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2020-08-08 慧心絲語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不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我們的房間需要定期打掃,衣物需要定期整理,生活用品定期添置更新 。那麼我們的大腦—一切行動的總指揮,為了保持它的靈活性,保證它正常運轉,保護有用的優質資源,那麼我們的大腦是不是需要定期掃除,定期的升級呢?

此文中的斷舍離不談物質的收納與清理,而是精神行為方面的取捨,斷舍離就是我們的定期掃除,定期升級的過程叫做重塑認知思維。那麼,有哪些方面需要我們重新認知,定義以及清理呢?

首先,阻礙我們發展的思想和行為有哪些呢?

  1. 跳出糾纏的關係
  2. 斷掉安全感不足
  3. 忙碌創造價值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其次,如何清除這些堅固的心牆呢?

  1. 跳出糾纏的關係

糾纏關係在我們的家庭中大量存在,它在不知不覺中消耗能量,甚至影響我們身體健康。但有的人卻終身意識不到,也不能擺脫關係給自己造成的影響,最終在悲慘中收場。


世界文豪託爾斯泰是知名的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他的一生有著驚人的成就,在家庭關係中未能倖免關係的困擾,她的妻子幾度想到自殺,他本人在生命的後半程也是極度想擺脫糾纏關係的束縛,逃離到一個火車站後,感染肺炎後在那裡去世,臨終前都不願意看見他的妻子。他在《克萊採奏鳴曲》裡寫到:

「我們像兩個囚徒,被鎖在一起彼此憎恨,破壞對方的生活卻試圖視而不見。我當時並不知道99%的夫妻都生活在和我一樣的地獄裡。」


2、斷掉安全感不足

越是安全感不足的人,越是會把現有的環境當做安全的防火牆,死死的抓住不肯放手。豈不知這些是限制你發展的枷鎖,困住你的牢籠。

女人天生是需要安全感的。只是有的人相信自己的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建立了內在的安全感,這樣的人就不太容易把外界的改變視為洪水猛獸。

而從小缺少安全感的人,不相信自己的潛能,掌控感日漸萎縮,不能自己生產安全感。而身為人類,本性又迫切需要安全感,他就只好尋求外界的穩定。

魯迅的妻子朱安是一個柔弱任命的女人,嫁到魯家後一直等待著命運的垂青,渴盼著丈夫哪怕給她一絲的溫柔,可事實是即便是新婚洞房花燭夜,魯迅也是去了母親的房間。她的一生沒有過真實的夫妻情感,更沒有留下一個孩子。她的一生,始終圍在魯迅母親的身旁。魯迅去世後,她的晚年生活拮据悲涼,直到死後都沒如願埋在魯迅的墓旁,這是何等悽慘的一生。給自己造出一個安全感的牢籠,不掙脫它就成了安全感的奴隸,被安全感所築起的高牆給囚禁起來。你可能不知道外面還有陽光。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3、忙碌創造價值

我自己有一種感覺,每天讓自己很忙碌,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好像很充實,而且會有些價值感。當我再仔細察覺自己的時候,發現這是一種錯覺。事實上,如果不把自己搞的不這麼疲憊,合理分配一些時間用於休閒和閱讀,自己的狀態會更好。


打造全新的思維體系

1、糾纏的關係中,一般是關係出現的連結阻斷,應該做的是傾聽和覺察,而不是急于澄清和講求對錯,當你放下評判,用心感受對方的感受給予確認時,對方感覺到了你的愛與真誠,他的情緒就不再過於激烈。在對方平靜時說出你的心理感受讓對方知道,讓理性和愛在你們之間流動,這樣就不會耗費 掉寶貴的心力和感情,而讓你們的關係 更深一步。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2、用優勢創造價值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曾經說過:真正的幸福是運用自己的優勢和美德,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就。沒有價值感的人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想要掙脫空虛、無力的牢籠,從自己的微小行動開始,然後自己慢慢站起來,最終由你自己來掌控自己的生活。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3、「」稀缺「」這本書中提到,心智是一種資源,它並不會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供給。當它疲憊的時候,要麼運轉很慢,要麼就乾脆罷工,這種情況下那你肯定辦事效率低下,所以說要節約資源,平時留有餘閒,讓你的在處理緊急重要的事情的時候,能夠精準、高效的完成。

人的一生當中,重要的事情不會很多,但這些重要的事情對你一生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我們有必要按照重要性原則把時間做一下科學規劃,避免短視而無力規劃未來。

只有少數人在遭受到打擊後,反省自己持有的思維邏輯,進行梳理調整並形成新的邏輯,這是一個打碎整合的過程,也是一個撕裂的過程,需要有勇氣和堅持,只要你做了就不會後悔。

斷舍離——給自己一次思維的清理


相關焦點

  • 斷舍離
    下決心進行一次徹底的斷舍離。一。梳妝檯。一年以上沒有用過的,不再喜歡的口紅色號,買東西附贈的味道不好的護手霜,去年的隔離霜、修護乳,用完的以前想著可以充當旅行裝用卻放在那裡從沒有用過的小空瓶,n年沒有用過的發卡,外包裝好看用完的化妝品,每買一副美瞳就會送的從未用過的美瞳盒,通通被放入廢棄袋中。
  • 人生是一場斷舍離,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
    文/姚瑾01這幾天通過學習《斷舍離》這本書,我把衣櫃好好進行了清理。不清不知道,一清理才發現自己有很多衣服藏在柜子角落裡,雖然很新,能穿,卻是有一兩年沒穿過了。為什麼沒穿?是因為衣服已經不適應自己現在的喜好,而自己又有戀舊癖,一直把它們放在衣櫃的收納箱裡,每當換季的時候,就收進去,從一個收納箱轉到另一個收納箱,而自己成為了一衣服收納的搬運工。
  • 《斷舍離》:斷掉執念,來一場心靈淨化之旅
    這些年,隨著斷舍離風靡全球,越來越多的讀者在踐行,清理自己的生活空間,已經心靈重獲自由。山下英子,日本人,是"斷舍離"的創始人,大學期間就開始學習"瑜伽",並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斷舍離"的思維方式並用於日常生活的"整理"上,並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
  • 斷舍離後,我的生活徹底顛覆了
    「斷舍離」最先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所著的《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斷=斬斷物慾,不盲目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廢物,清理掉多餘沒用的東西;離=脫離執念,脫離對物品的迷戀,清楚內心的真正需求。要做到斷舍離不容易,或許你曾經嘗試過斷舍離,但一直沒成功。
  • 只因你不會斷舍離
    今天花了2個多小時讀完了山下英子著名的《斷舍離》一書,總算是找到了根源所在。「斷舍離」這一理念,最早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來的一種思維方式,並且將這種思維方式用於日常的整理和歸納中,倡導人們給生活做減法。而《斷舍離》這本書一經經面世就風靡全球,成了現象級的暢享書,而且在多個國家掀起了一陣斷舍離狂潮。
  • 斷舍離,不時清理社交圈子
    於是,我清理圈子,推掉所有的應酬,不再參與任何社交,不再接觸任何陌生人,更不會答應任何男生的約會,總算把圈子裡的雜草清理乾淨了!你說能不轉運嗎?再這樣下去,估計我都不知道要怎樣談戀愛了!這是他這幾年唯一一次對我說的這麼吉利讓人興奮的話!
  • 為什麼掌握了斷舍離,生活就能變得越來越好?
    第二層篩子是「自我軸」和「時間軸」,這實際上是斷舍離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 ●從這些角度進行雜物取捨,會了解自己的內心,接納喜歡上自己 ●掌握以物品與自身的「關聯度」為焦點的思維方式 ●清晰地展現隨著時間變化,自身與物品關聯度的變化第三層篩子就是「必要·合適·愉快」的視點。
  • 婚姻中的「斷舍離」:結婚,是成全自己;離婚,亦是放過自己
    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大學時代的戀人打來的;她已經打過不止一次了,以前,怕傷害妻子,他都選擇了拒接,可今天,他想報復,想尋找一下心裡的平衡,他接通了她的電話。兩人相約在一家咖啡廳,初戀哭訴著生活的不幸,說到動情處一把拉起他的手,他下意識的抽了回來,初戀愣住了,你為什麼會躲?既然你也不幸福,我們兩個為什麼不能互相溫暖一下。
  • 關於「斷舍離」
    「 斷舍離」這個概念,是我在疫情期間了解到的,出自山下英子老師的《斷舍離》一書中。減少家裡的物品,創造更大空間,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
  • 用斷舍離的方式來愛自己
    我一直想好好寫一寫關於《斷舍離》這本書的感悟,但是總不敢匆忙下筆,畢竟這本書曾經很火,網上充斥著大量的讀後感以及心得。我不想做拾人牙慧的那一個,想著能寫出自己覺得最有用的感悟,又能幫助到身邊的人的東西。
  • 如何通過「斷舍離」治療生活中的選擇困難症
    經歷了一次斷舍離後的小涵說,她從沒覺得像這樣輕鬆過,感覺就像受到了一種洗禮。當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亂麻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到了該清理的時候了,也就是要「斷舍離」了。何為斷舍離?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藝術。斷舍離,既能教會我們收拾整理,也能幫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 淺談「斷舍離」
    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是去年一朋友向我科普的 ,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的周邊或者思想進行一次斷舍離「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旨在整理優化生活雜物,使生活趨於簡化。後來流行於網絡後,也指思想上的斷舍離,把一些不重要不必要的東西丟棄,簡化自己,留白給以後的點滴,不讓自己過於飽和。
  • 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會讓你活得更高級
    人這一生實際上是一個在不斷地找尋自己的過程,本來是孑然一身的灑脫,很多人卻不斷負重,最終被生活壓得氣喘籲籲,苦不堪言。而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懂得去清理負重的行囊,剔除生命中不需要的無用之物,會讓你活得更高級,同時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 斷舍離的意義
    斷舍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近日朋友搬屋,因為大屋搬小屋,她的物品太多了,大家勸說扔掉不需要的東西,還有好多舊家具,舊衣服和舊物品等。她不捨得扔掉,說每件物品都有紀念價值,就這樣搬入新屋。看著她滿屋的物品,好多都是廢物,因為她對物品的執著,影響了正常生活。香港出曬名寸土寸金,大家都是留很少的物品,簡單生活,享受空間。
  • 對三件事斷舍離,收穫更好的自己
    《斷舍離》中說:「捨得便是獲得」,其實最好的處世態度,是懂得放棄。選擇放棄,也是重新直面自己,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比起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更清晰和明確。但我們容易將這些負能量藏在心裡看不見的角落,時間長了就忘記把它們清理出去。每天和負能量一起生活,很難不受到影響。
  • 研究顯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會讓你活得更高級
    人這一生實際上是一個在不斷地找尋自己的過程,本來是孑然一身的灑脫,很多人卻不斷負重,最終被生活壓得氣喘籲籲,苦不堪言。而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懂得去清理負重的行囊,剔除生命中不需要的無用之物,會讓你活得更高級,同時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 斷舍離,是女人最頂級的自律!
    情叔導語:斷舍離,一門很高級的學問,與自己身邊過多的、沒用的事物隔斷,與自己沒完沒了的購物慾隔斷,最終與繁雜的世間隔斷。從事物到心理,在斷舍離的過程中,將會不斷刷新你隨世界的認知,拋卻不需要的東西,輕裝上陣,看到世界上更多的美好。斷舍離,斷的是慾念,舍的是累贅,離的是情感。斷舍離,是女人最頂級的自律!
  • 學會斷舍離
    有時候必須學會斷舍離,人生才能感受到快樂!人必須要學會斷舍離。斷,是斷掉過去的煩惱,舍,是捨棄自己無法抓住的東西,離,是遠離讓自己不開心的人與事。 沒事的時候,常常清理衣柜子裡不要的衣服,丟掉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捨棄讓自己求而不得的人,默默的祝福他們幸福。
  • 斷舍離:你最需要懂得的就是如何好好愛自己,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很難找到自己,更不用說愛自己。我曾經到過一個熟人的家裡,面積95平米的三居室,三室朝陽,非常好的房子。她說,可以為老公和孩子花很多錢,但自己就算了,自己的家也沒有什麼人來,也不追求那些裝修和布置,只要整齊就好。
  • 對這三件事斷舍離,收穫更好的自己
    《斷舍離》中說:「捨得便是獲得」,其實最好的處世態度,是懂得放棄。選擇放棄,也是重新直面自己,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比起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更清晰和明確。但我們容易將這些負能量藏在心裡看不見的角落,時間長了就忘記把它們清理出去。每天和負能量一起生活,很難不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