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每個人都會有無助的時候,在無助的時候,許多人都會越來越沉淪,這種沉淪是對人性的失望,甚至會讓我們不斷產生消極的想法,直至我們沉淪下去。
如果我們想要走出人生的低谷,我們還需要學會一個成長的心法,那就是去學會擁抱自己的無助。
當你懂得擁抱自己的無助時候,你才能真正走出人生的低谷,學會變得內心強大。
01擁抱自己人生的無助
每個人都會面對人生的低谷,我記得前幾年,我正好公司倒閉,然後又懷二胎,沒有工作,那時也是我人生的低谷期。
我忽然發現,好像自己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了。我的內心也陷入到了低潮期。 所幸的是,我沒有完全絕望,而是重新拿起自己的筆,開始在新媒體上更文。
那時寫文的目的是想通過寫作幫助我來梳理自己,但是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好像我的人生又幫我打開了另一扇窗。
有人曾說,上帝關閉了一扇窗,必然會重新給你開一扇窗。人生從來沒有絕路,只要你心懷希望,上帝依然會為你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學會擁抱自己的無助,就是放棄無謂的抵抗。有一個人曾說說過,人生最重要是學會接納,許多人都會容易接納成功,但是很多人卻忘記接納失敗,也會忘記接納失意和不如意。
學會擁抱自己的無助,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把生命當作一個成長的禮物,更好去看到自己需要修煉的功課。
正如王陽明曾經在自己的低谷,不斷去思考自己的出口和出路在哪裡,他後來發現了心學的力量。
擁抱自己的無助也是如此,當我們不再懼怕任何生活給予我們的挑戰,而是勇敢地去面對,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02把人生當成修行之旅
人生的本質是懂得去不斷修行,內心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煉的旅程。當我們把生命中任何事情都當成自我的磨練,自我的修行,自我成長的功課,我們內心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脆弱,本質上是我們拒絕去接納,拒絕去看到真實。真實可能就不是那麼美好。正如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而敢於擁抱自己的無助,也是放棄自己無謂的抵抗,而是從這些低谷的事情中,看到自我成長的機會在哪裡。
正如誠品書店老闆吳清友曾經大病一場,才會從忙碌的生活中走出來,尋找自己的生命要義是什麼,後來他選擇用書店來承載自己的夢想和後半生奮鬥的目標。
接受自己的無助,也是去看到生命給自己真正的使命是什麼。很多時候,人容易在得意的時候看不清自己,更不懂得自己。
而在低谷與無助的時候,是重新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更是給自己找到生活新的目標機會。
我們只有去看到人生的成長功課是什麼,去了解人生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才不會渾渾噩噩活著,而是在這個基礎上去創造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