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有兩個兒子,婆婆總會偏心其中一個兒媳?看這部劇就懂了

2021-01-13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王大媽有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成家了。兩個兒媳先後進門兒,也相繼懷孕生娃。大兒媳生了一個女兒,二兒媳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相差才5個多月。大兒媳坐月子,全程都是自己的親媽伺候。出了月子去上班,也是親媽幫忙帶孩子。王大媽說自己血壓高,天天不是這裡難受,就是那裡難受,可是帶不了孩子。

二兒媳生了孩子以後,情況來了個大反轉。王大媽跑前跑後親自伺候月子,二兒媳上班工作,孫子也由她來照顧。

大兒媳覺得婆婆太偏心了,一樣的兒媳婦不一樣的對待。她和婆婆理論,誰知婆婆說:「誰讓你生了一個丫頭片子,孫子才是我們的接班人,以後家產也都要由他來繼承。」婆婆這樣蠻不講理,大兒媳氣得眼淚直流。

重男輕女偏心的王大媽,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劇中的「蘇母」,就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母親。她偏心兒子,「虐待女兒」,對兩個兒媳婦也是不一樣的待遇。大兒媳吳菲生了女兒,想讓她去美國伺候月子,她說謊老伴耳朵不好,不能坐飛機,不肯去照顧兒媳婦。二兒媳朱莉在她眼裡卻視若珍寶,就是寶貝兒子蘇明成和媳婦吵架,蘇母也是偏向兒媳婦朱莉的。

老人偏心眾多子女中的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很正常的事。特別是兒媳婦們湊到一起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吐槽婆婆偏心自己的妯娌。

從電視劇中「蘇母」偏心的故事中,也看到了現實生活中,婆婆一般會偏心什麼樣的兒媳

1、嘴甜的兒媳。

蘇母的二兒媳朱莉是個人美嘴甜的主兒,把婆婆哄得團團轉,所以很讓婆婆喜歡。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能說會道的人總是會比較招人喜歡。而那些比較實在的人,雖然心眼兒不壞,卻不被重視。

2、生兒子的兒媳。

很多老年人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不管是劇中的「蘇母」,還是上文中提到的王大媽。他們認為,生男生女都是因為兒媳婦的原因。生了兒子的兒媳婦,被認為是家裡的大功臣。而生了女兒的兒媳婦就會被嫌棄。

3、富二代的兒媳。

電視劇中蘇明成的媳婦朱莉,是個典型的「白富美」。朱莉的家庭條件很好,自身的學歷也高。蘇明成可以娶到朱莉,是家裡賣房子,「高攀」來的。面對一個這樣的兒媳婦,蘇母從心裡就要「敬」她幾分。所以,她偏心二兒媳也是很正常的。

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如果兒媳婦是「下嫁」,一家人都會「敬」她三分。婆婆巴結兒媳婦還來不及呢,當然要多偏心她一些。

4、受寵兒子的媳婦。

蘇母喜歡二兒媳,除了她的自身條件,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二兒子蘇明成。蘇明成在蘇母的三個孩子當中,是最受母親寵愛的。從小到大,媽媽就最偏心他,自然也就喜歡他的媳婦。

有個成語叫「愛屋及烏」,如果兒子在媽媽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兒媳婦自然也會受婆婆的喜愛。

5、照顧自己的兒媳。

電視劇《都挺好》中,大嫂吳菲雖然人很好,但是也可以看出,她和丈夫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過了。蘇母偏心二兒子,也是因為二兒子和二兒媳離自己比較近,指望他們將來可以給自己養老的。

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李大媽的二兒子和媳婦一直都不在家。李大媽平時的生活起居,病重期間的照顧都是大兒子夫婦照顧。李大媽去世以後,遺囑中就把房子給了大兒子家。二兒子一家不服氣,把大哥一家告上了法庭。

一些老人把自己的一些財產,都是留給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做法,其實也算不上偏心。畢竟老人上了年紀,就是需要人照顧的。誰照顧老人比較多一些,老人當然就更喜歡誰。家裡的財產分配,偏向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家裡有兩個或者更多孩子的家庭,老人最好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然的話,孩子們之間也容易發生矛盾。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婆婆總會偏心一個兒媳?答案說到心坎裡
    朋友不明白,都是自己的兒媳,為什麼婆婆會這麼偏心呢?關鍵是她還懂事,幹活多,結果還不招婆婆待見。那麼,為什麼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婆婆總會偏心一個兒媳?過來人的答案說到心坎裡。從小對倆兒子偏心,自然也對倆兒媳偏心就說我這個朋友吧,其實婆婆不僅不喜歡她,也不喜歡她老公。因為大兒子平時脾氣倔,為人又木訥,做事不懂變通,平時出錢出力但說話難聽,所以她婆婆從小就不太喜歡大兒子。
  • 為何兩個兒子的家庭,婆婆總偏心其中一個兒媳?通過一部劇就能懂
    王大媽有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成家了。兩個兒媳先後進門兒,也相繼懷孕生娃。大兒媳生了一個女兒,二兒媳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相差才5個多月。大兒媳坐月子,全程都是自己的親媽伺候。出了月子去上班,也是親媽幫忙帶孩子。王大媽說自己血壓高,天天不是這裡難受,就是那裡難受,可是帶不了孩子。二兒媳生了孩子以後,情況來了個大反轉。
  • 老人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順和懂事無關,你是這樣麼,改改吧
    ,一個女兒,我媽媽是老大,從日常生活還有說話語氣態度可以看出來對我媽就是隨時隨地的批評和吵吵,然後對我大舅就有種畢恭畢敬的感覺,對我老舅就是好和誇獎…然後我們家裡的三個孩子她誰也沒帶過誰和她都不親,但是她就對我小妹特別好,不知道為啥,就最簡單的例子,上次我媽請家裡這些人吃飯,然後她就在我小妹旁邊一直給我小妹夾菜,問她喜歡吃啥,就是吃的裡面很少的很精貴的東西都給她,我就和她中間隔了個我小妹,她就一直給我小妹獻殷勤
  • 一個婆婆的偏心:一星期7天,6天在女兒家,1天在兒子家躺著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偏心兒子。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婆婆一個星期7天,有6天都在女兒家幫忙,1天在她家裡躺著。她跟我抱怨說,每次婆婆在家的時候就這裡痛那裡疼,一到女兒家,哪裡都不痛了,精神抖擻地幹活。後來才知道,原來她小姑子跟她們住在同一個小區,相隔不到200米。
  • 婆婆為何總偏心強勢能做的那個兒媳,四個原因很現實
    導致婚後很多年輕的媳婦要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碰到不明事理一碗水端不平的婆婆,其中的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的到。家裡有兩個或多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婆婆更偏心的那個兒媳,各方面能力更強,婆婆不敢得罪有的婆婆之所以更偏心某個兒媳,多半是因為這個兒媳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而且也很強勢,婆婆不敢得罪,才會想辦法去討好。
  • 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為什麼都很囂張?
    比如我婆婆。我從沒見過這麼佛系的婆婆。婆婆有三兒兩女,一碗水端平,毫無偏心。有一次假假地提了一下,自言自語地說沒牛肉也能辦酒席的呢,簡單一點就好了。沒人接話題,也就從此再也沒說過。話說婆婆的其他兩個兒子結婚,因為家裡不出錢出力,自己又負擔不起,就都沒辦婚禮。
  • 電視劇《婆婆媳婦小姑》:從三方面人物關係,看這部劇的教育意義
    這部劇是小時候看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0多年了。但是劇中的某些情節和畫面,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之前曾寫過電視劇《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的劇評,之後就一直想寫對這部劇的看法,我認為這兩部電視劇作為家庭生活劇,有異曲同工之處。《婆婆媳婦小姑》這部劇非常地貼近現實,雖然是老劇,但是現在看起來卻一點也不過時。
  • 兒子十歲生日,婆婆宣布住在兒媳家養老,兒媳當眾拿出離婚證
    兒媳和公婆之間,沒有絲毫血緣關係,之所以承擔起侍奉公婆的重擔,並非和公婆一見如故感情好,而是為了替丈夫減負分擔,站在夫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立場。 然而,很多婆婆不明白這一點,不僅不感激兒媳賢良淑德,反倒沾沾自喜覺得兒子有本事,能將一個女人指使的團團轉。這種優越感使人膨脹,從而將兒媳當作軟柿子欺負,如果兒媳一開始不能勇敢反擊,那麼在之後的婆媳相處中會很艱辛。
  • 55歲女人的傾訴:有兩個兒媳時不要太偏心,要不真的會很後悔
    曾經聽到這樣一段話,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是,婆婆要把兒媳當女兒對待,兒媳要把婆婆當婆婆對待。前面一句可以很好理解,而後面一句卻帶了許多尊重和距離的意思。就是兒媳對婆婆的態度不能像對媽媽一樣,有太多自己的情緒,多些客氣,多些尊重才好相處。所以不管是什麼身份,婆媳之間關係融洽,才能在彼此需要的時候付出真心。
  • 大兒媳婦嫌棄婆婆偏心,被婆婆教訓:婆婆對兒媳好,是有條件的
    這個簡單的道理,其實人人都懂,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銘記這個道理,以至於自身遭遇不幸的時候,不去想原因,不去分析自己有沒有付出,只剩下了抱怨。比如,有人抱怨自己沒有別人賺錢多,試問抱怨有用嗎?既然沒有用,就應該首先把抱怨丟在一邊。
  • 兩個兒子家庭,婆婆提出大兒子養老:兒媳幾句話,讓婆婆啞口無言
    當然對於傳統的養老來說,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那麼顯然父母老了以後,責任自然歸到僅有的孩子身上,但是如果老人有幾個孩子,那麼最終跟誰養老需要多個方面考慮。比如說哪個孩子更孝順,父母更偏愛哪個孩子,誰的日子更好過等等。通常情況下,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基本上小兒子是留在家的比較多,於是乎照顧父母的責任更多壓在小兒子身上,當然為了公平期間,父母也會把更多財產留給給自己養老的孩子。
  • 婚姻裡,不懂事的男人身邊,都有一個「壞良心」的惡婆婆
    導讀:被婆婆破壞的婚姻,大都有一個不懂事的兒子,但最終還是離不開婆婆的所作所為。母親的愛很偉大,但是如果孩子已成家立業,母親再過分溺愛的話,這份愛就有可能會變成壓力。最近在手機上刷到以前的電視劇《雙面膠》,劇裡,李明啟飾演不知好歹的惡婆婆,看了讓人恨得牙痒痒。可悲的是,這部電視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惡婆婆在現實中真實存在,而且,原著裡,因為婆婆的教唆,致使兒子打死了兒媳。
  • 為什麼越是孝順的兒媳,越不受婆婆的重視和尊重!
    沒結婚的時候,我老媽就經常給我說,結婚的時候最好找兄弟一個的,避免去找兩個兒子的,當時我還覺得老媽說的不對。我感覺嫁兩個兒子的,到時候公婆老了不還有個幫襯嗎,之前一直不理解老媽的想法……自從結婚後才親身體驗了一把,後悔沒有找兄弟一個的,結婚後對各種家庭關係和矛盾的理解能力突然變得很強。
  • 婆婆氣走大兒媳又去小兒子家立威,兒媳反駁:想你兒子同時離婚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些兩個兒子的家庭裡,很多婆婆對待大小兒媳的態度是不同的。有的婆婆很趨炎附勢,她會根據兩個兒媳娘家條件的好壞來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她們;也有的婆婆會撿軟柿子捏,看誰比較好欺負就欺負誰;更有的婆婆會根據對兒子的偏心程度來影響對兒媳的態度。
  • 婆婆養老金有一萬,兒媳為何不肯為婆婆養老?這個兒媳說出了答案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老人,他們的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並且退休後還有一筆優厚的養老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是為什麼,有的婆婆她們的兒媳不給她們養老呢?最近我們單位有一個女同事,和我們講述了她和她婆婆之間的故事,現在我和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下。
  • 兩個兒媳同時要求婆婆帶孩子,婆婆該何去何從
    阿姨家有兩個兒子,阿姨愁的睡不著覺。兒媳婦都很孝順,阿姨決定還是自己給自己準備一些養老的錢安心。為什麼呢?這要從看孫子孫女開始!大兒子楊華是知識分子,兩口子在上海工作。小兒子沒有考上大學,和兒媳婦在石家莊打工。在今年之前,阿姨感覺生活是十分幸福的。別人家娶了媳婦忘了娘,妯娌之間的狗血劇情自己家並沒有上演。
  • 故事:兒子結婚一年,兒媳車禍癱瘓後兒子消失無蹤,婆婆掙錢養著兒媳
    兒子結婚一年,兒媳車禍癱瘓後兒子消失無蹤,婆婆掙錢養著兒媳小時候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教育我們做人要懂得感恩,要講良心,這樣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可現實中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在日常生活中,我總聽到有些女人怎抱怨婆婆霸道,有些婆婆怎麼嫌棄兒媳。
  • 婆婆退休金9000,兒媳為什麼不肯為她養老?兒媳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有的婆婆家境特別好,還有自己的經濟獨立,退休後還有退休金,那麼擁有9000塊退休金的婆婆,老了也不用擔心養老問題,下面這位孟婆婆,她每個月都能拿到9000塊的退休金,她的退休工資比她兒子兒媳的還要高,但是她的兒媳卻不稀罕,也不肯給她養老,這是為啥呢?她的兒媳說出了實情,一起來看看。
  • 「我兒子的家,憑什麼我要搬走」,兒媳的反駁,道出婆媳矛盾癥結
    這時候陳琳也非常的生氣,因為這些天來自己真的受了非常多的委屈,然後說「你兒子的家也是我家,我也是這個家的女主人」 媳婦的反駁,道出了兒媳矛盾的原因:男人的家,到底是婆婆的家還是媳婦的家。如果一個家裡面婆婆和媳婦都想做主人的話,那肯定會導致家庭矛盾。
  • 小姑子結婚婆婆要求倆兒子各出30萬,結果卻意外得罪了兩個兒媳
    尤其是非獨生子女的家庭,子女之間很多時候都會比較,不僅會各自比較,而且會比較父母對他們各自的態度和付出,這中間一旦有不平衡的事發生,很多都會鬧矛盾。下面這個女人的婆家就鬧出了這樣的矛盾,因為悲劇的起源是婆婆耍小聰明,所以最後自食其果的自然是婆婆本人,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怎麼回事。