這是最普通的也是最傳統的人情往來。這些人情往來,都是自願的,也多少有些人情味兒。後來,住進了小區,鄰裡之間都不認識,也很少聚在一起嘮嗑,有的對門住了幾年,都是在貓眼裡看見過,更別說知道姓甚名誰,幹什麼了的。這樣鄰居之間的人情往來,機會沒有了。剩下的最多就是朋友,戰友,同學和同事了。就說同事吧!
  • 彩禮不能超1萬,超了還要罰錢!高價彩禮的「甜蜜煩惱」終將過去?|幸福圓桌會
    一直以來,隨禮的費用佔了很多人開支的大頭。年輕一代的婚嫁是一個家庭的大事,而彩禮則是談婚論嫁繞不過的話題。阿福最近關注到了山東臨沂的一個新倡議,提倡彩禮不超1萬元,喜宴不超10桌,婚車不超6輛。倡議一出,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畢竟彩禮這個「甜蜜的煩惱」是大多數人都要經歷的。其實,早在今年五月,沂水縣沂城街道就發表了《沂城街道喜事新辦倡議書》。
  • 人情往來如何才能不走樣
    原標題:人情往來如何才能不走樣聲音導讀:中國是禮儀之邦,講人情、重禮數是文化傳統。特別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添丁增歲之時,合理限度內的人情消費往往能夠成為聯絡感情的紐帶。但不能否認的是,當下社會上的人情消費有一些走了樣、變了味,甚至成為「人情債」。最近,網友對我國部分地區平均1900元的壓歲錢議論紛紛,這讓人情消費的話題再次成為社會熱點。
  • 人情消費成"存摺":"隨禮"是"情"還是"債"?
    不少家庭為"人情"所累  "去年10月份一個月的時間,我參加了5個婚禮、1個孩子滿月、1個喬遷新居、1個開業慶典、還有1個葬禮。"提到人情消費,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一位劉姓居民大倒苦水。參加這些活動,劉先生一家人最少要搭上200元的禮金,多的300至500元,一個月光"隨禮"就花費2000多塊錢,夫妻倆工資的一多半都吃了請。
  • 江蘇、浙江、河南嫁娶風俗大公開,準新娘:結婚太難了!
    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南京、浙江、河南的嫁娶風俗,準新娘:結婚太難了!1、江蘇南京:上門提親在新人明確雙方的意願之後,男方家就要準備去女方家提親確定結婚的相關事項,南京結婚習俗也是如此。菸酒茶糖是不能少的,還有糕,是說要糕來糕去。兩條魚,兩掛肉,還有些水果。菸酒是中國人送禮的老傳統了,比較正式。喜糖,表示喜慶。糕表示步步高。
  • 人情往來,三個建議
    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過什麼樣的生活,人情往來都是在所難的,有的人在人情往來的時候,讓人感覺到很苛薄,有些人卻讓人感覺到很溫暖,刻薄的失去了好人緣,溫暖的有了廣泛的人脈,離成功也更近一些。關於人情往來,小編給大家三個建議。【1】仁者交心,心者頻往。
  • 宿遷你不知道的事,劉強東
    宿遷,江蘇身最年輕的市,發展巨變且迅速,人均目前產值7000美元,達到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宿遷歷史悠久,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同時乾隆皇帝五次來到宿遷,讚嘆為第一山春好處,目前宿遷的大運河和乾隆行功已是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