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 | 相親平臺亂象頻發需治理

2020-08-06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鳴鏑 | 相親平臺亂象頻發需治理

編輯 | 李嫚

圖源 | 網絡


「我對宇宙如此渺小,我對相親平臺如此重要,重要到騙錢又騙情。」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我國獨居成年人或過億。


據極光大數據《2019年單身人群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在這一龐大的數字背後,有47%的人單身是由於交際圈窄很難遇到合適的人。


百合網、珍愛網、伊對等相親類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發展,受疫情影響,「雲相親」更成為很多單身成年的重要選擇。

「雲相親」聽起來很高效,大數據匹配、視頻直播互動、紅娘牽線、快速脫單……不少單身男女都紛紛慕名嘗試。但嘗試後的體驗也出現很多負面評價,相親平臺亂象頻發,信任度成為很多用戶關心相親平臺的重點。


「雲相親」平臺魚龍混雜、吸金套路多、信息真假難辨、侵財案件頻發,已成電信詐騙高發地。

相親平臺「坑」多 讓真愛貶值


珍愛網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珍愛App活躍人數達1000萬,同比增長39.3%;參與視頻聊天的人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37.8%,總連麥時長超18萬小時;打招呼互動人數較2019年增長197.1%。此後,用戶活躍度也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如此熱度的相親平臺卻頻現套路,讓真愛貶值。


鳴鏑 | 相親平臺亂象頻發需治理


多項信息並未核實

線上平臺審核機制不嚴,造假成本低,用戶的工作、學歷、身高等信息不實,尤其收入更無從分辨。大多平臺用手機號碼即可註冊,且只需要填寫性別、年齡、學歷等個人基本資料,個人照片也可隨意設置。除此之外,在使用過程中,系統雖然會對用戶資料進行審核,並要求用戶完善資料,比如提供戶籍信息來證明婚否。但是調查發現一些用戶註冊會員一段時間後,卻並沒有被要求上傳相關資料。

多種形式吸金

據了解,中國網絡婚戀服務商盈利模式分為企業端和用戶端,其中,企業端線上部分以網絡廣告展示、電商等網站導流來盈利,線下部分主要包括合作商特許經營費、合作商銷售分成和直營店營收等;而用戶端線上收入部分為會員服務及增值服務,線下部分含電話紅娘、一對一服務和線下活動等。目前在所有盈利模式中,會員費和一對一服務費是網絡婚戀企業主要盈利模式。

這些相親平臺上一般會存在三種角色:男嘉賓,女嘉賓,紅娘。直播時很多女嘉賓和紅娘會一起慫恿男嘉賓送禮物,很多人會覺得送禮物很正常,前提是真的很喜歡那個女嘉賓,但是越到後面就會發現一些女嘉賓和紅娘是託兒,只是為了騙禮物拿提成,根本不存在真心尋找真愛。


有很多人表示婚介行業是暴利行業。


據調查,一些平臺會員入會起步價是6888元,僅提供兩個月的婚介服務。然而這個等級的會員一般不會得到公司重視,大部分會員到期後還會被誘導續費。他們會儘量說服會員辦理時間更久的、服務更多的定價為18888元和28888元的會員服務,甚至還會建議會員辦理價值十多萬更高端的私人訂製服務。

涉黃信息頻出現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婚戀和社交平臺甚至成為黃色信息的排汙口,為招嫖賣淫、售賣淫穢色情音視頻提供推廣平臺。有人把招嫖的微信號和QQ號發布在頭像和籤名上,有人則在交友過程中明目張胆地售賣淫穢色情視頻。所以微博上就有網友直言:「有的婚戀交友App上面全是賣淫工作者、酒託、時時彩託、主播拉客、遊戲託……」

真愛不貶值 多管齊發來治理


「雲相親」的「坑」需要法律填平。


一方面監管部門須嚴厲打擊涉及線上相親的不法行為。要加強對「雲相親」的監管力度,一是要對「雲相親」的營業資質進行審核審查,不具備營業資質的要堅決予以取締,防止有人渾水摸魚,侵害相親者的合法權益;二是要對具有營業資質的相親平臺進行有效管控。嚴格按照廣告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條款進行法律約束,發現違規違法的立刻敦促整改,拒不整改的吊銷其營業執照。


有些騙子利用「雲相親」進行花樣繁多的欺詐,相親者一旦發現上當受騙要立刻進行舉報,不能做「沉默的羔羊」;相關部門也要嚴懲不法分子,全方位打擊擾亂正常婚戀市場秩序的行為。


再者,相親者要學會理性相親。


結婚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不可盲目與盲從,更不能聽信婚介的一面之詞。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最好還是線下進行,通過接觸查看對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儘可能對相親對象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否則,只在線上「霧裡看花」,不僅容易看走眼,還容易步入不法婚介設下的圈套,損失錢財,得不償失。


總而言之,「雲相親」的「坑」需要用法律之手進行鉗制,唯有拿出法律重器有效打擊,才能最大限度地揭穿「雲相親」的套路騙局,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一方面,監管單位和平臺提供方均責無旁貸,必須守土有責。


(參考:人民網、艾瑞網、經濟參考報)

相關焦點

  • 「雲相親」亂象頻發,治理勢在必行
    大數據匹配、視頻直播互動、紅娘牽線、快速脫單……「雲相親」聽上去很美,令不少單身男女躍躍欲試。可許多人嘗試後發現,相親平臺魚龍混雜、吸金「套路」多、信息真假難辨、還有人陷入電信詐騙。婚戀需要真摯、真心、真情,若註冊就難「保真」,後續可想而知。一些婚戀網站和APP恰恰未實行實名註冊,或是「有實名無驗證」,平臺倒是迅速「拉人頭」,可用戶名、年齡、地域、學歷、收入等隨便填,給造假留下各種空間。
  • 觀點1 1:「雲相親」亂象頻發,治理勢在必行
    大數據匹配、視頻直播互動、紅娘牽線、快速脫單……「雲相親」聽上去很美,令不少單身男女躍躍欲試。可許多人嘗試後發現,相親平臺魚龍混雜、吸金「套路」多、信息真假難辨、還有人陷入電信詐騙。婚戀需要真摯、真心、真情,若註冊就難「保真」,後續可想而知。
  • 始於「真愛」 終於「套路」 起底婚戀交友平臺十大亂象
    生活節奏的加快,藉助婚戀交友平臺結識朋友、尋求合適的戀人,成為更為高效、快捷地拓寬人際交流圈的方式。5月20日,婚戀社交平臺友緣在線旗下的有緣網發布的《2020年「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53.2%的「後浪」認為直播相親、雲相親是未來線上婚戀的趨勢,希望能有更多的婚戀企業開發出適合他們的線上相親產品。
  • 體驗雲相親,小心「殺豬盤」
    01高速成長的雲相親 市場七夕剛過,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與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在這一天共同發布了《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根據報告的數據來看,「雲相親」正在成為小城青年解決婚戀問題的重要渠道。
  • 世紀佳緣等傳統婚戀網站步履艱難:社交平臺蠶食市場「殺豬盤、信息審核」問題頻發
    中國網科技9月7日訊(記者 單徵宇)受疫情影響,傳統婚戀網站線下業務受到衝擊,線上相親成為時下行業一種新趨向,包括世紀佳緣在內的一些傳統婚戀網站也在逐步加大線上業務布局。第三方機構監測數據顯示,與社交APP伊對、探探一類後起之秀相比,傳統婚戀網站在月活人數這一重要指標上仍存在較大落後;此外,「殺豬盤」、「退款難」以及「信息審核不嚴」等負面問題頻發,困擾著世紀佳緣等傳統婚戀交友平臺的正面良性發展。
  • 承載美好期許的「雲相親」,不能野蠻生長
    據報導,不少婚戀交友App註冊門檻低、平臺臺魚龍混雜、吸金「套路」多多、信息真假難辨、侵財案件頻發,已然成為電信詐騙高發地。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數位化成為人們的一種生存方式,婚戀交友App的出現也是大勢所趨。「雲相親」藉助現代科技,打破空間阻隔,拓展了年輕人交友擇偶的渠道,對幫助大齡單身男女「脫單」有著積極作用。
  • 在線婚戀掀「雲相親」浪潮:隱私洩露、殺豬盤騙局肆虐,平臺難辭其咎
    「雲相親」成為這一特殊時期主流的脫單方式。而伴隨著雲相親的持續走熱,婚戀平臺上虛假宣傳、霸王條款、「殺豬盤」等騙局層出不窮,引發公眾熱議的同時,也讓不少用戶對平臺粗放管理、審核缺位等提出質疑。分析人士認為,在線婚戀平臺想要有效遏制行業亂象,不僅需要加強技術手段,還需要極強的運營手段,未來雲相親產業的精細化運營必不可少。
  • 名為招助理實為「拉皮條」 招聘平臺不該成獵豔之地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名為招助理實為「拉皮條」,招聘平臺不該成獵豔之地視點招聘平臺不能成不法分子的獵豔渠道,平臺應對此主動發現,把監督和管理措施前置,提前消除相關風險。「有沒有胸啊,讓我摸摸。」但現實中,不能僅指望用戶發現問題後去舉報,平臺應主動發現,在相關排查中,前置監督和管理,提前消除風險。要知道,一些風險等到用戶投訴,可能已經造成了傷害。事實上,仔細打量,類似的情色招聘並不鮮見。以往的一些社交平臺上,也出現過「情色交友」「情色直播」等內容。說來說去,還是那些違法分子,瞅準了招聘平臺的「便利」和漏洞。
  • 深圳相親平臺排行榜來了!哪家「月老」更值得信賴?
    ;2.本排名僅對深圳市消委會「315消費通」平臺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婚戀行業年投訴量3宗以上經營者消費評價指數從高到低排序。近日,部分婚戀交友平臺頻現婚戀騙局案件,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相親交友過程中被誘導進行投資賭博活動,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受損且維權困難,在此,深圳市消委會發出婚戀行業消費提醒:01
  • 平臺內部監管「紙上談兵」 盜播、涉賭……直播亂象何時了?
    針對上述情況,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部分網絡直播平臺的法律意識不強,內部監管不嚴,沒有履行應盡的內容自審義務。未來,監管部門也還需進一步加大懲治力度,引導直播行業健康規範發展。某直播平臺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大部分直播套路都是主播在針對某個畫面進行解讀,並且一直在用語言誘導聽眾加他的QQ或者微信群,營銷他的觀點,最終實際上是輸出到境外的博彩平臺進行收割。今年1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在一篇報導中就詳細揭露了直播平臺涉賭的現象。該報導指出,多個直播平臺存在涉賭行為,有球迷入坑後半年輸掉百萬,還有網絡主播幫博彩公司拉客月入20萬元。
  • 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原則
    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原則 2020年05月15日 08:1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雷瑞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當今時代,前沿科學領域中產生了一系列新興科技
  • 相親吧:一個在線徵婚相親最安全的平臺,婚託騙子的死地
    面對數量眾多的婚託騙子,就是一些徵婚網站和相親平臺,也只能望洋興嘆,無能為力,而作為一個普通的單身,你那裡能鬥的過職業的婚託騙子?何況有人提供的徵婚平臺,本身就沒有想到幫你解決問題。面對這個情況,你說單身苦不苦?不過非常幸運的是,你今天看到了這篇文章,你就發現了一個國內最安全的微信在線徵婚平臺。她就是 愛情徵婚相親吧。
  • 缺標準、多套路……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隱憂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
  • 「小鹿情感」APP平臺亂象環生
    在推送廣告中看到「小鹿情感」有「情感挽回」課程後,李卿嘗試著通過這個平臺的服務找回前男友。  「小鹿情感」是一家提供婚戀挽回、戀愛教學、情感諮詢等服務的線上服務平臺,自稱註冊用戶達1200萬,入駐的專業諮詢師有3000多人。
  • 2019中國婚戀交友平臺20強
    當前來看,婚戀平臺則已形成雙寡頭局面。百合網2015年收購世紀佳緣壯大自身,珍愛網則在近兩年加緊移動網際網路的布局,不斷創新模式,增強企業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婚戀平臺也日趨成熟,服務不斷升級,如會員匹配、情感諮詢、線下聯誼、婚慶策劃、理財服務等。 新技術也為兩億單身汪操碎了心。
  • 治理高空墜物,刻不容緩!
    據南京市兒童醫院消息,經手術,女童生命體徵平穩,後期仍需重症監護。廣東深圳:一名女子被高空墜落的槓鈴片砸傷6月22日,廣州深圳光彩新世紀家園小區的王某在家中打掃衛生時,導致一塊健身用槓鈴片墜落,砸傷路人李某。李某隨後被送醫治療,沒有生命危險。當日,王某被警方帶回接受調查。
  • 中紀委:給直播亂象敲警鐘,有未成年人一月打賞7000元,77%網民認為...
    網絡直播平臺暴露出泛娛樂化、內容雜亂、虛假營銷等亂象,77.1%的網民認為直播平臺存在低俗內容「我不能露臉,我要過了10萬訂閱才能露。」2019年7月25日,鬥魚主播「喬碧蘿殿下」在連麥直播時「意外」發生「蘿莉變大媽」的「翻車事件」,平時用來遮擋臉部的圖片不見了。事後,儘管一位花費10萬元刷禮物的男粉絲註銷了帳號,喬碧蘿卻在話題傳播發酵中收割了大波流量,粉絲數暴漲。
  • 網絡暴力屢禁不止 專家:可加強平臺事先審查
    王四新:原因較多,有些是夾雜個人私怨報復,躲在暗處,冷箭發冷槍。另外很多應該是團隊在操作,甚至有商業組織介入。頒布法律法規等,有時是給個體維權提供法律武器。賦權後還存在受害人是否願意行使權利以及是否願意使用法律武器的問題。此外,儘管給受害人賦權了,但其他配套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
  • 新相親時代:90後成主力,約5000人在旅行平臺脫單
    在做婚戀交友平臺「美戀」之前,黃融已經創辦了一個親子平臺和保險規劃平臺。今年,他在舉辦親子活動時發現,有人在同場地內組織相親。於是他設想,能否用親子這一套邏輯,重新做一個婚戀交友平臺。之後,他就和大V合作,迅速建起了公眾號、組織起社群,並在平臺上發布男女方的信息和需求,也舉辦過一些活動。劉婷也是從今年開始做婚戀社交。
  • 北京免費單身群,免費相親交友平臺
    今天的我們為了生活 在苦逼的工作 回家躺床就睡 每天醒來就上班 放假不能去度假 還要公司加班~不,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個維度裡 應該去觸碰,去了解,去感受 ,豐富人生北京免費單身群,免費相親交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