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老輩人的觀念中,家裡是必須要有傳承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有兒子的家庭,會把兒子留在家裡傳宗接代,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會給女兒招上門女婿,無兒無女的家庭,會想辦法領養孩子。
但現在,很多人的觀念都發生改變了,法律也明確規定男女平等。兒子和女兒都有權利繼承父母的財產,也都有義務贍養父母。
對於雙獨生子女家庭的話,年輕人結婚根本不存在嫁娶了。而是兩個年輕人,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一起買房,一起裝修,共同建立一個新的小家庭。
但對有些老人來說,他們的觀念中依然還是養兒防老的,女兒再好也是外人,除非是招上門女婿的。如果女兒是出嫁的,那父母一般都不會去女婿家養老的。
02
謝輝和妻子正值中年,想當初他們倆結婚時,雙方就是按老傳統辦的。謝輝娶,妻子嫁,一切都按老規矩辦的。也就是說,按老規矩的話,謝輝是不需要給嶽父母養老送終的。
嶽父母有兩個女兒,謝輝的妻子是小女兒。嶽父母給大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小女兒就嫁出來了。那時謝輝和妻子是相親認識的,兩個人彼此都很滿意,後來就結婚了。
謝輝家還有個哥哥,兄弟倆都留在家裡,父母跟哥嫂住在一起。謝輝和妻子就每月給哥嫂家一些錢,算是給父母的生活費,兄弟倆一個出錢,一個出力,一起照顧著父母。
謝輝的嶽父母原本是跟大女兒和大女婿住在一起的,大女婿是外地人。後來大女婿家裡出了事,大女婿的哥嫂出車禍去世了,大女婿就帶著老婆和孩子回他父母家去住了。
03
因為大女婿的父母一下子失去兒子和兒媳,悲痛萬分。所以,謝輝的大姨子夫妻倆就去男方家住了,陪兩個老人過艱難的時刻,讓他們有活下去的信心。
這樣一來,謝輝的嶽父母就只能老夫妻倆生活了。後來,嶽父生病去世了,家裡就剩嶽母一個人了。嶽母因為突然失去了老伴,兩個女兒又都不在身邊,所以她就天天鬱鬱寡歡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謝輝的妻子見母親這樣,心裡很難過。她想多陪陪母親,可自己工作很忙,還要照顧孩子和家庭,再加上自己家離母親家也挺遠的,所以她實在是有心無力。
於是謝輝決定,把嶽母接到自己家裡住,這樣妻子就不用為嶽母擔心了。嶽母跟他們住在一起,家裡熱熱鬧鬧的,嶽母心情好了,身體也會好起來的。
04
謝輝跟妻子說這個想法時,妻子很意外,也很感動。於是,夫妻倆就去接嶽母了,剛開始嶽母怎麼也不願意,她說小女兒是嫁出去的,她這個嶽母怎麼能到女婿家去養老,親家會有意見的。
謝輝和妻子就做她的思想工作,後來謝輝的父母也打來電話,讓親家只管去小女婿家住,他們沒什麼意見。嶽母這才跟著去小女兒家,謝輝和妻子都對嶽母很好,是真心誠意地孝順嶽母的。
大姨子知道母親搬到妹妹家後,很感激妹妹,尤其感激妹夫。後來,大姨子家就每月給謝輝家打來嶽母的生活費,她說謝輝家已經出力了,不能再讓他們出錢了。
就這樣,嶽母的養老方式跟親家一樣,兩個孩子家一家出錢,一家出力。孩子們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老人,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得到了好的照顧,心情和身體也很好。
05
在給父母養老送終的問題上,子女之間一定要互相寬容,互相照顧,不能太計較了。像謝輝家這種情況,如果謝輝計較的話,那是絕不可能會把嶽母接到自己家裡養老的。
那嶽母既不能去大女兒家,又不能去小女兒家,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天天鬱鬱寡歡的,可能很快就會隨老頭子而去的。老人到了晚年,心情非常重要。如果心情不好,身體很快就會垮掉的。
謝輝為嶽母和妻子著想,主動提出把嶽母接到自己家裡住。大姨子因為感激他們,就每月打錢來,兩個女兒家都在為母親的養老做貢獻。謝輝的父母有兩個兒子,也是一家出錢,一家出力,共同在給父母養老。
所以在給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子女之間分好工,同心協力,就會把老人照顧得很好。做人一定要大度,凡事不能太計較了,自己善待老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將來孩子也會善待自己的。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