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其實就一句話

2020-10-18 雪落無塵

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一隻憨憨

文 |一隻憨憨    圖片 | 來源網絡 

 

快 樂 或 者 憂 傷   -   有 我 一 直 陪 你   

   

「人世漫長,也轉瞬即逝。有人嚮往星辰,有人甘於塵埃。他,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星辰的人。」

這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推薦語,也是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人生寫照。

在平穩枯燥的現實和冒險遙遠的夢想之間,大多數人都會屈服於現實。而毛姆筆下的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蘭克卻是個例外。

一個看似沉悶穩重的中年男人,有著體面的銀行工作和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在將近不惑之年,放棄現有的一切身份與地位,拋妻棄子,孤身前往巴黎追求夢想,逃離原本平淡如水的生活,選擇成為一個畫家。

作者通過第一人稱的口吻,因受主人公妻子之託,前往巴黎勸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蘭克回心轉意,從而以旁觀者的身份,深刻而現實的為讀者展現了這個「瘋狂」的故事。

從主人公離開後的窮困潦倒,到被畫家斯特洛夫接濟欣賞,而後與畫家的妻子布蘭奇之間的畸形愛戀,作者以最真實冷靜的筆觸,講述著主人公荒誕的人生。

描述了這個男人,對於妻子、朋友近乎無情的冷酷,還有人性中極度自私的一面,以及對藝術癲狂的熱愛。

通過展現出其他人不同的人生選擇,一步步揭開生活的真正意義,為讀者展現「月亮」與「六便士」的真正含義。

01

書中的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蘭克,在選擇成為畫家後,並未一舉成名,而是屢屢受挫,畫作不受賞識,甚至深受病痛與貧困糾纏,險些命喪巴黎。

作者以最冷靜客觀的語氣,講述著夢想與現實之間百轉千回的距離,以及夢想所帶來的後果,展現出這個孤僻暴躁中年畫家的狼狽和不得志。

在作者的極力刻畫下,查爾斯·斯特裡蘭克身上出現了兩種極端。

一面是對家人朋友的極度冷漠與自私,一面是對藝術的極致追求與熱愛,當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交替出現在主人公身上時,極其戲劇性的展現了主人公不斷追求人生價值的傳奇一生。

同樣,其中也不斷穿插著其他人的人生。

有愛慕虛榮的斯特裡蘭克夫人,極力塑造自己弱者、受害者的形象,以求得名聲地位。

有背叛丈夫而愛上斯特裡蘭克的布蘭奇,最後落得被拋棄,選擇輕生,結束人生的悲慘結局。

還有與斯特裡蘭克相同境遇的亞伯拉罕醫生,為了理想而放棄優渥工作,過上了自己的人生,清貧卻知足。

最喜歡的,是亞伯拉罕醫生的那一段。

一個醫術精湛,前途無限的猶太醫生,在見到亞歷山大港後,認定了這裡是他的家鄉,毅然辭去體面有前途的醫生工作,在亞歷山大港做了一個身份低微的檢疫員。

而他的接替者,因為他的離開飛黃騰達,甚至立功封爵,過著體面的生活,嘲諷亞伯拉罕沒有個性。

作者對此的評論是:「一個人因為看到另一種生活的意義,只經過片刻思索就拋棄大好前程,這才需要足夠的個性。勇敢走出這一步,絕不後悔,這才真有個性。」

02


世俗所定義的「大好前程」,未必是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也未必是想要的。

與其終其一生都活在世俗框架之中,浪費自己的生命獲得他人的認可,以求合群,不如只堅守自己的本心與追求。

這才是真正的個性。是勇於打破世俗的勇氣,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選擇,這就是我從書裡明白的事,也是作者想藉此傳遞出的人生價值觀。

所以,故事的最後,查爾斯·斯特裡蘭克在經歷一系列變故後,他厭倦了繁華的人類文明,離開了巴黎,隱居於大溪地島。

在雙眼失明且惡疾纏身的情況下,畫完了一副足以傳世的巨作,卻在畫完後交代土著妻子將其付之一炬,什麼都沒有留下。

對於他而言,名利並非人生意義,正如六便士一樣,與他毫無價值可言。當畫作完成時,他近乎癲狂的人生已經接近尾聲,而在此時可以完成夢想,找到自己,就是最大的圓滿。

畫作,只是一個載體,而非歸宿。

作家毛姆被譽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在他的筆下,每一個主人公都並非完美,他以最冷漠客觀的視角,一針見血地刻畫了人性的複雜和劣性根。

每個人都習慣用自己的人生觀,去評判他人是非對錯,以世俗標準評判別人的人生價值。殊不知,無論是「月亮」還是「六便士」,根本就沒有對錯,只看自己喜歡與否。

正是因為作者對於現實多面性的認識和細膩敏感的筆觸,《月亮與六便士》一書,才受到一代代讀者喜歡。

直至今日,仍在給強加標準答案在孩子身上的父母警示與提醒,仍給在現實中迷茫抉擇的年輕人,指引與啟示。

03

毛姆筆下的主人公,與當代人亦有許多相似之處,背負沉重的就業壓力與消費負擔,在時代洪流中,被一步步推著往前走,不知前路如何。

同樣,他們之中也有很多人,選擇反叛「權威」,選擇打破潛在規則,敢於拒絕所謂的「996」工作制,敢於拒絕所謂的「酒桌文化」,敢於逆流而上,打破偏見。

在滿地的六便士中,自然有人不斷沉淪,甘願為其驅使。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更是如此。

簡單的資本運作,即可以造出耀眼的明星,而資本的犧牲下,星星的隕落也變得再簡單不過。

這樣的時代,註定有人迷失在「六便士」之中,終其一生,在可悲地追求世俗定義的人生的價值,不斷的沉溺於物質帶來的滿足感,渾渾噩噩的活著。

同樣,有人能在滿地的六便士中迷失,亦有人可以在滿地的六便士中看見月亮。

他們不在乎世俗的標準,而一心選擇奔向月亮,奔想理想,表現出真正的個性。

他們敢於選擇自己想做的事,過想要的生活,甚至一步步憑藉自己微小的努力,去改變世俗的偏見。

他們讓小眾走向大眾,從被他人支配到自己創業,從守舊到創新,一步步讓世界變得更包容、更多元化。這就是新生代的力量,他們同樣會成長為未來的脊梁。

正如王爾德所說:「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蘭克就是如此,當代的年輕人也是如此。即便反叛至此,一無所有,他們仍舊敢於選擇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這或許就是生而為人的價值所在。

人生的價值,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也無蛛絲馬跡可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自己一步步充滿勇氣地探索。

只要忠於自己,忠於熱愛,就是真正的人生價值。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這些,就是《月亮與六便士》給予我們的寶貴啟示,永遠忠於熱愛,做自己的英雄,世俗的定義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

  

寫最溫暖的感情事,做最懂你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蕭元林: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作者:蕭元林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所以答案也就千差萬別。1949年11月1日,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寫了一首詩《有的人》,開篇第一句「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這就深刻地闡示了人活著是否有意義。位置站低一些,從淺顯的視角看,這個問題可從根源上找答案,那就是人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究竟為了什麼而活呢?人生在世,真的非常不容易;平凡的人一生往往是平平淡淡,無大風大浪,無起起伏伏,實在是平常……人究竟為什麼而活呢?這很哲學,很深奧!人這一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且不去貶低或是褒獎,個人覺得重要是這一生要有所意義才是;或許在盡頭時,至少心裡不會留下什麼遺憾和痛惜,才值得!
  • 人到七十,一眨眼就要「落幕」了: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2020年馬上就要結束了,最早的一批50後也已經年過70,俗話說:「人到70古來稀」,當你回望這70多年風風雨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一、活著是為了自己《紅樓夢》中有一句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本就是一個人,離開的時候必然也是一個人,人活著,只有無牽無掛,活得簡單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 人,活著,為了什麼?
    作者:胡楊映月作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或許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為什麼而活著和活著要活成什麼樣子的人的理解不同,所以我們對於自己該選擇如何活著和做什麼樣的人的方式也就不同了。於是,有些人選擇了一種最實惠的活著的方式:吃好、喝好、玩好、高興就好。
  •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成功嗎?快樂嗎?價值嗎?幸福嗎?看完此文你就知道了。1、什麼是成功當人到中年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已婚,配偶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比較喜歡的工作,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不必老要看人眼色行事,做想做的那個自己,這就是成功。
  •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啥?
    人這一輩子活著究竟是為了啥?突然間感覺很孤單,連一個可以說說心裡話的人也沒有。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還好有頭條君,可以在上面寫寫畫畫,說說自己的看法,這裡沒有熟悉的人,也沒有認識的朋友,可以暢所欲。真好。未來我該去往何方,做何打算,還不知道,可有高人指點一下迷津,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也非常感謝讀者們這一路以來的陪伴!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說大很大的話題,說小也小的話題,為什麼活著,每個人又每個人的答案。那麼我為什麼活著?01 我想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尼採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追求生命的意義是貫穿一生的動機。活著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是一種常態,是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包括愛,包括給予,包括成功,名利,金錢,權利。
  •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如果說人生是一段旅行,那無論是我們還是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那沿途的風景,不問好壞,它終究潤色了這段旅行。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常常憂慮,我如今的人生方向是否正確,我是否對得起我曾經遇上的人,以及未來的我將會是怎樣的,我的行為、我的生活方式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對於一個自卑的人來說,好不容易有個聊得來的朋友,你會千方百計的想要將他留在身邊,通過強大的控制欲來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離別是人生的常態。我輾轉反側,很長一段時間失眠到天明,只有聽到清晨街道的叫賣聲才感覺自己不是孤獨的,然後睡著。
  • 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活著從哪裡來,人活著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活著從哪裡來,人活著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唐崇榮牧師人活著被造的奇妙,不單是上帝智慧的偉大,人被造的奧秘不但使我們欣賞享受上帝的恩典,我們活著還要與 神發生關係,與人有責任的關係,與自己有良心道德的關係
  • 活著 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其實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有些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有些人永遠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還是會在苦苦地追求著,等待著,幻想著。其實痛苦並不是別人帶給你的,而你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 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比如,為了錢、為了愛、為了家庭、為了吃麥當勞……我想,題主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不妨就從這個角度出發,調侃調侃。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人活著」和「有什麼意義」這兩者的辯證關係是「人活著」在前,然後才會「有什麼意義」這種思考的存在。
  • 一生奔波勞碌,究竟為了什麼?
    導語:心靈雞湯,人生感悟與你分享文/康小花人這一輩子,匆匆不過幾十載,可以說漫長,也可以說短暫。活著每天都幾乎重複一樣的節奏,忙忙碌碌,穿梭於車水馬龍之間,時常拷問自己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忙來忙去究竟為了什麼?
  • 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
    古代哲學家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說:我們活著是為了吃飯。人其實就是一個吃飯的機器。有人說:我們活著是為了愛情。有人說:我們活著是為了掙錢。我們幾乎一生都在為掙錢奔走。有人說:我們活著是為了理想。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理想,那麼他活著就沒有了意義。或許有人也會說:我們活著是為了權力。人若沒有了權力,活著不如死去的好。
  • 賺錢是為了活著,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們每天努力的工作,賺錢,是為了活著,但是我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小編認為,人一生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活著,所以我們要努力的賺錢,使自己能夠活下去。同時人生還得弄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活著。因為我們也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 你有沒有問過你自己,活著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
    就像我們時不時自問,活著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這個答覆多少有些牽強,就像似乎生命毫無意義,和其他動物沒有本質的區別。既然這樣,生與死也沒有本質的區別,來來去去似乎為了最終到達終點。終點是唯一目的,就是死亡。按照這個推理,「活著」從字面意思理解是目的。可一旦加入邏輯推理,似乎就變成活著是為了死去,因為人或者動物最終都會死去。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許多人終日忙碌,為了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房子,車子,孩子等,辛苦奔波,也許沒有時間思索,但是,當他靜下心來,當他當一定年紀的時候,他一定會想到這個問題。
  • 這一生,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無非就是這幾點
    人活一輩子,無非四個字:錢、命,家,情!錢是什麼?在這個現實複雜的社會,錢是一個好東西,沒錢萬萬不能,錢是生活所需,沒錢買不來東西,甚至窮在鬧市無人問。錢雖好,但也不是萬能,再多的財富,也買不來健康,更買不來一顆真心。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2021年重溫《活著》的感悟!新的一年,我們有許多的期盼,期盼今年會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心中知道,理想與生活或多或少存在鴻溝。
  •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了什麼?
    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人為什麼活著。有時候也在想人活這一輩子為了什麼?為了傳宗接代嗎?還是有什麼特殊的使命?我是父母的結晶,父母把我養大,又供我上學,好不容易上完大學,參加了幾年工作,自認為還沒有應該有的存款呢,父母親戚朋友就開始讓我相親結婚了。我今年25周歲,我覺得我不大也不小。然後我又開始了生孩子--帶孩子-供孩子上學 --讓孩子結婚。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那個時候,能吃飽不餓,能偷偷跑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就是最大的快樂,仿佛活著的意義就是要玩得痛快,無憂無慮。或許活著就是為了能得到家人的認可和誇讚。其實誇讚和認可,在任何年齡都適用,十年寒窗苦讀,更是離不開讚許的眼光,有道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一次好的成績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鼓勵。鼓勵和讚許是學習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