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人想要做到真正的強大,不敗於人,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王陽明被稱為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他的「陽明心學」不但對我國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對一整個東亞地區都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比如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他的哲學理念就深受王陽明的影響,其中「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影響最大。
王陽明在「致良知」中提到,1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心的強大,唯有心強大了,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何為致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和弟子探討「致良知」,他問弟子:「你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是正確的嗎?」
弟子回答:「依聖人之言所做之事。」
王陽明搖了搖頭,說:「不,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假如都按照聖人之言去做,最終的結果可能不是每個人想要的。因此 ,想要知道一件事該不該做?該怎麼做?問我們自己就夠了,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聽老師的話」,「要聽父母的話」,這些話最終產生的影響便是「老師永遠是對的」「不可以反駁父母的話」。
王陽明卻告訴自己的弟子「聖人未必便是對的,想要做什麼事,先問問自己的心」。不論是做人或是做事,都不可以一味地聽從別人的話,盲目跟隨,要明白自己思考。假如1個人連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又怎麼可能在社會上取得成功呢?
正,是1個人的底氣
有句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而王陽明的「致良知」的意思便是堅持正念,正道,唯有當1個人按照正確的思想和方法去做的時候,才可以走向大道。
每個人都知道何為是非對錯,但能不能做到就看個人的選擇了。韓寒在《後會無期》中說:「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因為隨著我們的成長,心,逐漸變得不再純粹,我們明白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道理」,但小孩子不是,他們的心是乾淨的,也正是由於沒有接受過社會的浸染,因此 明是非,知善惡,在遭受不公時,才更加理直氣壯。
王陽明說:正氣是1個人立足於社會的最大底氣。唯有當你是正確的時候,在面對社會上各種黑暗和困難時,才可以堅持到底,獲得人生大成。
人的一生就應該讀一讀王陽明
王陽明的心學自誕生而來,影響了中國千秋萬代的文人墨客,包括曾國藩、張居正、康有為等人,都深得其教,他們也多少繼承和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
不僅僅是國內,王陽明的學說已經遠傳海外,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這樣評價王陽明:「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然而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代,又有幾個人真正領悟王陽明呢?人們都把目光放在短視頻上,為了內心的一時滿足,不願意學習提升自我,最終庸庸碌碌一生。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5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