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彩禮,許多情侶勞燕分飛,早已不是新奇的事情了。
看起來是彩禮惹的禍,但其實彩禮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有個小姑娘吐槽,自己提出要10萬彩禮,卻被男友嫌高,事實上,周圍的彩禮都在16萬以上。
23歲的安然在健身房裡認識了28歲的陳飛。
彼時,安然剛大學畢業,準備國考,陳飛是事業編。
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安然的家境更好一些,家裡有三套拆遷的大三居,父母都是公務員退休,還給安然購買了100萬的理財。
陳飛父母一個合同制,一個事業編,家裡除了父母住的老舊房子,陳飛還買了套大三居,在母親名下,每個月還貸2800,而陳飛的工資只有4300。
愛情是怎麼開始的呢?大概是陳飛的自律和簡樸打動了安然,都是獨生子女,自己就做不到這樣。
半年多,陳飛開始有結婚的念頭,畢竟28歲了,在小城市,還是很有壓力的。
兩人聊天時會談起結婚,彩禮是第一個繞不過的話題。
安然因為年紀小,並沒有這個概念,隱約聽父母提起過,當地要彩禮十幾二十幾萬的都有,所以自家要10萬就行了。
對於10萬彩禮,陳飛覺得很過分,還不退,女方自己拿著,「兩個人結婚在一起,最重要的是過日子,多少不無所謂」。
所以,「1萬多意思一下就行了」。
房子有了,車呢?陳飛表示自己不會買車的,車是貶值品,所以他不會自己花錢買車的,但他希望未來妻子能買輛35萬的車給他代步。
安然想起了一些事情,開始對這段感情產生了動搖。
男友曾經說,結婚都是給外人看的,沒必要多花錢,怎麼省錢?最好選工作日、天氣不好的時候辦婚禮。
情人節時,陳飛堅決不收800一件的襯衫,安然重新買了4100的博柏利,他收下了,自己得到的禮物只是一束花和過節單位發的1000元購物卡。
網友幾乎一邊倒地勸姑娘分手,不是因為男方不願意出10萬彩禮,而是男方的人品讓大家懷疑。
很多人認為彩禮是態度,其實態度是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的,對於女生來說,一個人值不值得嫁,顯然彩禮不是重點。
值得嫁,不一定是他經濟條件要多好,而是他能夠理解對方,願意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兩頭婚」,這是目前流行在江浙地區的一種婚姻模式。
實行兩頭婚的夫妻,男方不出彩禮,女方不出陪嫁,實行AA制,兩家共同出錢購買車房,生兩個孩子,一個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共同贍養兩邊老人。
說到底,兩頭婚就是沒有嫁娶之說,而是兩個人組成家庭,生兒育女。
雖然也會存在問題,但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婚姻的平等。
安然曾經問陳飛可否接受這樣的婚姻,陳飛認為這樣太荒謬了,有損他男人的尊嚴,也讓他一家之主的主權不能得到完整貫徹。
在兩人交往過程中,陳飛數次提到過「女人當家房倒屋塌」,強調自己做為男人是一家之主,如果讓其中一個孩子跟女方姓,住女方的房子,是很丟尊嚴的。
要說什麼對男人最重要?肯定是尊嚴。
男人對於尊嚴有多看重,就不用解釋了,但尊嚴是什麼?
尊嚴是不被侵犯,是堂堂正正,但也是不佔別人便宜,更不是用來逃避付出的藉口。
陳飛不能接受兩頭婚,但他也不願意按照當地風俗出彩禮,他即希望女方多出錢,又要自己掌握絕對權。
當需要付出和讓渡權利時,他強調自己要尊嚴,但一有免費的好處時,尊嚴立馬可以不要了。
這是哪門子的自尊啊,這是佔便宜沒夠的心態。
男人的尊嚴不只是面子,更是責任和擔當。
想當一家之主,就要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來。
尊嚴和臉面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出來的。
在婚姻裡門當戶對很重要,這是得到無數人認可的。
但門當戶對就一定是雙方出生背景相同、經濟收入不相上下嗎?顯然不是絕對的。
一個農村的,一個城市的;一個收入高的,一個收入低的,並不一定就不合適。
看起來不門當戶對,但實際上因為兩人有相似的三觀和愛好,反而能夠過到一起。
說到底,是精神上的一致將兩人聯繫到了一起。
彩禮、婚禮本身都只是個形式,關鍵是兩人對此有沒有共同的認知。
如果一個覺得形式不重要,一個覺得生活需要儀式感,那恐怕誰都過得不開心。
過日子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過法,這句話沒有錯,但不是誰都願意這麼過。
所以,兩個人能夠結婚,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是必不可少的:
對婚姻和生活有相同的理想和追求,能夠理解彼此,尊重對方,願意為對方著想。
那些不談彩禮花好月圓,一談彩禮就雞飛狗跳的愛情,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彩禮的存在,而是因為沒有相同的人生態度,也都不夠理解對方。
通過彩禮看男方的態度,不一定是不折不扣地接受女方的要求,而是看他如何回應這個要求。
通過要彩禮也能看出女方對這段婚姻的態度,以及是否願意看見男方的付出。
所謂「兩好擱一好」,兩個人都往一處想,婚姻才能好。
遇到那些只想自己多得好處,卻不願意付出的人,就趕緊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