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嶽母手握百萬,女婿去借錢周轉被拒,8年後卻找女兒養老

2020-08-25 壯壯大姑講故事


01

優越的物質條件,是年輕人的底氣,如果原生家庭條件好,父母願意幫襯,那麼年輕人則可以心無旁騖去追求理想。反之,普通人將要付出多幾倍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父母作為過來人,更是深知物質條件對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在兒女婚事上,通常會給予忠告,希望兒女能找個家境優渥的另一半。可是感情的事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有時候感覺對了,哪怕對方是個窮小子,女孩也會義無反顧跟隨。

有句老話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指的是,不能因為膚淺的表象便否定一個人的能力,要知道年輕人身上有無限潛能,只要勤勞上進不氣餒,終將會實現夢想,讓心愛的女人過上好日子。

然而有些嶽父母很勢利,因為男孩買不起房子車子,給不起彩禮,便想方設法棒打鴛鴦。即便運氣好姻緣沒被拆散,女婿也要做好婚後受嶽父母白眼的心理準備,畢竟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不在一朝一夕。

02

劉厚奇和妻子談戀愛時,嶽父母強烈反對,還幾次把他轟走。當時劉厚奇只是電子廠一名普通的機修工,掙錢不多家庭條件也不好。而嶽父母開飯店做生意,家境殷實,他們打心底看不上這個窮女婿。

雖然劉厚奇長得不起眼,但妻子卻對他死心塌地,覺得他穩重體貼,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嶽父母託人給妻子介紹很多相親對象,可妻子一個都不肯去見面,發誓今生非劉厚奇不嫁。

後來他倆未婚先孕,嶽父母一氣之下要和女兒斷絕親情。結婚那天,娘家沒一個人來出席婚禮,看著妻子哭得梨花帶雨,劉厚奇內心充滿自責,跑到嶽父母家門口跪了一天也沒能獲取原諒。

身為晚輩,劉厚奇一直放低姿態,不管嶽父母如何看他不順眼,每當節假日飯店有酒席忙不過來,夫妻倆都去義務幫忙。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嶽父母對他總算有了笑臉。

03

兒子出生後,劉厚奇想給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便辭職創業,開了一家小型模具加工廠。從一開始的光杆司令,逐步發展招了3個員工,雖然自己當老闆比打工辛苦很多倍,但是看到家裡老婆孩子吃穿用度檔次有所提高,劉厚奇心裡美滋滋的。

有次劉厚奇費了好大勁,終於籤個大客戶,因為產量大,原材料進貨錢不夠,他不由得犯愁。這時妻子給劉厚奇出主意,嶽父母這些年做生意掙了少說不下百萬,讓他去借幾萬塊錢周轉一下,等回款到帳第一時間就還給他們。

這兩年手裡富裕了,劉厚奇對嶽父母很是大方,逢年過節給大紅包,還經常抽空帶他們去周邊遊玩,嶽父母對女婿的態度也柔和多了。於是劉厚奇拎著禮品去嶽父母家,誰知一聽到借錢,嶽母臉子頓時拉下來,冷冰冰只說了「沒錢」兩個字,便把女婿晾在那。

幸好有幾個朋友幫忙,劉厚奇最終解決了資金周轉困難。過了那個坎之後,他的生意一馬平川,還增加了設備和人手,到了年底利潤翻倍,劉厚奇成了名副其實的老闆。

04

嶽父母心裡只有小舅子,把百十萬都花在他身上。然而小舅子不成器,一直不肯腳踏實地工作,沒學歷沒經歷偏要學姐夫做生意,結果把父母的小飯店都賠上了。

兒媳過門後,見公婆手裡實在沒存款了,開始嫌棄老人是累贅。嶽父母沒辦法,為了討好兒子兒媳,一把年紀還出去打工,一個在小區做保安,一個在超市做保潔,所掙工資全貼補給他們。

然而畢竟年歲大了,8年後,嶽父去世了,嶽母也沒人敢僱傭。沒有了收入來源,嶽母更加兒子兒媳嫌棄,只好厚著臉皮來找女兒,提出想在她家養老。

見到母親落得這般田地,女兒非常心疼,但是鑑於父母以前的所作所為,她擔心老公會記仇。她一個家庭主婦,家裡的錢都是老公掙的,倘若他不答應,還真沒轍。

劉厚奇聽後沉思良久,最終他決定原諒嶽母,讓她留下養老。老人只有兩個兒女,兒子已經不仁不義,要是女兒再不收留她,老人哪裡還有落腳點。

​05

嶽母被女婿的大度所感動,她後悔當初不應該那樣勢利,瞧不起女婿。事實證明,女婿是大器晚成,不僅忠厚老實還很善良,遠比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靠譜多了。

其實,每個人的完整人生,都是由一段一段組成的,有困境有順境,沒有誰會一窮到底,也沒有誰會永遠坐擁財富。主要在於有沒有拼搏到底的精神,只要堅持到底,總會峰迴路轉。

「莫欺少年窮」,很多年輕人起點條件不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只要自己不放棄,早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倘若現在對一個很需要幫助的人置之不理,等到將來他發跡了,一定會讓你高攀不起。

人生有很多選擇,需要我們靜下心做出決定。影響婚姻幸福的,從來都是兩個人的感情和三觀,物質充其量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請嶽父母們,不要帶著偏見與傲慢去看待你們的窮女婿,而是應該多給予幫助和鼓勵,這也是為將來養老多增加一份保障。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65歲大媽哭訴: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給女兒
    執筆:檸兒前兩天,碰到搬家前的一個老鄰居吳大媽,她今年65歲了,之前一直身體健健康康,現在卻拄著拐杖。原來,她半年前小中風了,留下來腿腳不便的後遺症。說起自己現在的狀況,吳大媽哭訴道:「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都給女兒。」
  • 嶽父去世後,女兒女婿把嶽母接到家裡養老,大姨子每月打來生活費
    但對有些老人來說,他們的觀念中依然還是養兒防老的,女兒再好也是外人,除非是招上門女婿的。如果女兒是出嫁的,那父母一般都不會去女婿家養老的。也就是說,按老規矩的話,謝輝是不需要給嶽父母養老送終的。嶽父母有兩個女兒,謝輝的妻子是小女兒。嶽父母給大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小女兒就嫁出來了。那時謝輝和妻子是相親認識的,兩個人彼此都很滿意,後來就結婚了。謝輝家還有個哥哥,兄弟倆都留在家裡,父母跟哥嫂住在一起。謝輝和妻子就每月給哥嫂家一些錢,算是給父母的生活費,兄弟倆一個出錢,一個出力,一起照顧著父母。
  • 女兒遠嫁,母親要50萬彩禮養老,女婿三連問,嶽母啞口無言
    流傳至今,僅剩下金錢,並且近年來彩禮也是水漲船高,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周濤是一個細心且上進的小夥子,知道未來嶽母和女友這些年過得不易,參加工作這幾年,不僅時常給艾美的母親寄禮物彩禮和養老不能相提並論艾美的母親要50萬彩禮,雖然她的出發點是為了女兒好,實質上也是藏了小心思,她不確定女婿是否真能給自己養老,那麼以彩禮為由要養老錢也不為過。
  • 我存款百萬,以為有錢了就養老無憂,如今我發現自己想錯了
    我存款百萬,以為有錢了就養老無憂,如今我發現自己想錯了許多老人抱著養兒防老的思想,他們覺得將來老了,只有指望著兒子養老,就算女再孝順,終究是別人家的兒媳,到頭來自己不能動彈了,還得指望兒子兒媳。養兒防老真的靠譜嗎?往往現實生活中,女兒比兒子更孝順。
  • 嶽母買房養老,女婿要求嶽母寫女兒名字,嶽母卻只願意寫自己名字
    而女婿和嶽母的關係,也同樣很敏感。可是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而婆婆看兒媳,越看越不順眼。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天真地認為,女婿和嶽父母的關係,會比婆婆跟兒媳的關係好。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表面功夫罷了。一旦遇到利益衝突,女婿和嶽父母的關係就會變得很微妙。而嶽父母因為女兒的原因,也會變得進退兩難。
  • 妻子去世後,農村男子贍養嶽母17年,嶽母百萬拆遷款卻一分不給他
    ,幾個月後離世了,那一年老陳才41歲,正是當勁的年紀,還有一個16歲的兒子。妻子去世後,家裡只有嶽母和一個剛成家不久的小舅子了,嶽母和小舅子沒有為難他,讓他把孩子留下來回農村老家再討個媳婦,好好過日子,孩子也16歲要成年了,由外婆撫養。但最後老陳還是留了下來,嶽母身體不好,兒子也準備考大學了,這個時候離開不合適,為了方便照顧嶽母與為小舅子騰出新房,他把嶽母接到自己家裡。
  • 一個37歲女婿的委屈:嶽母有倆兒子卻住我家5年,要不要讓她搬走
    結婚後,他和嶽母的關係處得很好,逢年過節都要主動買東西去看望,還不時地給她些零花錢,嶽母逢人就誇他是個懂事的好女婿。三年前,嶽母因為和兒媳發生了不睦,心裡煩悶,就提出要到女兒家住一段日子。對此,阿彬是表示歡迎的,還主動開車把她接了過來,他以為嶽母只是待上幾天,散散心,等心情變好也就會走了。可沒想到,嶽母這一住下就不走了。
  • 生女兒能養老嗎?只生女兒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三位老人說了答案
    好在我的老公沒說什麼,對女兒也甚是疼愛,因為遭受村裡人的白眼,我們決定舉家去城裡打工。我們來到了東莞,在兩人在工廠裡上班,2005年,當時的東莞房價很低,我們已經在這裡工作7、8年,手頭上有了一定的積蓄,於是決定在這裡買套房。
  • 故事:女兒離婚半年女婿癱瘓,我打算賣房救女婿,女兒:以後養老別找我
    女兒離婚半年女婿癱瘓,我打算賣房救女婿,女兒:以後養老別找我夫妻離婚了,可能成為朋友,也可能是陌生人。女兒是我們的掌上明民民族,我們對他她寄予厚望。後來女兒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武漢工作。我不求女兒有多大作為,只希望將來她能夠找個好婆家,當然我希望女兒留在本地,所以一直給女兒物色本地的好人家,哪知女兒卻瞞著我們,談了一個外地的小夥,也就是前女婿。
  • 結婚半年,聽到獨住的嶽母思念女兒,女婿接嶽母到自己家養老
    我以為那個阿姨是來女兒家暫時住幾天的,誰知表弟說嶽母長期跟他們住了,是他親自去把嶽母接來的。我有點奇怪,表弟就跟我講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表弟的嶽母姓劉,年輕時因為前夫出軌和家暴而離婚的。離婚時女兒只有6歲,很多人都勸她再婚,身旁也不乏追求者,可她被婚姻傷透了心,就堅持沒有再婚。母女倆相依為命過了20年後,女兒認識了我表弟,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
  • 妻子去世,農村男子贍養嶽母17年,嶽母百萬拆遷款卻一分不給他
    ,幾個月後離世了,那一年老陳才41歲,正是當勁的年紀,還有一個16歲的兒子。妻子去世後,家裡只有嶽母和一個剛成家不久的小舅子了,嶽母和小舅子沒有為難他,讓他把孩子留下來回農村老家再討個媳婦,好好過日子,孩子也16歲要成年了,由外婆撫養。但最後老陳還是留了下來,嶽母身體不好,兒子也準備考大學了,這個時候離開不合適,為了方便照顧嶽母與為小舅子騰出新房,他把嶽母接到自己家裡。
  • 女婿願意贍養嶽父嶽母嗎?三位男人說出了大實話
    我們國家雖然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男尊女卑觀念還是有影響。就拿結婚這件事來說吧,女人就要嫁到男方去,而且還要上綱上線的作為責任去照顧公婆。可是女婿就沒有這些硬性的任務,那麼沒有硬性規定,現實中女婿願意給嶽父母養老嗎?
  • 老婆去世,女婿無償贍養嶽母,嶽母80萬拆遷款相贈女婿分文不取
    王軍是一個50多歲的農村漢子,年輕時娶了劉婆婆的女兒為妻,婆婆這個老人早年的時候自己的老伴去世,留下了她跟一對兒女相依為命,可是老天爺,不知道對她就是那麼不公平,兒子在10歲時就去世了,所以後來留下她跟女兒,在一塊生活,直到後來,王軍,做他家的上門女婿。
  • 離婚12年後,聽說前嶽母無依無靠,男子和現任妻子給她養老送終
    可她總是把孩子送我媽那兒去,自己去打牌,越打越著迷。後來,前妻跟一個牌友好上了,就要跟我離婚。我很生氣,也很難過,但還是很爽快地答應離婚了。我和前妻去辦離婚手續那天,嶽父母知道後氣衝衝地趕來,他們是想來阻止的。嶽父母趕到我家時,我和前妻已經辦完手續了,前妻正在收拾她的東西。嶽母氣得當場打了她一巴掌,嶽父說跟這個女兒斷絕關係,不許女兒回娘家。
  • 給女兒買房,老伴去世女兒要接我去養老女婿拒絕,看到親家我離開
    宋阿姨今年60歲了,老伴在去年因病去世了,只留下她和女兒。而女兒在前幾年也結婚成家了,所以如今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剩下宋阿姨一個人。對女兒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即使他們做不到的,也會在後面慢慢用其他的方式來彌補。對於宋阿姨來說,女兒就是自己的寶貝疙瘩。女兒25歲之前,讀書生活工作都一帆風順。唯獨在遇到了女婿之後,女兒就徹底變了。其實也不能說女兒變了,只是女兒不再像以前那樣聽從父母的話。宋阿姨看不上女婿,認為女婿的家境,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女兒。
  • 「養女兒沒壓力,老了還有女婿養老」,過來人感嘆,難過在後頭
    當初為了供2個哥哥讀書,媽媽起早貪黑,拼命掙錢,她節假日也要跟著媽媽去打零工。大哥才工作2年,還沒有多少積蓄。當初他娶媳婦的時候,她辛苦攢了一年的工資,還有媽媽兼職2份工作才掙得的工資,才勉強湊夠了彩禮的錢,讓大哥順利娶了親。二哥要結婚,雖然女方很體貼地說不要彩禮,但是房子還是要準備。媽媽只好跟親友借錢,她和媽媽辛苦工作了3年,才把借親友的錢都還清。
  • 妻子離世,男子給嶽父嶽母養老送終,老人遺囑卻讓他心裡有苦難言
    妻子癌症離世那年,劉生只有32歲,他是單位的技術工人,收入不錯,雖然帶著一個女兒,想再婚也沒有大問題。親戚朋友都勸劉生再找一個,畢竟他還年輕,6歲女兒也需要人照顧。劉生與亡妻李珍十分恩愛,他們自大學相戀,畢業後共同回到了老家,李珍做了一名初中老師,劉生則進了縣供電局。當初他們夫妻倆人上班不久,結婚前手頭也沒什麼積蓄,李珍與她父母都是通情達理的人,結婚時沒要他彩禮,反倒是李珍把父母養老錢拿出來置辦嫁妝,這些劉生都記在心裡,這也是劉生為什麼在妻子走後,不急於再婚卻依然要給嶽父嶽母養老的原因。亡妻李珍是家裡的老大,她還有弟弟和妹妹。
  • 「寧可靠女婿養老,也不和兒媳住一個屋簷」老人給出理由,戳心窩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林大媽今年65歲了,退休後原本是住在兒子兒媳家的,可住了一段時間,林大媽適應不了,就去了女兒家,到現在林大媽已經在女兒家住了3年了。她感覺很好,女兒女婿也沒有說什麼。
  • 老婆過世,給嶽母養老,她臨終前送一套房,進去後全砸了
    導讀:老婆過世,給嶽母養老,她臨終前送一套房,進去後全砸了我和老婆阿菊是通過村裡的媒人介紹認識的,我們家裡的情況不是太好,家裡兄弟好幾個,老父老母根本無法負擔起給這麼多兒子娶媳婦,而老婆家裡,在方圓幾百裡的村子,家境都是數一數二的,起初,我和阿菊剛見面的時候,就對這個漂亮姑娘很是喜歡,但是也好奇,為什麼美人要把我們介紹到一起。
  • 農村老人癱瘓,兒子兒媳都躲避,女兒女婿接過去照顧,驚喜來了
    張敏老人今年已經65歲了,在鄉鎮小學做了一輩子教師,在她的培養下,女兒石潔和兒子石濤相繼考上了大學,現如今都在城裡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三年前張敏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女兒女婿有意提出讓母親到城裡養老,但被老人拒絕了。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去城裡只會給兒女添麻煩,再說自己每月有兩千多元的退休金,讓兒女不用擔心,她能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