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斷長大,父親漸漸卑微

2020-10-16 自己加自己等於幾

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是高大的,威武的,無所不能。

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父親總是在奔波忙碌,很少有時間陪我們,所以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跟母親在一起度過,很多家庭的事情都是母親告訴我們的。大部分母親都比較感性,喜歡跟孩子說她這些年經歷的委屈,很多事情都怪罪在父親身上。我們受母親的影響比較大,可能還會對父親產生不滿,替母親打抱不平。

農村家庭大部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外在賣苦力掙錢,母親在家裡負責操持生活,我們能看到母親忙碌,卻很少知道父親在外受累。每次父親回家還要聽母親嘮叨它如何受累,父親總是一言不發。漸漸的,父親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下降了。

我們上大學,參加工作,變得有出息了,母親認為這都是她的功勞,是她日夜操勞培養出來的,父親只知道掙錢,其他的事都不管。

隨著我們結婚生子,母親幫忙照顧孩子,母親的地位越來越高。父親年邁了無法掙錢了,在家母親嫌父親不會做家務不會照顧孩子,總說父親沒用。

父親越來越卑微了,話越來越少了。

我們小時候敬畏和崇拜的父親,為何會這樣呢,其實問題在我們子女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家庭結構關係的變化,父親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累贅,擔心子女嫌棄自己,擔心自己一個農民給子女丟臉,擔心子女不養老……,這一切的擔心,都是因為愛我們,因為我們沒有給父親足夠的關心,沒有對父親的愛給予回饋。

回頭看看這些年,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除了自身的努力,其他的都是父親辛辛苦苦給我們提供的平臺,我們吃的每一碗飯,用的每一分錢,那都是父親的汗水。

父親是家庭的脊梁,是主心骨。

父母之愛子女,遠勝過子女愛父母。父親永遠是那個最堅強的人,如果自己能夠做到的,決不會給子女添麻煩。

我們長大了,成長了,說話有分量了,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了,或許真的會嫌棄父母,埋怨父母,不耐煩父母,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或多或少都會有。

我們也都會老去,我們的父親也年輕過,不要等我們老了體會到很多委屈後再後悔,那時候我們的父母早已離我們而去,後悔遺憾已沒有用。

所以常回家看看,關心父母,孝順父母,多陪父親說說話,讓父親知道我們很愛他。我們應該更加尊重父親,因為人越老越孤獨,老人退休後退出了很多社會關係,接觸面越來越窄,他們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我們不僅自己要更加關愛父親,我們的孩子也要教育好,多關心老人。

父親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大富大貴,而是精神上的愛和關照。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是無法全部回報的,但是我們要竭盡所能,不要給人生留下遺憾。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相關焦點

  • 我們漸漸長大,就要漸漸學會勇敢地面對生離死別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治傷良藥,但是那些痛卻不會消失殆盡,我們會後悔沒有多做一點,沒有早點好好對待,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抑或還未來得及用自己想好的方式去做時,他們就悄然離開了。或許你想等到功成名就,但是時間不等人,所以&34;是最虛無的東西,因為你自己有沒有以後還不一定,憑什麼要許給別人你給不起的未來。當下想做什麼就應該努力去做,別許給以後。
  • 我們都長大了漸漸明白了好多的無可奈何,晚安
    以前好像從來都不會像今年一樣這麼刻意的記得「父親節」然後給老爸打電話,今天卻一直在組織語言,該和老爸說些什麼呢?算算我們好像差不多半年沒有見過了,只是電話聯繫,而且通話的次數也少的可憐。因為每次打電話都不知道說些什麼。
  • 父母陪我們慢慢長大,我也想陪父母漸漸變老
    父親不太會言語,但我能明白他的意思。不知什麼時候起,父親已經開始經常吃藥。母親比以前健忘許多,剛想和我說什麼,到嘴邊,就忘了,說是需要想想。我聽到母親叮囑父親最多的一句話是:咱們注意身體,少給孩子添麻煩。
  • 當我們的父母漸漸老去的時候
    文章說的是父親早早過世,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成人,有了出息。漸漸老了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兒子因為工作忙,媳婦管孩子照顧家裡,再照顧老人實在是疲於應付,就請了個保姆照顧母親。那份源於血濃於水的親情,用再鋒利的刀子也割捨不斷,那裡有他的孩子,無論多大的危險,哪怕付出生命,父母也要義無反顧的保護著孩子,他們為孩子做的一切一切都不需要理由,父母就像一棵大樹,總是默默地給你庇護,注視你關注你,只是付出不求回報。相信一天你會悟到:父母,是你花心思、花時間最少的人,他們卻始終關注你;你抱怨最多,卻最包容的人。希望你悟到的時間不要太久。
  • 時間,讓父親的女兒長大懂事,而父親卻逐漸老去
    求助坐在對面的男朋友:「我該如何答覆父親?」他也是個木訥的人,笑著說不懂。「謝謝爸爸」這樣的話很難說出口,畢竟是那麼熟悉的人,但卻想要鼓起勇氣,讓父親感受到我的感激之意。父親含辛茹苦地將我培養長大,我卻從未表示過感謝,對此感到十分抱歉。再三地猶豫,我用語音回復了父親。謝謝老爸。
  • 漸漸遠去的母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父親外出務工,我在縣城上學,母親獨自守著家裡幾畝田地。
  • 父親節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豈曰無衣 與父同袍你的名字裡有他的姓氏你的眉宇間有他的影子你在慢慢長大他在慢慢變老今天,就讓我們觸動這些老照片看看父親年輕的模樣來一次公開的「表白」…因為,在我眼裡,父親一身警服的模樣就是最帥的,雖然他總是一連幾個晚上不回家……漸漸地,我長大了,我也實現了兒時的理想。今年春天,父親光榮退休了。老爸,我會接過您手中的旗幟,繼續您的步伐。長大後,我就成了您,是我一生值得驕傲的事。
  • 長大是一個不斷接受失去的過程
    長大是一個不斷接受失去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太多,所以十分的懼怕失去,但是人生長大成熟的另一個標誌就是接受失去在成長中,我們失去了童年,失去了無憂無慮失去了純真的笑容,失去了很多我們熟悉的同學,要好的朋友漸漸地在失去中,我們學會了接受
  • 「等孩子長大了,我是不是就沒用了?」:父親的孤獨,你懂多少?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時,有一天男生問女生:「如果以後我和你結婚了,我們的孩子長大了,是不是我在這個家庭裡就沒用了。」女生特別詫異,男友的提問那麼深沉和遙遠,但她還是認真的回答:「不是呀,如果孩子長大成人,那是我們共同的榮耀和責任感,我不會因為他長大了,然後忽略你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這件事情之後,女生發現男友說這句話是有原因的。
  • 父親節,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高中時候,最喜歡聽的歌,不是什麼勵志歌,而是《父親》這首歌,「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在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時間會讓我們快快長大,也會讓他漸漸變老。但你陪我長大,我必會伴你到老。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心中想著有一天可以嫁給像父親一樣的人,會照顧你,保護你,不像母親那般嘮叨,愛表現的很明顯,父親沉默,卻願意傾盡全力守護著我慢慢長大。免我驚,免我苦,免我顛沛流離。
  • 農村父親為了兒子的婚姻,可以有多麼卑微
    但當我聽過了這件喜事背後所經歷的一件事情之後,我才明白,父親為了兒子的婚姻,可以有多麼卑微。當第二次男孩子的父親帶著豐厚的禮物過去時,迎接他的卻是女方父親近乎咆哮的拒絕,而且把帶過去的東西全部從家裡扔了出去,直接沒有任何可以說話的餘地。女兒一邊哭著問他父親為什麼要這樣,一邊把父親丟出去的東西撿起來抱進家裡,可她父親回應她的只是喊出來的一句話:「我不同意,你如果非要嫁過去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女兒」。
  • 父親的樣子(情感故事)
    所以我決定了,就在父親節這天,我一定當面對我的父親說聲對不起,然後告訴他,我才是那個披著人皮的『怪物』啊!」    大家有一小會的靜默後,輪到七零後莎莎開始講述,她說:「當年她和老公的結合曾經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因為各自都很任性,互不妥協,父女之間簡直形同陌路。原因無非是老公大我八歲,離異且家又離我們那很遠。
  • 如果我們長大,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的意義是什麼?
    小時候我幻想長大,長大了,我可以吃自己想吃的東西,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父母的管束,那樣該多好,可是如今我多想回到從前,無憂無慮的在您的身邊。22歲的我終於到了和父親碰杯的年紀,可是卻沒有活成父親希望的那個人,看著手上布滿老繭的父親,滿臉皺紋的母親,有些心酸,父親曾是懷揣夢想的少年
  • 父親的背影——逐漸遠去的偉岸(深度好文)
    或許他內心相當明白,自己的兒子始終是長大了,免不了個人的想法,於是乎也就像以往大多數情況一樣,依然默默地為我做著力所能及的事,再大的分歧總是分不開父子間的血濃於水。曾幾何時,我們總愛攆父親的腳,父親就像兒時行走的平坦路,只要有父親在,我們的成長就沒有飢餓,沒有心中的怯念,他始終像一個英雄一樣,為我們避開路途中的窮山惡水。父親的背是我們曾經溫暖的床,可以安然入睡,一覺睡到了家。當我們慢慢長大,那個大手拉小手的父親漸漸地枯萎,不再強大。
  • 返程後備箱裡,塞滿了父母最後的溫柔:他們的卑微,看著讓人心疼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之前雷厲風行的父親什麼時候在我跟前變得如此卑微?這樣的一幕真的很諷刺。父親很興奮的發了個朋友圈,我知道,很小的成就讓他覺得他的孩子長大了,他其實基本不發朋友圈的,而從那以後,父親的整個朋友圈,都是和我有關的東西。
  • 當父母漸漸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父母漸漸老去,反應慢慢遲鈍,身體也漸漸不行時,請耐著性子試著了解他,理解他……當你需要一遍遍的重複他才能聽到時,請不要生氣;因為你小時候,他一遍遍教你說話,從來沒有煩躁。當他一再重複說著同樣的事情時,請你不要打斷他;因為小時候,他經常一遍又一遍地讀著同樣的故事,直到你靜靜地睡著。
  • 父親只要一個假兒子,母親卑微生活,我求著他們離婚
    父親只要一個假兒子,母親卑微生活,我求著他們離婚有些女人在婚姻中,愛的特別卑微,就連丈夫出軌,也會一味地忍著。這樣沒了愛的婚姻也,讓旁人都看不下去,可就有些傻女人,心甘情願的付出。而小萍的母親就是這些女人用的一個,母親對她說:"女兒,你爸做夢都想要一個兒子,這些年我我熬得夠久了,現在受不了了?
  • 漸漸的,我們都活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
    魯迅先生的偉大,在于震聾發聵的筆鋒,即在於思想的深刻,也在於文筆的凝練;在於在他筆下的那些可有可無、可憎可鄙、冷清麻木、瑣碎悲戚的每一個小人物身上,都能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讀懂了魯迅,才讀懂了人生!莫言先生曾說,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傳》。
  • 陪伴父親抗癌451天: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有一次,我給父親打電話大哭,父親溫和耐心地聽著我的傾訴,他告訴我,人生總會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們不能停在某個階段放棄前行,與新同學熟悉了,就會慢慢交到新的朋友。無論我和父親的距離有多遠,只要我需要,他好像永遠都在,給我永遠不會消失的力量。父親知道我戀愛後,心情有些複雜,一面欣喜於女兒的長大,一面又充滿擔心。
  • 男女生分手後,是男生卑微,還是女生絕情
    這和男生的成長環境有關係,尤其在城市長大的男生,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接觸的女老師多於男老師,在家裡媽媽對孩子的成長陪伴也多於當爹的,所以女性的陰柔在小男孩心裡潛移默化是有影響的。 長大後,男生和女生對愛情都是很憧憬的,總是嚮往美好浪漫,在情感裡女生對男生的態度,男生對女生的態度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