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2020-11-20 唐若心學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或許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事實,決定一個人的強大,不是來自金錢的多少,而是來源自性的回歸。

王陽明曾講述一句話,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如果一個人想要持續強大,最根本的不是向外求,而是回歸自我的本性,當我們回歸本性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越來越強大。

每個人都本性自足

每個人的本性其實都是非常足的。王陽明大儒曾講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他的意思是人的本性天然是具有智慧的。

一個人的本性所包含的智慧,往往能夠指引我們做出良好的行為和決策。但是許多時候,我們的本性被外界的東西所遮蓋,我們失去了與自我的連接。

我曾經在很多篇文章中曾講述,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宇宙,在這個小宇宙中,我們是有能量的。

生命的力量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吃奶,學會走路還是其他,這些都不是大人刻意交的,而是我們在生命的湧動中逐步就學會的。

對生命的成長渴望是我們本性的力量,本性十足也強調是這個意思。當我們能夠和本性十足的我連接的時候,我們內在的力量感就越強大。

事實上,很多時候,影響我們強大的是我們被外界的東西給障礙住了。當你越被障礙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做到回歸自性。

比如當我們崇拜權威的時候,我們的自性就被良知給遮蓋住了,還有當我們被自我評價所遮蓋的時候,我們的內在自性也被封住了。

六祖佛能曾寫過一首詩,講述了人的本性十足。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詩告訴我們,人的很多感受和偏見都是自己加上的,我們加得越多,我們內心負擔就越重。

從自我的負重中走出來,就能變得輕鬆面對一切,更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自我精進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人際關係,認知等多個維度助力你在複雜的叢林世界中重建內心強大的自我。

回歸本性,學會與自我連接

如果我們想要內心強大,最重要就是學會與自我連接。你需要知道,面對世界,我們沒有辦法掌控他人,但是我們可以學會掌控的是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成長主題,就是恢復自我的本性。當你的本性十足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我們能夠為自己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和行為。

而我們如何打通自我,我們需要察覺是阻礙我們本性十足的障礙點在哪裡,為何那些問題會影響我們感受到自我的富足。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系統的思考,有些人一輩子活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中, 有些人活在自我失敗的情緒中,有些人活在自我受害者的角色中。

當我們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系統反思的時候,自我的認識慢慢開始深刻起來。你會去意識到,你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意識如何主導了你。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每個人都是自己選擇出來的。當你在對我進行選擇的時候,我們就成為現在的自己。

回歸本性也是如此,回歸到自我認識的路上,回歸到對自我的察覺上。當你一步步察覺的時候,我們就能慢慢建立與自我的連接。

否則,我們大都是用頭腦的層面活著,這種活著雖然沒有多少問題,但是這種活著往往把我們置身於一個孤島的境地。

真正的成長是生命的成長,是內在的成長,你的內在越豐富, 那麼你的根系越深,你就能支撐起任何挫折與打擊,而不會失敗。

回歸自我,就是讓自己的根系紮根越深刻,讓自己重新活過來,這種活著不再是為了別人而活著,而是對自己負責,對自我人生負責。

回歸自性,會讓你遇到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是回歸自性,是對自己的認可和相信,是相信自我的潛能,當你能夠回歸自性的時候,本質上是你內心對自我的信任,是逐步激活自我的潛能。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當你自己足夠好的時候,你就不會再被外界輕易影響。

學會回歸自性,是從深處連接自我的能量與源泉,是感受自己的智慧和成長,是看到自我身上的恩典,更是意識到,我們內心深處的那個發光體還沒有被激活。

如果我們回歸自性,是不再用外界的批判否定自己,更不是完全用別人的眼光來塑造自己,而是擁有自我的定力,找到自我生命成長與前進的功課。

每個人的生命最終都是活出自己,而不是活出別人來。活出自己,並不是活出虛偽的自我,而是活出自我本色和內在的渴望。

當我們能夠真正回歸到自我和當下,往往我們內心就會十分富足,我們可能會對自己身體內不可思議的能量有了全新的察覺。

每個人或許需要明白,回歸自性是回到內心深處的意識,在這裡沒有批判,更沒有傷害,而是只有自我的完整,無論我們經歷什麼,我們都要意識到自我是完整的。

那些痛苦,悲傷,都是幫助我們體會到人生完整的經歷,放棄過度沉浸在情緒中,而是讓情緒牽引著自己慢慢走向平和,我們內在的力量也會增強,更會從情緒中,逐步得到緩解與自我成長。

回歸自性,從本質上不是批判自己,而是從內在變得更完整,用完整的意識面對自己的每個念頭,用意識去塑造自我的豐盛,直到自我變得完整,我們內在不覺得自己有遺憾和缺失,而是在這個整個過程中,感受到自我的完整和蛻變。

好好學會和自己連接,好好用完整的角度去思考與接納各種各樣的情緒和經歷,用臣服與成長持續面對自己,我們就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認為決定一個人的強大是金錢還是自性的回歸?歡迎探討與交流。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
  • 王陽明:決定命運的從來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這3點!
    不少人在奮鬥的路上會有疑問,為什麼有的人,明明一樣既沒有金錢,也沒有人脈,但是卻能白手起家,讓自己的命運走向成功?其實在思考之餘,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歷史上或者周圍成功的人,他們大多都有3個優點,而這就是他們的制勝點。
  • 內心強大心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愧於心
    事實上,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不是所有能做,這只會讓我們陷入到焦慮的情緒中去,更是對內心強大的人最大的誤會。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內心有強的良知能力,這種良知能力會帶領我們走得更遠。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氣場強大不是由氣勢決定的,而是內在擁有平和的心境,你具備嗎?
    事實上,真正氣場強大與我們的金錢以及氣勢多少沒有關係,真正的氣場強大來自內心的平和和自身的定力。一個人內心越平和,定力越深,他的氣場越強大,這種氣場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世事間不斷修煉出來的。一個人內在越穩定,越不會慌裡慌張,而是知道自己最需要做什麼。而一個人越恐懼,越沒有氣場,因為稍微別人的風吹草動就能讓他失去方寸。培養自己的內在穩定感,我們最重要是養成內心如如不動。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懂得尊重自己的內心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讀者曾在後臺問及我。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用特別的標準來限制自己,而是充分的懂得,當你不再活在標準中,我們的內心才能保持完全探索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活在自我人設中,自我人設能幫助別人認識我們,但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裝在套子中的人。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每個人都需要記住,內心強大的人,從不是什麼好人,也不是壞人。 好與壞往往來自我們人類自身的標準,這個標準帶給我們自身是對自己的限定。不要刻意假裝做一個好人,也不要刻意做一個壞人。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用特別的標準來限制自己,而是充分的懂得,當你不再活在標準中,我們的內心才能保持完全探索的狀態。
  • 王陽明:塵世間一切的鬥爭皆是心戰,若想內心強大,記住這幾點
    王陽明曾說,塵世間一切的鬥爭皆是心戰。自己要想強大,並不是外表強大,而是內心強大。內心強大的人,能夠稀釋一切苦痛和憂愁;內心的強大,能夠合理填補你外在的不足;內心的強大,能夠使你無所畏懼地走在大路上,感覺到自身的思想觀念,內心強大也能夠使你高過所有。
  • 王陽明:人世間一切的鬥爭皆是心戰,要想內心強大,記住這些要點
    王陽明曾說,人世間一切的鬥爭皆是心戰。自己要想強大,並不是外表強大,而是內心強大。內心強大的人,能夠稀釋一切苦痛和憂愁;內心的強大,能夠合理填補你外在的不足;內心的強大,能夠使你無所畏懼地走在大路上,感覺到自身的思想觀念,內心強大也能夠使你高過所有。
  • 王陽明:面對苦難的態度,將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王陽明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世上有兩件事能使人覺醒,一是真理,二是受苦。真相能使人回歸本質,苦難才能使人心靈升華。孟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自強不息只有經歷了苦難,在苦難中不斷堅強自己的內心,才能肩負起老天賦予我們的生命更多的使命和責任。
  • 王陽明智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並不難,從好好吃飯開始就可以達到
    王陽明智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並不難,從好好吃飯開始就可以達到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關注在此一事,總結起來就是這四個字——專心致志!除了曾國藩之外,還有一個人與他想法一致,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這人就是——王陽明。一說到王陽明,「知行合一」仿佛就自動浮現在腦海中。
  • 王陽明: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能做到這3點,你達到了嗎
    連心學宗師王陽明都不例外,他一生太不如意:被貶、被誣、大獄、廷杖,而他卻能立地成聖人,成為五百年第一人。因為他留下了一句話,給所有迷茫的年輕人:人生所有問題,都源於你的內心。1.欲修身,先養心《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心的神奇智慧》一書中提到,一切幸福和痛苦的來源,都是心。欲修身,先養心。欲要真正的幸福,也要先養心。
  • 內心強大來自內在的覺醒,內心越強大的人,越具備這三種自我智慧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有人說內心強大是如何來的,其實內心強大離不開思想的成熟,和世事的錘鍊。如果一個人思想不成熟,永遠都無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內心強大的人首先是回歸到自我的內心,去認識生活,而不是經由別人來告訴我們,生活應該怎麼做,當你懂得抓住生活的主動權,而不是被別人影響,我們內心就會開始變得強大起來。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世界都為你讓步!助你人生越來越順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名三不朽的聖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王陽明心學中良知的知,是一個人內心的道德感,和對自我約束。在王那裡,良知—是解決人生一切問題的大根本。
  • 王陽明:一個人想要做到真正的強大,不敗於人,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王陽明:一個人想要做到真正的強大,不敗於人,做到這一點就夠了王陽明被稱為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他的「陽明心學」不但對我國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對一整個東亞地區都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比如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他的哲學理念就深受王陽明的影響,其中「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影響最大。
  • 內心足夠強大的人,從不是運氣好,而是懂得充分運用兩大成長法寶
    缺失的人永遠都不知道,真正能幫助我們成長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當你掌握了這兩個成長法則,你才會發現,原來內心強大按鈕就在自己身上。王陽明曾講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真正的內心強大,不是向外求,向外求雖然能短暫的滿足我們,但是當我們回歸到自己身上,依然發現這是空虛的。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王陽明小的時候也是一個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一個,甚至可以說王陽明都不如大多數人。他五歲的時候還沒有學會說話,12歲才開始讀書,22歲考進士失敗,25歲又重新參加科舉,但是仍然以失敗告終,28歲才步入仕途,35歲就遭人陷害被貶龍場。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尤其是軍事上,更是出神入化,達到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最高境界!
  • 王陽明:做個內心有光的人
    人之幸福在於心之幸福,人生幸福與否的廟門,不是我們獲得了什麼或者失去了什麼,而是在於你的心態。,而是一種智慧的修煉,一種本真的保持。一個內心有光的人,一定是個溫暖的人。內心的光是熾熱的,是對他人的寬容。忍讓寬容不是窩囊,而是成熟後的豁達。退讓一步不是沒用,而是遇事後的達觀。
  • 王陽明: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能達到一種人生境界,你能達到嗎
    王陽明: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能達到一種人生境界,那就是……隨時隨時,隨遇而安,你能達到嗎?王陽明有詩云,「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在他看來,內心強大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遭遇什麼樣的困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都能做到心安,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煩擾自己的內心,這無疑是一種極高的人生境界。
  • 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並不是人生的經歷,而是這三樣內在的東西
    一、命運與我們內在的心態有密切關係生命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和挑戰,只是每個人遇到的問題都不同。曾經被譽為勵志達人,力克,從小沒有手和腳,只有半截身子。但是他從未被命運束縛自己,而是勇敢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